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养”這个名词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它提出来后已日渐为人们所熟悉。有的老师认为,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态度、学习习惯的如何。也有人认为,语文素养是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积淀融合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素质。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语文素养”本身就是一个抽象且内涵丰富的名词,在这里笔者且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怀
谈到语文素养,笔者认为首先必然要包括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怀,只有对祖国语言的爱,才能使学生自觉而愉快地进行语文的学习。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语言是最生动、最丰富而巩固的一种联系,它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各代人民联结成一个伟大而富有历史意义、生气勃勃的整体。语言不仅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生命力,而且它也是民族生命的本身,民族语言一旦消失,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主要语言,是这个民族的社会交际的基本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民族浓厚的文化历史。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发展到今天的简化汉字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她绝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种工具,她是一种生命、一种精神,她负载和承传了我们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文化,她铸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进行的母语教学,不应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它应该是语言和文化的统一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是一种植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血脉的精神之学。
二、基本的语文能力
能力是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素养必定包括语文能力方面的内容。这里说的“基本的语文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①识字写字能力;②阅读能力;③写作能力;④口语交际能力;⑤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在五个方面中,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一向论述较多的内容,笔者就不再多说了,笔者重点说说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1.关于口语交际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表述是这样说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时代特色。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多地强调人的交际能力,具有接收信息和进行交际功能的听说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标准中,还有“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等目标表述,这些,都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是学生未来发展应该具有的能力。
2.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出,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推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能为学生开辟一条持续发展的渠道,使他与其生活的家庭、校园、社区交互作用,有利于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良好的语文习惯
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它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推动力,不仅对学科学习有着正面的影响作用,而且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关系重大而长久的事。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个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需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我们今天的教育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语文学习的外延又跟生活的外延相同,在有限的时间内,靠有限的教材我们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所谓“习惯成自然”,当一切良好的习惯成为学生自然而然的行为时,学生也就具有了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学会审美能促进人的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较高审美素质的社会群众必将稳步地推动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在文学作品中,学生会动情于《春》的蓬勃,《夏》的热烈,《故都的秋》的清凉,《济南的冬天》的温馨;会惊叹于长城的亘古绵延、黄河的豪迈气势、三峡的瑰丽奇观;会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明白做人的气节;会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感受到悲天悯人、以天下为已任的情怀。文学作品的这些审美价值,能建构起学生的审美心理,使他们能富有激情地关注客观世界,去发现、体味其中的美感。
审美阅读对开发人的“知”“情”“意”,促进人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巨大价值。我们要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综上所述,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素养就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笔者选择对语文素养这个名词作理论上的探究阐述,或许它可以启发我们以现代课程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以便调整我们的语文教育策略,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持续进步。
一、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怀
谈到语文素养,笔者认为首先必然要包括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怀,只有对祖国语言的爱,才能使学生自觉而愉快地进行语文的学习。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语言是最生动、最丰富而巩固的一种联系,它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各代人民联结成一个伟大而富有历史意义、生气勃勃的整体。语言不仅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生命力,而且它也是民族生命的本身,民族语言一旦消失,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主要语言,是这个民族的社会交际的基本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民族浓厚的文化历史。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发展到今天的简化汉字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她绝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种工具,她是一种生命、一种精神,她负载和承传了我们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文化,她铸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进行的母语教学,不应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它应该是语言和文化的统一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是一种植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血脉的精神之学。
二、基本的语文能力
能力是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素养必定包括语文能力方面的内容。这里说的“基本的语文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①识字写字能力;②阅读能力;③写作能力;④口语交际能力;⑤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在五个方面中,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一向论述较多的内容,笔者就不再多说了,笔者重点说说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1.关于口语交际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表述是这样说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时代特色。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多地强调人的交际能力,具有接收信息和进行交际功能的听说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标准中,还有“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等目标表述,这些,都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是学生未来发展应该具有的能力。
2.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出,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推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能为学生开辟一条持续发展的渠道,使他与其生活的家庭、校园、社区交互作用,有利于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良好的语文习惯
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它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推动力,不仅对学科学习有着正面的影响作用,而且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关系重大而长久的事。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个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需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我们今天的教育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语文学习的外延又跟生活的外延相同,在有限的时间内,靠有限的教材我们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所谓“习惯成自然”,当一切良好的习惯成为学生自然而然的行为时,学生也就具有了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学会审美能促进人的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较高审美素质的社会群众必将稳步地推动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在文学作品中,学生会动情于《春》的蓬勃,《夏》的热烈,《故都的秋》的清凉,《济南的冬天》的温馨;会惊叹于长城的亘古绵延、黄河的豪迈气势、三峡的瑰丽奇观;会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明白做人的气节;会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感受到悲天悯人、以天下为已任的情怀。文学作品的这些审美价值,能建构起学生的审美心理,使他们能富有激情地关注客观世界,去发现、体味其中的美感。
审美阅读对开发人的“知”“情”“意”,促进人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巨大价值。我们要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综上所述,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素养就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笔者选择对语文素养这个名词作理论上的探究阐述,或许它可以启发我们以现代课程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以便调整我们的语文教育策略,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