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论语〉选读》到底“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教师“备教”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虽然教材《前言》部分提出了选修的具体要求,但只是针对这门选修课程的核心目标而言的。就具体课文来说,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教什么”、“怎么教”。我们可以把这点细化为教师在“备教”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的诸多小问题。
从内容解读来看,我们有以下问题要思考。一是我们把《论语》读到了哪个层次?一般说来,教师自己读到哪个层次,才有可能把学生教到哪个层次;如果我们还没有达到某个层次,就别期望学生会超过那个层次。二是我们是以哪种阅读姿态阅读《论语》?我们以哪种阅读姿态阅读《论语》,才有可能教给学生哪种阅读姿态。三是我们如何看待孔子及其思想言论?是把孔子送上圣坛,还是请下圣坛?几千年来,孔子由“人”而“神”,现在,我们是否该考虑让孔子由“神”而“人”?就《论语》某一句注解不一的问题而言,是把几家注解凑在一起,还是本着一个基本思想,保留一个基本立场,仔细甄别,合理选择?又如何甄别各种解读?所以,教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读”的问题。
从教学内容来看,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我们曾经在教什么?曾经的教学内容合适吗?教材“前言”写道:“《〈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怎样的解读才算正确解读?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我们曾经的教学内容是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吗?二是我们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正确理解还是教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方法?教学内容如何取舍?到底怎样用好教材内容?三是我们把这些经典文本内容当作什么(定篇、例文、样本、用件)来教呢?
从教学方法来看,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一是选用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吗?二是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吗?
基于以上教学反思,在“备教”《〈论语〉选读》时要弄清楚几点。
第一,明确《〈论语〉选读》的思想内容——给学生精神垫底。《论语》作为启蒙读物,它是儒家经典中地位最重要、流行最广泛的经典著作。《论语》一书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的一字一句都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圣人之言,是立身处世、安邦治国的最高准则。它的许多基本观念成了整个社会的规范,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人们的言语行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它的影响。中国历史的主要成因,古代思想史的主线,政治文化的基调和框架,整个是非观、善恶美丑观、荣辱观、进退观、成败生死观等等所组成的人生和社会观念体系,都渊源于它或与它有密切关系。《〈论语〉选读》,就已包含了孔子诸多思想内容。比如“内修类”:《克己复礼》强调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进退观;《仁者爱人》强调仁爱的基本含义——善恶观;《君子之风》强调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生死观;《周而不比》强调人际交往要求——择友观。再如“教育类”:《诲人不倦》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等——教育观;《沂水春风》强调礼乐文化(礼乐治国)——文化观、教育观、政治观;《高山仰止》强调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人生观、教育观。政治类:《为政以德》强调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政治观;《知其不可而为之》突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是非观。哲学类:《中庸之道》突出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哲学观。通过系统的《论语》学习,学生的精神世界自然就渐渐丰富起来。
第二,明确《〈论语〉选读》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前言》有五点具体要求:一是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提高个人精神品格。四是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五是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可以把这五点简单概括为:读懂内容、积累知识、提升思想、传承文化、学会阅读。
从文本处理的角度来看,依照王荣生教授的四类课文划分理论,《〈论语〉选读》各课当属于“定篇”,学习的目的是熟知经典。熟知经典,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该选文的所有内容,都服务于这个目的。《论语》作为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经典,从语言上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语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的教学要落实到三个层次的内容:文字、语体和文化。如下表:
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服务于学生言语智慧增长的各个方面。《〈论语〉选读》就具有这样的教学作用。
第三,把握课文核心话题,加强对课文理解——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认识。每篇课文按主题编排,教师应该把握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有必要进行主题性阅读,揣摩章句,揣摩编者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只有把握住章节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才不至于乱方寸。其实,每课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只不过有的章句是抽象概括,有的章句是具体阐释;有的章句在直接说理,有的章句在比喻论证。教学前,这些内容教师都要弄清楚。在教学过程中,也尽可能地让学生理清课文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表面上散乱的章节就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给学生留下完整印象。许多课文,只要抓住一些主题词,就可以组合成一个个整体。比如,《中庸之道》一课,就可以围绕“中庸”,从“何为中庸”、“如何中庸”、“中庸如何”等角度构成一个系统。再如《为政以德》一课,可以围绕主题词“政”,从“何谓政”(政则正也)“政如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之德风)“如何施政”(以德为政)等角度展开,并形成课文整体感。
第四,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给学生适宜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适宜的教学内容。从目前来看,有关《〈论语〉选读》的教学内容,还没有比《学科指导意见》更具体、更明确的。每课都有“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两部分。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这两部分。当然,有时也有必要做适当的调整,大可不必另起炉灶。当然,除了考虑《学科指导意见》之外,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特别是学生的关于《论语》的最近发展区域。
第五,明确论语阅读姿态——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姿态。“学经典是为了温习文化记忆,接续历史传统。”“传”是发掘自己的资源,加以重新诠释,重建当下文明。不过,“诠释”意味着既不能远离文本的旧含义,又要解释出经典的新价值,要在这种既旧且新之中,传递经典延续传统。因此,阅读经典,让它与现实生活产生共振。由此,我们最起码要保持这样两种基本阅读姿态:还原对话语境,读出历史意义;放到现实语境中去,读出现实意义。
孔子的思想精髓表现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中,细化在《论语》具体的章节中。要把孔子的思想精髓细化到课堂细节中,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这涉及的是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作者通联:杨仕威,浙江青田中学;应慈军,浙江丽水教研室]
从内容解读来看,我们有以下问题要思考。一是我们把《论语》读到了哪个层次?一般说来,教师自己读到哪个层次,才有可能把学生教到哪个层次;如果我们还没有达到某个层次,就别期望学生会超过那个层次。二是我们是以哪种阅读姿态阅读《论语》?我们以哪种阅读姿态阅读《论语》,才有可能教给学生哪种阅读姿态。三是我们如何看待孔子及其思想言论?是把孔子送上圣坛,还是请下圣坛?几千年来,孔子由“人”而“神”,现在,我们是否该考虑让孔子由“神”而“人”?就《论语》某一句注解不一的问题而言,是把几家注解凑在一起,还是本着一个基本思想,保留一个基本立场,仔细甄别,合理选择?又如何甄别各种解读?所以,教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读”的问题。
从教学内容来看,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我们曾经在教什么?曾经的教学内容合适吗?教材“前言”写道:“《〈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怎样的解读才算正确解读?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我们曾经的教学内容是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吗?二是我们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正确理解还是教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方法?教学内容如何取舍?到底怎样用好教材内容?三是我们把这些经典文本内容当作什么(定篇、例文、样本、用件)来教呢?
