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如战场,分秒必争。考场作文由于明确的时间限制,容不得考生像平时练笔那样反复推敲,常常会出现某些缺陷,遇到某种困难,限入某种困境,使写作难以为继,完不成篇;即使勉强完篇,文章也不如人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推倒重来,又为时间所不允。于是采取某些特殊的手段,力图挽救,是积极的作法。
一、立意平淡浮浅,则充实材料,升华思想内涵。
考场作文动笔之前,一般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在文章立意上作全面深入的思考,往往先入为主,想到一个中心和有关材料,就急于行文了,乃至文章写了大半,才发现所到达的思想内容平淡浮浅,缺乏深意。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们不妨充实材料,升华思想内容,力求使文章深刻一些。
文章的思想内容是蕴含在记人写事的具体材料中或论述的层次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材料,思想内容难以深刻地表现出来。中考作文立意平淡浮浅大多是材料不足或没有深入挖掘所致。为此,当发现立意平淡浮浅的毛病时,应立即补充新鲜生动的材料,或挖掘原材料所包含思想意义,从而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深刻的表现。如写《她这个人》,有考生把她这个人爽朗、聪颖和爱美的个性写得栩栩如生,把她排练文艺节目、出板报等写得详尽具体,而在结尾时对这一重要材料一笔带过,即“中考前夕,在填报志愿时同学们大多填报重点高中,她却出人意料地报考职中”。这样文章虽叙事具体,描写生动,但没有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境界,故而主题缺乏深度。好在考生及时发现了问题,集中笔默把她为什么报考职中,如何做通家长工作,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憧憬等,用夹叙夹议的笔墨详尽地表达出来。经此材料的补充,一个有个性、有主见、有理想的“她”跃然纸上,全文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增强了。
二、内容单薄粗略,则添枝加叶,增加细节描写。
考场作文内容单薄粗略是一种常见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文章立意不好、思想不清、结构混乱,而是大致在两方面出了问题:一是材料贫乏,内容空乏;二是表达欠缺,粗略简陋。材料贫乏,内容空乏的作文,往往是用一些笼统的、概括的材料,不能给人以具体的材料,因而让人觉得内容单薄粗略。如果是表达欠缺、粗略简陋的作文,一般是缺少细节描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添枝加叶,增加细节描写,使文章丰富起来。如写《春风满故乡》,其中一段写道“再看那乡村,农民们也盖起了式样新颖的楼房,有的楼顶上还装有太阳能热水器。”这样的景状不回故乡也能想象出来,可谓材料贫乏、内容贫乏。后来及时补充了一段文字:“我们去参观了农民的新建住宅,穿过乡间的小路,我们走进一家农舍,迎面是一幢二层楼房,十分别致。墙面上贴着磁砖,在阳光照射下,鲜艳夺目。阳台上的栏杆还雕有飞鸟的图案,使小楼更富有艺术气息。主人把我们引进屋,我数了数大小共12间,听说这样的楼房已很普及。这家只有5口人,是靠发展庭院经济和养殖业富起来的,于是造起了这幢楼房。告别主人,我们又迈上了田埂,我回过头去只见那田野上的幢幢小楼房,在夕阳余辉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秀丽。”由于添加了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了参观农舍的细节,“农民们也盖起了式样新颖的楼房”,就不再是笼统的、模糊的印象了。人们读了这段补充文字就会感受到故乡起了巨大变化,内容详实,有血有肉了。
三、发现偏体,则及时调整,自圆其说。
如果写文章动笔之前,头脑里早已充分酝酿成熟,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做到胸有成竹,那么一般来说,落笔成文是不大会偏题的。考场上为追求写作速度,文章构思所花时间有限,绝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几分钟之后就走笔疾书,构思时间相对仓促,难以把整篇文章的主题、结构、顺序、详略考虑得十分周详,往往只考虑个大概,然后边写边琢磨。有的甚至构思与表达同步进行,于是文章偏题的毛病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文章偏离了中心,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为了不至于“砸锅”,就该采取应急办法。
1、充分利用自我意识,及时调整思路。文章的表达总是作文材料经大脑思维加工之后,才转换成书面语言输出的。加强自我意识的监督、控制,就是要在信息尚处于加工阶段还未输出的时期,自我发现不符合作文题旨,就可立即进行调整。在作文思维过程中,自我意识的控制,主要应当注意这几个警觉点:
