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引导作用。本文指出《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给出思考。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导论;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引导性课程,为计算机专业的新生提供了关于该专业学科的入门介绍。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在该领域工作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应遵守的法律准则。《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开设,新生虽然具有计算机的基本使用能力,但在计算机理论知识上的专业性不够,大部分的知识对新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果一味地想把如此广的知识介绍给学生,理解上的难度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并不好。根据该课程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给出思考。
  ●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虽然相对浅显,但是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几乎包括计算机领域所有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热点研究问题等。在授课中不仅要把基本的概念介绍清楚,还要对最新的专业动态有所介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合适教材难以选择
  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导论教材非常多,按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内容为计算机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等同[1];二、将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四年要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浓缩,内容涉及面广;三、计算机和计算的本质属性用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来刻画[2],内容进行系统化、形式化的概括。由于目前中小学已开始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新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所以选择第一种教材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过于简单,失去“专业引导”课程的本质属性;第二种教材在广度和深度上是比较难以把握的;第三种教材过于抽象,教师难讲,一般院校的学生难以理解。再加之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变化非常快[3],可谓日新月异,许多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严重滞后。
  2.理论教学过于复杂
  新生非常渴望专业知识,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对第一学期开设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抱有很大的期望。教师希望通过讲授该课程给学生初步建立整个学科的框架,指明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把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等专业课浓缩为一章进行叙述[4],叙述方式上又较少考虑新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理论教学中勉强把计算机科学系统知识精装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5],不断出现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知识使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又要求他们在短期内消化吸收,这样不但起不到很好的专业引导,反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望而生畏。
  3.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
  本课程配有相应的实验内容,但一般是以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为主,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
  4.考核方式传统化
  对学生来说,最熟悉的考试方式是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注重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在大学学习期间,很多课程没有单元测试、期中考试,采取的是直接的期末考试。学生到了期末死记硬背搞突击,平时很少去细细思索所学内容。本课程不只是介绍一些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一些问题。
  ● 教学的几点思考
  1.教材内容和补充新信息相结合
  教材的内容对基本知识介绍得比较全面,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适当地选择一些专业领域的新知识进行补充,如计算机技术和产品的最新发展、新成果、未来发展趋势等[6]。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专业新知识有所了解,紧跟时代的新发展,与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产品和概念有所共鸣,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兴趣。
  2.构建启发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封闭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课,两者的交流比较少。学生的这种被动局面制约了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在对基础知识的介绍过程中,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设置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选择相应问题;进行前期的文献查找,撰写论文培训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提炼内容,形成一份综合的材料,并在课堂上讲解给同学们;教师及时对学生所讲内容进行总结评述。把课堂的某些时间让学生掌控,教学中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在问题中探讨学习,在参与中掌握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检索文献,整理资料,初步阅读计算机专业文献等;鼓励学生从问题出发,去钻研去思考,逐步训练专业的创新能力;在团队中学会合作;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适当增加理论教学的实验
  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这些操作技能需掌握,但课堂上讲到的有些内容最好配合相应的实践,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接触,这样能使理论教学的效果更理想。
  4.改变考核方式
  大学的课程在考核上一般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多,授课中若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结合专题讲座、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该课程的部分考核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例如,可采取分组合作课题和独立选题论文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分组合作课题在授课中完成,学生按所在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相关课题,上台讲演,并通过各小组之间的评比给出相应成绩,这项成绩在教学中完成;独立选题论文,学生自主选取与计算机领域相关的选题,以论文形式上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项考核在结课后一定时间内完成。两者结合,不增加学生记忆的压力,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 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在专业知识整体介绍的同时要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难度和广度不容易把握,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晴媛.《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探索与改革[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3):303-306.
  [2]何昭青.《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5):63-66.
  [3]李明东,等.《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及体系结构改革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6-8.
  [4]薄树奎.“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182-184.
  [5]陈春江.系统论思想视角下对《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构建及反思[J].福建电脑,2012(12):202-203.
  [6]陈滨.《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195-196.
其他文献
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既有利于学生通过情感因素理解文本主旨,也是我们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同样不容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政治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政治学习中,就要讲究教学策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这样一道"和差问题":养鸡场有公鸡和母鸡共366只,已知母鸡比公鸡多58只.问母鸡和公鸡各有多少只?
期刊
本文针对西藏大学理科专业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情况及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所学专业进行分层抽样,就学生对高数的认识看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的分析及
变式训练是指选取某一数学内容,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式对知识进行变通,从而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变式不仅仅是一种高效的教学途径,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学思想。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介绍如何在数学中发挥变式训练的作用,引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内涵。  一、概念变式,理解本质属性  概念的简洁性、总括性决定了它的抽象性,小学生正处在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阶段,因此概念教学的推进难度也就可想而
感受与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效率普遍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城乡环境、语言水平、文化知识、动机兴趣等方面的因
2014年,榆林市“名师大篷车”行动项目组按照省、市关于教师培训的相关要求,以加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段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骨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于3月24日至28日、10月20日至29日,赴子洲、清涧、绥德、吴堡、米脂五个县区的27个教学点开展科研送教下乡活动,共有35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活动通过名师示范课、专家点评、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