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拉维瑙之歌》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主题涉及对非洲未来的激烈辩论和思考,反映了西方现代文明和非洲传统文化的碰撞和矛盾对立。当现代的欧洲文化强势来袭,非洲人是顺势拥抱,欢心接纳,还是秉持传统,努力捍卫本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这正是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非洲人面临的文化窘境。诗中拉维瑙和丈夫奥考的争论其实就是乌干达年轻一代内心的争论。作者本人选择持反对西方渗透、捍卫阿乔利传统和风俗的立场。
关键词:《拉维瑙之歌》 非洲文化 文化窘境
一、作品的文化冲突主题源于作家生平及思想的积淀
奥考特·比探克(1931—1982),乌干达著名诗人、小说家、社会人类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卢奥族家庭。父亲是教师,擅长讲故事;母亲拉克娃·切里纳是一个有天赋的传统歌手、作曲家。他的成名作《拉维瑙之歌》(Song of Lawino,1966)即源于母亲的名字。母亲教了他许多让他终身喜爱的歌曲。在母亲的影响下,比探克一路成长,学会了许多阿乔利故事、谚语及歌曲。学生时代,他曾是一名优秀的阿乔利歌手、舞者、鼓手和运动员。还在中学时,他就编写并出品过大型歌剧。他先是在布多的国王学院求学,后来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大学学习教育,在威尔士大学学院学法律。1963年,比探克以一篇关于阿乔利和朗戈传统文化的论文获得牛津大学授予的社会人类学副博士学位。这期间,他放弃了基督教信仰。这对一直恪守非洲传统学者的他有很重要的影响。之前他把有关部落生活的作品称作“肮脏的八卦”,而信仰的改变也使他对早期作品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奥考特·比探克先后在固卢、肯尼亚组织过艺术节,在乌干达国家剧院做过导演。他创立的固卢艺术节非常成功。这个艺术节展示传统的口述历史、舞蹈和其他的阿乔利艺术。作者在真正的写作之前就已经编写了许多传统歌曲。学生时代的他沉醉于创作的快乐中。在乌干达,无论是篝火晚会,还是丧葬仪式,人们都会载歌载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歌,关于自己的述说。这就是东非人民的表达方式,一种淳朴的文学形式。作者深深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用阿乔利语写了许多爱情诗歌,在东非被到处传唱。20世纪50年代,在纳米伦贝节上,奥考特·比探克的两首诗获奖,大家纷纷搜求,一时洛阳纸贵。电台也推波助澜,诗作大热。奥考特·比探克还用卢奥语写了一部小说,英译本名为《白牙》(White Teeth,1989)。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位阿乔利小伙为了迎娶心爱的恋人离家在外打拼挣钱,结果历经艰辛,厄运连连,回家时一文不名的悲惨经历。
除去诗歌和小说,他也参与了关于非洲传统宗教的持续辩论。在《西方学术视野下的非洲宗教》(African Religions in Western Scholarship,1971)一书中,他说:专注于欧洲利益的学者们是知识走私者。非洲学者的任务是揭露并摧毁西方学术视野下关于非洲人民和文化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他的文章抨击了接受基督教传统训练的非洲人,他认为他们的关注点远离非洲的实际利益。当然,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的这些观点招致很多质疑。
1982年7月,他因中风死于坎帕拉。他的女儿珍妮·奥考特·比探克写了诗作《道别之歌》(Song of Farewell,1994),作为对他的深情纪念。他也因此而重生。
二、作品内容及主题表达
《拉维瑙之歌》是长篇叙事诗,是奥考特·比探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拉维瑙之歌》全诗五千余行,讲述一位非洲农妇因其丈夫醉心于西化的城市生活而遭受的身心苦难。主题涉及对非洲未来的激烈辩论和思考,反映了西方现代文明和非洲传统文化的碰撞和矛盾对立。正如作者所言,拉维瑙和丈夫奥考的争论就是乌干达年轻一代内心的争论。作者本人选择持反对西方渗透、捍卫阿乔利传统和风俗的立场。
