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道德价值导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_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是极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这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如果放弃必要的价值导向,这将是不可想象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学理应积极、主动的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年2月1日)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显然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好书”,更主要的是要“育好人”核心便是教师要“为人师表”。
  纵观中国社会,不论古代还是近代,也不论政府还是民间,历来就是重视“文”科而轻视“理”科,即国学教育。这种结果自然导致自然科学的落后,但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总还是能够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这基本上离不开语文教育。可是到了现当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些人为了追求短期目标而严重忽视了思想道德的教育。这种道德缺失与我们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多少会有一些关系,究其根本则在于教师能否始终“为人师表”。诚然,“为人师表”这一准则从古至今就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尤其是语文教师。
  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育在这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构筑起这样的教育战略:科教兴国,德育安邦。我认为,教师在为人师表时,首先要端正教书育人的态度,即应当知道为什么而去“教”书“育”人,又要知道怎样才可以“教好”书“育好”人。许多教师之所以在教书育人时,不能够始终为人师表,就是没有明确的教书育人的态度、目的。教师只有端正了教书育人的态度,才能够“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当前,导致部分教师未能正确端正自己的态度的,大都是因为存在着这样一种片面的看法:“教好”书才是自己“份内”的事,因为它与个人利益息息息相关,而“育好”人则是“份外”的事,因为它与自己的利益无足轻重。同时,它还与部分教师那种骨子里残留下来的读书人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思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分不开的。显然,要摒弃这种封建社会的思想糟粕,挣脱时代不发展的局限性,就务必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做好思想道德的价值导向?
  一.开发和利用汉文字课程资源进行道德价值导向。
  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依据“六书”的原则进行文字教学,获取思想道德价值取向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而,语文课堂教学不妨在这方面作适当的尝试,想必会有所裨益。如:
  1.“丑”在甲骨文、金文里是人的举手屈伸扭转之状,楷化后,“手”的影子仍隐约可辨,手在扭转时脸部也往往一体化的随之扭绞,所以引申为丑态、丑恶之丑。古人以凌晨一时至三时为丑时,便闻鸡而起,此时的人们刚离梦乡,首手扭举,真可谓是“丑”态可掬。又阴阳二气郁结,人因畏弱,举止也颇多扭曲之“丑”态。
  在天地荒莽,人力孤弱,不下死力就难得收获的人类童年,无休止的劳作必将导致身形手脸的扭曲。如果说此时的扭曲算得上是一种原始的线条美,还不如说是对丑的超越,是用千百万年的血泪汗水熔铸出的汉字魂,其中蕴含的大慈、大悲、大智,足以使我们后人由衷地敬畏和感恩,由衷地为之感到骄傲和神圣。
  2.“羞”:“羞,进献也,羊丑合一(意)”。羊、鱼等是美味珍馐,也就难免被扭送至屠场案板,成他人口中之食,然而此等美味珍馐乃为位高权重者所有,寻常百姓则难得一尝,若禁不住暗地里伸手一试,偶被撞着,定羞愧难当。我们人正是因为有了如此羞耻之心,才会有道德的形成和完善。可以说古时的人们早已有此认识:“羞”“修”,音同意同——“知羞耻而后修正,善莫大焉”。孔子也说:“知耻近乎勇。”古人尚且能如此,今天的我们理应有所超越。
  二.开发和利用古诗文课程资源进行道德价值导向。如:
  1.《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的核心是“无信”“无礼”。它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至于故事结尾引发的争议,认为客人在认错之后,陈纪还“入门不顾”,让客人尴尬下不了台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君子应当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如何做好其道德价值评判,我认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需下一番功夫:不愤不悱,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要求是否太高了?
  2.《桃花源记》的渔人无意中进入了“世外桃源”,村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紧接着“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在渔人即将离去时嘱其“不足为外人道也。”足见桃源人的淳朴,道德风尚蔚然成风。可是渔人却有意“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有人说这种行为是极不守信、不道德的。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尽情引导学生充分探讨:典型人物——渔人,典型环境——桃源,典型事件——“处处志之”“诣太守”。以此让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其它,如《送东阳马生序》的“德成”在于“专”,《大道之行也》的“尊老”“爱幼”,《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的思想道德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弘扬民族道德价值体系的主阵地。
  三.开发和利用现代文课程资源进行道德价值导向。如:
  1.《散步》表现的是家庭伦理道德的理想。祖孙三代生活和美,当作为中年的“我”在“敬老”和“爱幼”无法两全时,应引导学生在“二者不可得兼”的取舍之下:必须遵循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者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反映了我国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2.《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已经被逼到绝境的斑羚,它们为了避免种族灭绝的厄运,以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式使种族延续。这正是它们的天性、本能。在教学中如能积极、深入地引导学生反思我们人类自己:当灾难面临时,我们能否做到像斑羚那样不损人、不苟活,视死如归?斑羚这种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比人类更高尚的道德、思想、价值,正是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奉献”“美德”。
  所以,语文课堂的思想、道德的教学务必要使学生明白:当前,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的变化都起着能动的作用。可以说,社会主义道德给予中国经济的发展以积极的配合和有力的支持。由于新旧体制的发展,正处于转换、提升之中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出现了两种效应。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道德现象已蔚然成风,惜时,求益,讲实际,谋进取,勇于开拓,激励创新,追求丰富、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等,如孔繁森、任长霞等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形象,就是新时期道德观念和道德形象的楷模。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有德吃亏,无德受益等不道德、反道德的丑陋行为,且似乎大有蔓延发展的趋势,如成克杰、陈良宇等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便是千夫所指的反面典型。再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看到的破坏公物、敲诈勒索、行凶抢劫、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正之风及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诱使了一部分人追求格调低下的生活方式等,这些都是道德滑坡、冲破道德底线的典型。面对如此日趋严重的道德环境的污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非常迫切的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这在今天的社会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当然,教师在加强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的同时,自身更应当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和修养。
