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英语与汉语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在语法以及词汇的运用上存在巨大差异,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些文化差异,往往会成为他们学习英语阻碍,反过来,如果能够树立跨文化意识,就文化差异背景下,学习英语知识,他们英语语感、语法的掌握,会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本文就以跨文化意识视角,对中学英语教育方法进行几点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中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
中学英语课堂,教师不仅仅要像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掌握语速的节奏快慢。尤其是在国际交流中,学会不仅要懂得讲话得体,还应该可以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这些都需要英语教师合理的引导,正确的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够实现。总之,在中学阶段,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是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合理通过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
1渗透法
首先老師在使用渗透法的时候应该对一些英语文化知识有一些了解,只有这样。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才能够在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时,才能够将一些英语文化知识讲给学生听,使得学生对一些英语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老师在讲Freedom Fighters这篇文章时,在介绍Martin Luther King的演讲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演讲的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美国的情况有所了解,学生在对美国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对当今的美国针对一些国家提出的指责时,是多么的可笑;还有,在讲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课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当时西方的历史,让学生对当时的上层社会的残酷;还有老师在讲Technology一课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下在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时候的社会表现,让学生了解一下计算机计算对当今社会的改变,以及美国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发生的迅速发展。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一些注释和插图中学习一些英语文化知识。
2对比法
这种方法是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对词语的一些文化知识进行解释,还要结合母语对这些词语进行解释,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张两种文化的差别,让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养成一种积累的意识。
2.1日常交流中的差异
因为不同的文化下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都会不同,所以在一些在日常用语中,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老师可以针对一些日常用语中的不同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文化知识,像在称谓和祝贺上都有所不同。
例如,在见面的寒暄中,东西方就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中国人常用的打招呼方式是“吃饭了么?干嘛去呀?孩子在哪里工作呀?有对象了么?”等,而这些我们常用的问题,在西方国家看来问这些问题是不礼貌的,因为这些都是相当于隐私,他们会很反感问这些问题的人。
再如:当一名中国的同学陪着他的交换生同学去游览长白山后,交换生在行程结束后,对中国学生说:“Thank you for spending the whole day with me on Chang Baishan.”意思是谢谢你陪我度过这一天在长白山,按照我们中国的表达习惯就会回答:“It is my responsibility”这是我应该的,然而,交换生就会将意思理解错,应该在他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我的责任,使得交换生觉得中国学生本来并不想陪他,只是无奈之下才这样做的。这会导致两人的关系变得不和谐,正确的回答是:“It is my pleasure”。这才是这是我应该的正确的英语表达。
2.2洞语在文化涵义上的差异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关注课程内容中的一些词的含义,因为在不同的语言中,词语会因为文化上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内涵。
例如,在英语中英语中“good morning”是表示早上好,可以代表整个上午,但是在我国,早上好就只是代表早上那一段时间。这种英语含义与汉语意义是不对等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上语言差异的表现。这种文化差异对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很有帮助,在有中国文化的对比下,学生能够更好的将英语文化知识记忆。
2.3语句翻译在文化涵义上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直接表现,所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翻译也会存在差别。如果用汉语的习惯来解释外语,那么就會出现词不达意。
例如,在英语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是这样表达的“Betterbe the head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这里面的鸡头凤尾用狗头和狮尾来代替,这是英语中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比如“He is a big wheel”在英语被翻译为他是一个大人物,这里的wheel被英语赋予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我国是不会用轮子还表示人物的。
3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或巩固文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内容应体现教材的本质内容,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沟通教材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推动教学展开。
例如,很多学生在对英语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后,就会发现一种现象,在西方,美国人们经常相互称赞,而对于这些称赞,哪些被称赞的人都会觉得理所应当,受之无愧。经过学生的讨论之后得到一个结论,因为他们之间在进行谈话时会将自己的意思直接表达,使得学生发现他们性格直率,进而对西方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英语语言现象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注意讲解文化背景知识,并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语言文化蕴含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明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广西轻工业,2014(07).
