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午,老师对我点了点头,叫了我的名字。我到了老师的面前,她带着我去办公室。我心里忐忑不安,心想,会不会又做错了什么。还好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还表扬我《天上的街市》背得好,并送了我一本书。我心里很高兴,对老师说了一声:谢谢!但声音很小,老师没有听到。现在,我要再说一声‘谢谢’。卢老师,感谢您!我虽然不是您最得意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敬佩的老师!”这是小志周四写的“心灵独享时光”里的话。
看到这里,我寂然动容,提笔写下几个字:“你这句话太让我感动了!来,握一下手!小志,加油。”
然后,我陷入沉思,准确地说,有点难过,为小志,为小志这三个月来难挨的日子。
恍惚中,想起小志的样子。黑黑的圆圆的脸,稚气未脱,个子又小,完全不像中学生。小小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七百多度,有先天的原因,更是沉迷网络所致。小志爸爸中年得子,宠溺有加,可不幸小志成绩极差,严重自卑。在家的放纵和在校的压抑像两列方向不同的火车,却在同一条轨道上奔突行驶。以小志的年纪和心智,他绝不可能处理好这激烈的冲突。于是,在学校他选择了沉默,在网络上又继续沉迷。
他总是这样沉默,哪怕我们的课堂妙趣横生精彩不断,他也只是淡淡笑笑,从来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他脱离班级而存在,班级也渐渐遗忘了他。无论多么盛大的宴会,总有人觉得索然;无论多么繁华的都市,总有人感觉寂寞。课堂生态其实也是如此。
这是宿命,我无能为力。我觉得即使生出三头六臂,也依然有做不好的事挽救不了的学生。但,我总得为小志做点什么。帮助小志的过程一言难尽,总之充满曲折和挫败感。转变差生,其实远不是我们通常在教育类或励志类书籍上看到的那样,一句话或一件事,就浪子回头了,就点石成金了。我向来以为这是盲目乐观或者说自欺欺人。
不过小志总归是好了一点,简单的问题,例如上黑板注拼音也能举手了,照着答案读也能流畅了。
前天周三,下午两节语文课连上,学的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下课时,我说下节课挑战背诵,一号同学(小组内基础最差)如果挑战成功,奖励六分。下课时间是十分钟,我不知道这十分钟学生们是怎么样做的,但从上课稀稀拉拉的几只手来看,准备的人也多不到哪儿去。但这稀稀拉拉的手里,却有小志的一只。我赶快叫他,好像生怕别的孩子把机会抢去似的。小志背时,几次停顿,看得出来他很紧张。其他学生知道小志的窘迫,都默默地注视着他,教室里很安静,有一种让我欣慰的严肃安静。当课堂因为有些孩子胆小或窘迫冷场时,我常常说“安静是最大的鼓励,关注是最大的关心”。这话好记,所以迅速流行并执行起来。
小志终于背完了。我舒了一口气,教室里响起让我欣慰的异样热烈的掌声。我注视着小志说:“你战胜了心里胆小的魔鬼,举起了手;为了给小组加分,你准备了一节课,对不对?”他的组长用坚定的点头回答了我的询问。
其实这是一个设问句,我知道答案。
在当天的“心灵独享时光”里,小志这样写道:“今天,终于得到了这个学期以来心情比较好的一天……当一阵掌声响过以后,我的心才开始平静。这可是第一次心情这么舒畅。”我批曰:“成就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感觉。”而一直以来,他成就自己的机会何其少!
学生多么渴望成功,尤其是差生!学生的学习经历,犹如在茫茫黑夜里行走,很多时候都是痛苦的。支持孩子走下去的信念,是内心对知识的向往和对学业有成的美好期盼。这渴望如原野上微弱的烛光,需要老师和家长小心呵护。可是冷漠、歧视、放任,如暴风骤雨,瞬间就熄灭这点点烛光。成为差生,不全是学生自己的错!可是,当一个学生成为差生,我们想的永远是转变他本人,而不是他的老师或者父母。
差生的苦,其实我们从来不懂,也不在乎。
因此,回头的浪子,也从来就不多。
我们向来喜欢锦上添花,而不屑于雪中送炭——这是社会的急功近利在教师心态上的典型投射。锦上添花,一团和气;雪中送炭,山高路远。学生少则一年多则三年,毕业后再也与我们毫无关系,有多少人肯用心守候一朵花慢慢绽开!
“老师,感谢您,我虽然不是您最得意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敬佩的老师!”这是对我的称赞,在我看来,也是警醒,还有多少学生想成为我最得意的学生而最终不得!
