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好初中数学可以分“学、悟、化”三个阶段。学,就是要认真学习;悟就是要靠自己的悟性去领悟;化,就是要融会贯通,提炼出自己的东西。
在新知教学阶段,学生一般都是以“学”为主,到了中考数学复习阶段,教师若不能很好引导学生去领悟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就不能融会贯通,提炼出自己的东西,这样,在中考中如遇到老师没讲过的题型,就可能会失去方寸,不知所措。为此,中考数学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悟”而达“化”。
例1: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我从书本答案入手,逐步启发学生“悟”而达“化”。
书中答案:用的是函数思想方法:慢车与第一列快车相遇30分钟后与第二列快车相遇,此时,慢车的行驶时间是4.5h。把x=4.5代入y=225x-900,得y=112.5。此时,慢车与第一列快车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列快车之间的距离是112.5km,所以两列快车出发的间隔时间是112.5÷150=0.75(h),即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0.75h。
我启发并引导学生采用方程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设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t小时,则由题意可得:(4.5-t)×150+4.5×75=900,解之得,t=0.75,即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0.75h。
最后学生自发想到用推理方法解决:原先第二列快车与第一列快车相距的路程由快车和慢车共同行驶了30分钟,而慢车的速度是快车的一半,于是慢车行驶的30分钟等同于快车的15分钟,从而推出第二列快车与第一列快车相距的路程由快车行驶一共只要45分钟,即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0.75h。
再如例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的顶点为A。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与x轴交于原点O及另一点C,它的顶点B在函数y=x2-2x-1的图象的对称轴上。
(1)求点A与点C的坐标;
(2)当四边形AOBC为菱形时,求函数y=ax2+bx的关系式。
对于第(2)题原题答案:
(2)因为四边形AOBC是菱形,所以点B和点A关于直线OC对称,因此,点B的坐标为(1,2)。
因为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经过
点B(1,2),C(2,0),
所以:
解得:
所以二次函数y=ax2+bx的关系式为y=-2x2+4x。
接下,我问学生如果没有y=ax2+bx的提示,会想到用什么方法求出抛物线,学生说会用顶点式y=a(x-h)2+k来做,因为顶点B(1,2)由对称可以很快求出,这样可设y=a(x-1)2+2,再把O(0,0)代入,很快求出a=-2,得到抛物线关系式y=-2(x-1)2+2。我非常赞同并表扬了学生,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该有自己的想法。
教学中不断的启发、引导给了学生极大地鼓舞和信心,由此“悟”而达“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y=a(x-1)2-4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3,0)。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将该二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几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并直接写出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原本答案:(1)y=x2-2x-3,(2)令y=0,得x2-2x-3=0,解方程,得x1 = 3,x2 =-1。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3,0)和(-1,0)。二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 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4,0)。
学生却有另一种想法:
设二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由题意得: y = (x-1-m)2-4 ,把(0,0)代入,得m1=1,m2=-3于是二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4,0)。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自主获取的过程上下功夫,至于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要把灌输教学方式转变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在新知教学阶段,学生一般都是以“学”为主,到了中考数学复习阶段,教师若不能很好引导学生去领悟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就不能融会贯通,提炼出自己的东西,这样,在中考中如遇到老师没讲过的题型,就可能会失去方寸,不知所措。为此,中考数学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悟”而达“化”。
例1: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我从书本答案入手,逐步启发学生“悟”而达“化”。
书中答案:用的是函数思想方法:慢车与第一列快车相遇30分钟后与第二列快车相遇,此时,慢车的行驶时间是4.5h。把x=4.5代入y=225x-900,得y=112.5。此时,慢车与第一列快车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列快车之间的距离是112.5km,所以两列快车出发的间隔时间是112.5÷150=0.75(h),即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0.75h。
我启发并引导学生采用方程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设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t小时,则由题意可得:(4.5-t)×150+4.5×75=900,解之得,t=0.75,即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0.75h。
最后学生自发想到用推理方法解决:原先第二列快车与第一列快车相距的路程由快车和慢车共同行驶了30分钟,而慢车的速度是快车的一半,于是慢车行驶的30分钟等同于快车的15分钟,从而推出第二列快车与第一列快车相距的路程由快车行驶一共只要45分钟,即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0.75h。
再如例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的顶点为A。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与x轴交于原点O及另一点C,它的顶点B在函数y=x2-2x-1的图象的对称轴上。
(1)求点A与点C的坐标;
(2)当四边形AOBC为菱形时,求函数y=ax2+bx的关系式。
对于第(2)题原题答案:
(2)因为四边形AOBC是菱形,所以点B和点A关于直线OC对称,因此,点B的坐标为(1,2)。
因为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经过
点B(1,2),C(2,0),
所以:
解得:
所以二次函数y=ax2+bx的关系式为y=-2x2+4x。
接下,我问学生如果没有y=ax2+bx的提示,会想到用什么方法求出抛物线,学生说会用顶点式y=a(x-h)2+k来做,因为顶点B(1,2)由对称可以很快求出,这样可设y=a(x-1)2+2,再把O(0,0)代入,很快求出a=-2,得到抛物线关系式y=-2(x-1)2+2。我非常赞同并表扬了学生,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该有自己的想法。
教学中不断的启发、引导给了学生极大地鼓舞和信心,由此“悟”而达“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y=a(x-1)2-4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3,0)。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将该二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几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并直接写出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原本答案:(1)y=x2-2x-3,(2)令y=0,得x2-2x-3=0,解方程,得x1 = 3,x2 =-1。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3,0)和(-1,0)。二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 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4,0)。
学生却有另一种想法:
设二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m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由题意得: y = (x-1-m)2-4 ,把(0,0)代入,得m1=1,m2=-3于是二次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4,0)。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自主获取的过程上下功夫,至于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要把灌输教学方式转变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