  可以说,现代社会的种种不良行为,除了加强法制教育、爱国教育、集体教育、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以外,实在是需要一种道德来规范。
  早在远古时期的大禹就曾告诫后人“戒之用休”,意思就是要修养德行以防止错误。1994年4月初,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要学一点伦理学。”这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使人们积极、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语文教学有必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具体为:
  一、语文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朝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个人自身完善的方向发展。要积极引导学生既要承认和保护个人利益,又要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肯定物质的价值观念,又不能忽视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既要确立竞争意识,又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既要增强效益观念,又不能忽视和否定社会公平等等
  二、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理想价值导向,在现阶段,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多向的,但社会的价值导向却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价值导向必定是集体主义的,且只有在集体主义的导向下,才可能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会有“义”“利”并重,见“利”思“义”的道德情怀。我们所大力弘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就是社会对人的理想价值观的导向,它集中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广泛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层次性。
  三、语文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远大的志向,陶冶美好的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正确认识到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那是因为我们人除了物欲外,还有更值得我们追求的精神生活及理想境界。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虽已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是,如果只顾贪图物质享受,相互攀比、蕼意挥霍,不但会消磨意志,而且也是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因此,社会秩序固然需要以法律为准绳,但是,如果没有道德的衡量和规范的社会,必定是不和谐的。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赖飞,教师,现居福建清流。
其他文献
空白是一种艺术,它能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是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老庄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的“不可言传”之妙境,还是中国戏剧的“虚拟”,武术表演中的“亮相”,音乐中的“休止符”,泼墨山水画中的“飞白”……这些空白都令人遐想,无不构成一种独特的美。真可谓“万象皆由空出”。没有空白就没有艺术,一切艺术都体现着空白之美意,即无声之境,文学作品也不例外。伟大作品的精妙就在于它存在
说到“质朴”与“生动”,人们可能都会认为,这是从语言性能的两个层面来进行界定的。似乎质朴的语言就不具有生动的特点;而生动的语言,又绝不可能是质朴的。实际上,这应该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要达到哪一种效果,并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你的写作技艺高,质朴的语言也同样耐读,吸引人;如果驾驭语言的能力差,尽管通篇堆砌华丽的词藻,人们也不愿意读。  怎样才能把语言写得既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
提起作文评语,我们会在脑海中浮现一连串的短语:“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字迹工整……”这些评语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成了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惯用语。其实,教师经常写这样的评语,久而久之,也会产生强烈的厌烦感。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燃起自己作文评语创新的热情呢?为何不去热情地赞扬鼓励,诚心地帮助指点,幽默随和地评价?为何不通过这样的评语使学生得到心理的平衡、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他还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老的话道破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法和学法优化组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怎样才能做到教法和学法的优化组合呢?我认为在组织教学中要不遗余力地处理好五种关系。    一、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实现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组合,必须使每一次课堂教
作文的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诗文的精神“团聚处”。后人常谓文中点题之句为“画龙点睛”。  我们说题乃篇之“眼”,文之“神”。能否点题是作文成败的关键。点题之笔的艺术可谓多姿多态,精彩纷呈。好的点题不仅要体现在标题上,更要体现在正文中;不仅要将题旨酣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人的意识不是零散的碎片,不是僵硬的链条,而是“思想流”、“意识流”、“主观生活之流”,像一条长河在不断地流动着……①而处于“动荡时期”的中学生,其心理意识更显错综复杂。故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除了读写训练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外,更重要的还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根据学生的心理意识流向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法,从而有的放矢,
王君健,湖北省沙市实验中学校长,湖北省校长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省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因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湖北省中学物理优秀教研员,并有多节优质课获国家和省一等奖。    湖北省沙市实验中学似一支奇葩傲立杏坛。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的管理
《考试大纲》规定:文言文要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能概括其主要内容和含义;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是要求直接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两种变化提醒我们:要重视文言文翻译的指导和训练
她有一堆豆子一样的心事  几十年了  不知疲倦地翻炒  为此,烫伤了胳膊  还把遮雨的篷,烫了个洞  漏进风来  她全然不知。不知天边的彩虹  出现又隐没  不知曾经手握的小树苗  早已参天  也不知夕照满院  她正坐在温暖的光里  变故  如果不是光线突然变暗  埋頭赶路的人不会抬头  不会看见楼沿像猛兽的牙齿  咬住天空  不会感到冷气往骨缝里钻  她咬紧牙关  他正像被大风摇动的树  需要扶
现代文阅读在语文高考中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对高三备考的学生来说,由于长期的语文学习没有重视对文本读解、信息获取的训练,“读懂”文章还很成问题,更不用说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因此,复习、应考就要有针对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侧重谈谈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应试方法,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主要侧重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1)考查对关键性词语的正确理解、判断及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