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因此,我们也深信:课改,不仅会使学生,而且会使教师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终身教育理念,我们更关注幼儿在学习中的乐趣、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欲望,而這一切与我们的教学理念是息息相关的。为了点燃幼儿的探索欲望,唤醒创造潜能,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使他们的童年充满快乐,充满探索和发现,充满惊讶、惊喜、兴奋和成功的体验。由此可见,教师在活动中的“定位”显得尤为关键,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选材——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
拥有童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是选材的首要条件。《纲要》指出:教育内容选择要体现“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视野”的原则,因此教师应关注和重视孩子们生活中感受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孩子身边选择易于获得和有教育价值的活动主题开展活动。如:以“关注环境、自然和自然资源”为主题,可以开展各种户外活动,让幼儿学会珍惜、尊重自然万物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可以开展语言、艺术等活动,培养幼儿树立一个高尚而富有人情的社会观,让他们知道,唯有“有环保意识”,我们才能长时间享受自然之馈赠及地球之瑰丽。在“蟹”的主题生成中,因某一幼儿从家里带来了两只螃蟹,引起了大家的围观、议论、“研究”,于是我为幼儿提供了图书、图片、更多的活蟹,让幼儿投入到查找资料的研究活动中去,抓住机会,因势利导,抓住教材的教育性和可行性,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顺应了幼儿的好奇心,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繁忙而琐碎的,尤其是农村的幼儿教师。在这样一个幼儿教育备受关注的时代,幼儿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其他职业所无法比拟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提出:“这种教育应能真正地和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的需要,并应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才智和潜力,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和改造社会。”这种高质量的教育对人的终身生活有潜在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的农村家庭更具有长远、正面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在选择活动课程时要充分体现“生活即课程”——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这一选材原则。
二、提问——不再是“知其然”,而是“知其所以然”
提问是一门艺术,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激起幼儿的无限遐想,让他们思维活跃,滔滔不绝。相反,单调、枯燥、毫无生气的提问,会使课堂死气沉沉。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富有意义而具有开放性、启发性,能够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主动去建构知识,而不是束缚他们的想象,把问题框于原设框架之内,让他们记忆模仿知识。在“蟹”的生成活动中,我注意到幼儿关注“蟹”的兴趣很浓,但还处在表面,如蟹足、色彩、形状等,如果只是对这些看似是问题而又毫无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无疑是浪费时间。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何引导幼儿更深入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呢?于是我设置了一些问题:“为什么有的螃蟹要把海星放在自己壳上?”(为了伪装)“为什么伪装?”(幼儿议论)在我的引导下,幼儿兴致高涨,对蟹的自卫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此我感到,儿童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并不满足于“知其然”的知识,其能动性主要体现在追究“其所以然”的知识。
提问是无处不在的。陶行知先生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这就赋予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时间和空间上很大的弹性,同样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我们应有创新精神,让提问互动起来,成为与孩子沟通的纽带,让孩子去探索、去了解更多的“为什么”。
三、指导——相信幼儿,适当把“知识贷款”给予幼儿
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应毫不吝啬地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放开手脚,让他们充分自主活动。当然放开手脚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放任幼儿漫无边际地随便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使活动组织“活而不乱”。在参与合作过程中,幼儿遇到“麻烦”在所难免,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幼儿在自主体验中层层推进,发现真理。当然,问题太难、太隐蔽,难免会挫伤幼儿的兴趣,教师要把握适度的原则。瑞纳尔蒂指出:只有当儿童感到无能为力或需要额外帮助时,成人才可以合法地将自己的“知识贷款”给予儿童,儿童将通过这一努力,使这些“贷款”很快地得到回报升值并变得愈加珍贵。就如前面在“蟹”的生成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只注意观察蟹的外形、动态,而没有想到要深入研究蟹的内部结构。于是我抓住机会,把一只死螃蟹肚皮剥开,引起了幼儿的议论,并告诉幼儿“白的是鳃”。于是幼儿开始研究螃蟹的内部结构来。在活动中我主动出击,把幼儿的兴趣点转向研究螃蟹的内部结构上来,让他们去研究、去发现。
指导是活动中幼儿发展的重要核心因素,它关系到孩子获得知识的态度和接受新事物的兴趣,因此教师的任务并不只是促进幼儿认知和智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和促进幼儿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健康发展,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愿望。
四、评价——重“过程”轻“结果”
《纲要》理念下的活动强调的是经过幼儿的亲身体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活动评价应着重于过程,让知识仅仅作为载体,看孩子是如何思维的,是如何接受知识的,因此我们会关注的是幼儿通过此活动,生存能力有了多大的提高,遇到同样的事物、情境会不会触类旁通、灵活应用?如,让幼儿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让幼儿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让他们认识真理,让他们在不断探索和反复体验中去发现真理。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教会了幼儿,因为幼儿能复述出我们要他们记住的名称,可以重复我们演示给他们的实验,却忽略了他们根本不能在不同情境中的知识迁移。我们不能仅局限于一些技能和技巧的练习,而应更多关注他们丰富的想象和大胆表现的热情,那些特定的技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也许我们曾为孩子能逼真地模仿范画,为孩子画得非常像而欣慰,却不曾想到孩子一旦离开范画,就什么也画不出来,是因为他们仅仅眼中有画,而心中无画……所以,对幼儿的评价,教师要以尊重幼儿的差异为前提,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看他们在活动中是否得到了体验,得到了发展,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显事实——会与不会。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授之以渔”,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炼就生存的能力,从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样也让自己在改革中成为发展中的人。
