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笔者教了一轮又一轮,每教都有新感受、新发现、新探求。这里是关于“孔隙”一词教学片段的三次反思。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孔隙“小”的?
生:写船很小,“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
生:船两头都系着绳子,需要两头接着绳进出,可看出孔隙又窄又小。
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这句话里哪个字形象地写出孔隙的窄小?
生:“贴”字。
师:“贴”能不能换成“靠”?
生:“贴着 ”比“靠着 ”更严实,整个人从后脑、肩背、臀部到脚跟都与船粘合在一起了,没有一点空隙。
[反思]教学过程,看似紧扣孔隙特点,突出一个“小”字,研读一个“贴”字,引领学生解读文句,辨析字词,感受孔隙的窄小,学得也较顺畅。但细细想来,这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感悟文本是引领学生自己走进去,还是硬把学生牵拉进去?这里的“引”实质为“拉”,酷似在孔隙里行船,只是僵直地“拉进去——拉出来”。这种由教师单方面设定的直线型问题,答案往往只是唯一的一个字或一句话,学生毫无思考空间。
[片段二]
师:精读课文第5自然段,揣摩片段要点、标注阅读感受、相互交流研讨。
生:我认为这一段作者是写“孔隙行船”过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师:说得有道理,同学们可以围绕孔隙行船的过程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生:孔隙里的小船小得特别出奇,只能容两个人,还要“并排仰卧”,我想乘这样的小船一定很有趣味。
生:孔隙里行船不用竹竿撑,不用桨板划,全靠船两头系着的绳子拉,我觉得这种行船方式很特别。
生:作者的好奇心也感染了我,我曾在想象中贴着船底仰卧了一回,当然更想能真正的乘上一回。
生: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也爬过山,游过洞,可为什么玩起来很感动,写起来就空洞呢?
师: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说明你已经从课文中受到了启发,有了自我比照的意识和追求,这是写好习作的一个好苗头。
[反思]阅读课,既要打开阅读思路,激发阅读情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品味语言,咀嚼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互动,在切磋研讨过程中有效提升阅读思辨能力;同时,还要结合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思路、表达方法,引发表达欲望,把读的内化吸收和写的实践运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
[片段三]
师:同学们,你们想把曾经感动过、激动过至今仍保留美好记忆的一个景点或一种景物写出来让同学共同分享吗?(生齐答:想。)请带着各自的表达需求赏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构思,酝酿片段练写的标题和表达要点。
生:我去过武夷山,对“一线天”特别感兴趣,抬头仰望,天就像一条缝,狭得只能容一个人摸着岩壁慢慢地向前移步。
生:“摸着岩壁慢慢地向前移步”是怎么一回事?我没去过那里,但很想多知道一点。
师:这是很好的修改建议,请看看“孔隙行船”是如何把过程写得具体明确让人读了如临其境的。
生:“夜登华山”令我难忘。人们说“自古华山一条道”,真的好险啊,我一级一级往上爬,深邃的夜空好像有一串串明珠在闪动,原来那是登山人手电筒发出的光。
师:我也去过华山,有同感,但要把亲历的感受、体验写出来,光说“好险啊”还是不够的。
生:我没游过名山,我家住在长江边,“大码头”的浪花却让我百看不厌。晶莹的柱头、银色的花丝、洁白的花托,阳光一照,白里透红,谁都想采上一朵。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很美,同学们尽情写吧,写出自己美好的感受来。
[反思]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一方面要凭借例子,开展有效的阅读实践活动,悟其道,获其知,习其法,举一反三,培养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课内外书面言语实践的信息反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践、情感积累,表达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设计灵活多样的练笔形式,创造性地运用课文范例,读中导写,写中求读,读写互促,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孔隙“小”的?
生:写船很小,“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
生:船两头都系着绳子,需要两头接着绳进出,可看出孔隙又窄又小。
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这句话里哪个字形象地写出孔隙的窄小?
生:“贴”字。
师:“贴”能不能换成“靠”?
生:“贴着 ”比“靠着 ”更严实,整个人从后脑、肩背、臀部到脚跟都与船粘合在一起了,没有一点空隙。
[反思]教学过程,看似紧扣孔隙特点,突出一个“小”字,研读一个“贴”字,引领学生解读文句,辨析字词,感受孔隙的窄小,学得也较顺畅。但细细想来,这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感悟文本是引领学生自己走进去,还是硬把学生牵拉进去?这里的“引”实质为“拉”,酷似在孔隙里行船,只是僵直地“拉进去——拉出来”。这种由教师单方面设定的直线型问题,答案往往只是唯一的一个字或一句话,学生毫无思考空间。
[片段二]
师:精读课文第5自然段,揣摩片段要点、标注阅读感受、相互交流研讨。
生:我认为这一段作者是写“孔隙行船”过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师:说得有道理,同学们可以围绕孔隙行船的过程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生:孔隙里的小船小得特别出奇,只能容两个人,还要“并排仰卧”,我想乘这样的小船一定很有趣味。
生:孔隙里行船不用竹竿撑,不用桨板划,全靠船两头系着的绳子拉,我觉得这种行船方式很特别。
生:作者的好奇心也感染了我,我曾在想象中贴着船底仰卧了一回,当然更想能真正的乘上一回。
生: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也爬过山,游过洞,可为什么玩起来很感动,写起来就空洞呢?
师: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说明你已经从课文中受到了启发,有了自我比照的意识和追求,这是写好习作的一个好苗头。
[反思]阅读课,既要打开阅读思路,激发阅读情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品味语言,咀嚼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互动,在切磋研讨过程中有效提升阅读思辨能力;同时,还要结合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思路、表达方法,引发表达欲望,把读的内化吸收和写的实践运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
[片段三]
师:同学们,你们想把曾经感动过、激动过至今仍保留美好记忆的一个景点或一种景物写出来让同学共同分享吗?(生齐答:想。)请带着各自的表达需求赏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构思,酝酿片段练写的标题和表达要点。
生:我去过武夷山,对“一线天”特别感兴趣,抬头仰望,天就像一条缝,狭得只能容一个人摸着岩壁慢慢地向前移步。
生:“摸着岩壁慢慢地向前移步”是怎么一回事?我没去过那里,但很想多知道一点。
师:这是很好的修改建议,请看看“孔隙行船”是如何把过程写得具体明确让人读了如临其境的。
生:“夜登华山”令我难忘。人们说“自古华山一条道”,真的好险啊,我一级一级往上爬,深邃的夜空好像有一串串明珠在闪动,原来那是登山人手电筒发出的光。
师:我也去过华山,有同感,但要把亲历的感受、体验写出来,光说“好险啊”还是不够的。
生:我没游过名山,我家住在长江边,“大码头”的浪花却让我百看不厌。晶莹的柱头、银色的花丝、洁白的花托,阳光一照,白里透红,谁都想采上一朵。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很美,同学们尽情写吧,写出自己美好的感受来。
[反思]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一方面要凭借例子,开展有效的阅读实践活动,悟其道,获其知,习其法,举一反三,培养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课内外书面言语实践的信息反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践、情感积累,表达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设计灵活多样的练笔形式,创造性地运用课文范例,读中导写,写中求读,读写互促,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