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作文亮丽起来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AO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在阶段目标中鼓励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除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努力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外,还要提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在写作规范方面,提出实践性的综合要求,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等等,还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下面就从写作常规的三个方面讲述如何让学生的作文亮丽起来。
  
  一、题目新颖——闪出第一道亮丽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是窗口,是文章出彩的第一道风景线。在义务教育阶段,别说是初中,即使是小学高年级,也出现了话题作文这样的考试类型,题目要学生自己拟定。如何在第一道关口就能有耀眼的亮丽?首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所给的话题,认真揣摩作文的要求,然后选取最适合话题的又是自己熟悉的材料,挖掘应有的主题,就可以开始定题了。我们可以从课本里找出好题目让学生咀嚼、琢磨,从中逐步领会拟题的要义。比如,教本中题目平实的:《范进中举》、《散步》、《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烟台的海》、《黄果树瀑布》、《秦兵马俑》;有满含作者感情色彩的:《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多收了三五斗》、《囚绿记》。我们还可以从课外阅读中找出一些特色题目让学生欣赏。比如,《回头是土》、《孝心无价》(毕淑敏);《千年一叹》、《为自己减刑》(余秋雨);《暴风雨的壮美》(美国南茜·波德森);《听泉》(日本东山魁夷),等等。就是学生作文中也有好的题目,这里试从中考佳作中试选几道题目。比如广州市2002年中考作文话题为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人生,有个考生自拟的题目为:《第一颗青苹果》。小作者用“第一颗”比喻迷蒙的初恋,作者尝到了它的酸涩,由此感悟到“原来人生并不简单,要仔细阅读”,以比喻为题,含蓄而耐人寻味。同样的话题,另一个学生拟定的题目是《写满爱的社会》,将社会拟作可写之物,“写满爱”三个字,充分表达了对新时代新风尚的赞颂感激之情。江苏徐州曾经遭受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徐州中考话题作文为:水。有个考生用借代的手法拟了一个新颖的题目:《绿色,我的梦》,作者以绿色借代水和农作物,并称之为“我的梦”,对水的期盼尽在其中。
  
  二、形式别致——凸显结构上优势
  
  作文的形式犹如商品的包装,“包装”有特色,就会使作文有闪光点,既能凸显结构上优势,也能提高作文的档次。1.加题记。题记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能使读者,特别是阅卷老师一下子明白本文的主要内容或主旨。比如作文《多姿多彩就是你》,小作者认为,学校生活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感悟。文章从“俯视”、“正视”、“仰视”三个角度去写,新颖而别致。他的题记很有特色,引用了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题记既照应了题目和后面的内容,又高度概括了学校生活。2.小标题。文章安排适当的小标题,不仅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能达到提示文章内容的作用。比如作文《快乐暑假,我做主》,文章把暑假安排比作四大美味,分成四个小标题:第一味:敞开肚皮“吃”;第二味:“学”到老,活到老;第三味:独立生活去“野营”;第四味:养精蓄力“睡”。从小标题中可以看出作者暑假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极富个性化。3.书信体。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文体。因为用第二人称写出来,如同促膝谈心,很有亲切感。作文《给爸爸的一封信》中的爸爸是位民营企业的老板,在“我”12岁那年,爸爸找到了另外一个女人,出走了。“我”回忆了童年时代爸爸对我的关爱,回忆了爸爸出走以后妈妈维持家庭的艰辛,写得情真意切,哀怨中又充满热切的思念,很能打动阅读者的心。
  
  三、语言优美——打动阅读者心田
  
  语言好像是砌墙的砖。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没有语言美来支撑是无法想象的。这里不妨试举数例,比如词语新鲜的:1.班主任老师又在喋喋不休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2.路窄得已经容不下我瘦瘦的身影。角度巧妙的:3.小婷婷居然把爸爸丢了,急得她“哇”地一声大哭起来;4.大柳树搅动了满天风雨。形式别致的:5.男生是一个很男生的男生,女生是一个很女生的女生。这个很男生的男生和很女生的女生凑成了同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立意高远的:6.奶奶的童话,连同那遥远的歌,一块儿为我编织了睡意,把我送到一个星星与蝙蝠营造的梦境中。以上这些句子很美,也易于打动阅读者的心。但是,语言的功底要靠平时的积累,它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以,语言优美是每一个学生应该追求的目标,每个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优劣实际上也能反映出小读者平时的阅读量。
  让学生作文亮丽起来的办法不少,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好例,再分别归类整理,做好作文讲评,学生的作文是可以上一个高平台的。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开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大多数地方的语文教学表现出的一种倾向仍然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多数时候是师生沉浸在琐细的理性分析之中,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这种理性的分析课很难使学生走进作品的境界,享受到课文的美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究其原因,是我们老师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语文
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都擅长剪辑细节,不过小说中还有故事情节,即多用故事情节来串起细节。相比起小说来,散文中的细节表现更为突出。且看《公寓生活记趣》中这个细节:“我们的公寓邻近电车厂,可是我始终没弄清楚电车是几点钟回家。‘电车回家’这句子仿佛不很合适——大家公认电车为没有灵魂的机械,而‘回家’两个字有着无数的情感洋溢的联系。但是你没看见过电车进厂的特殊情形罢?一辆衔接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明确要求诗歌鉴赏“把握作品的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能力层级为“D”。这“全面理解,深刻领悟”是对我们学生提出的比较高的要求。对我们学生来说,诗歌鉴赏难在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上,更难在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上。因为,诗歌鉴赏既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又要学生把握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一切内涵,还要学生调
在诗歌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欣赏诗歌思想内容时仅注重诗歌本身的内容,也就是诗歌句意,而对于与诗歌相关的一些内容考虑较少,比方说,诗歌所处时代的风貌,诗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诗歌前面的“序”以及诗歌作品的思想性等等。其实要想准确地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要注意以上的这些问题。下面我将以古典诗歌为例,谈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适当了解诗歌所处时代的风貌,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文本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的把握,它把创设审美意境、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在一次观摩课上,我多次听到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响起,这令我感触很深:精选的课文其实是充满了美的情趣的,然而,审美还需要一种媒介,一种能让文字与情感相连接的纽带。音乐,刚好就可以充当这个角色。那么,怎样实现音乐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呢?本人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
关于国人的膳食营养,近十奈年来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和改变,但不是说我们的膳食结构无懈可击,营养供应最为标准。据一项对我国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大规模膳食调查研究结果表
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虽已离开了我们,而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却始终萦绕在观众的脑际.据说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再吸烟了!"这是她用生命的代价喊
期刊
在穆旦诗歌中,“行走在路上”这一命题已远超出现实经验,而得到了丰富的现代性阐发。关于“道路”以及“行走”的经验,已由具象指向抽象,由生命个体的求索困厄推及对宇宙存在的终
汪琬(1624年~1690年),字苕文,号钝庵,长洲(今苏州)人,清代著名散文作家,与侯方域、魏禧并称为“清初三大家”。他的传记名作《江天一传》历来受到后人的推崇。  明末清初广阔恢宏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传主传奇的经历为汪琬的传记写作提供了机缘、素材和灵感,汪琬本人则是个慷慨好义的狷急之士,对人、事物好恶分明,有丰富强烈的情感,遇到如此题目,自是不肯放过。处于明清之交的汪琬,历史让他背
生活是写作的泉源,这无疑为学生作文指明了方向。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涵丰富的文章。  “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根底”。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大文豪鲁迅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