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使阅读充满魅力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注,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读书方式,也叫评点。在明清时期,曾为批评大师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纵情挥洒的舞台。如今,由于它在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的频现,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关注。笔者也在本学期开设了批注式阅读课。实践证明,批注式阅读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使阅读充满魅力。
  批注式阅读,无论课内课外都可进行。它的独特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选材自主化
  
  常规的阅读课,都是学生读老师指定的文章,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或文后的问题。学生只是粗读了一遍课文,还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就被要求进入交流环节,结果往往是没有几个学生能说出什么。很多时候,学生还要受到统一阅读教材的限制,受到教科书编者的“提示”,受到语文教师的“点拨”。如此阅读,学生的“主体地位”怎能体现?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不同,他们对阅读内容所作的选择和反应也应该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看文学作品,有的喜欢读科技作品;有的欣赏文中的这一句,有的欣赏文中的那一段等等,不一而足。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和自主意识,凡事都喜欢自己作主。批注式阅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以每人各批一篇,可以一小组同学共批一篇,也可一大组同学共批一篇,即使全班同学共批一篇,仍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同时,允许学生在文中的任一处留痕,没有人在一边横加干涉,没有人在一旁指手画脚。真正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里,学生默读、欣赏、揣摩,与文本亲密接触,与作者倾心对话。
  
  二、表达个性化
  
  金克木先生就将自己的评点称作“与小说的对话”,甚至要谦称为“自言自语”。足见批注之个性化。而常规的阅读课,不管是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还是文后的问题,学生常常会有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更何况还有所谓参考答案的限制,学生的个性特长很难发挥,想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不免有些一厢情愿。批注式阅读,学生面对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文字,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进入文本。而情感参与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是学生有效参与的前提条件。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感悟文本的内涵,感受文字中流淌出的美好而复杂的感情,感受也许作者也难以用语言表达出的微妙之意。他们或用优美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喜爱,或用凝重的语句阐述自己的思考,或用率真的语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思索。如阅读席慕蓉的《燕子》一文,有学生这样为“……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批注:当自己独处他乡,看到家乡的事物,就把对家乡的思念,转化到小鸟身上,又因为自己的孤单,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赋予小鸟孤单的形象,并由此而同病相怜。阅读《穷是极地》一文,有学生这样为“踏实做事,就是财富的种子”批注:房子要一砖一瓦地造,庄稼要一次一次地浇灌,知识要一天一天地积累。所以要脚踏实地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把它铭刻在心。这些批注真实地表达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谁也不能否认,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亲身参与,感受特定情景,引起情感共鸣。通过批注,学生完成了由文本到内心的交流。
  
  三、评价多样化
  
  金圣叹在《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注》言:“文者见之谓之文,淫者见之谓之淫。”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势必见仁见智,言人人殊。富有个性的批注式阅读无疑给教师的评价增加了难度,它没有所谓的参考答案可供参考,教师评价学生没有唯一的标准与尺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探究文本的前提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因为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而应该注重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尊重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审美体验和独特理解。如在给《范进中举》作批注时,有学生就对胡屠户的行为表示可以理解:作为挣扎在社会底层的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的小人物,他渴望过上好日子,难道有错吗?作为父亲,面对一个毫无生活能力的穷书生女婿,他心疼自己的女儿,难道有罪吗?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行为变化是人之常情,不应该受到谴责。这个看法无疑是可取的,体现了学生对小说主题的多元理解。教师除了对学生的批注给以书面评价外,还可以进行口头评价,或就同一篇文章,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势必为批注式阅读平添一份魅力。
  袁宏道说:好的批注能“借彼舌根,通人慧性,假彼手腕,开人心胸”。诚然,我们的学生不是文艺评论家,所写的批注不太可能“通人慧性,开人心胸”,但却很可能“通己慧性,开己心胸”。若此,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阅读也才能真正充满魅力。
其他文献
在穆旦诗歌中,“行走在路上”这一命题已远超出现实经验,而得到了丰富的现代性阐发。关于“道路”以及“行走”的经验,已由具象指向抽象,由生命个体的求索困厄推及对宇宙存在的终
汪琬(1624年~1690年),字苕文,号钝庵,长洲(今苏州)人,清代著名散文作家,与侯方域、魏禧并称为“清初三大家”。他的传记名作《江天一传》历来受到后人的推崇。  明末清初广阔恢宏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传主传奇的经历为汪琬的传记写作提供了机缘、素材和灵感,汪琬本人则是个慷慨好义的狷急之士,对人、事物好恶分明,有丰富强烈的情感,遇到如此题目,自是不肯放过。处于明清之交的汪琬,历史让他背
生活是写作的泉源,这无疑为学生作文指明了方向。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涵丰富的文章。  “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根底”。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大文豪鲁迅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书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在阶段目标中鼓励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除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努力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外,还要提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在写作规范方面,提出
所谓专题教学法,就是以某一个角度为中心点,借助联想向四周辐射扩展,积极搜索相关或相近甚至相反的多则材料,然后对不同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异同,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全面、深入理解学习材料,同时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帮助他们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更多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的一种教学方法。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整体大于百分之和”,专题教学法将具有相同因素的一组作品组合在一
新课标对语文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强调阅读要进行探究性阅读。再从刚刚颁布的适用新课改省份的《2007年课程标准实验区语文高考考试大纲》来看,高考的阅读量将有所加大,考题也将更注重对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考查。新“考纲”新增加了“探究”能力,并将其能力层级定为F级,对“探究”能力所作的解释为“指探索和求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由此看来,中学语文教学对学
相思是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丽以相思为题材的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或许正应了韩愈那一句话:欢娱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闺怨相思.离愁别绪的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健康的牙齿不但能够正常地咀嚼食物,帮助消化,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还可以衬托孩子的容貌.不少专家提到目前龋齿的发生
期刊
皱纹是女性美容的大敌,然而有人30岁脸上就布满皱纹。有人年近花甲却脸色红润。那么怎样使皱纹“迟到”呢?除遗传因素外,生活中的许多食品也可以帮你些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