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河北省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声誉,还有一些企业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准备“走出去”。这一经济发展现状为我省的语言服务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促进河北省语言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导向,探讨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的构建,具体讨论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应用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走出去;语言服务产业;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
【作者简介】侯贺英(1984-),女,汉族,河北沙河人,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马瑞贤(1982-),女,汉族,河北安新人,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与外语教育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专项“以促进河北省语言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外语人才产学协同培育模式研究(编号184576449)”的成果。
“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平发展道路,立足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发展宗旨,追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政策,河北省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截至2018年9月底,河钢集团、开滦集团、建投集团、建工集团等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分别在塞尔维亚、南非、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45家境外全资、控股子企业,业务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了所在国(地区)赞誉。然而,这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河北省国资委宣传外联处处长张瑞娥指出,制约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是国际化的人才的匮乏,特别是熟悉国际化经营管理、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升我省语言服务业的综合实力将是政府、企业和高校要讨论的重要议题。
一、语言服务的定义和类型
语言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服务指的是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以及各个行业的特定语言服务等。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隶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狭义的语言服务包括传统的翻译、公司和网站本地化、翻译的软硬件开发、语言咨询和培训等。它是独立于语言学之外的一个新兴学科。本文要讨论的是狭义的语言服务。语言服务类型包括笔译、口译、文案撰写、文档排版、应用软件和网站本地化、本地化测试、字幕和配音、语言服务培训等。
二、河北省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河北省语言服务业的发展迎来了很大的机遇。一方面,随着“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河北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这就需要大批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国际背景下,以张家口市为代表的河北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辅助角色。为此,我省要积极发展语言服务业,为赛事的成功举办、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省的整体形象提升助力。
除了机遇,我省语言服务业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语言服务类型要同时满足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多元化指的是语言服务不仅包含传统口译和笔译,还包括文案撰写、文档排版、本地化、字幕与配音等类型;专业化指的是语言服务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重点发展优势服务类型,打造高品质的语言服务品牌。因此,如何在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同时突出专业化是我省语言服务企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其次,语言服务要满足“走出去”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例如,在“走出去”之前,企业需要对目标国的文化、市场和投资环境进行全方位考察,这就需要大量的笔译、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等语言服务;而当企业进入目标国之后,就要开展一系列以满足目标国用户体验为目的的本地化服务,这就要求语言服务供给方不仅要了解企业的产品特性,还要熟悉目标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再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语言服务类型要向更高效便利的机器智能翻译转化,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迫切需求。最后,由于我省大部分语言服务企业都处于发展初期,因此要成长为符合国际语言服务质量标准的企业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为了使我省语言服务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语言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要紧密合作,建立一套完善的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从根本上保证语言服务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以语言服务为导向的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构建
高校作为外语人才培养的主场,要与企业(包括语言服务的需求方和供给方)紧密联合,对语言服务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现状,构建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具体来说,该模式的构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应用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1.课程体系的设置。外语人才协同培育课程体系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强调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以语言服务为导向的外语人才协同培育课程体系设置。
该课程體系包含三大版块:课程属性、课程类别和能力培养目标。从课程属性上来说,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其中,理论课程按照课程类别又可以分为翻译理论概况、口译理论研究、笔译理论研究、语言服务概况等。这里的语言服务概况指的是除了传统笔译和口译之外的其他语言服务理论。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类别不是课程名称,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特色在相应类别下开设具体课程。这些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和文化识别、理解与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策略和技巧,了解语言服务的基本概况和项目管理等知识。实践课程按照课程类别又可以分为口译实践、笔译实践和语言服务实践三大类。这些实践课程使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或真实场景实训等环节,能够运用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一般、技术和专门(话语)文本进行翻译;并且能够逐渐协助开展语言服务项目管理和培训,独立进行文案写作、文档排版,模拟网站、软件本地化和本地化测试等语言服务项目。 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应用。