[2]陈彩霞.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3]江俊丽,陈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
[4]赵丽.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6).
关键词:中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
中学英语课堂,教师不仅仅要像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掌握语速的节奏快慢。尤其是在国际交流中,学会不仅要懂得讲话得体,还应该可以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这些都需要英语教师合理的引导,正确的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够实现。总之,在中学阶段,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是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合理通过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
1渗透法
首先老師在使用渗透法的时候应该对一些英语文化知识有一些了解,只有这样。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才能够在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时,才能够将一些英语文化知识讲给学生听,使得学生对一些英语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老师在讲Freedom Fighters这篇文章时,在介绍Martin Luther King的演讲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演讲的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美国的情况有所了解,学生在对美国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对当今的美国针对一些国家提出的指责时,是多么的可笑;还有,在讲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课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当时西方的历史,让学生对当时的上层社会的残酷;还有老师在讲Technology一课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下在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时候的社会表现,让学生了解一下计算机计算对当今社会的改变,以及美国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发生的迅速发展。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一些注释和插图中学习一些英语文化知识。
2对比法
这种方法是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对词语的一些文化知识进行解释,还要结合母语对这些词语进行解释,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张两种文化的差别,让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养成一种积累的意识。
2.1日常交流中的差异
因为不同的文化下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都会不同,所以在一些在日常用语中,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老师可以针对一些日常用语中的不同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文化知识,像在称谓和祝贺上都有所不同。
例如,在见面的寒暄中,东西方就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中国人常用的打招呼方式是“吃饭了么?干嘛去呀?孩子在哪里工作呀?有对象了么?”等,而这些我们常用的问题,在西方国家看来问这些问题是不礼貌的,因为这些都是相当于隐私,他们会很反感问这些问题的人。
再如:当一名中国的同学陪着他的交换生同学去游览长白山后,交换生在行程结束后,对中国学生说:“Thank you for spending the whole day with me on Chang Baishan.”意思是谢谢你陪我度过这一天在长白山,按照我们中国的表达习惯就会回答:“It is my responsibility”这是我应该的,然而,交换生就会将意思理解错,应该在他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我的责任,使得交换生觉得中国学生本来并不想陪他,只是无奈之下才这样做的。这会导致两人的关系变得不和谐,正确的回答是:“It is my pleasure”。这才是这是我应该的正确的英语表达。
2.2洞语在文化涵义上的差异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关注课程内容中的一些词的含义,因为在不同的语言中,词语会因为文化上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内涵。
例如,在英语中英语中“good morning”是表示早上好,可以代表整个上午,但是在我国,早上好就只是代表早上那一段时间。这种英语含义与汉语意义是不对等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上语言差异的表现。这种文化差异对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很有帮助,在有中国文化的对比下,学生能够更好的将英语文化知识记忆。
2.3语句翻译在文化涵义上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直接表现,所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翻译也会存在差别。如果用汉语的习惯来解释外语,那么就會出现词不达意。
例如,在英语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是这样表达的“Betterbe the head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这里面的鸡头凤尾用狗头和狮尾来代替,这是英语中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比如“He is a big wheel”在英语被翻译为他是一个大人物,这里的wheel被英语赋予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我国是不会用轮子还表示人物的。
3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或巩固文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内容应体现教材的本质内容,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沟通教材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推动教学展开。
例如,很多学生在对英语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后,就会发现一种现象,在西方,美国人们经常相互称赞,而对于这些称赞,哪些被称赞的人都会觉得理所应当,受之无愧。经过学生的讨论之后得到一个结论,因为他们之间在进行谈话时会将自己的意思直接表达,使得学生发现他们性格直率,进而对西方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英语语言现象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注意讲解文化背景知识,并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语言文化蕴含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明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广西轻工业,2014(07).
[2]陈彩霞.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3]江俊丽,陈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
[4]赵丽.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