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崎岖的山路上,他挑着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冒雨前行,一步一滑,几次摔倒。他的担子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被雨淋湿了。因为,那里面装的是学生的课本……
周宏军,大家叫他“扁担教师”。他任教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新合村达佑教学点,那儿地处桂西北九万大山腹地,是桂黔两省(区)三县(贵州榕江、广西罗城、广西融水)交界处,距乡政府所在地44公里,离村完小20多公里。从融水县城出发,先要坐5个多小时的班车到该县的同练乡,然后再步行20多公里的山路才能到达这个教学点。所谓山路,其实就是羊肠小道,弯弯曲曲,行走艰难,路上到处杂草丛生,有些地方还是悬崖峭壁。
在这样的山路上,周宏军一走就是42年。自上世纪70年代从教以来,周宏军就用一根扁担,“挑”起了这个教学点与外界的联系。每个学期开学,学生用的课本、文具,学校的办公用品,几乎都是他用一根扁担挑回来的。政府实施营养午餐后,他每个周末还要到20多公里外的集市上,把食材和学生的学习用品挑回来。六七十斤的担子,在他的肩上晃悠着,路上几乎碰不上行人,山里的一草一木、一溪一水,成了他最忠实的“朋友”。
40多年来,周宏军一直“扮演”着多种角色:教师、挑山工、维修工、炊事员……校舍破了,他要修葺;午餐时间到了,他要做饭。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村民们重修校舍。建材不够,他从自己家里拿;工钱发不出,他把自己家的猪卖了。1985年,达佑教学点终于有了一栋两层4间教室的木架结构新校舍,这在当时村子里已是最好的建筑了。看着孩子们终于可以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他的心里踏实了。
周宏军大半辈子都坚守在大山里,他用宽厚的肩膀、布满老茧的双手和一颗充满仁爱的心,呵护着大山里渴望求知的孩子们。一次他到医院买药,医生问:“周老师,你买这么多药干什么?”他说:“许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这些药是给孩子们买的。”医生说:“我还没见过像你这样的老师呢!”
周宏军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信息闭塞、条件简陋的教学点任教,他仍坚持学习,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究新课标,坚持订阅各类报刊充实自己。他多次获得县级教学奖励,并获评为柳州市优秀乡村教师、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等。
近年来,村里修了“公路”,好天气时勉强可以通车,但只要一下雨,车子就基本走不了了。周宏军依旧用那一根扁担,挑起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希望。
周宏军,大家叫他“扁担教师”。他任教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新合村达佑教学点,那儿地处桂西北九万大山腹地,是桂黔两省(区)三县(贵州榕江、广西罗城、广西融水)交界处,距乡政府所在地44公里,离村完小20多公里。从融水县城出发,先要坐5个多小时的班车到该县的同练乡,然后再步行20多公里的山路才能到达这个教学点。所谓山路,其实就是羊肠小道,弯弯曲曲,行走艰难,路上到处杂草丛生,有些地方还是悬崖峭壁。
在这样的山路上,周宏军一走就是42年。自上世纪70年代从教以来,周宏军就用一根扁担,“挑”起了这个教学点与外界的联系。每个学期开学,学生用的课本、文具,学校的办公用品,几乎都是他用一根扁担挑回来的。政府实施营养午餐后,他每个周末还要到20多公里外的集市上,把食材和学生的学习用品挑回来。六七十斤的担子,在他的肩上晃悠着,路上几乎碰不上行人,山里的一草一木、一溪一水,成了他最忠实的“朋友”。
40多年来,周宏军一直“扮演”着多种角色:教师、挑山工、维修工、炊事员……校舍破了,他要修葺;午餐时间到了,他要做饭。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村民们重修校舍。建材不够,他从自己家里拿;工钱发不出,他把自己家的猪卖了。1985年,达佑教学点终于有了一栋两层4间教室的木架结构新校舍,这在当时村子里已是最好的建筑了。看着孩子们终于可以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他的心里踏实了。
周宏军大半辈子都坚守在大山里,他用宽厚的肩膀、布满老茧的双手和一颗充满仁爱的心,呵护着大山里渴望求知的孩子们。一次他到医院买药,医生问:“周老师,你买这么多药干什么?”他说:“许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这些药是给孩子们买的。”医生说:“我还没见过像你这样的老师呢!”
周宏军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信息闭塞、条件简陋的教学点任教,他仍坚持学习,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究新课标,坚持订阅各类报刊充实自己。他多次获得县级教学奖励,并获评为柳州市优秀乡村教师、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等。
近年来,村里修了“公路”,好天气时勉强可以通车,但只要一下雨,车子就基本走不了了。周宏军依旧用那一根扁担,挑起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