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省地勘局418队召开的2012年度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一位身材单瘦、年龄还不到30岁的年轻小伙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就是该队中央地勘基金项目的项目负责人、80后青年党员廖明,也是此次队劳模中唯一的一名来自野外地质找矿第一线的地质队员。
公开竞聘中的黑马
2012年,省地勘局418队承担了中央地勘基金项目“湖南省安化县芙蓉矿区白钨矿普查”。为了使项目能取得预期的地质找矿成果,队上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在全队公开竞聘地勘基金项目负责人。竞聘通知发出后,很多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又怕担心吃不了兜着走,弄不好就会砸锅。作为出生于衡南县农村,2008年7月河南理工大学地质专业毕业的廖明来说,此时虽然毕业的时间还不到4年,但勤奋好学的他已经担任过作业组长、大组长,干过地质填图、坑探、槽探、钻探编录等多项工作,特别是在安化县渣滓溪锑矿这个老矿山近3年边深部找矿的锤炼,使一个面临资源枯竭的百年老矿,又重新焕发了“青春”,并找到了一个规模达大型的锑矿床,提交了一个优秀的地质报告,廖明的业务技术水平也因此在这个项目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于是,廖明果断决定,不放弃这个难得的竞聘机会,毅然报名参加了此次竞聘。2012年2月12日,该队公开竞聘中央地勘基金项目负责人的竞聘会如期召开,会议室里座无虚席,队长、书记、总工程师亲自参加,相关方面负责人、专家作为评委参与打分,共有6名符合条件的80后大学生参加了竞聘演讲。廖明由于演讲思路清晰,工作方案可行,专家答辩时对答如流,在竞聘者中脱颖而出。经过评委系统打分,乳气还未干的28岁的小伙子廖明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受命担任了中央地勘基金项目负责人,成了这个队最年轻的上千万大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崇山峻岭中的雄鹰
安化县芙蓉矿区山势险峻,常年云雾缭绕,阴雨蒙蒙,并常有毒蛇猛兽出没。30年前,省地勘局418队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曾在这里工作过5年,由于找矿条件艰苦和找矿难度大,最终没有获得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这里还曾流传着一位地质队员的故事,那时从山下乡镇到芙蓉山只有一条15公里的羊肠小道,而且是山山相连,翻过一山又一山,由于没有公路,职工的行李和生活生产物资,全靠自己人拉肩扛。这个青年职工因工作需要调离这个分队,走的那天,他带进来的挑箱、床板都不要了,都留在了芙蓉山,仅带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换洗衣服。因为行李要从芙蓉山挑到镇上,确实是太难了。如今,这位地质队员已经是50多岁的高级工程师了,谈起当年的这个往事,他都觉得不堪回首。如今,当地乡镇虽然修了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村级公路到芙蓉山,但路面陡又窄,一到冬天下雪则通行更难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开弓没有回头箭”。廖明觉得自己认准了的事,就一定要横下心来干到底。为了使自己能沉下心来搞好项目负责人工作,他专程从老家将母亲接来娄底,以照看还刚刚落地的儿子。安顿好了妻儿,他和项目组的4位同志,马不停蹄地上了芙蓉山,很快就在当地的老乡家中安营扎寨,然后一头扎在工作之中。
找矿突破中的英雄
安化芙蓉矿区矿产地质工作始于1958年,历史上曾有多家地质队在此做过工作,时间最长的是1978年至1983年原省地勘局414队(1980年体改后为418队)在芙蓉矿区开展了长达5年的普查工作。其以地表地质工作为主,辅以深部工程验证。但由于当时主管部门对普查找矿任务的调整,对钨矿只了解其远景规模,不探求储量,再加之矿区交通条件不便,生活工作条件极为艰苦,故而提前结束了矿区的工作,其工作程度远未达到普查阶段的要求。2011年,省地勘局418队在对老资料进行开发和靶区选点中,惊喜地发现芙蓉矿区处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内侧,矿区内大面积出露板溪群五强溪组等前寒武系地层,且地层中钨元素等成矿元素区域背景值高,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同时,区内的导矿、容矿构造,岩浆活动条件也给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和热源。该队立即着手向国土资源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申报了该项目,并依法申请该矿区的探矿权。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很快批准了该项目的实施,工作周期为2011~2013年度,2014年12月提交报告。
廖明到达矿区后,带领项目组的同志们勤于思考,大胆拓宽找矿思路,很快地表现出了他出色的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他在反复分析了原有钻孔见矿不理想的原因后,通过认真研究以往地质资料及开展的老窿调查编录工作,认为矿脉局部反倾,且反倾地段矿化较好,随即便调整工作设计,在矿脉反倾地段布置了第一个钻孔,施工结果揭露矿化层50余米厚,其中矿体厚10余米。随后,廖明又布置了7个钻孔,其中有5个钻孔见矿,见矿率达70%以上,由此而证实了廖明的大胆设想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廖明又通过认真研究钻孔资料、类比矿区周边矿床特征并结合典型矿床类型,认为矿区不仅存在石英脉白钨矿,而且还存在岩体型白钨矿,他将这一观点向队上领导反映后,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专家一致认可。该项目监理组组长黄懋鸿教授是一位省、部级的资深专家,他随同项目组在野外进行了几天详细的工作检查及资料分析后,认为矿区可能存在岩体型白钨矿,并指示下步续作工作要以岩体型钨矿为主,力争在找矿的新类型上实现新的突破。
在该项目实施了一年后,中央地勘基金项目监理组对“湖南省安化芙蓉矿区钨矿普查”项目进行了资料和实地检查,专家们认为芙蓉矿区的找矿成果在中南片区的12个地勘基金项目中,可以用18个字来高度评价,那就是“工作进展超前,项目管理到位,找矿成果显著”,并给出了这个项目下一步将续作的结论。廖明和他的队友们深受鼓舞,正信心百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朝着专家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和预定的目标迈进。
