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对小学低学段学生学习数学的辅助作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学习方式已经深度地进入我国教育的各个领域,在教育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为传统教育模式的革命性突破和创新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笔者尝试发现,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对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都有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低学段学生;小学数学;辅助作用
  笔者在小学从教多年,对低学段的学生存在教学困惑:首先,现在的小学生,“天不怕地不怕”,“逼学”是不可取的;其次,小学生年龄段较小,采取思想教育,“诱学”也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促进低学段学生有效学习数学呢?笔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低学段学生有着贪玩、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他们大多数只停留在“玩而玩”,不能做到“玩中学”。笔者认为,在设计课程时,可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把一些核心知识点设计成简短的视频,不但可以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下面,笔者以《认识直角》一课为例,探究微课对低学段学生学习数学效果的影响。
  一、《认识直角》课程分析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有所感知直角的特征。
  2.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到一个直角,学会利用三角板来判断直角和绘制一个直角;
  3.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动手操作技巧。
  (二)教材分析
  《认识直角》这一课程,采用新人教出版的《数学》下册主要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认识了角基础上,对直角的图形特点进行的认识。课本案例3通过让学生在观察我们的国旗、椅子、双杠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实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把角与日常生活相互连系起来。从物体中提炼出来图片所有呈现的角的开口程度都能重叠,大小应该是一样的,因此,将这样的角画成一个图形表达出来,学生就了解到它们的大小形状是一样的,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像这样的角”就被称为直角,并且指导学生能够标上一个直角的符号来表示直角。继续要求学生拿出三角板,通过观测可以发现在各个三角板上都设置有一个相互垂直的角,这个直角可以用来判断某个角是不是直角,通过微视频,观察具体的操作过程(关键步骤为点对点,边对边)。接下来我们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学生进行实践,用任何一张不规则的作业纸折出一个直角,调动起学生多种情绪和感觉器官进行参与,进一步掌握直角判断的方法,加深了解直角的基本特征。例题4用了3幅连续的静态图,简单直观地描绘出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没有动态过程那么直观易懂,因此,采用微课视频的操作呈现,让低学段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深刻地体会到直角的判断方法。
  (三)学情分析
  当我们在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了解有四个角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学生就已经了解到这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这四个角都应该是一个直角。生活中到处可见直角,应用广泛,学生熟悉。低学段学生已经开始具备了相当的观测、发现和创新能力。因此,他们对于这种直角图形并不陌生。可是直角的度数到底是多少度却使得学生无所知,如何知道一个未知的角是不是成为直角?怎样画直角?学生对这些问题会有一定的困难。本课将对该难点、重点通过微课进行突破,使教学效果更好。
  (四)教学目标设计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一段学生在家寻找直角的微课,让学生感知直角的特点;利用微课学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操作方法;利用微课让学生感知在画直角时注意的细节问题,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和数学学习的严谨精神。
  二、课程设计的对比
  1.教材例3通过让学生观察国旗、椅子、双杠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课程引入,然后抽象出直角图形,从而认识直角。这样的模式,学生只是单纯地观察,感官上提取出直角的图形形状,对直角的认识不够具体。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具体认识直角,课前通过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直角活动,收集图片或短视频,制作成约3分钟的微课,作为本节课的课程情景引入部分,不但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数学情感,而且让学生能够实践见真知,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2.教材中通过让学生进行观察来发现每个人在三角尺上都应该有一个正方形的直角,判断某个人的正方形是不同的直角,可以把这个人在三角尺上的正方形直角进行比一看。这个比一比,教材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指导,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现有的水平,不容易理解,操作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如何进行观察比一看的方法,理解如何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其中一个点的方法,可以录制一段约5分钟的微课,通过严谨的步骤,让学生观察感知判断直角的具体操作,教师在一旁监督指导,然后让学生模仿操作,对于低学段的学生学习更能集中精神,更快有了如何动手操作的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3.课本中的例4利用3幅连续的静态直观图,体现了采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出直角的方法,指引学生画直角。这些是静态图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不太容易模仿,可能會出现直线画不直,顶点不在直角的顶点上,甚至顶点变成了曲线等问题。此环节利用微课设计,通过动画过程,可以严谨地引导学生实现正确的操作过程,学生会更深刻认识“点对点”“边对边”的操作描述。而且微课中还把一些学生在画直角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直线画不直、顶点不在直角的顶点上,边与边开口等问题一一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用标准的画直角过程,让学生模仿画直角,加深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素养。
  三、微课教学效果与评价
  在讲解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直角》时,引入设计方面采取了微课进行,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该视频中在教学情景导入部分设计改为采用微课进行,实现了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视频中讲述是他们每天在家里寻找一个直角的一点一滴,体验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不但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这个直角,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得课堂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都变得更好。在突破了判断直角这个重点环节,利用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了判断直角的操作方法,使得学生更加有感知用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作为判断物体直角的一种操作方法,学生更容易地运用该操作方法来判断教材中的课本、地砖等物体上的一个角是不是一个直角,使得教学效果可以得到较大的改善,培养了广大学生逻辑性思维技巧及自己做事认真的良好培养学习的习惯。在画直角这个重点问题上,通过微课,引导学生严谨地进行画图,避免细节问题的产生,培养良好的操作、思维习惯。本节课把认识直角、判断直角、画直角三个环节通过微课形式贯穿,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学生能很好地认识直角,判断直角和准确地画直角,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地结合传统微课教学的基本原理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为广大学生营造更好地实施微课教育的环境,真正把传统的微课教育融入到数学课堂中,能够提高我国中小学语文数学整体课程的教育素养和实际应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箐.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2021(12).
