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死者名誉权的保护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法总则第二章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从法律规定来看,自然人的权利是终于死亡的,但是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虽然立法目的是从保护民族精神和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但对保护公民死后的名誉权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说明国家对于死者的名誉权保护是支持的。学界进行了多次深层次的讨论和交流,产生了多种学说。本文通过阐述学界的学说和评论等方式来论述死者名誉权的保护。
  关键词:死者;名誉权;保护
  一、概念及学说
  首先,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商誉、功绩、资历和身份等各方面评价的总和。名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事主体在社会上的尊严、信誉和地位,并可能对其参与民事活动的机会产生影响。而名誉权则是指民事主体就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享有的保护和维护的人格权。法律赋予了公民对自己保护人身各项权利的手段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利益,而名誉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更应该被广泛重视和完善。只是当一个公民死后,权利终止,在此之后若仍有人进行对死者的名誉进行侮辱,诽谤,披露死者隐私等行为时,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如何处理,虽然民法总则对先烈的死后名誉权进行了规定,但是基于特殊身份产生的法条并不能适用全体公民,因此学界还是有很多争论。
  学界的学者对这个问题有展开了一次深度的讨论,而主要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准名誉权说。支持此说的学者认为死者的权利能力虽然已经丧失了,不能通过赋予死者名誉权的方式进行保护,但是为了对死者的名誉进行保护,可以由法律规定死者在名誉方面视同生存,享有一种类似于名誉权的不完全的权利,即准名誉权。此观点的指出,应当参考法律关于胎儿利益的规定来保护名誉权。
  2、死者的近亲属名誉说。支持此说的学者认为,死者与其近亲属有直接的人身关系,死者的名誉直接影响到其近亲属的名誉。当死者的名誉受到侵害时,其在世的近亲属的名誉权也受到损害。因此,构成对死者名誉侵害的同时,也造成了对死者近亲属的名誉权的侵犯,保护死者名誉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质上是对死者近亲属的名誉权的一种保护。
  3、延伸权利说。支持此学说的学者认为,死者利益的保护实际上是对其生前享有权利的保护在其死后的延续,并转而由其近亲属行使。可以用以类比的是,对死者遗体的保护即属法律主体的身体权在其死后的延续。
  4、法益说。支持此学说的学者认为,保护死者的名誉不等于保护死者的名誉权,死者的名誉虽然已经不能体现为一种权利,但是可以体现为一种利益,而且是社会利益。保护死者的名誉正式为了保护其中所体现的社会利益。因此,死者的名誉应该作为一种法益加以保护。
  以上就是关于以否定死者享有名誉权为基础的几种学说,当然学界还存在其他几种学说,大致都和以上几种学说有关,不再赘述。
  上述的学说中,认为死者享有名誉权的学说和准名誉权学说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准名誉权这种不完全的权利还是完整的名誉权,都需要法律加以规定才可以成为法律上的权利。而公民死亡后即丧失了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也就是丧失的民事权利能力,那死者又何以享有名誉权呢?学说中认为应该参照保护胎儿的法律规定,但是保护胎儿的法律是基于胎儿是即将成为民事主体的前身,也就是说胎儿出生之后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享有民事权利。但是公民死后却永远不会有在成为民事主体的可能性。因此,胎儿的权利保护对于死者并无参考价值。
  法益说认为,公民死后,民事权利能力丧失,失去民事权利,但是死者在生前所享有的财产性质的权利是可以通过转让,继承,遗赠等方式进行转移的。那么民法是可以给予保护的,但是民法上保护公民是的社会利益是通过保护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个人利益而实现的,一旦民事主体死亡,丧失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民法也就没有途径对这种公民死后仍然保留的社会利益进行保护。
  二、通过学界各种学说产生的几点思考
  1、公民死亡后是否应保留民事主体的地位
  民法总则第二章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从法律规定来看,公民死后民事权利能力丧失,失去了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也就是丧失了民事主体的资格,但是名誉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格利益并没有随着公民的死亡而消失。那么从这一角度来看,死者是否还应存在民事主体地位呢。我认为是不应该存在的。
  其次,法律的局限性也使得死者不能具备民事主体资格。法律是调整自然人行为关系的规范,却无法去调整死者的。也就是说,死者是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了,权利能力也应该随自然人的死亡而终止。
  2、《著作权法》关于著作人身权规定的比较和借鉴
  《著作权法》是民法中,属于一个特别部门,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来看《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玩政权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从著作人身权的立法目的来看,著作人身权实际上是保护的作者的作品,,保护作品在进入公共领域后,能够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不被破坏和侵害,而作品进入公共领域后,作品就不再是作者独享这份文化财产了,而是成为了公共文化财产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著作人身权才可以在不考虑作者是否死亡的情况下,去设置保护期限。任何权利都不能脱离其客体而存在,客体的存在是在决定权利存在的必要条件,只要客体存在,权利就有可能存在。
  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名誉是对一个人的社会评价,这种评价是和自己的意志无关并且客观存在的,而这种评价的客观性也决定了,无论公民死生与否,这种社会评价都是依然存在的,不会随着公民的死亡而消失。因此,公民死亡后,作为起生前享有的名誉权的主体不存在了,但是客体依然存在,不随主体的消灭而消灭。基于著作人身权保护作品在作者死后不被修改、歪曲,这也是对作者名誉的保护。著作人身权和名誉权之间都有不变的客体,相同的性质和相似的法律目的。那么名誉权同样也可以参照著作人身权,对名誉的保护延伸到死亡之后。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思考和分析,死者虽然不具有也不应具有民事主体地位,部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我国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传统,在现阶段有必要对死者的名誉进行保护。但是基于我国此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可以参考《著作法》中有关著作人身权的规定,由于著作人身权和名誉权都具有特殊的客体,相似的功能,对于死者死后的名誉保护还是可以借鉴的。而且我国尚处于一个身份传统的社会,对死者名誉的侵害,往往也会影响近亲属的名誉,造成近亲属的精神和财产上的损失。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法律都应该对死者死后的名誉进行立法保护,而不是僅仅只保护英雄烈士的名誉。
  参考文献:
  [1]朱晓娟,戴志强.人格权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红.死者人格精神利益保护:案例比较与法官造法[J].法商研究.2010(04).