全诗共十三部分或十三章,每部分探讨一个拉维瑙和丈夫在婚姻中面对的社会问题、差异,以及不同价值观。第一章预置了夫妻俩的差异。丈夫奥考(Ocol)鄙视黑人及其传统生活方式,接受了欧洲价值观。因为丈夫在政府部门工作,想使国家现代化。而拉维瑙不赞成丈夫的做法,劝诫丈夫不要憎恨他的人民。第二章谈及奥考的新欢克莱曼蒂娜(Clementine),一个现代、欧化、时尚的女孩。拉维瑙凭借其智慧,用阿乔利诗歌对克莱曼蒂娜欧化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讽刺和嘲弄。第三章拉维瑙歌颂了反映自己民族文化的舞蹈。第四章详细讲述了当拉维瑙年轻时奥考如何向其求爱并最终赢得芳心,充满了怀旧情绪。第五章谈及夫妻对什么为美的争论。第六章讲述夫妻间对饮食的争论,奥考批评拉维瑙不像欧洲人那样做饭。第七章谈对时间的认识。奥考强调对时间的尊重,拉维瑙回应说奥考滥用了时间,他总是行色匆匆,为时间所控、所累。第八章拉维瑙谈及夫妻俩宗教信仰的不同,解释此为夫妻不和的症结之一。第九章拉维瑙以诚恳的态度询问了丈夫一些问题。奥考表现了傲慢的另一面。第十章谈及拉维瑙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丈夫行事的褊狭。第十一章内容丰富,论及非洲独立后的许多重要话题。本章讽刺了非洲的小资产阶级即知识分子和非洲政治领导人的新殖民主义心态,而奥考正是这个阶级的代表,是诗歌中拉维瑙诊断的病灶所在的化身。第十二章拉维瑙总结了丈夫的所作所为:奥考和白人们一块读了许多书,他像白人一样聪明,但这些书并未对他有所助益,反而使他失去了头脑。最后一章讲述奥考因为羞愧,喉咙长久哽塞,拉维瑙向他推荐疗救之法。传统的食物和草药使奥考的喉咙得以通畅。类似的方法治好了奥考的耳朵、眼睛、舌头。当身体得以彻底康复,奥考也准备好真正的治疗。他准备好从他的本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固本正源。
本诗集出版时经历了一番曲折,但在1966年,它的英文版刚一出版就成了一本畅销书。2001年,奥考特·比探克的一位好友重译了此诗,更名为《拉维瑙的辩护》(The Defence of Lawino)。 本诗采用了独特的文学手法来写作,让一个女性人物来表达对当时非洲面临的问题的看法。奥考特·比探克写作这首诗时,许多非洲国家刚刚解放,正面临该保持自己的价值观还是追随西方价值观的问题。本诗出版后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为广泛阅读的作品之一。它也因其尖刻地展示了非洲如何被殖民统治破坏而更为知名。
诗中,拉维瑙不仅是一个带有作者母亲某些特点的个体,更为重要的是,她还是那个社会中受歧视、被压迫阶层的代表。拉维瑙非常不满社会中男性对妇女的压制,不满所有的所谓政治精英都是盗贼的社会现实。她以一个乡村妇女的观点审视社会,并对美学、宗教、死亡、教育和医学等基本社会价值做出评价。
本诗反映了当时正处于一个社会变革期的非洲生活。英国的殖民统治刚刚结束,很多年轻人从小接受本族文化,长大却接触西方文化。西方的强势文化影响力无远弗届。以奥考为代表的男性,醉心于西方文明带来的先进、开放和时尚。他们在狂热地追求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诋毁、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读书,写作,跳交际舞,这些在世界主流文化看来很正常的东西,却在以拉维瑙为代表的传统女性眼中成了背叛传统、不尊重母族文化的离经叛道。拉维瑙认为,传统并不可耻,黑人身份并不可耻,告诫丈夫不要受欧式生活方式的熏染而失去了自我,丧失了男子汉气概。
三、学界的主题批评
