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学生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如何降低难度减小差距是高一物理教学的关键.
一、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衔接
我们知道,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规律不太复杂,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学生在学习中易于接受;进入高中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逐渐增多,教学进度较快,教学方法多变.如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从多侧面观察、研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学生接受难度大.因此必须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个击破的教学原则,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做好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我们做好这些的时候,就应该做好教学方法的转变,我们作为物理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只有教学理念的转变,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的转变,更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四种转变方法,供大家参考:
1.变“这节课我教了多少”为“这节课学生学了多少”.不少教师说过,这个题目不知做了多少遍,还有不少学生在考试时不会做.这样怨学生,又有什么用呢?因为他没有学会呀!
2.不要怕学生做错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错中去体验探究过程,去发现问题.不要怕学生不懂,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学生學习物理知识也是这样,只有他自己去体会了,印象才会更新,才更易学会.不少物理教师怕学生做不来实验,对每个实验环节教师讲得很详细,再让学生按照老师讲的去做,其结果又如何呢?错的依然错.
3.改变轻过程、重结果的陈旧教学理念.以前,有不少教师认为,通过实验不就是为了得出那个结论吗?直接向来不及做的学生告知结论算了.结果这部分学生由于总是失败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慢慢落伍了.
4.杜绝“满堂灌”的陈旧教法,贯彻以自学、交流讨论、探究、训练为基础的新教法.
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首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始.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教学中可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其次,要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静力学中的合成和分解、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动量和冲量、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等,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最后,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现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此外,教学中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设直法等解题方法.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
一、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衔接
我们知道,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规律不太复杂,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学生在学习中易于接受;进入高中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逐渐增多,教学进度较快,教学方法多变.如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从多侧面观察、研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学生接受难度大.因此必须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个击破的教学原则,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做好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我们做好这些的时候,就应该做好教学方法的转变,我们作为物理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只有教学理念的转变,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的转变,更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四种转变方法,供大家参考:
1.变“这节课我教了多少”为“这节课学生学了多少”.不少教师说过,这个题目不知做了多少遍,还有不少学生在考试时不会做.这样怨学生,又有什么用呢?因为他没有学会呀!
2.不要怕学生做错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错中去体验探究过程,去发现问题.不要怕学生不懂,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学生學习物理知识也是这样,只有他自己去体会了,印象才会更新,才更易学会.不少物理教师怕学生做不来实验,对每个实验环节教师讲得很详细,再让学生按照老师讲的去做,其结果又如何呢?错的依然错.
3.改变轻过程、重结果的陈旧教学理念.以前,有不少教师认为,通过实验不就是为了得出那个结论吗?直接向来不及做的学生告知结论算了.结果这部分学生由于总是失败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慢慢落伍了.
4.杜绝“满堂灌”的陈旧教法,贯彻以自学、交流讨论、探究、训练为基础的新教法.
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首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始.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教学中可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其次,要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静力学中的合成和分解、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动量和冲量、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等,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最后,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现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此外,教学中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设直法等解题方法.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