公开竞聘中的黑马
2012年,省地勘局418队承担了中央地勘基金项目“湖南省安化县芙蓉矿区白钨矿普查”。为了使项目能取得预期的地质找矿成果,队上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在全队公开竞聘地勘基金项目负责人。竞聘通知发出后,很多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又怕担心吃不了兜着走,弄不好就会砸锅。作为出生于衡南县农村,2008年7月河南理工大学地质专业毕业的廖明来说,此时虽然毕业的时间还不到4年,但勤奋好学的他已经担任过作业组长、大组长,干过地质填图、坑探、槽探、钻探编录等多项工作,特别是在安化县渣滓溪锑矿这个老矿山近3年边深部找矿的锤炼,使一个面临资源枯竭的百年老矿,又重新焕发了“青春”,并找到了一个规模达大型的锑矿床,提交了一个优秀的地质报告,廖明的业务技术水平也因此在这个项目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于是,廖明果断决定,不放弃这个难得的竞聘机会,毅然报名参加了此次竞聘。2012年2月12日,该队公开竞聘中央地勘基金项目负责人的竞聘会如期召开,会议室里座无虚席,队长、书记、总工程师亲自参加,相关方面负责人、专家作为评委参与打分,共有6名符合条件的80后大学生参加了竞聘演讲。廖明由于演讲思路清晰,工作方案可行,专家答辩时对答如流,在竞聘者中脱颖而出。经过评委系统打分,乳气还未干的28岁的小伙子廖明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受命担任了中央地勘基金项目负责人,成了这个队最年轻的上千万大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崇山峻岭中的雄鹰
安化县芙蓉矿区山势险峻,常年云雾缭绕,阴雨蒙蒙,并常有毒蛇猛兽出没。30年前,省地勘局418队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曾在这里工作过5年,由于找矿条件艰苦和找矿难度大,最终没有获得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这里还曾流传着一位地质队员的故事,那时从山下乡镇到芙蓉山只有一条15公里的羊肠小道,而且是山山相连,翻过一山又一山,由于没有公路,职工的行李和生活生产物资,全靠自己人拉肩扛。这个青年职工因工作需要调离这个分队,走的那天,他带进来的挑箱、床板都不要了,都留在了芙蓉山,仅带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换洗衣服。因为行李要从芙蓉山挑到镇上,确实是太难了。如今,这位地质队员已经是50多岁的高级工程师了,谈起当年的这个往事,他都觉得不堪回首。如今,当地乡镇虽然修了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村级公路到芙蓉山,但路面陡又窄,一到冬天下雪则通行更难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开弓没有回头箭”。廖明觉得自己认准了的事,就一定要横下心来干到底。为了使自己能沉下心来搞好项目负责人工作,他专程从老家将母亲接来娄底,以照看还刚刚落地的儿子。安顿好了妻儿,他和项目组的4位同志,马不停蹄地上了芙蓉山,很快就在当地的老乡家中安营扎寨,然后一头扎在工作之中。
找矿突破中的英雄
安化芙蓉矿区矿产地质工作始于1958年,历史上曾有多家地质队在此做过工作,时间最长的是1978年至1983年原省地勘局414队(1980年体改后为418队)在芙蓉矿区开展了长达5年的普查工作。其以地表地质工作为主,辅以深部工程验证。但由于当时主管部门对普查找矿任务的调整,对钨矿只了解其远景规模,不探求储量,再加之矿区交通条件不便,生活工作条件极为艰苦,故而提前结束了矿区的工作,其工作程度远未达到普查阶段的要求。2011年,省地勘局418队在对老资料进行开发和靶区选点中,惊喜地发现芙蓉矿区处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内侧,矿区内大面积出露板溪群五强溪组等前寒武系地层,且地层中钨元素等成矿元素区域背景值高,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同时,区内的导矿、容矿构造,岩浆活动条件也给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和热源。该队立即着手向国土资源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申报了该项目,并依法申请该矿区的探矿权。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很快批准了该项目的实施,工作周期为2011~2013年度,2014年12月提交报告。
廖明到达矿区后,带领项目组的同志们勤于思考,大胆拓宽找矿思路,很快地表现出了他出色的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他在反复分析了原有钻孔见矿不理想的原因后,通过认真研究以往地质资料及开展的老窿调查编录工作,认为矿脉局部反倾,且反倾地段矿化较好,随即便调整工作设计,在矿脉反倾地段布置了第一个钻孔,施工结果揭露矿化层50余米厚,其中矿体厚10余米。随后,廖明又布置了7个钻孔,其中有5个钻孔见矿,见矿率达70%以上,由此而证实了廖明的大胆设想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廖明又通过认真研究钻孔资料、类比矿区周边矿床特征并结合典型矿床类型,认为矿区不仅存在石英脉白钨矿,而且还存在岩体型白钨矿,他将这一观点向队上领导反映后,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专家一致认可。该项目监理组组长黄懋鸿教授是一位省、部级的资深专家,他随同项目组在野外进行了几天详细的工作检查及资料分析后,认为矿区可能存在岩体型白钨矿,并指示下步续作工作要以岩体型钨矿为主,力争在找矿的新类型上实现新的突破。
在该项目实施了一年后,中央地勘基金项目监理组对“湖南省安化芙蓉矿区钨矿普查”项目进行了资料和实地检查,专家们认为芙蓉矿区的找矿成果在中南片区的12个地勘基金项目中,可以用18个字来高度评价,那就是“工作进展超前,项目管理到位,找矿成果显著”,并给出了这个项目下一步将续作的结论。廖明和他的队友们深受鼓舞,正信心百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朝着专家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和预定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