(1)“开头切忌长”。文章开头写得长,势必影响到后边文字的表达,轻则淡化主题,重则偏离主题。几百字的文章,若开头一段写上一百多字尚未触及题旨,那就要意识到可能偏题了,必须立即检查自己的思路方向,审视文章主题,及时调整思路。作文的开头应紧扣题目,简单明了。
(2“材料切忌散”。一旦作文思路打开,头脑里出现了许多可以加工的信息材料——作文内容。如果不认真筛选,提炼出集中表达主题的材料,匆匆写进文章里去,也应该意识到偏题了。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对材料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表达时每写一则材料都要有意识地用主题检查一下,如果觉得偏离了中心,就要自我调节,别舍不得割爱。
(3)“思路切忌糊”。文章的思路是随着表达的深入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朗的。如果文章写了三分之一,头脑中的思路还是一个粗略的轮廓,比较杂乱,甚至还迷迷糊糊就应该停笔思考,检查一下思维过程,有没有离开主题。若发现思维没有围绕主题展开,头脑里主题不明、线索不清,则要对思路进行调整,对立意、谋篇布局进行审查。经主动反思,强化主题意识,明确思维方向,自觉以主题思想控制思维发展。
2、局部删补,改头换尾,补上点睛之笔。偏离主题的信息已加工成书面语言输出,在文章完成后才发现,怎么办?若推翻重写,时间不允许,这时不得已求次,在原文基础上采取补救办法。因为已发现了偏题,所以就应该知道病症在哪里。如果是局部的,则作局部删补,添上必要的、能突出主题思想的的内容,这样所花改动时间不会很多。如果是全局性的毛病,则要动大手术。先迅速统览全文总体把握,可用的尽量保留,然后重新修改首尾两段。开头一段可揭示主题,结尾一段直接点明文章主题,使其首尾呼应。对中间部分有损主题思想的则大刀阔斧砍掉,在留下的文字中加补一些强化主题的语句,这样也可使文章基本立住脚跟。万般无奈,出此下策,仅仅是为避免全军覆没而已。
【作者简介:宋世林,男,生于1971年9月,中共党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1991年9月参加工作,长期担任语文教学,并任班主任工作;2011年9月调到横山中学;2011年下期至今担任横山中学政教主任职务。1997年获得遂宁市市中区教育局“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8年下期获得区教育局“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10年3月被评为区教育局“知名教师”。通讯地址: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常理乡常乐街(四川省遂宁市横山中学);邮编:629012;电话:13982597726;信箱:ssl700928@163.com】
一、立意平淡浮浅,则充实材料,升华思想内涵。
考场作文动笔之前,一般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在文章立意上作全面深入的思考,往往先入为主,想到一个中心和有关材料,就急于行文了,乃至文章写了大半,才发现所到达的思想内容平淡浮浅,缺乏深意。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们不妨充实材料,升华思想内容,力求使文章深刻一些。
文章的思想内容是蕴含在记人写事的具体材料中或论述的层次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材料,思想内容难以深刻地表现出来。中考作文立意平淡浮浅大多是材料不足或没有深入挖掘所致。为此,当发现立意平淡浮浅的毛病时,应立即补充新鲜生动的材料,或挖掘原材料所包含思想意义,从而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深刻的表现。如写《她这个人》,有考生把她这个人爽朗、聪颖和爱美的个性写得栩栩如生,把她排练文艺节目、出板报等写得详尽具体,而在结尾时对这一重要材料一笔带过,即“中考前夕,在填报志愿时同学们大多填报重点高中,她却出人意料地报考职中”。这样文章虽叙事具体,描写生动,但没有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境界,故而主题缺乏深度。好在考生及时发现了问题,集中笔默把她为什么报考职中,如何做通家长工作,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憧憬等,用夹叙夹议的笔墨详尽地表达出来。经此材料的补充,一个有个性、有主见、有理想的“她”跃然纸上,全文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增强了。
二、内容单薄粗略,则添枝加叶,增加细节描写。