(1)教学方法的应用。语言服务的本质离不开语言,因此,以语言服务为导向的外语人才培养也要符合语言教育的本质。一方面,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信息技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课前,教师将视频、文档等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登录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课上,教师通过小测检查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小测结果,对重难点进行强调和补充,之后开展相关的巩固拓展练习。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按照自己的节奏,掌握语言服务理论。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上就可以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练习和应用上,从而实现了有效课堂,提高了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实践课程教学中,要开展“产学”合作和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到语言服务企业(包括语言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中进行社会实践,熟悉真实的语言服务业务流程,体验各项语言服务业务操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2)考核方法的应用。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外语人才协同培育课程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测试和企业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平时的理论知识积累。这种考核方法可以适当加大形成性评价所占比例,让学生意识到平时学习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及时内化,从而为之后的实践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测试和企业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从学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出发,更加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对于语言服务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更详细地参考指标。
3.师资队伍的建设。外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来看,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译能力;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坚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技能;丰富的语言服务项目管理经验等。这些能力和技能在广度和深度上对教師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建立一支有实力的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教师队伍,就要采取多方合作的策略,即高校教师和语言服务企业培训师以及语言服务需求企业的相关部门人员三方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为学生提供所需教学服务。具体来说,高校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可以合作,让学生在提升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同时,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工程机械翻译、建筑翻译、金融翻译、能源翻译、信息技术与通信翻译等。此外,在课程教学的实践实训环节,可以聘请校外企业的语言服务专家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积累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建立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助推作用。以此为导向,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的建立起着关键作用。该模式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的支撑,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保障,更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引领。为了不断完善该培育模式,还需要接受一系列实证研究的检验,从而更好地为我省语言服务产业输入优秀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启亮,刘佳鑫.国有企业语言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及启示[J].中国翻译,2016(4):70-76.
[2]李红玉.渥太华大学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8(5):49-55.
[3]门湘池,李洋.语言服务业背景下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辽宁高校的供给侧改革为例[J].翻译研究(语言服务专栏),2018(3):58-68.
[4]穆雷,沈慧芝,邹兵.面向国际语言服务业的翻译人才能力特征研究——基于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100强的调研分析[J].上海翻译,2017(7):8-16.
[5]余桂兰.《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解读[J].对外经贸实务,2017(4):74-76.
[6]仲伟合,许勉君.国内语言服务研究的现状、问题和未来[J].上海翻译,2016(6):1-6.
【关键词】走出去;语言服务产业;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
【作者简介】侯贺英(1984-),女,汉族,河北沙河人,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马瑞贤(1982-),女,汉族,河北安新人,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与外语教育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专项“以促进河北省语言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外语人才产学协同培育模式研究(编号184576449)”的成果。
“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平发展道路,立足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发展宗旨,追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政策,河北省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截至2018年9月底,河钢集团、开滦集团、建投集团、建工集团等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分别在塞尔维亚、南非、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45家境外全资、控股子企业,业务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了所在国(地区)赞誉。然而,这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河北省国资委宣传外联处处长张瑞娥指出,制约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是国际化的人才的匮乏,特别是熟悉国际化经营管理、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升我省语言服务业的综合实力将是政府、企业和高校要讨论的重要议题。
一、语言服务的定义和类型
语言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服务指的是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以及各个行业的特定语言服务等。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隶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狭义的语言服务包括传统的翻译、公司和网站本地化、翻译的软硬件开发、语言咨询和培训等。它是独立于语言学之外的一个新兴学科。本文要讨论的是狭义的语言服务。语言服务类型包括笔译、口译、文案撰写、文档排版、应用软件和网站本地化、本地化测试、字幕和配音、语言服务培训等。
二、河北省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河北省语言服务业的发展迎来了很大的机遇。一方面,随着“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河北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这就需要大批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国际背景下,以张家口市为代表的河北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辅助角色。为此,我省要积极发展语言服务业,为赛事的成功举办、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省的整体形象提升助力。