  [2]叶祥玉.运用信息化手段变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J].学周刊,2021(15).
  [3]陈晏玲.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名师在线,2021(10).
  [4]于鹏.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2021(19).
  [5]李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新课程,2021(19).
  [6]陈青青.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高职院校“四梯度”教师,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如何培养?关键在哪?本文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四梯度”教师队伍;培养  一、各梯度教师的选拔机制  (一)选拔原则  1.科学评价机制  各梯度教师的选拔工作,要在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要成立相关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各梯度教师的选拔评选工作,专家委员会由相关专业领域的高级职称人员和校外有关专家组成,形
【摘要】为了提升科学课堂的高效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勇于表达的能力,有效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分析、个体知识性差异分析、学习习惯和兴趣分析,发现有效的提问需要具备思维性、指向性、多样性和吸引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注意以上策略,有助于提高科学课堂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提问;有效性;策略  提问是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狠抓教育,现如今,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为我国输送了很多人才。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中由于过分注重分数而忽略了身体素质的教育,导致了现如今学生身体素质差的状况。新课改的提出,要求学生应该全面发展,不止要抓知识文化的学习,也需要重视身体素质教育,很多学校积极响应,效果惊人。但是分析我国国情,发现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效果差距很大,很多农村学校受到地区限制、设施设备缺乏等原因,身体素质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先导,是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强有力的促进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成为思维的舞者,才能在思维不断地跳跃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数学课堂是师生共筑、情智与个性共舞的平台,要让学生蓬勃生长,真正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构建品质课堂。  一、问题缘起  現代课堂摈弃“一言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问题教学”,多媒体教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不容忽略的。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这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要想使得智育与德育二者有机结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很多老师也是无从下手。接下来,我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德育渗透;低年级;小学数学  教書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其
【摘要】学生阅读能力对其学习语文学科产生直接影响。但当前阶段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就是小学生不重视阅读学习、教师阅读教学理念落后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阅读活动、加大力度激励学生。  【关键词】阅读能力;现状分析;对策研究;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更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除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識之外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
【摘要】语文在小学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基础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提升。但是,在小学阶段,相比于数学等其他学科教学而言,语文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大量的汉字,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导致学生在学生过程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本文主要以2004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三、四年级语文教材为例,通过分析目前小学语文
[摘 要]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主题活动目标的制定和活动内容的选取以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学习规律为依据,更多地体现了领域的渗透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我们探索从目标的设置、活动内容的安排、学习材料的提供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环境创设五个方面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进行结合,以期促进幼儿的全面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区域
【摘要】通过“问题探讨”,还原经典实验,依托情境,设置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驱动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形成生物学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关键词】问题探讨;经典实验;问题情境;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为防止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提高广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应对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校园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视频和脚本。  学校疫情防控演练视频模拟了学校分批复课、错峰错时上学、晨午晚检、分批错峰就餐、教室通风换气及清洁消毒等师生疫情防控场景,详细演示了“午检发现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出现体温异常”时的应急处置全过程:学校启动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应急响应,信息联络组、安全后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