小志,知道吗,我不一定能点燃你生命的烛光,但你却坚定了我事业的信念——做老师,一次雪中送炭胜过无数锦上添花!
小志,你要相信,你也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县第八中学〓责任编辑:朱蕴茝)
看到这里,我寂然动容,提笔写下几个字:“你这句话太让我感动了!来,握一下手!小志,加油。”
然后,我陷入沉思,准确地说,有点难过,为小志,为小志这三个月来难挨的日子。
恍惚中,想起小志的样子。黑黑的圆圆的脸,稚气未脱,个子又小,完全不像中学生。小小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七百多度,有先天的原因,更是沉迷网络所致。小志爸爸中年得子,宠溺有加,可不幸小志成绩极差,严重自卑。在家的放纵和在校的压抑像两列方向不同的火车,却在同一条轨道上奔突行驶。以小志的年纪和心智,他绝不可能处理好这激烈的冲突。于是,在学校他选择了沉默,在网络上又继续沉迷。
他总是这样沉默,哪怕我们的课堂妙趣横生精彩不断,他也只是淡淡笑笑,从来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他脱离班级而存在,班级也渐渐遗忘了他。无论多么盛大的宴会,总有人觉得索然;无论多么繁华的都市,总有人感觉寂寞。课堂生态其实也是如此。
这是宿命,我无能为力。我觉得即使生出三头六臂,也依然有做不好的事挽救不了的学生。但,我总得为小志做点什么。帮助小志的过程一言难尽,总之充满曲折和挫败感。转变差生,其实远不是我们通常在教育类或励志类书籍上看到的那样,一句话或一件事,就浪子回头了,就点石成金了。我向来以为这是盲目乐观或者说自欺欺人。
不过小志总归是好了一点,简单的问题,例如上黑板注拼音也能举手了,照着答案读也能流畅了。
前天周三,下午两节语文课连上,学的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下课时,我说下节课挑战背诵,一号同学(小组内基础最差)如果挑战成功,奖励六分。下课时间是十分钟,我不知道这十分钟学生们是怎么样做的,但从上课稀稀拉拉的几只手来看,准备的人也多不到哪儿去。但这稀稀拉拉的手里,却有小志的一只。我赶快叫他,好像生怕别的孩子把机会抢去似的。小志背时,几次停顿,看得出来他很紧张。其他学生知道小志的窘迫,都默默地注视着他,教室里很安静,有一种让我欣慰的严肃安静。当课堂因为有些孩子胆小或窘迫冷场时,我常常说“安静是最大的鼓励,关注是最大的关心”。这话好记,所以迅速流行并执行起来。
小志终于背完了。我舒了一口气,教室里响起让我欣慰的异样热烈的掌声。我注视着小志说:“你战胜了心里胆小的魔鬼,举起了手;为了给小组加分,你准备了一节课,对不对?”他的组长用坚定的点头回答了我的询问。
其实这是一个设问句,我知道答案。
在当天的“心灵独享时光”里,小志这样写道:“今天,终于得到了这个学期以来心情比较好的一天……当一阵掌声响过以后,我的心才开始平静。这可是第一次心情这么舒畅。”我批曰:“成就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感觉。”而一直以来,他成就自己的机会何其少!
学生多么渴望成功,尤其是差生!学生的学习经历,犹如在茫茫黑夜里行走,很多时候都是痛苦的。支持孩子走下去的信念,是内心对知识的向往和对学业有成的美好期盼。这渴望如原野上微弱的烛光,需要老师和家长小心呵护。可是冷漠、歧视、放任,如暴风骤雨,瞬间就熄灭这点点烛光。成为差生,不全是学生自己的错!可是,当一个学生成为差生,我们想的永远是转变他本人,而不是他的老师或者父母。
差生的苦,其实我们从来不懂,也不在乎。
因此,回头的浪子,也从来就不多。
我们向来喜欢锦上添花,而不屑于雪中送炭——这是社会的急功近利在教师心态上的典型投射。锦上添花,一团和气;雪中送炭,山高路远。学生少则一年多则三年,毕业后再也与我们毫无关系,有多少人肯用心守候一朵花慢慢绽开!
“老师,感谢您,我虽然不是您最得意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敬佩的老师!”这是对我的称赞,在我看来,也是警醒,还有多少学生想成为我最得意的学生而最终不得!
小志,知道吗,我不一定能点燃你生命的烛光,但你却坚定了我事业的信念——做老师,一次雪中送炭胜过无数锦上添花!
小志,你要相信,你也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县第八中学〓责任编辑:朱蕴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