从教学方法来看,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一是选用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吗?二是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吗?
基于以上教学反思,在“备教”《〈论语〉选读》时要弄清楚几点。
第一,明确《〈论语〉选读》的思想内容——给学生精神垫底。《论语》作为启蒙读物,它是儒家经典中地位最重要、流行最广泛的经典著作。《论语》一书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的一字一句都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圣人之言,是立身处世、安邦治国的最高准则。它的许多基本观念成了整个社会的规范,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人们的言语行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它的影响。中国历史的主要成因,古代思想史的主线,政治文化的基调和框架,整个是非观、善恶美丑观、荣辱观、进退观、成败生死观等等所组成的人生和社会观念体系,都渊源于它或与它有密切关系。《〈论语〉选读》,就已包含了孔子诸多思想内容。比如“内修类”:《克己复礼》强调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进退观;《仁者爱人》强调仁爱的基本含义——善恶观;《君子之风》强调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生死观;《周而不比》强调人际交往要求——择友观。再如“教育类”:《诲人不倦》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等——教育观;《沂水春风》强调礼乐文化(礼乐治国)——文化观、教育观、政治观;《高山仰止》强调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人生观、教育观。政治类:《为政以德》强调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政治观;《知其不可而为之》突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是非观。哲学类:《中庸之道》突出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哲学观。通过系统的《论语》学习,学生的精神世界自然就渐渐丰富起来。
第二,明确《〈论语〉选读》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前言》有五点具体要求:一是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提高个人精神品格。四是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五是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可以把这五点简单概括为:读懂内容、积累知识、提升思想、传承文化、学会阅读。
从文本处理的角度来看,依照王荣生教授的四类课文划分理论,《〈论语〉选读》各课当属于“定篇”,学习的目的是熟知经典。熟知经典,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该选文的所有内容,都服务于这个目的。《论语》作为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经典,从语言上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语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的教学要落实到三个层次的内容:文字、语体和文化。如下表:
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服务于学生言语智慧增长的各个方面。《〈论语〉选读》就具有这样的教学作用。
第三,把握课文核心话题,加强对课文理解——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认识。每篇课文按主题编排,教师应该把握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有必要进行主题性阅读,揣摩章句,揣摩编者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只有把握住章节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才不至于乱方寸。其实,每课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只不过有的章句是抽象概括,有的章句是具体阐释;有的章句在直接说理,有的章句在比喻论证。教学前,这些内容教师都要弄清楚。在教学过程中,也尽可能地让学生理清课文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表面上散乱的章节就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给学生留下完整印象。许多课文,只要抓住一些主题词,就可以组合成一个个整体。比如,《中庸之道》一课,就可以围绕“中庸”,从“何为中庸”、“如何中庸”、“中庸如何”等角度构成一个系统。再如《为政以德》一课,可以围绕主题词“政”,从“何谓政”(政则正也)“政如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之德风)“如何施政”(以德为政)等角度展开,并形成课文整体感。
第四,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给学生适宜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适宜的教学内容。从目前来看,有关《〈论语〉选读》的教学内容,还没有比《学科指导意见》更具体、更明确的。每课都有“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两部分。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这两部分。当然,有时也有必要做适当的调整,大可不必另起炉灶。当然,除了考虑《学科指导意见》之外,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特别是学生的关于《论语》的最近发展区域。
第五,明确论语阅读姿态——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姿态。“学经典是为了温习文化记忆,接续历史传统。”“传”是发掘自己的资源,加以重新诠释,重建当下文明。不过,“诠释”意味着既不能远离文本的旧含义,又要解释出经典的新价值,要在这种既旧且新之中,传递经典延续传统。因此,阅读经典,让它与现实生活产生共振。由此,我们最起码要保持这样两种基本阅读姿态:还原对话语境,读出历史意义;放到现实语境中去,读出现实意义。
孔子的思想精髓表现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中,细化在《论语》具体的章节中。要把孔子的思想精髓细化到课堂细节中,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这涉及的是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作者通联:杨仕威,浙江青田中学;应慈军,浙江丽水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