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遵循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创新教育。因此在新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学科的基础,为民族和国家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传统语文教学在新形式下,日益显得捉襟见肘,步履艰难。传统语文教学以培养继承型人才为目标,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以灌输知识为手段,以三中心(教材、教师、课堂)为基本教学特征,机械的知识训练,繁琐的条分缕析,不厌其烦地肢解语言,严重扼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创新教育,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特征,要求语文教师创造出充满探索气氛的语文学习环境,为学生寻找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语文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独到的发现和超乎寻常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探究未知领域。总之,在语文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启发、点拨,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潜能,使他们的身心和心智全面发展,知识和能力同步提高,真正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具备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必须先具有敢于怀疑前人成说成见的精神和胆魄。培养学生的否定成说的胆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
可是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让学生写作文,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特别是对文本主题的诠释问题就更加严重。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又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不少语文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将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程度的惟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但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中,从而表现为对认识取向过分的求同,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上述两种做法在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上,可以说是轩轾难分,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创新思维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补。而一旦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偏离时,常常不能正确地加以评价、肯定和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使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成果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满足于教师或参考书对文本分析的主题的理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受到压抑、扼杀,对教师的讲解或参考书上的成说不敢怀疑,更不敢否定,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包容学生对作品主题的不同理解,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的不同理解。引导学生提出观点,但不一定要否定别人的观点,在文本理解上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举教学实践中处理的两例。
1.否定成说,重新阐释
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先把教参上对主题的诠释告诉学生。教参用成语“讳疾忌医”来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同学们没有什么异议。我让他们查词典上对“讳疾忌医”的解释,词典上的解释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怕人知道有病”,说明自己知道自己有病。我让同学们读课文看看蔡桓公是否知道自己有病,学生读后明白开始时蔡桓公是不知道自己“有疾在腠理”、“病在肌肤”、“病在肠胃”的。他不让扁鹊治的理由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这样的难以改变的偏见。到此学生明白了,蔡桓公病不断加深以致死的原因是自己的偏见和盲目自信,而不是“讳疾”。这时再让学生讨论,重新诠释主题为“摈弃偏见和盲目自信,认真对待批评和建议,不忽视小的纰漏,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成大事,避大祸”。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真正明白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信念也就开始产生乃至确定,并敢于怀疑,创新也有了基础。
2.肯定成说,再立新解
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我就采用了这种做法(分析如前文)。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小说的主题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提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参和许多评论文章都如是说,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能不能做别的诠释呢?我向学生提出了这一问题。同学们认真分析、充分讨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可以是于勒,小说的主题也可以这样概括:小说通过对于勒被整个社会所抛弃的悲剧命运的侧面描述,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现实,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生活极不稳定,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当然,在讨论过程中,也有同学提出,主人公是“我”,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于是我要求把自己提出这种见解的理由写成短文参与讨论,而不是给予简单的否定。我觉得这样做更符合阅读的规律,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充分说明学生中蕴藏着何等可贵的潜力,而我们在教学中奇缺的就是对学生质疑水平的鼓励和珍爱。有了学生大胆质疑的课堂,将是高质量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和顿悟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越来越善于提问,勇于提问,创造性地提问。
传统语文教学在新形式下,日益显得捉襟见肘,步履艰难。传统语文教学以培养继承型人才为目标,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以灌输知识为手段,以三中心(教材、教师、课堂)为基本教学特征,机械的知识训练,繁琐的条分缕析,不厌其烦地肢解语言,严重扼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创新教育,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特征,要求语文教师创造出充满探索气氛的语文学习环境,为学生寻找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语文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独到的发现和超乎寻常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探究未知领域。总之,在语文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启发、点拨,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潜能,使他们的身心和心智全面发展,知识和能力同步提高,真正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具备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必须先具有敢于怀疑前人成说成见的精神和胆魄。培养学生的否定成说的胆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
可是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让学生写作文,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特别是对文本主题的诠释问题就更加严重。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又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不少语文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将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程度的惟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但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中,从而表现为对认识取向过分的求同,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上述两种做法在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上,可以说是轩轾难分,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创新思维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补。而一旦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偏离时,常常不能正确地加以评价、肯定和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使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成果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满足于教师或参考书对文本分析的主题的理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受到压抑、扼杀,对教师的讲解或参考书上的成说不敢怀疑,更不敢否定,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包容学生对作品主题的不同理解,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的不同理解。引导学生提出观点,但不一定要否定别人的观点,在文本理解上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举教学实践中处理的两例。
1.否定成说,重新阐释
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先把教参上对主题的诠释告诉学生。教参用成语“讳疾忌医”来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同学们没有什么异议。我让他们查词典上对“讳疾忌医”的解释,词典上的解释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怕人知道有病”,说明自己知道自己有病。我让同学们读课文看看蔡桓公是否知道自己有病,学生读后明白开始时蔡桓公是不知道自己“有疾在腠理”、“病在肌肤”、“病在肠胃”的。他不让扁鹊治的理由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这样的难以改变的偏见。到此学生明白了,蔡桓公病不断加深以致死的原因是自己的偏见和盲目自信,而不是“讳疾”。这时再让学生讨论,重新诠释主题为“摈弃偏见和盲目自信,认真对待批评和建议,不忽视小的纰漏,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成大事,避大祸”。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真正明白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信念也就开始产生乃至确定,并敢于怀疑,创新也有了基础。
2.肯定成说,再立新解
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我就采用了这种做法(分析如前文)。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小说的主题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提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参和许多评论文章都如是说,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能不能做别的诠释呢?我向学生提出了这一问题。同学们认真分析、充分讨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可以是于勒,小说的主题也可以这样概括:小说通过对于勒被整个社会所抛弃的悲剧命运的侧面描述,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现实,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生活极不稳定,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当然,在讨论过程中,也有同学提出,主人公是“我”,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于是我要求把自己提出这种见解的理由写成短文参与讨论,而不是给予简单的否定。我觉得这样做更符合阅读的规律,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充分说明学生中蕴藏着何等可贵的潜力,而我们在教学中奇缺的就是对学生质疑水平的鼓励和珍爱。有了学生大胆质疑的课堂,将是高质量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和顿悟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越来越善于提问,勇于提问,创造性地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