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中韩传播的比较与思考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督教作为外来宗教文化,之所以能在东方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国和韩国传播并产生影响,取决于两国本身的文化背景条件,以及该国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由此,也说明了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之冲突,及其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其他文献
《诗集传》是朱熹对《诗经》的注释 ,其中贯穿着他的“劝善惩恶”的诗教观。特别是在婚恋诗的评注中 ,朱熹阐明了他的爱情婚姻观 :生有定偶而不相乱 ;夫妻之间 ,德重于貌 ;夫
吴宓对孔子及其学说进行了现代阐释 ,认为 :孔教为中华文明的支柱 ,建设现代新文化必须融汇东西文明的精华。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 ,中国道德理想和人格标准的寄托 ,他以执两
文章综合分析了冯友兰在各个时期的理论 ,对其新理学的内容进行了新的界定 ,并对这一哲学体系进行了一些新的论证。对廖平之学做了初步介绍 ,提醒人们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两个系列的价值观念 ,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指向 ,是人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 ,人们以前并没有把
阿隆继承了韦伯拒斥决定论的思想,同时对他的相对主义作了批判和超越。本文试图通过对阿隆批判和超越韦伯相对主义的两个缺陷——价值选择的非理性和科学的无根性的评述和分
“礼”是儒家历来所重视的一个概念,而礼正是儒家所谓的小康之世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儒家的政治理想是经由小康之世最终实现大同,而要实现小康,就必须恢复礼治。孔子“礼”
诗人 (文人 )以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塑造出新的山水。正所谓“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因为历代文人的不断投入 ,才使得山水有了灵性 ,使美的自然更美 ,并为后人提供了丰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脉曾点燃了遥远东方的文明之灯 ,肥沃厚重的传统伦理土壤培育出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然而 ,社会进步离不开道德 ,也离不开法 ,在人类文明迈入现代法
:孙奇逢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他关于社会历史问题的诸多观点 ,也有可取之处 ,剔除糟粕 ,汲取精华 ,将其社会历史观中符合规律性的认识予以揭示 ,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
南朝的高门士族与佛教关系密切,这是佛教在南朝得以空前发展的重要原因.宋齐梁三代君主大多信佛,在宋齐梁三代担任高官的吴郡张氏所从事的佛教活动常常与君主联系在一起,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