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55-01
当前,中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必须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挖掘其中蕴涵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全力构建适宜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斯宾塞认为:“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这就是创造学习,它是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统一的、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能促进学生更进一步地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对教师的迷信;它能培养学生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并揭示矛盾,解决矛盾,也就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突破、产生创造性的设想,使学生懂得学习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把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那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设疑问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它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所以,只有对现有资料的观点、结论善于怀疑,才能有创新。“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怀疑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不断探求知识的未来领域的怀疑感是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可贵心理品质。怀疑的关键在于教师善于设疑,宋代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设疑的方法:
首先,利用教材本身的内容设疑。众所周知,课本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和基本依据,为教学活动提供知识内容,反映了编者认同的史实和史观,然而,现行的教材采用的是叙事为主的体裁,对众多的事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揭示本质,也并非法定的东西,往往有些观点陈旧落后.现在的中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求知欲旺。教师若能根据这种情况,合理引进课外知识,加强信息 补充,及时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则能力的培养就事半功倍了。如:我们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意识出发,对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种侵略行径深恶痛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从正面角度去考虑,它往往使学生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破坏,人民遭受奴役,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教师干脆提出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问题提出后,学生必然会去积极思考,于是,人们的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其次,对中外历史事件,历史的前后史实加以对比和联系,在对比和联系中设疑。比如,17、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和俄国各采取什麽对策?结果如何?
再次,善于从平淡无奇中设疑。如: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已有维新思想,而中国为什麽那时不进行维新变法而搞洋务运动呢?
二、启发创新,让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任何创新都是由于受到某种启发而形成的。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在心理学中叫做“原型”。教师要善于借助“原型”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没有思考、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性学习。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启发,在讲解时要注意留有余地。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落后就要挨打。”我提出这个问题,并指出它能得出多种结论,同时,先启发两种结论:(1)“落后一定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2)“落后可以不挨打”。如:我国古代辽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入侵中原。接着,让学生思考、议论,提出其他的结论。这样,学生的思维有了用武之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自我评价
教师在创造了问题情景后,组织学生进行准备(讨论、收集资、参观、观看电影或录像等)。然后,让学生对发现和创新结论进行交流、对比、辩论和评价。因为是历史问题,所以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还必须要用史实加以论证。学生之间有知识和思维的差异,所以经过讨论和辩论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时纠正自己的结论和发展自己的结论,又进一步激发自身对问题的好奇心,再去思考、探究、促进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思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学好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造能力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当前,中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必须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挖掘其中蕴涵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全力构建适宜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斯宾塞认为:“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这就是创造学习,它是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统一的、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能促进学生更进一步地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对教师的迷信;它能培养学生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并揭示矛盾,解决矛盾,也就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突破、产生创造性的设想,使学生懂得学习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把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那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设疑问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它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所以,只有对现有资料的观点、结论善于怀疑,才能有创新。“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怀疑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不断探求知识的未来领域的怀疑感是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可贵心理品质。怀疑的关键在于教师善于设疑,宋代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设疑的方法:
首先,利用教材本身的内容设疑。众所周知,课本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和基本依据,为教学活动提供知识内容,反映了编者认同的史实和史观,然而,现行的教材采用的是叙事为主的体裁,对众多的事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揭示本质,也并非法定的东西,往往有些观点陈旧落后.现在的中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求知欲旺。教师若能根据这种情况,合理引进课外知识,加强信息 补充,及时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则能力的培养就事半功倍了。如:我们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意识出发,对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种侵略行径深恶痛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从正面角度去考虑,它往往使学生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破坏,人民遭受奴役,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教师干脆提出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问题提出后,学生必然会去积极思考,于是,人们的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其次,对中外历史事件,历史的前后史实加以对比和联系,在对比和联系中设疑。比如,17、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和俄国各采取什麽对策?结果如何?
再次,善于从平淡无奇中设疑。如: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已有维新思想,而中国为什麽那时不进行维新变法而搞洋务运动呢?
二、启发创新,让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任何创新都是由于受到某种启发而形成的。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在心理学中叫做“原型”。教师要善于借助“原型”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没有思考、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性学习。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启发,在讲解时要注意留有余地。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落后就要挨打。”我提出这个问题,并指出它能得出多种结论,同时,先启发两种结论:(1)“落后一定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2)“落后可以不挨打”。如:我国古代辽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入侵中原。接着,让学生思考、议论,提出其他的结论。这样,学生的思维有了用武之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自我评价
教师在创造了问题情景后,组织学生进行准备(讨论、收集资、参观、观看电影或录像等)。然后,让学生对发现和创新结论进行交流、对比、辩论和评价。因为是历史问题,所以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还必须要用史实加以论证。学生之间有知识和思维的差异,所以经过讨论和辩论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时纠正自己的结论和发展自己的结论,又进一步激发自身对问题的好奇心,再去思考、探究、促进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思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学好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造能力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