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师生共创温馨舒适的环境,感受集体的幸福
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要特别注重集体环境的建设。
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指导学生共同创造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将班集体构筑成智慧学园、怡人花园、和谐乐园。例如,为了营造本真环境,可以在地面用粉笔画好“跳房子”的格子、“丢沙包”的分界线。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打造墙壁文化,可以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搜集古诗词句、短小美文与大家分享,让喜欢摄影的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学生可以捐出自己爱看的课外书,建成班级图书角,还可以购置一些盆栽花,建起植物园。教室被打扮得既温馨又有艺术气息,会让身居其中的老师和学生倍感惬意,深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精心布置的教室凝聚着师生的心血,学生一进教室就会被浓浓的文化气息包围。学生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看到辛勤付出取得的成果,更会懂得去珍惜,在品尝到甜甜幸福感的同时,又会懂得要想有所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二、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幸福
在孩子的心目中,精彩纷呈的世界犹如一只奇妙的万花筒,它可以转出动听的旋律、缤纷的色彩和生活的欢乐。在班集体建设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活动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愿望,从小培养儿童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善于体验生活和学习中蕴含的幸福。
开展体验活动时要注意做到“三个字”。“全”,即“全员参与,全面教育”,调动班上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唱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教师则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力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趣”,即“趣味十足,深入体验”,在活动的设计上要注重童趣,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有趣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更愿意积极参与;“乐”,即“寓教于乐,传承创新”,每次教育内容都力求推陈出新,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多姿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童年的快乐、成长的幸福。
通过观察法、座谈法、情景检测法,我们发现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班级的学生比不经常开展创新活动的班级的学生显得更为活泼开朗,知识面更宽,学习能力更强,综合素养普遍略高。
三、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体验精神生活的幸福
班级文化是班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更是班集体智慧的结晶。班级特色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影响班级所有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時它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把班级的特色文化当作龙头,带动和挖掘出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说,“特色”既是内容,也是载体;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建设人人喜爱的特色文化,可以让师生共同体验到集体生活中精神生活的幸福感。
1.找到优势,确定特色
在建设班集体特色时,既要找到班主任自己的优势,又要找班级的优势。比如,有的班主任是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将“科技”作为班级特色。如果班主任没有什么特长,可以仔细分析一下,看看班里有没有有特长的学生。比如,班上如有几个文艺方面的特长生,那么,不妨从文艺这方面引导学生,多开展这方面的活动。由于班主任的重视,加上骨干的带领,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就容易取胜;在成功的激励之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就会认同“文艺”这一班级特色。找优势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有特长的学生家长,这也是打造班级文化特色的重要资源之一。比如,一位学生家长是当地有名的剪纸高手,于是“剪纸艺术”便可定为该班级的特色;可以聘请这位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不仅请他给同学们介绍剪纸,还可开设兴趣班,请家长手把手地教学生进行剪纸创作,相信很快同学们就会喜爱上这一民间技艺。总之,要充分挖掘各种优势资源,找准目标,定好方向。
2.积极行动,打造特色
特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当我们通过分析确定了特色之后,班级活动应尽量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这样,连续的“刺激”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班内形成“兴奋点”,更重要的是,这种集中力量攻一个目标的办法容易取得成效。比如,班里的学生热衷于体育,而且还有一些体育尖子,便可将班级文化建设定位在体育特色上。这时,许多的班级活动就应该围绕这一特色开展。诸如班级的命名、班歌、班训创作、班徽的设计等都可以此为特色,其他的诸如班级的调查访问活动、与兄弟班级的联谊活动、班内征文活动、手抄报、板报等等,都可以围绕体育这一中心内容展开。
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要特别注重集体环境的建设。
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指导学生共同创造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将班集体构筑成智慧学园、怡人花园、和谐乐园。例如,为了营造本真环境,可以在地面用粉笔画好“跳房子”的格子、“丢沙包”的分界线。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打造墙壁文化,可以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搜集古诗词句、短小美文与大家分享,让喜欢摄影的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学生可以捐出自己爱看的课外书,建成班级图书角,还可以购置一些盆栽花,建起植物园。教室被打扮得既温馨又有艺术气息,会让身居其中的老师和学生倍感惬意,深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精心布置的教室凝聚着师生的心血,学生一进教室就会被浓浓的文化气息包围。学生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看到辛勤付出取得的成果,更会懂得去珍惜,在品尝到甜甜幸福感的同时,又会懂得要想有所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二、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幸福
在孩子的心目中,精彩纷呈的世界犹如一只奇妙的万花筒,它可以转出动听的旋律、缤纷的色彩和生活的欢乐。在班集体建设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活动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愿望,从小培养儿童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善于体验生活和学习中蕴含的幸福。
开展体验活动时要注意做到“三个字”。“全”,即“全员参与,全面教育”,调动班上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唱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教师则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力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趣”,即“趣味十足,深入体验”,在活动的设计上要注重童趣,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有趣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更愿意积极参与;“乐”,即“寓教于乐,传承创新”,每次教育内容都力求推陈出新,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多姿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童年的快乐、成长的幸福。
通过观察法、座谈法、情景检测法,我们发现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班级的学生比不经常开展创新活动的班级的学生显得更为活泼开朗,知识面更宽,学习能力更强,综合素养普遍略高。
三、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体验精神生活的幸福
班级文化是班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更是班集体智慧的结晶。班级特色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影响班级所有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時它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把班级的特色文化当作龙头,带动和挖掘出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说,“特色”既是内容,也是载体;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建设人人喜爱的特色文化,可以让师生共同体验到集体生活中精神生活的幸福感。
1.找到优势,确定特色
在建设班集体特色时,既要找到班主任自己的优势,又要找班级的优势。比如,有的班主任是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将“科技”作为班级特色。如果班主任没有什么特长,可以仔细分析一下,看看班里有没有有特长的学生。比如,班上如有几个文艺方面的特长生,那么,不妨从文艺这方面引导学生,多开展这方面的活动。由于班主任的重视,加上骨干的带领,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就容易取胜;在成功的激励之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就会认同“文艺”这一班级特色。找优势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有特长的学生家长,这也是打造班级文化特色的重要资源之一。比如,一位学生家长是当地有名的剪纸高手,于是“剪纸艺术”便可定为该班级的特色;可以聘请这位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不仅请他给同学们介绍剪纸,还可开设兴趣班,请家长手把手地教学生进行剪纸创作,相信很快同学们就会喜爱上这一民间技艺。总之,要充分挖掘各种优势资源,找准目标,定好方向。
2.积极行动,打造特色
特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当我们通过分析确定了特色之后,班级活动应尽量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这样,连续的“刺激”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班内形成“兴奋点”,更重要的是,这种集中力量攻一个目标的办法容易取得成效。比如,班里的学生热衷于体育,而且还有一些体育尖子,便可将班级文化建设定位在体育特色上。这时,许多的班级活动就应该围绕这一特色开展。诸如班级的命名、班歌、班训创作、班徽的设计等都可以此为特色,其他的诸如班级的调查访问活动、与兄弟班级的联谊活动、班内征文活动、手抄报、板报等等,都可以围绕体育这一中心内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