考场作文内容单薄粗略是一种常见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文章立意不好、思想不清、结构混乱,而是大致在两方面出了问题:一是材料贫乏,内容空乏;二是表达欠缺,粗略简陋。材料贫乏,内容空乏的作文,往往是用一些笼统的、概括的材料,不能给人以具体的材料,因而让人觉得内容单薄粗略。如果是表达欠缺、粗略简陋的作文,一般是缺少细节描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添枝加叶,增加细节描写,使文章丰富起来。如写《春风满故乡》,其中一段写道“再看那乡村,农民们也盖起了式样新颖的楼房,有的楼顶上还装有太阳能热水器。”这样的景状不回故乡也能想象出来,可谓材料贫乏、内容贫乏。后来及时补充了一段文字:“我们去参观了农民的新建住宅,穿过乡间的小路,我们走进一家农舍,迎面是一幢二层楼房,十分别致。墙面上贴着磁砖,在阳光照射下,鲜艳夺目。阳台上的栏杆还雕有飞鸟的图案,使小楼更富有艺术气息。主人把我们引进屋,我数了数大小共12间,听说这样的楼房已很普及。这家只有5口人,是靠发展庭院经济和养殖业富起来的,于是造起了这幢楼房。告别主人,我们又迈上了田埂,我回过头去只见那田野上的幢幢小楼房,在夕阳余辉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秀丽。”由于添加了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了参观农舍的细节,“农民们也盖起了式样新颖的楼房”,就不再是笼统的、模糊的印象了。人们读了这段补充文字就会感受到故乡起了巨大变化,内容详实,有血有肉了。
三、发现偏体,则及时调整,自圆其说。
如果写文章动笔之前,头脑里早已充分酝酿成熟,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做到胸有成竹,那么一般来说,落笔成文是不大会偏题的。考场上为追求写作速度,文章构思所花时间有限,绝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几分钟之后就走笔疾书,构思时间相对仓促,难以把整篇文章的主题、结构、顺序、详略考虑得十分周详,往往只考虑个大概,然后边写边琢磨。有的甚至构思与表达同步进行,于是文章偏题的毛病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文章偏离了中心,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为了不至于“砸锅”,就该采取应急办法。
1、充分利用自我意识,及时调整思路。文章的表达总是作文材料经大脑思维加工之后,才转换成书面语言输出的。加强自我意识的监督、控制,就是要在信息尚处于加工阶段还未输出的时期,自我发现不符合作文题旨,就可立即进行调整。在作文思维过程中,自我意识的控制,主要应当注意这几个警觉点:
(1)“开头切忌长”。文章开头写得长,势必影响到后边文字的表达,轻则淡化主题,重则偏离主题。几百字的文章,若开头一段写上一百多字尚未触及题旨,那就要意识到可能偏题了,必须立即检查自己的思路方向,审视文章主题,及时调整思路。作文的开头应紧扣题目,简单明了。
(2“材料切忌散”。一旦作文思路打开,头脑里出现了许多可以加工的信息材料——作文内容。如果不认真筛选,提炼出集中表达主题的材料,匆匆写进文章里去,也应该意识到偏题了。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对材料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表达时每写一则材料都要有意识地用主题检查一下,如果觉得偏离了中心,就要自我调节,别舍不得割爱。
(3)“思路切忌糊”。文章的思路是随着表达的深入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朗的。如果文章写了三分之一,头脑中的思路还是一个粗略的轮廓,比较杂乱,甚至还迷迷糊糊就应该停笔思考,检查一下思维过程,有没有离开主题。若发现思维没有围绕主题展开,头脑里主题不明、线索不清,则要对思路进行调整,对立意、谋篇布局进行审查。经主动反思,强化主题意识,明确思维方向,自觉以主题思想控制思维发展。
2、局部删补,改头换尾,补上点睛之笔。偏离主题的信息已加工成书面语言输出,在文章完成后才发现,怎么办?若推翻重写,时间不允许,这时不得已求次,在原文基础上采取补救办法。因为已发现了偏题,所以就应该知道病症在哪里。如果是局部的,则作局部删补,添上必要的、能突出主题思想的的内容,这样所花改动时间不会很多。如果是全局性的毛病,则要动大手术。先迅速统览全文总体把握,可用的尽量保留,然后重新修改首尾两段。开头一段可揭示主题,结尾一段直接点明文章主题,使其首尾呼应。对中间部分有损主题思想的则大刀阔斧砍掉,在留下的文字中加补一些强化主题的语句,这样也可使文章基本立住脚跟。万般无奈,出此下策,仅仅是为避免全军覆没而已。
【作者简介:宋世林,男,生于1971年9月,中共党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1991年9月参加工作,长期担任语文教学,并任班主任工作;2011年9月调到横山中学;2011年下期至今担任横山中学政教主任职务。1997年获得遂宁市市中区教育局“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8年下期获得区教育局“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10年3月被评为区教育局“知名教师”。通讯地址: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常理乡常乐街(四川省遂宁市横山中学);邮编:629012;电话:13982597726;信箱:ssl7009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