《拉维瑙之歌》原作以阿乔利语(卢奥语之一种)写就,双行押韵,韵律整齐,适合歌唱。后经作者自译或重写为英语,并在1966年出版。古绍姆·卡巴苏·穆利奥(Guershom Kambasu Muliro,2007)认为本诗是一部突破性的作品,以其直白的语言、主题型的英语诗歌造就了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非洲人读者群,并且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融进了传统的理念和思维。《拉维瑙之歌》问世后,东非诗派或奥考特派诗成了这部作品的学术身份或标识。它也被称为滑稽歌唱,是一种植根于传统歌曲和措辞的强有力的戏剧性韵文独白形式。凯尔文·奥杜(Kelvin Odooo,2010)评论说:这部作品由一位没文化的乌干达家庭妇女拉维瑙叙述,她尖利地抱怨她那受过高等教育的丈夫奥考抛弃自己的阿乔利传统文化而追求、追逐欧化的现代生活方式。丈夫接受了西方文化后,意识到妻子拉维瑙是他进步的障碍,就移情别恋,爱上了西化、时髦的蒂娜。在整部作品中,拉维瑙痛责丈夫鄙视非洲传统文化,她认为本族文明魅力无穷、意义非凡,深得人心。她对丈夫说:“你祖辈的文化习俗多么好,它们可靠、实在、不空洞……”拉维瑙万分痛惜丈夫不尊重自己的文化,高声质疑西方文化的逻辑。拉维瑙断言她的丈夫因为读书而丧失了男子气概:“我体内的胆汁在燃烧,我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因为我们所有的年轻人,身体毁于森林,气概毁于教室,睾丸毁于厚书。”拉维瑙说丈夫学会了讲英语,不再对非洲舞蹈感兴趣,而是热衷于欧洲人引进的舞厅舞。丈夫这种文化自弃,崇欧媚外,使拉维瑙懊恼万分。整首诗充满了拉维瑙对丈夫的劝诫和乞求。要丈夫尊重传统文化,保持真实的自己,放弃“成为白人的欲望”。古绍姆·卡巴苏·穆利奥评论说:“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无可非议地说,奥考特·比探克于《拉维瑙之歌》的成就,迄今为止,在非洲诗坛是无与伦比的。他使用传统的表达模式和措辞模式并借助英语这种媒介创作了一部强有力的、让人难忘的诗作。如果我们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他使用阿乔利语非常高效、自如,而这种农民群体使用的语言又给了他支持非洲文化事业的灵感,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成就意义更为重大。”
四、主题的表现手法
本诗一出版,批评者对它的体裁界定不一。或是把它归于叙事诗,或是史诗,或是加长版的独白,但它似乎和任何一个西方文体又不尽相同。它的这种独特性是受阿乔利口述传统的影响但有别于它。比如说,《拉维瑙之歌》没有确定的节奏,人们不能随歌舞蹈,也无法以鼓和之,以歌唱之,它仅限于朗读或背诵。在谈到诗中意象时,作者说诗中意象主要是基于传统,当然也必定有朋友、敌人、学校等的影响,它是一个混合体。(Okot p’Bitek,1979)
本作品内容贴近当时的现实,很好地反映了当时非洲社会的变革。这也体现了作者一贯的写作理念。奥考特·比探克曾指出:“艺术家应该深刻地、凭直觉反映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事情。”
此英文本是不受格律约束、以断裂短句为主的自由诗体,诗中大量使用修辞、谚语、直译、隐喻、不充分陈述,以及土语。比如,诗中有一句核心的谚语:老宅的南瓜,千万不要连根挖。这条谚语为阿乔利人所熟知。可以解读为:一个人不能毁弃传统,必须尊重亲人、长者、祖先和族人。在本诗中,它一方面意指一个理性的人不能忘记传统文化,不能忘本;另一方面也指涉一个人不可喜新厌旧,像奥考那样。另一条谚语:谁曾阻止过,牛儿舔盐锅?(或:谁曾阻止过牛儿舔盐吃?)这是女主人公用来表示男孩女孩恋爱是阻挡不了的,丈夫爱上其他女性也是阻挡不了的。全诗共十三部分,约五千行。每部分探讨一个她和丈夫在婚姻中面对的社会问题、差异或不同价值观。全诗从多角度塑造了一个被醉心西方生活方式、一心向上爬的丈夫抛弃的乌干达农妇形象。这位妻子,作为一个形象或类型,也作为代表某种文化的个体,可能映射了作者的母亲。作为一个人物形象,她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多维、多角度的人物塑造也是本诗成功的原因之一。作者本人在自译本诗时,对于有些阿乔利词汇没有过多解释或翻译,脚注也很少很少。作者认为文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了解,而是让人感觉。文学应该激发人的泪水、欢笑、怒火,以及唤醒人的内心。这是干巴巴、枯燥乏味的研究做不到的(Okot p’Bitek,1976)。
我们可以看到了本诗中的许多典故来自传统的阿乔利诗歌,某些短语、习语体现了阿乔利文化。同时,它也错综不同的体裁,使得本诗成了整个非洲文化的横截面。
参考文献:
[1] Heron, George, The Poetry of Okot p’Bitek, London: Heinemann; New York: Africana Pub. Co., 1976.
