直线运动相遇和追及问题的模型构建与探究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chuanhe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遇和追及问题是指两物体能否在同一时刻到达空间的同一位置,此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同时;二是同一位置.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对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分别进行研究,然后列出两物体的位移方程;再利用时间关系、位移关系、速度关系来建立两物体的运动关系的桥梁,最终找出相遇和追及问题的条件或特点,所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和速度关系.
  1.2 问题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模1】 涉及相遇时的物理量分析:
  分析思路:①根据题目条件画出物体运动的轨迹,利用轨迹图找出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②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选择适当的运动公式利用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求解,可先求时间后求其它物理量.
  【模2】 涉及相距最近(远)的物理量分析:
  处理方法:函数法、图象法、结论法.
  分析思路:
  ①利用两物体末速度相等求两物体运动的时间.
  ②求出在运动时间内两物体运动的位移.
  ③根据条件画出两物体运动的轨迹,利用轨迹图找出两物体的最近(远)距离关系.
  【模3】 涉及恰好不相撞问题的物理量分析:
  问题特征:恰好不相撞问题应同时满足以下关系:(1)末时刻两物体相遇,应存在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2)末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
  分析思路:
  ①利用末速度相等求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
  ②求出在运动时间内两物体运动的位移.
  ③根据条件画出两物体运动的轨迹,利用轨迹图求出临界状态下的待求量.
  【模4】 涉及前物做不可逆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分析:
  问题特征:后物在与前物相遇前可能存在前物已处于静止.
  分析思路:
  ①假设前物做匀减速的末速度为零,求出前物减速至零所需的时间.
  ②求出前物减速至零时,两物体运动的位移.
  ③根据位移画出两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轨迹图判断前物减速零时,后物是否已和前物相遇.
  【模5】 涉及物体运动最大速度的物理量分析:
  问题特征:两物体在相遇前,物体的速度可能已达到最大值.
  分析思路:
  ①假设两物体在相遇前,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分析题目条件画出物体运动的轨迹,利用轨迹图寻找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
  ③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选择适当的运动学公式利用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求解,判断物体的末度是否超越最大值.
  2 模型应用及分析
  例1 同向运动的甲、乙两质点在某时刻恰好同时通过同一个路标,以此时为计时零点,此后甲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4t 12,乙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2t 4t2,以上各式均使用国际单位.(1)甲质点的位置-时间表达式;(2)两质点何时再次相遇;(3)两质点相遇之前何时相距最远.
  解析 本题由题目条件可知应为同向运动的同地同时模型,相遇轨迹如图6所示: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相遇和追及问题的题目分析,采用模型化构建的探究模式优点在于:
  (1)五类轨迹模型的构建抓住了相遇和追及问题的轨迹特点,使得在分析不同表象的题目时,都能有一个清晰的轨迹模型,从而简化了题目的解题思路,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实现了化繁为简的目的.
  (2)问题模型的构建挖掘了模型中可能存在隐含知识,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和相应的分析思路,提高了解题的应变能力.
  (3)轨迹模型和问题模型的构建完善了相遇和追及问题的知识体系,通过对两种模型合理组合,活化的知识结构,触发了联想性思维的有效迁移.
其他文献
函数图像在物理教学中被普遍应用,可形象地描述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其直观性对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有助于对物理名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相关量的物理意义.在物理教学中,图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般而言,初中物理对图像教学的要求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识图,即会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图像和知道图线上每一点所对应的两个物理量;二是懂图,理解图像
物理教学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必须从传统的“学科教育”转向“科学的教育”,即不但应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还要为他们的素质发展奠定必需的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所积累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前的几千年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提升英语学习方法,不断完善英语教学手段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 策略  阅读作为提升初中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以及英语写作能力
【摘 要】 伴随人们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们又陆续将目光转向了语言象似性研究。本文以语言标记象似性为例,对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简单分析。  【关键词】 标记象似性 初中英语  “标记象似性”是指“标记性由无到有的一个象似认知的自然顺序与组词一般顺序,其中,有标记就象似于言外的意义,而无标记的就象似于可以预测到的信息”。标记理论,是布拉格学派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其中,无标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物理学是高中课程中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严谨的科学性学科.但是在长期以来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会觉得物理是个很复杂的学科,很难学,并逐渐的丧失信心,导致对物理学不感兴趣 ,极大的影响了学习效率.现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研究是物理教育最大的难点.  1 高中物理学生学习困难的表现  1.1 不恰当的教学方法  很多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还深受传统教育下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学生视为主体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同时也是和数学学科并列的最难的课程,学生要学好物理并不容易,教师教好物理也有一定难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取得了较大提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物理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物理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物理课应当包含足够的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还可以巧妙应用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其中“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口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没有被充分重视,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和兴趣。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呢?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语言能力  1. 采用情景引入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  首先,教师在上课前应采用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口语表达气氛,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