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方法,体验情感,因此要求教师要对每一节课进行精心预设。但思想品德课既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又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因此尽管教师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预测和设计,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始料不及的意外,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灵活地处理这些“意外”事件。
一、顺水推舟,生成“精彩”
片断一:师:(在黑板写)异性交往—— (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把下文填写)
生:(甲)不应进行不正当的异性交往。(乙)中学生不宜进行异性交往,异性交往可导致分心走神。(丙)异性交往会让人付出青春的代价,易使人坠入爱河不能自拔,耽误前程。
学生的回答正中笔者的下怀,在笔者的预设当中。这时,班上两名活跃分子举手说:“老师,你只讲异性交往的不良影响,难道就没有好处吗?”“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没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相亲相爱,恐怕就没有《化蝶》的经典魅力。”话音刚落,其他学生便哄然大笑。“有什么好笑的,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样走在一起的吗?”学生们更大声笑了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沉思片刻,决定顺水推舟,随即在黑板上写上“赞美:男生——女生”的讨论题目。然后把全班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分别说出对对方的良好感受。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老师的鼓励下,分别从性格、习惯、天赋、才能、爱好等方面表达了彼此的好感。最后我由衷地说:“感谢两位同学的提问,让我们体验到男生和女生的美好感受,男生女生,相映成趣,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精彩,如此美丽,让我们快乐地交往着、生活着吧!”课堂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二、当机立断,拨“乱”反“正”
片断二: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呢?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是怎样的?
生甲:人民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式行使权利。
生乙:人民通过选举,产生能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再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利。
师:很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我国的权力机关,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的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等,我国的法律都在这里产生。
生丙:老师,请问,为什么这部法律的通过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
师:这部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当然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人民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人民的利益,自然会举手赞成。
生丙:既然知道代表们都会投赞成票,还搞这投票的形式干什么?不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吗?不是很虚伪吗?
学生的一连串反问让我很愕然,这种愤世嫉俗的话不该出自一个初三学生之口呀。这时,学生们也都用疑问和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我知道就这个问题解释将偏离上课的主题,但暂时搁浅,却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必须做出解释。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而法律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每部法律的制定都要符合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组织人大代表投票表决,根据代表们的意愿,按照合法的程序制定出来,才让其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没有投票这个法定的形式,就不能赋予其法律效力,也不能惩治违法犯罪,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所以把人们认为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制定成法律,并非形式主义,这种形式是非常必要的,也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制定法律,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哲学上讲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在高中哲学会了解到的。
无原则地“呵护”学生的个性化见解,会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向错误的轨道上,这在政治教学中是不允许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那些“剑走偏锋”的观点,教师不能一味地“宽容”、肯定,而是要当机立断,引典据理,努力地把学生从偏离正常价值观、世界观的轨道上拉回来。
三、引发辩论,深究细掘
片断三:师:现在我们生活好了,生活品质提高了,谈艰苦奋斗是否过时了呢?艰苦奋斗是不是意味着要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甲: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生乙: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生丙:艰苦奋斗是一种艰苦朴素、勤劳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它反对铺张浪费。
师:很好,大家通过讨论对艰苦奋斗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这时,有学生丁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过去生产力不发达,提倡节俭是应该的,现在还提倡,怎么拉动市场?怎么促进经济发展?”