[2] Imbo, S. Oluoch, Oral Traditions As Philosophy: Okot P’Bitek’s Legacy for African Philosophy, Lanham, Md.: Rowman
关键词:《拉维瑙之歌》 非洲文化 文化窘境
一、作品的文化冲突主题源于作家生平及思想的积淀
奥考特·比探克(1931—1982),乌干达著名诗人、小说家、社会人类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卢奥族家庭。父亲是教师,擅长讲故事;母亲拉克娃·切里纳是一个有天赋的传统歌手、作曲家。他的成名作《拉维瑙之歌》(Song of Lawino,1966)即源于母亲的名字。母亲教了他许多让他终身喜爱的歌曲。在母亲的影响下,比探克一路成长,学会了许多阿乔利故事、谚语及歌曲。学生时代,他曾是一名优秀的阿乔利歌手、舞者、鼓手和运动员。还在中学时,他就编写并出品过大型歌剧。他先是在布多的国王学院求学,后来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大学学习教育,在威尔士大学学院学法律。1963年,比探克以一篇关于阿乔利和朗戈传统文化的论文获得牛津大学授予的社会人类学副博士学位。这期间,他放弃了基督教信仰。这对一直恪守非洲传统学者的他有很重要的影响。之前他把有关部落生活的作品称作“肮脏的八卦”,而信仰的改变也使他对早期作品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奥考特·比探克先后在固卢、肯尼亚组织过艺术节,在乌干达国家剧院做过导演。他创立的固卢艺术节非常成功。这个艺术节展示传统的口述历史、舞蹈和其他的阿乔利艺术。作者在真正的写作之前就已经编写了许多传统歌曲。学生时代的他沉醉于创作的快乐中。在乌干达,无论是篝火晚会,还是丧葬仪式,人们都会载歌载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歌,关于自己的述说。这就是东非人民的表达方式,一种淳朴的文学形式。作者深深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用阿乔利语写了许多爱情诗歌,在东非被到处传唱。20世纪50年代,在纳米伦贝节上,奥考特·比探克的两首诗获奖,大家纷纷搜求,一时洛阳纸贵。电台也推波助澜,诗作大热。奥考特·比探克还用卢奥语写了一部小说,英译本名为《白牙》(White Teeth,1989)。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位阿乔利小伙为了迎娶心爱的恋人离家在外打拼挣钱,结果历经艰辛,厄运连连,回家时一文不名的悲惨经历。
除去诗歌和小说,他也参与了关于非洲传统宗教的持续辩论。在《西方学术视野下的非洲宗教》(African Religions in Western Scholarship,1971)一书中,他说:专注于欧洲利益的学者们是知识走私者。非洲学者的任务是揭露并摧毁西方学术视野下关于非洲人民和文化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他的文章抨击了接受基督教传统训练的非洲人,他认为他们的关注点远离非洲的实际利益。当然,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的这些观点招致很多质疑。
1982年7月,他因中风死于坎帕拉。他的女儿珍妮·奥考特·比探克写了诗作《道别之歌》(Song of Farewell,1994),作为对他的深情纪念。他也因此而重生。
二、作品内容及主题表达
《拉维瑙之歌》是长篇叙事诗,是奥考特·比探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拉维瑙之歌》全诗五千余行,讲述一位非洲农妇因其丈夫醉心于西化的城市生活而遭受的身心苦难。主题涉及对非洲未来的激烈辩论和思考,反映了西方现代文明和非洲传统文化的碰撞和矛盾对立。正如作者所言,拉维瑙和丈夫奥考的争论就是乌干达年轻一代内心的争论。作者本人选择持反对西方渗透、捍卫阿乔利传统和风俗的立场。