  [3]张红.论一般人格权作为基本权利之保护手段——以对“齐玉苓案”的再检讨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9(04).
  [4]刘召成.论死者人格的立法保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其他文献
观《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之碑》談刘秉忠其人其书
期刊
摘 要: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则。本文主要从娱乐圈入手,通过对造星现象和明星效应的论述,具体阐释明星高收入低付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娱乐圈;人情社会;明星;  我们喜欢用各種各样的圈子来形容生活或是职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独立的圈子,每个人也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小圈子,今天想粗浅谈一谈娱乐圈。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社会是讲关系的,娱乐圈更是一个讲关系的地方,用
期刊
摘 要:科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成为了我们应对的首要问题。不少画家用他们手里的画笔,将这种对大自然的怜惜与对人们肆意破坏环境的感情进行一种宣泄来他们对于这种社会问题的反感与憎恶。全文以我创作的水污染主题作品为主线对风景创作进行方法论的探究。一明确选题;二背景资料和考察调研;三分析定位与创作目标;四创作实践;五总结。  关键词:选题调研草稿创作实践总结  明确选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
期刊
摘 要:海子作为当代诗歌史上一个坐标式的存在,有着与其他诗人截然不同的特质,他既与普通抒情诗人不为同流,也与前期优秀现代诗诗人有很大差异,而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将悲观主义和悲剧精神相混淆,事实上悲观主义和悲剧精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文学中的指向也是不同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的,而悲剧精神则是阳刚的,壮烈的,海子诗中所反映出的悲剧精神出现则代表了一个高度——怎么样去看待海子诗歌中的悲观主义和悲
期刊
摘 要:美国作家赛珍珠以自己曾在中国安徽与江苏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而享誉中美两国。在《大地三部曲》中,赛珍珠通过描绘王龙祖孙三代与土地关系的变化,建构了赛珍珠式的独特的“中国形象”。由于作家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决定了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形象”既有其客观性,同时又存在作家集体无意识导致的局限性。  关键词:《大地三部曲》;异国形象;他者  关于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法国形象学
期刊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清朝李绿园所著的《歧路灯》是中国第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围绕着主人公“误入歧途、不可自拔——倾尽家产、潦倒窘迫——浪子回头、功成名就的人生经历”,指出了父母、师长、朋友等在青年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着重对其教育思想的当代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浪子回头;人物形象;教育思想;当代性  《歧路灯》的作者是河南的李绿园,成书大致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同时,是以正统
期刊
摘 要:在柳永创作的词中,热情地歌颂下层女子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热情地歌颂肉体的欲望,他的大胆直率被时人和后来的道学家一致认为是“薄于操行”。而在今天看来,柳永对烟花女子的爱情描写,无疑是他身上最有光彩的地方。  关键词:柳永;词人与歌妓;女性关怀  柳永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自身也是才华横溢,本该入仕享禄,顺心遂意。却因流连于青楼娼妓之间,落得“薄于操行”(严
期刊
摘 要:青绿山水画色彩的问题,当下其发展陷入了传统与创新对立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有:一、认为传统的青绿山水色彩只存在于过去,并不适用于当下艺术创作。二、对随类赋彩观念存在误读,把它当作一个程式化的色彩模式。三、国外艺术思潮冲击,把西方的色彩理念作为参照。使得青绿山水画色彩已然失去其优势,其艺术特色更是被曲解,同化甚至异化。为此,深入的研究青绿山水画的色彩问题,对重拾青绿山水画色彩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价
期刊
四个不同的人生,串联起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一段宏大历史。  但这不是我想讲述的。想来奇怪,两个多小时的漫长时光中,无视震撼人心的镜头,无数令人痛彻心扉的故事令我热泪盈眶。但提笔时,浮现眼前的只是一个一晃而过的镜头:  西南之隅恰逢大雨不止,雨点敲打在联大简陋的校舍的铁皮顶上,嘈嘈切切正如散珠落玉盘。镜头略过泥巴和起的土墙,教室内原本正襟危坐的学子嘈杂而焦躁起来,交头接耳询问教授被暴雨湮没的讲课声。身
期刊
摘 要:音乐是在不同的社会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产生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环境,会对各个地方的音乐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我们每个人都会对音乐也有不同的感受,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背景都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了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不一样。通过文化将音乐诠释出来,可以更好地增强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着重讨论了音乐和文化的联系。  关键词:音乐与文化;关系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