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师努力去创设情景,把生活搬到课堂,旨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我们也常有这样的困惑,在“小课堂”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对真正生活的体验和经历,经验的获得仍然还停留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交流无法深化和提高。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把学习数学放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就可以丰富数学学习的内容,拓宽交流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对于“商品打七折”的理解,学生会出现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打七折就是优惠了30%;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优惠70%,理由很简单,前者是听大人讲的,后者是从字面理解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时用交流或讨论都不会有什么结果,最后还是教师当裁判,让学生记住“七折就是按商品原价的70%销售”。在实际生活中,商品打折的学问远不止这个,学生在课堂中辩不明,教师也难解释清楚。为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商场打折的调查”。且看学生的调查小报告:
1.七折就是把10折成7:我一直以为七折的“折”是少的意思,所以把七折错误地理解为少了70%,其实是卖原价的70%,而不是30%。比如我看到一双鞋子上标价“180元”,售货员用计算器算180×0.7,结果实际售价126元,比原来低了180×0.3,即少了54元。我明白了打七折就是把十折成了七,虽然价格是比原价低了,但不是低了70%,而是低了30%。
2.打折标价有秘密:我调查了两个商场,一个是卖服装,一个是卖鞋子。两个商场都打了折,但他们的标价有不同。服装城那里有醒目的牌子“全部打8折”,一件衣服标价200元,那是原价,售货员告诉我打了折之后是160元。而卖鞋子那里,同样有一个醒目的牌子“全场8折”,一双标价为200元的鞋子,售货员告诉我这已经是折后的价格,原价是250元。嗨,这打折标价也有秘密,提醒大家看标价要注意是折前价格还是折后价格。
3.卖店为什么喜欢满100送30:我调查了李宁鞋、筐威鞋……他们打出的促消法都是“满100送30”,我拿起一双标价299元的鞋子,问:“阿姨,这双鞋就是打7折对吗?”,阿姨回答说:“相当于打7折,我们不是直接送现金,而是送60元代金卷,下次再买的时候可以少付60元。”我说:“那不一样嘛,不如现在就送现金。”阿姨笑着说:“不一样,这样你下次保证再买的是我们的品牌商品才能享受优惠,我们目的是争取回头客。”买100送30,原来送的不是现金,送的是回头买,这真是商家的聪明之举。“不对啊!买100送30,买299就应该送89.7?”阿姨说:“你要看清楚这个‘满’字,299的99未满100是不得送的”。原来是这样,又一个陷阱,商家的满100送30与7折不是有点不一样,而是完全不一样。
4.满10送2与打8折的区别:满10送2与打8折哪种划算呢?我们到卖盒装牛奶处去看吧。每小盒2元,买10盒得送2盒,也就是花20元钱得到12盒,平均每盒约0.83元,而打8折,每盒是0.8元,看来满10送2与打8折是有区别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买8折的更划算。
5.积分抽奖比积分直接送现金更有人气:节日里,超市里在进行积分送物和积分抽奖活动,每100个积分可以换10元现金,或者进行一次抽奖,中奖率10%,奖金为100元,我发现积分抽奖那里排成了长龙,而积分直接换现金则寥寥无几。是不是抽奖商家作出更多的让利呢?我认真地对两者进行了计算,发现每10元一个积分,100个积分即1000元送出10元的洗衣粉,实际上商家作出的让利是1%,那么积分抽奖商家又是拿出了多少的让利呢?100个人(消费10000个积分,即100000元)中有10人中奖,即要拿出1000元,让利仍然是I%,商家采取的是相同的让利,积分抽奖比积分直接送现金却更有人气,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是与顾客的好奇心有关,因为抽奖更有趣,还和人们想搏一搏的想法有关。
学生们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丰富的材料信息是从课本中或在课堂上无法获取的。一份份小报告,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大社会课堂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本中的难点,还解决了不少的盲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的观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拓展数学的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就可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对于“商品打七折”的理解,学生会出现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打七折就是优惠了30%;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优惠70%,理由很简单,前者是听大人讲的,后者是从字面理解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时用交流或讨论都不会有什么结果,最后还是教师当裁判,让学生记住“七折就是按商品原价的70%销售”。在实际生活中,商品打折的学问远不止这个,学生在课堂中辩不明,教师也难解释清楚。为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商场打折的调查”。且看学生的调查小报告:
1.七折就是把10折成7:我一直以为七折的“折”是少的意思,所以把七折错误地理解为少了70%,其实是卖原价的70%,而不是30%。比如我看到一双鞋子上标价“180元”,售货员用计算器算180×0.7,结果实际售价126元,比原来低了180×0.3,即少了54元。我明白了打七折就是把十折成了七,虽然价格是比原价低了,但不是低了70%,而是低了30%。
2.打折标价有秘密:我调查了两个商场,一个是卖服装,一个是卖鞋子。两个商场都打了折,但他们的标价有不同。服装城那里有醒目的牌子“全部打8折”,一件衣服标价200元,那是原价,售货员告诉我打了折之后是160元。而卖鞋子那里,同样有一个醒目的牌子“全场8折”,一双标价为200元的鞋子,售货员告诉我这已经是折后的价格,原价是250元。嗨,这打折标价也有秘密,提醒大家看标价要注意是折前价格还是折后价格。
3.卖店为什么喜欢满100送30:我调查了李宁鞋、筐威鞋……他们打出的促消法都是“满100送30”,我拿起一双标价299元的鞋子,问:“阿姨,这双鞋就是打7折对吗?”,阿姨回答说:“相当于打7折,我们不是直接送现金,而是送60元代金卷,下次再买的时候可以少付60元。”我说:“那不一样嘛,不如现在就送现金。”阿姨笑着说:“不一样,这样你下次保证再买的是我们的品牌商品才能享受优惠,我们目的是争取回头客。”买100送30,原来送的不是现金,送的是回头买,这真是商家的聪明之举。“不对啊!买100送30,买299就应该送89.7?”阿姨说:“你要看清楚这个‘满’字,299的99未满100是不得送的”。原来是这样,又一个陷阱,商家的满100送30与7折不是有点不一样,而是完全不一样。
4.满10送2与打8折的区别:满10送2与打8折哪种划算呢?我们到卖盒装牛奶处去看吧。每小盒2元,买10盒得送2盒,也就是花20元钱得到12盒,平均每盒约0.83元,而打8折,每盒是0.8元,看来满10送2与打8折是有区别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买8折的更划算。
5.积分抽奖比积分直接送现金更有人气:节日里,超市里在进行积分送物和积分抽奖活动,每100个积分可以换10元现金,或者进行一次抽奖,中奖率10%,奖金为100元,我发现积分抽奖那里排成了长龙,而积分直接换现金则寥寥无几。是不是抽奖商家作出更多的让利呢?我认真地对两者进行了计算,发现每10元一个积分,100个积分即1000元送出10元的洗衣粉,实际上商家作出的让利是1%,那么积分抽奖商家又是拿出了多少的让利呢?100个人(消费10000个积分,即100000元)中有10人中奖,即要拿出1000元,让利仍然是I%,商家采取的是相同的让利,积分抽奖比积分直接送现金却更有人气,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是与顾客的好奇心有关,因为抽奖更有趣,还和人们想搏一搏的想法有关。
学生们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丰富的材料信息是从课本中或在课堂上无法获取的。一份份小报告,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大社会课堂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本中的难点,还解决了不少的盲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的观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拓展数学的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就可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