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获奖评语是“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莫言回忆到,“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 乡村的生活经历,让他“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笔者认为乡土情结可以是高中语文课堂中贯穿始终的线索,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 通过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乡土情结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个广泛的概念。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教材,搞好乡土材料的教授,可以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笔者在进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个主题教学时,努力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把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和柯灵的《乡土情结》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置一些讨论题来讲述故乡的意义:两篇文章的情感有何异同?乡土给人们打下了什么样的“童年的烙印”?“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这句话呼应前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会增加学生解读文章的困难,所以笔者在学生自主探讨学习之前,做透教师的理解、分析,储备足相关的知识,然后把教学塑造成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自己身处的故乡资源着手,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师思考的讨论题。结合两篇文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联系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去发觉可以证明他们十几年生活阅历的“证据”和“情结”。陶行知先生说过:“接知如接枝。”有效的教学都来源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悟到:“爱家乡,眷恋故土,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对乡土,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要对自己家乡古往今来的文学历史和文学作品格外偏爱,做一个永远深情地爱着自己家乡的人。”
二、 通过教师体味和文本感悟,选择合适的作文素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一要求让笔者意识到,只要让学生不单单关注校园、家庭生活,还要放眼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故乡的一石一树、一花一草化为作文的素材,作文就会出现亮点。
笔者在教授校本课程《文学苏州》,特别是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时,展示了自己读后的感悟:“苏州的小桥流水,太湖渔家的歌唱之声,幽深小巷的琅琅读书声,茶室里悠扬的昆曲声,在这特有的意境中,处处透露了让人安宁下来的味道,配合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与软糯可人的吴侬软语,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静静地聆听,轻轻地呼吸,这就是一种幸福啊!”教师通过自己积极的分享,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欣赏,在展示自己文字的同时,指引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和所知体悟,朝更深的方向去寻求合适的作文素材:学会拥抱大自然,留心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让这些成为鲜活的源头活水;研究传统风俗习惯,传承古老文化的底蕴,让这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成为作文的亮点;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体验式劳动,提升学生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新的生命力;细心把握身边人的人格魅力,在弘扬中华美德的同时,让真情实感贯穿作文的字里行间。相信把乡土素材运用好,会提升作文的水准。
三、 强化学生回味和文字记录,把握学习课程的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把课文当成范文,把课本的阅读和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再充分开发好课本以外的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材料,巧用、化用素材,做好积累、借鉴和创新的能力。
积累的过程是“温故而知新”的环节,语言文字中的优美的词句、段落,都是很好的写作源泉。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等文章,都有很多的灵感元素。借鉴的状态是写作的重要手段,乡土作文时可以从教材中的资料联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相类似材料,进行合理适当的加工;还可以借鉴写作思路,乡土作文的着眼点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可以用范文指导我们的写作。创新更是语文课程具有的学科特点,而读写是迸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好契机,就有学生运用古文写了《江南》。
乡土情结是激活学生生活感悟潜力的情感之一,无论是教学实践的落实,还是哲学理论上的提升,或是学生生活中的传承,这一线索性的情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给教者和学者带来无限的想象和更强的前瞻性,值得我们去深究,去探讨。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语文教师。
一、 通过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乡土情结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个广泛的概念。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教材,搞好乡土材料的教授,可以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笔者在进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个主题教学时,努力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把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和柯灵的《乡土情结》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置一些讨论题来讲述故乡的意义:两篇文章的情感有何异同?乡土给人们打下了什么样的“童年的烙印”?“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这句话呼应前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会增加学生解读文章的困难,所以笔者在学生自主探讨学习之前,做透教师的理解、分析,储备足相关的知识,然后把教学塑造成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自己身处的故乡资源着手,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师思考的讨论题。结合两篇文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联系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去发觉可以证明他们十几年生活阅历的“证据”和“情结”。陶行知先生说过:“接知如接枝。”有效的教学都来源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悟到:“爱家乡,眷恋故土,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对乡土,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要对自己家乡古往今来的文学历史和文学作品格外偏爱,做一个永远深情地爱着自己家乡的人。”
二、 通过教师体味和文本感悟,选择合适的作文素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一要求让笔者意识到,只要让学生不单单关注校园、家庭生活,还要放眼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故乡的一石一树、一花一草化为作文的素材,作文就会出现亮点。
笔者在教授校本课程《文学苏州》,特别是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时,展示了自己读后的感悟:“苏州的小桥流水,太湖渔家的歌唱之声,幽深小巷的琅琅读书声,茶室里悠扬的昆曲声,在这特有的意境中,处处透露了让人安宁下来的味道,配合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与软糯可人的吴侬软语,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静静地聆听,轻轻地呼吸,这就是一种幸福啊!”教师通过自己积极的分享,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欣赏,在展示自己文字的同时,指引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和所知体悟,朝更深的方向去寻求合适的作文素材:学会拥抱大自然,留心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让这些成为鲜活的源头活水;研究传统风俗习惯,传承古老文化的底蕴,让这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成为作文的亮点;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体验式劳动,提升学生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新的生命力;细心把握身边人的人格魅力,在弘扬中华美德的同时,让真情实感贯穿作文的字里行间。相信把乡土素材运用好,会提升作文的水准。
三、 强化学生回味和文字记录,把握学习课程的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把课文当成范文,把课本的阅读和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再充分开发好课本以外的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材料,巧用、化用素材,做好积累、借鉴和创新的能力。
积累的过程是“温故而知新”的环节,语言文字中的优美的词句、段落,都是很好的写作源泉。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等文章,都有很多的灵感元素。借鉴的状态是写作的重要手段,乡土作文时可以从教材中的资料联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相类似材料,进行合理适当的加工;还可以借鉴写作思路,乡土作文的着眼点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可以用范文指导我们的写作。创新更是语文课程具有的学科特点,而读写是迸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好契机,就有学生运用古文写了《江南》。
乡土情结是激活学生生活感悟潜力的情感之一,无论是教学实践的落实,还是哲学理论上的提升,或是学生生活中的传承,这一线索性的情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给教者和学者带来无限的想象和更强的前瞻性,值得我们去深究,去探讨。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