除了机遇,我省语言服务业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语言服务类型要同时满足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多元化指的是语言服务不仅包含传统口译和笔译,还包括文案撰写、文档排版、本地化、字幕与配音等类型;专业化指的是语言服务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重点发展优势服务类型,打造高品质的语言服务品牌。因此,如何在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同时突出专业化是我省语言服务企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其次,语言服务要满足“走出去”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例如,在“走出去”之前,企业需要对目标国的文化、市场和投资环境进行全方位考察,这就需要大量的笔译、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等语言服务;而当企业进入目标国之后,就要开展一系列以满足目标国用户体验为目的的本地化服务,这就要求语言服务供给方不仅要了解企业的产品特性,还要熟悉目标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再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语言服务类型要向更高效便利的机器智能翻译转化,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迫切需求。最后,由于我省大部分语言服务企业都处于发展初期,因此要成长为符合国际语言服务质量标准的企业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为了使我省语言服务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语言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要紧密合作,建立一套完善的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从根本上保证语言服务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以语言服务为导向的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构建
高校作为外语人才培养的主场,要与企业(包括语言服务的需求方和供给方)紧密联合,对语言服务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现状,构建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具体来说,该模式的构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应用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1.课程体系的设置。外语人才协同培育课程体系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强调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以语言服务为导向的外语人才协同培育课程体系设置。
该课程體系包含三大版块:课程属性、课程类别和能力培养目标。从课程属性上来说,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其中,理论课程按照课程类别又可以分为翻译理论概况、口译理论研究、笔译理论研究、语言服务概况等。这里的语言服务概况指的是除了传统笔译和口译之外的其他语言服务理论。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类别不是课程名称,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特色在相应类别下开设具体课程。这些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和文化识别、理解与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策略和技巧,了解语言服务的基本概况和项目管理等知识。实践课程按照课程类别又可以分为口译实践、笔译实践和语言服务实践三大类。这些实践课程使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或真实场景实训等环节,能够运用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一般、技术和专门(话语)文本进行翻译;并且能够逐渐协助开展语言服务项目管理和培训,独立进行文案写作、文档排版,模拟网站、软件本地化和本地化测试等语言服务项目。 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应用。
(1)教学方法的应用。语言服务的本质离不开语言,因此,以语言服务为导向的外语人才培养也要符合语言教育的本质。一方面,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信息技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课前,教师将视频、文档等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登录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课上,教师通过小测检查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小测结果,对重难点进行强调和补充,之后开展相关的巩固拓展练习。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按照自己的节奏,掌握语言服务理论。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上就可以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练习和应用上,从而实现了有效课堂,提高了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实践课程教学中,要开展“产学”合作和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到语言服务企业(包括语言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中进行社会实践,熟悉真实的语言服务业务流程,体验各项语言服务业务操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2)考核方法的应用。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外语人才协同培育课程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测试和企业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平时的理论知识积累。这种考核方法可以适当加大形成性评价所占比例,让学生意识到平时学习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及时内化,从而为之后的实践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测试和企业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从学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出发,更加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对于语言服务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更详细地参考指标。
3.师资队伍的建设。外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来看,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译能力;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坚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技能;丰富的语言服务项目管理经验等。这些能力和技能在广度和深度上对教師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建立一支有实力的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教师队伍,就要采取多方合作的策略,即高校教师和语言服务企业培训师以及语言服务需求企业的相关部门人员三方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为学生提供所需教学服务。具体来说,高校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可以合作,让学生在提升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同时,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工程机械翻译、建筑翻译、金融翻译、能源翻译、信息技术与通信翻译等。此外,在课程教学的实践实训环节,可以聘请校外企业的语言服务专家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积累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建立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助推作用。以此为导向,外语人才协同培育模式的建立起着关键作用。该模式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的支撑,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保障,更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引领。为了不断完善该培育模式,还需要接受一系列实证研究的检验,从而更好地为我省语言服务产业输入优秀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启亮,刘佳鑫.国有企业语言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及启示[J].中国翻译,2016(4):70-76.
[2]李红玉.渥太华大学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8(5):49-55.
[3]门湘池,李洋.语言服务业背景下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辽宁高校的供给侧改革为例[J].翻译研究(语言服务专栏),2018(3):58-68.
[4]穆雷,沈慧芝,邹兵.面向国际语言服务业的翻译人才能力特征研究——基于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100强的调研分析[J].上海翻译,2017(7):8-16.
[5]余桂兰.《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解读[J].对外经贸实务,2017(4):74-76.
[6]仲伟合,许勉君.国内语言服务研究的现状、问题和未来[J].上海翻译,201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