“是啊,西方有位经济学家曾说‘个人的奢侈会推动社会的繁荣’,我们国家也鼓励人们房子按揭,车子按揭。”学生戍也反驳说。
生丁:对,当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社会经济萧条,我省这次两会还提出重设“五一”长假,鼓励人们外出消费,激活市场。
这两位学生的时政触角之敏锐让我很惊讶,同时也暗自高兴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为了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科学而全面的认识,我把学生分成两组,经过热烈讨论,A组认为“现在有必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B组认为“不应俭约,应鼓励消费,促进市场发展”。然后我及时地进行总结:“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生活作风,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工作上就是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学习上就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生活上就是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我国现阶段经济状况与发达国家不一样,情况不一,观点就不同。我国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一些山区和边远地方,群众生活还比较贫穷,同时我国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所以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永远不会过时。是的,拉动市场消费能促进经济发展,当前我国也出台很多措施鼓励消费,如带薪年假,购物嘉年华,银行按揭等。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艰苦奋斗是主张适度消费,反对和抵制铺张浪费,甚至奢侈消费。古语也说‘侈,恶之大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机智的应变能力,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发言中的一些“闪光点”,并引发辩论,把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层次。上面课例中,如果教师“点到为止”,未能就学生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辩论,那么,学生对這个问题的理解也就“点到为止”,绝不可能理解得那么全面、透彻。学生发言中往往蕴藏着很多真知灼见,这对于思想品德课堂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顺水推舟,生成“精彩”
片断一:师:(在黑板写)异性交往—— (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把下文填写)
生:(甲)不应进行不正当的异性交往。(乙)中学生不宜进行异性交往,异性交往可导致分心走神。(丙)异性交往会让人付出青春的代价,易使人坠入爱河不能自拔,耽误前程。
学生的回答正中笔者的下怀,在笔者的预设当中。这时,班上两名活跃分子举手说:“老师,你只讲异性交往的不良影响,难道就没有好处吗?”“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没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相亲相爱,恐怕就没有《化蝶》的经典魅力。”话音刚落,其他学生便哄然大笑。“有什么好笑的,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样走在一起的吗?”学生们更大声笑了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沉思片刻,决定顺水推舟,随即在黑板上写上“赞美:男生——女生”的讨论题目。然后把全班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分别说出对对方的良好感受。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老师的鼓励下,分别从性格、习惯、天赋、才能、爱好等方面表达了彼此的好感。最后我由衷地说:“感谢两位同学的提问,让我们体验到男生和女生的美好感受,男生女生,相映成趣,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精彩,如此美丽,让我们快乐地交往着、生活着吧!”课堂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二、当机立断,拨“乱”反“正”
片断二: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呢?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是怎样的?
生甲:人民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式行使权利。
生乙:人民通过选举,产生能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再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利。
师:很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我国的权力机关,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的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等,我国的法律都在这里产生。
生丙:老师,请问,为什么这部法律的通过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
师:这部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当然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人民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人民的利益,自然会举手赞成。
生丙:既然知道代表们都会投赞成票,还搞这投票的形式干什么?不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吗?不是很虚伪吗?
学生的一连串反问让我很愕然,这种愤世嫉俗的话不该出自一个初三学生之口呀。这时,学生们也都用疑问和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我知道就这个问题解释将偏离上课的主题,但暂时搁浅,却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必须做出解释。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而法律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每部法律的制定都要符合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组织人大代表投票表决,根据代表们的意愿,按照合法的程序制定出来,才让其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没有投票这个法定的形式,就不能赋予其法律效力,也不能惩治违法犯罪,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所以把人们认为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制定成法律,并非形式主义,这种形式是非常必要的,也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制定法律,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哲学上讲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在高中哲学会了解到的。
无原则地“呵护”学生的个性化见解,会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向错误的轨道上,这在政治教学中是不允许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那些“剑走偏锋”的观点,教师不能一味地“宽容”、肯定,而是要当机立断,引典据理,努力地把学生从偏离正常价值观、世界观的轨道上拉回来。
三、引发辩论,深究细掘
片断三:师:现在我们生活好了,生活品质提高了,谈艰苦奋斗是否过时了呢?艰苦奋斗是不是意味着要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甲: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生乙: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生丙:艰苦奋斗是一种艰苦朴素、勤劳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它反对铺张浪费。
师:很好,大家通过讨论对艰苦奋斗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这时,有学生丁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过去生产力不发达,提倡节俭是应该的,现在还提倡,怎么拉动市场?怎么促进经济发展?”
“是啊,西方有位经济学家曾说‘个人的奢侈会推动社会的繁荣’,我们国家也鼓励人们房子按揭,车子按揭。”学生戍也反驳说。
生丁:对,当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社会经济萧条,我省这次两会还提出重设“五一”长假,鼓励人们外出消费,激活市场。
这两位学生的时政触角之敏锐让我很惊讶,同时也暗自高兴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为了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科学而全面的认识,我把学生分成两组,经过热烈讨论,A组认为“现在有必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B组认为“不应俭约,应鼓励消费,促进市场发展”。然后我及时地进行总结:“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生活作风,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工作上就是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学习上就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生活上就是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我国现阶段经济状况与发达国家不一样,情况不一,观点就不同。我国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一些山区和边远地方,群众生活还比较贫穷,同时我国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所以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永远不会过时。是的,拉动市场消费能促进经济发展,当前我国也出台很多措施鼓励消费,如带薪年假,购物嘉年华,银行按揭等。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艰苦奋斗是主张适度消费,反对和抵制铺张浪费,甚至奢侈消费。古语也说‘侈,恶之大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机智的应变能力,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发言中的一些“闪光点”,并引发辩论,把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层次。上面课例中,如果教师“点到为止”,未能就学生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辩论,那么,学生对這个问题的理解也就“点到为止”,绝不可能理解得那么全面、透彻。学生发言中往往蕴藏着很多真知灼见,这对于思想品德课堂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