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短札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c0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的博士和博导
  
  袁津琥
  最近,笔者在翻阅丁忱先生编次的《黄焯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时,发现其中两条弥足珍贵的材料,可以使我们充分了解到二十多年前,国家对博士生的重视程度和培养情况。
  先说说当年国家对博士生的重视和努力为博士生创造科研环境的情况。一九八二年秋,国家根据文科博士生培养的需要,按丁忱一人的指标,拨下了两千元购买国内有关古籍,另拨七千美元去香港购书,并要他去有关部门圈点拟购书目。
  再说说当年的博导对博士生的培养。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七日下午,丁忱的导师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焯先生在病床之上谈及论文的质量问题时,还念念不忘告诫丁说:“你的博士论文要有质量,要有水平,不但给本国人看,还要给外国人看!博士论文关系到‘保全国体’的大事,非可等闲视之哩!”
  呜呼!不知国内今日之博士生可有享受到当年丁氏之待遇者否?又不知今日之博导可有将自己指导之博士生之论文上升到“保全国体”之高度者否?
  
  “大家”写“小文”
  
  蔚青
  收到二○○四年第十二期《读书》,照例先翻到最后的“编辑手记”,惊愕地看到这样几行字:“今年十月二十六日,《读书》杂志的创办者、首任主编陈原先生悄悄地离开了我们。”陈原(曾用过“尘元”的笔名),我国资深出版家和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就我而言,主要是通过《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在语词的密林里》等极具开创性的社会语言读物,“无意”中知道了在看起来貌不惊人的言语后面,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一个普通的读者,本来与“陈老总”是无缘相会的。但是,冥冥之中也总是会有些许意外——一九九九年四月十日,《读书》杂志召开纪念创刊二十周年座谈会。各界朋友汇聚华侨大厦二楼。王蒙、龚育之等著名学者,作为作者代表,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这之前,当我在三联书店选配《读书》杂志时,被《读书》的编辑“抓住”,作为读者代表,也在会上发了言。我提出:十九世纪末以来的中国,主题是“民族独立”;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主题是“国家富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主题应该是“社会文明”。包括时代精神、社会结构、运行方式、治理手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等在内,都应该逐步走向更加文明、更加人文、更加科学的新阶段。在座谈会的现场,《读书》杂志第一任“老总”陈原、连续二十五年为《读书》插图的著名漫画家丁聪为我的《读书》创刊号题词。
  作为陈原先生的一名普通读者,没有能力对先生的学术成就做出什么评价。但总以为,以陈原先生的学识,“大家”写“小文”,举重若轻地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户,从语言的变化体味社会的前进。从中分明可能看到《诗经》以降“采风”传统的延续与光大。在来自民间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词中,实在是有着意想不到的思想深度。后来者的成就,其实都源自于先生的滥觞。仅此一点,先生就“功莫大焉”。
  