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终身教育理念,我们更关注幼儿在学习中的乐趣、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欲望,而這一切与我们的教学理念是息息相关的。为了点燃幼儿的探索欲望,唤醒创造潜能,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使他们的童年充满快乐,充满探索和发现,充满惊讶、惊喜、兴奋和成功的体验。由此可见,教师在活动中的“定位”显得尤为关键,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选材——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
拥有童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是选材的首要条件。《纲要》指出:教育内容选择要体现“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视野”的原则,因此教师应关注和重视孩子们生活中感受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孩子身边选择易于获得和有教育价值的活动主题开展活动。如:以“关注环境、自然和自然资源”为主题,可以开展各种户外活动,让幼儿学会珍惜、尊重自然万物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可以开展语言、艺术等活动,培养幼儿树立一个高尚而富有人情的社会观,让他们知道,唯有“有环保意识”,我们才能长时间享受自然之馈赠及地球之瑰丽。在“蟹”的主题生成中,因某一幼儿从家里带来了两只螃蟹,引起了大家的围观、议论、“研究”,于是我为幼儿提供了图书、图片、更多的活蟹,让幼儿投入到查找资料的研究活动中去,抓住机会,因势利导,抓住教材的教育性和可行性,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顺应了幼儿的好奇心,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繁忙而琐碎的,尤其是农村的幼儿教师。在这样一个幼儿教育备受关注的时代,幼儿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其他职业所无法比拟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提出:“这种教育应能真正地和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的需要,并应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才智和潜力,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和改造社会。”这种高质量的教育对人的终身生活有潜在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的农村家庭更具有长远、正面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在选择活动课程时要充分体现“生活即课程”——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这一选材原则。
二、提问——不再是“知其然”,而是“知其所以然”
提问是一门艺术,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激起幼儿的无限遐想,让他们思维活跃,滔滔不绝。相反,单调、枯燥、毫无生气的提问,会使课堂死气沉沉。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富有意义而具有开放性、启发性,能够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主动去建构知识,而不是束缚他们的想象,把问题框于原设框架之内,让他们记忆模仿知识。在“蟹”的生成活动中,我注意到幼儿关注“蟹”的兴趣很浓,但还处在表面,如蟹足、色彩、形状等,如果只是对这些看似是问题而又毫无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无疑是浪费时间。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何引导幼儿更深入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呢?于是我设置了一些问题:“为什么有的螃蟹要把海星放在自己壳上?”(为了伪装)“为什么伪装?”(幼儿议论)在我的引导下,幼儿兴致高涨,对蟹的自卫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此我感到,儿童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并不满足于“知其然”的知识,其能动性主要体现在追究“其所以然”的知识。
提问是无处不在的。陶行知先生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这就赋予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时间和空间上很大的弹性,同样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我们应有创新精神,让提问互动起来,成为与孩子沟通的纽带,让孩子去探索、去了解更多的“为什么”。
三、指导——相信幼儿,适当把“知识贷款”给予幼儿
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应毫不吝啬地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放开手脚,让他们充分自主活动。当然放开手脚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放任幼儿漫无边际地随便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使活动组织“活而不乱”。在参与合作过程中,幼儿遇到“麻烦”在所难免,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幼儿在自主体验中层层推进,发现真理。当然,问题太难、太隐蔽,难免会挫伤幼儿的兴趣,教师要把握适度的原则。瑞纳尔蒂指出:只有当儿童感到无能为力或需要额外帮助时,成人才可以合法地将自己的“知识贷款”给予儿童,儿童将通过这一努力,使这些“贷款”很快地得到回报升值并变得愈加珍贵。就如前面在“蟹”的生成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只注意观察蟹的外形、动态,而没有想到要深入研究蟹的内部结构。于是我抓住机会,把一只死螃蟹肚皮剥开,引起了幼儿的议论,并告诉幼儿“白的是鳃”。于是幼儿开始研究螃蟹的内部结构来。在活动中我主动出击,把幼儿的兴趣点转向研究螃蟹的内部结构上来,让他们去研究、去发现。
指导是活动中幼儿发展的重要核心因素,它关系到孩子获得知识的态度和接受新事物的兴趣,因此教师的任务并不只是促进幼儿认知和智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和促进幼儿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健康发展,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愿望。
四、评价——重“过程”轻“结果”
《纲要》理念下的活动强调的是经过幼儿的亲身体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活动评价应着重于过程,让知识仅仅作为载体,看孩子是如何思维的,是如何接受知识的,因此我们会关注的是幼儿通过此活动,生存能力有了多大的提高,遇到同样的事物、情境会不会触类旁通、灵活应用?如,让幼儿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让幼儿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让他们认识真理,让他们在不断探索和反复体验中去发现真理。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教会了幼儿,因为幼儿能复述出我们要他们记住的名称,可以重复我们演示给他们的实验,却忽略了他们根本不能在不同情境中的知识迁移。我们不能仅局限于一些技能和技巧的练习,而应更多关注他们丰富的想象和大胆表现的热情,那些特定的技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也许我们曾为孩子能逼真地模仿范画,为孩子画得非常像而欣慰,却不曾想到孩子一旦离开范画,就什么也画不出来,是因为他们仅仅眼中有画,而心中无画……所以,对幼儿的评价,教师要以尊重幼儿的差异为前提,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看他们在活动中是否得到了体验,得到了发展,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显事实——会与不会。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授之以渔”,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炼就生存的能力,从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样也让自己在改革中成为发展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