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促进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实践初探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汉区航空路小学作为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教材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以鄂教版和部编本为例》的课题实验校,承担子课题《小学语文教材促进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
  学校将“出彩教育”办学理念与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素养进行有效融合,依托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让语文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阵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实践之基:细化、分解素养要素,明确内涵,拟定健康生活素养的校本化表达。
  学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在学校“出彩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现状及发展需求,开展健康生活素养内涵的研究,拟定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校本化表达。认真研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自主发展”维度下“健康生活”核心素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珍爱生命指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健全人格指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自我管理指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因此,从“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要点(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出发,学校锁定“知己”“成己”“优己”这三个词与这三个领域相契合,能够高度概括这三个领域的思想精髓,作为学校基于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的校本化表达。
  知己:正确认识自己,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悦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夯实生命的底色,让学生健康地发展。
  成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树立自信,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从而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丰富生命的本色。
  优己: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激活奋进向上的生命本性(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从而精着生命的亮色,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其他文献
《认识图形》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与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培养空间观念,给予孩子充分的体验感知时空。  直观渗透 承上启下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你们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图形吗?(展示药盒、魔方和水杯,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中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师:你们知道在这些图形中还藏着哪些图形吗?(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找出
预习设计是生态课堂的必要环节。设计中,可以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学习重点,帮助教师客观地掌握学情,成为“顺学而导,突破难点”的依据。  我们可以从“读、思、问、找”四个方面考虑预习内容的设计。  读。作为语文学科的预习,读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在读的预习设计中应该包括:1.字词预习,扫清学生读的障碍;2.读的预习,帮助学生提高语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关于字词预习。生字预习,可以练习题的形式检
从2014年开始,宜昌市作为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框架、评价标准,研制开发评价工具,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此,我们宜昌市初中生物学业评价课题组的教师展开了基于课标的初中生物学业评价标准构建的相关研究。  所谓标准,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则,是对事物进行评判的尺度,是按要求完成的程度或水平。美国学者林恩·克拉克认为,标准分为两种
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校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开发实施《栖息在农历的天空下》校本课程,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教育有效结合,引领学生走进传统、亲近经典,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实现文化自信的终极目标。  立春草木知——课程开发循序渐进  文化选择是教育所承担的一项重要文化功能,而课程是学校教育进行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我校立足地域文化特色,紧紧
《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两位数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十进位制计数法的启蒙阶段,该内容对于后续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关蓓工作室的成员对该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全市进行了展示,这节课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如下:  一、解读教材,整合资源  首先,综观全局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小学阶段对于数概念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阶段,一年级下学期100以内数
打开课本,又是曾经的老朋友——鄂教版《语文》六年级《鲁智深行侠桃花庄》。此课曾经上过四遍,其中还有一次是作为区级交流课给区内教师展示。但是这一次再给孩子们上此课,孩子们的表现却意外给我的教学开启了另一扇窗!  照例,课前让孩子们预习课文:预先扫清阅读障碍,结合课后的理解运用学习课文。到了上课的时候,依旧是原来的“配方”——检查预习、概括文章内容、剖析人物形象、情感朗读,但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感受到了
《家乡的艺术——阳新布贴》是一节以高年段学生为授课对象的小学美术欣赏课,在进行授课前,笔者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欣赏与理解上,让学生对本土文化产生兴趣与喜爱,再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学习。重组原有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其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  一、实物直观溯起源  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
有一种现象值得反省:没上学之前,孩子们无一例外地有着强烈的上学欲望,而真正背上书包走进课堂后,他们很快会对上学失去兴趣,个别人甚至开始厌学。习作教学的情况与此极其类似。走出困境的方法,在我看来,是从入学开始,就小心翼翼而又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力,呵护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每日一句,“忽悠”着坚持  10月份刚过完,我就给这群刚满六岁的孩子每人一本封面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每日一句”的汉语拼音本
数学教师发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并适时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进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一、利用数学史欣赏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介绍古今中外数学的辉煌成果。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创立的“黄金分割数0.618”是最和谐的比例关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教学中节奏的控制与掌握就十分重要。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通过教师的机智调控,使教学节奏动静相生,疏密有间,跌宕起伏,各个环节循序渐进,给人以艺术享受。那么,怎样使课堂教学富有节奏感呢?  一、动静相生  动和静是就课堂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的。“动”指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活跃状态,包括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提问、讨论、练习等;“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