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深入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课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转轨办学的学校,教学对象的转变,非常有必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要营造环境,从理念、方法、策略、评价等加强对教师的外导。教师本身也要从自身的教学素养、教学技能和方法等加强内修。一所中师转轨办高中的学校只有真正有效做到外导内修,才能适应当前教学要求,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转轨办学适应教改外导内修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090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开展与其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的前身是中等师范学校,根据广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于2000年停止中师学生的招生,并在市、县政府的指导下招收高中生,教学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培养目标的指向和层次也有了很大的差异,对教师的要求也迥然不同。中师教育是为小学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是通才教育,教研的重点是教育理论,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教的问题。普通高中目标之一则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生源,教研的重点是教材,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因此,普通高中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中师转办高中,如何让转办的高中尽快走上正轨,并能持续发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曾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中推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工作研讨会。会议提出普通高中要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传播的思路,聚焦课堂教学,围绕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教学领域的关键环节,以项目推进改革的方式,深化高中新课程教学领域的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帮助教师提高课程适应能力与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此,学校在多形式多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收到了成效。下面就将我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方式方法整理出来,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外导:导理念、导方法、导策略、导评价
(一)导理念
思想指导行动,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要很好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关键在于教师认同这个理念。因此,导理念应该贯穿在整个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始终,实行分层全员培训,促使教师观念的更新。(1)教学质量评价和衡量的主体即校级领导,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人必先正己”。在转轨办学的过程中,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到兄弟高中听课;自觉学习高中教学大纲、考试标准等,广泛吸收新课程改革信息;自觉参与区、市有关高考的统测、检测,及时跟进高考。(2)科组教师积极投入,唱好主角。科组教师要参加高中高考有关课改培训会议,到兄弟学校跟班学习,找出备课、上课、评改作业和检测等与中师授课的不同,并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3)邀请有关课改专家和教学能手与学科教师面对面交流,接受专家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传播,以便在自己的实践中更好地体会、体现、完善新的理念。我校通过以上分层培训,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教师树立了新课程教育理念,掌握了实施高中课程的科学方法,为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得到落实奠定了基础。
(二)导方法
思想与行为刚开始总是矛盾地存在,有了新课程教育思想和理念,并不等于就能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好。教师虽然在努力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但习惯了的教学方法与行为,常常让他们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走老路,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是“满堂灌”。为了使教师的思想与行为达到一致性,我校充分发挥各学科组的作用,开展集体备课,每位教师收集一节典型课例,大家一起分析,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哪些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强调教师在备课中要考虑以下因素: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师要树立亦师亦友亦家人的平等观,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导策略
要很好地把握高中的课程,在教学中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我校各学科都进行了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总结,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较好的策略,例如分层教学策略、互动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等,提升总体教学水平。
(四)导评价
评价课堂教学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有效地参与,是否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调控能力如何。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从教师自评、学生评价、监督组评等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将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与自评几种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二、内修:健全人格,通过阅读和反思提高学科素质
(一)健全人格,用人格魅力凝聚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懈追求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保罗韦第博士概括出一个好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每个人、公正、耐心、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的关注、坦率、宽容和有方法等十二个方面。学生喜欢一个教师通常是因为该教师在人格方面表现得“很能吸引、凝聚学生的力量”。那么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教师,应该怎样用人格魅力凝聚学生呢?
教师的人格魅力集中体现在“爱”上。陶行知先生说:“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字。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反据了教育的真谛。”教师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教育工作、避免教育盲点以及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爱学生就要关怀体贴学生,教师关怀体贴学生要全面、公平,这是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和要求。爱学生就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也是对教育负责。这就要求教师爱学生要深入要理智,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新课程深入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课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转轨办学的学校,教学对象的转变,非常有必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要营造环境,从理念、方法、策略、评价等加强对教师的外导。教师本身也要从自身的教学素养、教学技能和方法等加强内修。一所中师转轨办高中的学校只有真正有效做到外导内修,才能适应当前教学要求,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转轨办学适应教改外导内修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090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开展与其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的前身是中等师范学校,根据广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于2000年停止中师学生的招生,并在市、县政府的指导下招收高中生,教学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培养目标的指向和层次也有了很大的差异,对教师的要求也迥然不同。中师教育是为小学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是通才教育,教研的重点是教育理论,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教的问题。普通高中目标之一则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生源,教研的重点是教材,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因此,普通高中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中师转办高中,如何让转办的高中尽快走上正轨,并能持续发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曾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中推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工作研讨会。会议提出普通高中要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传播的思路,聚焦课堂教学,围绕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教学领域的关键环节,以项目推进改革的方式,深化高中新课程教学领域的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帮助教师提高课程适应能力与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此,学校在多形式多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收到了成效。下面就将我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方式方法整理出来,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外导:导理念、导方法、导策略、导评价
(一)导理念
思想指导行动,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要很好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关键在于教师认同这个理念。因此,导理念应该贯穿在整个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始终,实行分层全员培训,促使教师观念的更新。(1)教学质量评价和衡量的主体即校级领导,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人必先正己”。在转轨办学的过程中,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到兄弟高中听课;自觉学习高中教学大纲、考试标准等,广泛吸收新课程改革信息;自觉参与区、市有关高考的统测、检测,及时跟进高考。(2)科组教师积极投入,唱好主角。科组教师要参加高中高考有关课改培训会议,到兄弟学校跟班学习,找出备课、上课、评改作业和检测等与中师授课的不同,并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3)邀请有关课改专家和教学能手与学科教师面对面交流,接受专家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传播,以便在自己的实践中更好地体会、体现、完善新的理念。我校通过以上分层培训,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教师树立了新课程教育理念,掌握了实施高中课程的科学方法,为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得到落实奠定了基础。
(二)导方法
思想与行为刚开始总是矛盾地存在,有了新课程教育思想和理念,并不等于就能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好。教师虽然在努力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但习惯了的教学方法与行为,常常让他们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走老路,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是“满堂灌”。为了使教师的思想与行为达到一致性,我校充分发挥各学科组的作用,开展集体备课,每位教师收集一节典型课例,大家一起分析,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哪些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强调教师在备课中要考虑以下因素: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师要树立亦师亦友亦家人的平等观,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导策略
要很好地把握高中的课程,在教学中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我校各学科都进行了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总结,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较好的策略,例如分层教学策略、互动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等,提升总体教学水平。
(四)导评价
评价课堂教学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有效地参与,是否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调控能力如何。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从教师自评、学生评价、监督组评等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将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与自评几种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二、内修:健全人格,通过阅读和反思提高学科素质
(一)健全人格,用人格魅力凝聚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懈追求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保罗韦第博士概括出一个好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每个人、公正、耐心、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的关注、坦率、宽容和有方法等十二个方面。学生喜欢一个教师通常是因为该教师在人格方面表现得“很能吸引、凝聚学生的力量”。那么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教师,应该怎样用人格魅力凝聚学生呢?
教师的人格魅力集中体现在“爱”上。陶行知先生说:“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字。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反据了教育的真谛。”教师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教育工作、避免教育盲点以及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爱学生就要关怀体贴学生,教师关怀体贴学生要全面、公平,这是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和要求。爱学生就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也是对教育负责。这就要求教师爱学生要深入要理智,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