  教授·学生·蚂蚁窝
  
  王昊
  一年多前,北京大学的李零先生在关于中国大学改革前途的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曾经讲了一句极为精辟的话,那就是“大学不是养鸡场”。此语一出,顿时引来阵阵喝彩。大学是不是“养鸡场”倒可再深入探讨,不过这些年来上学、读书、做课题,倒是感觉大学越来越像个“蚂蚁窝”。导师与学生就像蚂蚁窝里的蚁后、工蚁、兵蚁,蚁后只管下卵,小蚂蚁只管工作。
  现在的出版界,真是良莠混杂,好书确有不少,可“流水线上”下来的书也不少,尤其是学术著作。学术研究上的合作本是正常现象,但这些年读书,越读越纳闷,愈来愈多的学术著作,学术文章,已经不是一二“素心人”研究所得,更多的是老师领衔,学生上阵,高产多出。亲见一些导师不管学生的学术兴趣和资质,硬性地将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子课题的形式分发下去,做派好像学术界里的“军阀”,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硕士生们每人一个题目,将来的毕业论文汇集起来可成为一部“专著”;博士生们每人一个专题,将来的毕业论文汇集起来可以成为一套“丛书”。很多本科生也被拉进了这样那样的课题组。学生们大多是乐此不疲,毕竟“成果”可以换回“实惠”,谁会放着河水不洗船呢?学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已经不是“陈陈相因”和“近亲繁殖”的问题了,而是一代不如一代的问题了。“为学不作媚时语”、“文章不写一字空”之类的言说,反成为被嘲笑的对象!教授凭了学生的产出,继续保持着学界权威、学术带头人的头衔。在批评界,“教育危机”、“学术危机”,虽然口号喊得响亮,但落实到操作层面,则反应平平。有人讲:“硕导成博导,成果真不少;翻开著作瞧,垃圾倒不少;学生跟着忙,钱赚了不少;水平怎么样,不问也明了。”挺真实!
其他文献
“挽联”的尴尬    我所在的高校有两位教授相继去世,灵堂上少不了要写上几幅挽联,以寄哀思。然而就是这挽联,居然把文学院的一大帮教授和硕士博士们给难倒了,最后还是央浼一位早已退休的老先生,才算圆了面子。  也难怪,现在不管是博士、硕士,还是教授、博导,从小就没记诵过几篇律诗和骈文,通行的各种古代文学史一提到骈体文,就经常是充满了各样的贬抑批评之辞,各种文学作品选中,除了南北朝时期,选有几篇庾信的骈
期刊
中国经济威协论二○○一年,中国经济威胁论在日本流行一时,来势甚为凶猛,即所谓的“中国劳动力廉价”、“人民币汇率不正常”、“无法与这样的国家竞争”等。我认为这些说法类似于呻吟,对解决自己的问题毫无益处。  因此,我从二○○二年夏天开始写《中国崛起——日本该做些什么?》,此书二○○三年初在日本正式出版。这时,我做好了将受到很多人批评的心理准备。但是,自从该书出版以来,从未有人向该书或我发起抨击。回顾在
期刊
汪晖:非常欢迎各位专家来《读书》参加“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的讨论。《读书》过去发表过一些中医药方面的文章,讨论过农村医疗保健的问题,也刊登过从历史学和人类学角度研究中医的文章。今天有这么多中医领域的专家来参加讨论,是一个非常好的讨论机会。  陆广莘:今天的题目出得非常好,因为存在着对中医药传统重新认识的问题。中医药的传统是什么?老实说,百年来它是被阉割和扭曲了的。举个例子。梁启超提的问题是,中医尽
期刊
历史著作的书写过程是历史学家与他所阅读的史实之间的互动过程。但是,这个学术过程在许多情况下因为国家的内政外交因素复杂化了。因此,历史教科书不仅可以反映当代史学家对于历史的认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政府对于社会有意识的引导。由一个国家修改历史教科书的举动,我们可以观察该国流行的社会思潮和变化的社会现实,甚至可以预期该国的政治社会走势。可以说,历史教科书问题,不仅事关过去,更事关未来。  进入二十一
期刊
人类和他的神    胡晴舫  据说,海啸发生之前,大部分动物已经本能地测知并纷纷逃走。当三十英尺高的海浪卷到岸边,许多人从没见过这么雄伟华丽的浪涛,竟好奇地奔向沙滩观赏。我们的斯里兰卡司机说,灾难发生时,人类只是让情况更加恶化。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早晨,我们曾计划搭乘火车前往斯里兰卡南方的海边城镇高乐。这列火车天天七点从首都科伦坡出发,紧贴着蔚蓝海岸线奔驰,每每到了涨潮时分,慵懒的海水爬过
期刊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走出困境,连年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对俄罗斯经济的评论和探讨又渐增多。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在于:如何评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的经济社会转型。也许,现在给这个问题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是毕竟,俄罗斯的市场改革在叶利钦时代导致了经济和社会的一片混乱,与苏联解体前的俄罗斯相比,它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大约40%,降幅远远大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甚至不亚于第二次世界
期刊
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给人类提出的问题,即什么是人、人类如何在日益被客体化功能化的过程中作为主体而生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中国知识分子和政治家的看重。中国的反帝运动构成了对帝国主义霸权的坚决抵制,但是对于人类被日渐非人化的过程,特别是那种把人作为技术主义效率主义之功能和工具这样一种客体化的过程,在中国则没有引起多大反抗。  这种错位的出现是否全是中国人的错可以另当别论,但中国人自己在承担着后果。
期刊
在我近期的阅读中,比较有收获的是两篇讨论儒家与“宗教”关系的论文,一是哈佛大学陈熙远博士的《儒家遭遇“宗教”》(Confucianism Encounters Religion,1999)。二是北京大学梅谦立(Thierry Meynard)博士的《现代性视域中的“宗教”——以梁漱溟为例》。  儒家与“宗教”的关系自二十世纪初就是一条争论不休的线索,近年更有升温的趋势,并几度吵吵嚷嚷,成为人们驻足
期刊
Self-help的另一种早期译本    《读书》二○○四年第十期刘晓峰先生《书名的漂流》一文,循序介绍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Self-help一书从一八五九年出版,然后经日本传入中国,直到一九九九年北京《自己拯救自己》一书的出版,其间几度更换译名的过程。其中谈及民国以前该书在中国的三种翻译本。顷读钱穆先生《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一九九八年),其中提到一书,似乎也是斯迈尔斯此书的中译本。
期刊
官箴·颜伯焘·口号    田耕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以上三十六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箴。据考证,此箴言历经明永乐间理学大师曹端和天顺年间清官年富的创作,最终确定下来,现存西安碑林的“官箴”碑,是道光四年(一八二四)时任陕西延绥道台的颜伯焘倡议刻制的。  我一直以为,颜伯焘是一位真正的清官。但是,张集馨的《道咸宦海见闻录》让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