全诗共十三部分或十三章,每部分探讨一个拉维瑙和丈夫在婚姻中面对的社会问题、差异,以及不同价值观。第一章预置了夫妻俩的差异。丈夫奥考(Ocol)鄙视黑人及其传统生活方式,接受了欧洲价值观。因为丈夫在政府部门工作,想使国家现代化。而拉维瑙不赞成丈夫的做法,劝诫丈夫不要憎恨他的人民。第二章谈及奥考的新欢克莱曼蒂娜(Clementine),一个现代、欧化、时尚的女孩。拉维瑙凭借其智慧,用阿乔利诗歌对克莱曼蒂娜欧化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讽刺和嘲弄。第三章拉维瑙歌颂了反映自己民族文化的舞蹈。第四章详细讲述了当拉维瑙年轻时奥考如何向其求爱并最终赢得芳心,充满了怀旧情绪。第五章谈及夫妻对什么为美的争论。第六章讲述夫妻间对饮食的争论,奥考批评拉维瑙不像欧洲人那样做饭。第七章谈对时间的认识。奥考强调对时间的尊重,拉维瑙回应说奥考滥用了时间,他总是行色匆匆,为时间所控、所累。第八章拉维瑙谈及夫妻俩宗教信仰的不同,解释此为夫妻不和的症结之一。第九章拉维瑙以诚恳的态度询问了丈夫一些问题。奥考表现了傲慢的另一面。第十章谈及拉维瑙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丈夫行事的褊狭。第十一章内容丰富,论及非洲独立后的许多重要话题。本章讽刺了非洲的小资产阶级即知识分子和非洲政治领导人的新殖民主义心态,而奥考正是这个阶级的代表,是诗歌中拉维瑙诊断的病灶所在的化身。第十二章拉维瑙总结了丈夫的所作所为:奥考和白人们一块读了许多书,他像白人一样聪明,但这些书并未对他有所助益,反而使他失去了头脑。最后一章讲述奥考因为羞愧,喉咙长久哽塞,拉维瑙向他推荐疗救之法。传统的食物和草药使奥考的喉咙得以通畅。类似的方法治好了奥考的耳朵、眼睛、舌头。当身体得以彻底康复,奥考也准备好真正的治疗。他准备好从他的本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固本正源。
本诗集出版时经历了一番曲折,但在1966年,它的英文版刚一出版就成了一本畅销书。2001年,奥考特·比探克的一位好友重译了此诗,更名为《拉维瑙的辩护》(The Defence of Lawino)。 本诗采用了独特的文学手法来写作,让一个女性人物来表达对当时非洲面临的问题的看法。奥考特·比探克写作这首诗时,许多非洲国家刚刚解放,正面临该保持自己的价值观还是追随西方价值观的问题。本诗出版后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为广泛阅读的作品之一。它也因其尖刻地展示了非洲如何被殖民统治破坏而更为知名。
诗中,拉维瑙不仅是一个带有作者母亲某些特点的个体,更为重要的是,她还是那个社会中受歧视、被压迫阶层的代表。拉维瑙非常不满社会中男性对妇女的压制,不满所有的所谓政治精英都是盗贼的社会现实。她以一个乡村妇女的观点审视社会,并对美学、宗教、死亡、教育和医学等基本社会价值做出评价。
本诗反映了当时正处于一个社会变革期的非洲生活。英国的殖民统治刚刚结束,很多年轻人从小接受本族文化,长大却接触西方文化。西方的强势文化影响力无远弗届。以奥考为代表的男性,醉心于西方文明带来的先进、开放和时尚。他们在狂热地追求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诋毁、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读书,写作,跳交际舞,这些在世界主流文化看来很正常的东西,却在以拉维瑙为代表的传统女性眼中成了背叛传统、不尊重母族文化的离经叛道。拉维瑙认为,传统并不可耻,黑人身份并不可耻,告诫丈夫不要受欧式生活方式的熏染而失去了自我,丧失了男子汉气概。
三、学界的主题批评
《拉维瑙之歌》原作以阿乔利语(卢奥语之一种)写就,双行押韵,韵律整齐,适合歌唱。后经作者自译或重写为英语,并在1966年出版。古绍姆·卡巴苏·穆利奥(Guershom Kambasu Muliro,2007)认为本诗是一部突破性的作品,以其直白的语言、主题型的英语诗歌造就了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非洲人读者群,并且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融进了传统的理念和思维。《拉维瑙之歌》问世后,东非诗派或奥考特派诗成了这部作品的学术身份或标识。它也被称为滑稽歌唱,是一种植根于传统歌曲和措辞的强有力的戏剧性韵文独白形式。凯尔文·奥杜(Kelvin Odooo,2010)评论说:这部作品由一位没文化的乌干达家庭妇女拉维瑙叙述,她尖利地抱怨她那受过高等教育的丈夫奥考抛弃自己的阿乔利传统文化而追求、追逐欧化的现代生活方式。丈夫接受了西方文化后,意识到妻子拉维瑙是他进步的障碍,就移情别恋,爱上了西化、时髦的蒂娜。在整部作品中,拉维瑙痛责丈夫鄙视非洲传统文化,她认为本族文明魅力无穷、意义非凡,深得人心。她对丈夫说:“你祖辈的文化习俗多么好,它们可靠、实在、不空洞……”拉维瑙万分痛惜丈夫不尊重自己的文化,高声质疑西方文化的逻辑。拉维瑙断言她的丈夫因为读书而丧失了男子气概:“我体内的胆汁在燃烧,我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因为我们所有的年轻人,身体毁于森林,气概毁于教室,睾丸毁于厚书。”拉维瑙说丈夫学会了讲英语,不再对非洲舞蹈感兴趣,而是热衷于欧洲人引进的舞厅舞。丈夫这种文化自弃,崇欧媚外,使拉维瑙懊恼万分。整首诗充满了拉维瑙对丈夫的劝诫和乞求。要丈夫尊重传统文化,保持真实的自己,放弃“成为白人的欲望”。古绍姆·卡巴苏·穆利奥评论说:“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无可非议地说,奥考特·比探克于《拉维瑙之歌》的成就,迄今为止,在非洲诗坛是无与伦比的。他使用传统的表达模式和措辞模式并借助英语这种媒介创作了一部强有力的、让人难忘的诗作。如果我们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他使用阿乔利语非常高效、自如,而这种农民群体使用的语言又给了他支持非洲文化事业的灵感,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成就意义更为重大。”
四、主题的表现手法
本诗一出版,批评者对它的体裁界定不一。或是把它归于叙事诗,或是史诗,或是加长版的独白,但它似乎和任何一个西方文体又不尽相同。它的这种独特性是受阿乔利口述传统的影响但有别于它。比如说,《拉维瑙之歌》没有确定的节奏,人们不能随歌舞蹈,也无法以鼓和之,以歌唱之,它仅限于朗读或背诵。在谈到诗中意象时,作者说诗中意象主要是基于传统,当然也必定有朋友、敌人、学校等的影响,它是一个混合体。(Okot p’Bitek,1979)
本作品内容贴近当时的现实,很好地反映了当时非洲社会的变革。这也体现了作者一贯的写作理念。奥考特·比探克曾指出:“艺术家应该深刻地、凭直觉反映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事情。”
此英文本是不受格律约束、以断裂短句为主的自由诗体,诗中大量使用修辞、谚语、直译、隐喻、不充分陈述,以及土语。比如,诗中有一句核心的谚语:老宅的南瓜,千万不要连根挖。这条谚语为阿乔利人所熟知。可以解读为:一个人不能毁弃传统,必须尊重亲人、长者、祖先和族人。在本诗中,它一方面意指一个理性的人不能忘记传统文化,不能忘本;另一方面也指涉一个人不可喜新厌旧,像奥考那样。另一条谚语:谁曾阻止过,牛儿舔盐锅?(或:谁曾阻止过牛儿舔盐吃?)这是女主人公用来表示男孩女孩恋爱是阻挡不了的,丈夫爱上其他女性也是阻挡不了的。全诗共十三部分,约五千行。每部分探讨一个她和丈夫在婚姻中面对的社会问题、差异或不同价值观。全诗从多角度塑造了一个被醉心西方生活方式、一心向上爬的丈夫抛弃的乌干达农妇形象。这位妻子,作为一个形象或类型,也作为代表某种文化的个体,可能映射了作者的母亲。作为一个人物形象,她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多维、多角度的人物塑造也是本诗成功的原因之一。作者本人在自译本诗时,对于有些阿乔利词汇没有过多解释或翻译,脚注也很少很少。作者认为文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了解,而是让人感觉。文学应该激发人的泪水、欢笑、怒火,以及唤醒人的内心。这是干巴巴、枯燥乏味的研究做不到的(Okot p’Bitek,1976)。
我们可以看到了本诗中的许多典故来自传统的阿乔利诗歌,某些短语、习语体现了阿乔利文化。同时,它也错综不同的体裁,使得本诗成了整个非洲文化的横截面。
参考文献:
[1] Heron, George, The Poetry of Okot p’Bitek, London: Heinemann; New York: Africana Pub. Co., 1976.
[2] Imbo, S. Oluoch, Oral Traditions As Philosophy: Okot P’Bitek’s Legacy for African Philosophy, Lanham, Md.: Row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