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玲与沈从文结识于1925年,当时沈从文向《京报》投稿,丁玲的男友胡也频是该报的编辑,丁玲听说沈从文“长得好看”,又是老乡,便跟胡也频一起去见他。
当时三人都住在香山,丁玲与胡也频不善理财,生活要靠丁母接济,常为小事争吵,沈从文便居问说和。
1926年,沈从文写了《呈小莎》一诗,“你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光明跟随在你身边/——男人在你跟前默默无言……”很多人认为“小莎”就是丁玲,然而他们的绯闻还不止于此。
丁玲因《莎菲女士的日记》一炮而红后,鉴于北京文坛日渐萧条,便与胡也频、沈从文南下上海,住在一个公寓,被小报炒作为“三角恋爱”,甚至说他们“大被同眠”。
1929年,三人合办红黑出版社,但都没经营能力,且摊子铺得太大,一上来就要出《红黑》《人生》两本月刊,还有七本书,于是分歧逐渐显露,丁玲曾说:“我是个爱幻想的人,胡也频是个喜欢实际行动的人,而沈从文常常动摇,既反对统治者,又希望自己在上流社会有些地位。”
《红黑》组稿时,丁玲、胡也频坚持发表一篇反映童工惨况的文章,但沈从文不同意,认为会惹麻烦。他们争执不下,加上当时资金出了问题,只好散伙。
后来沈从文在武汉大学任教,1931年寒假回上海时与丁玲、胡也频重逢,丁玲劝他加入由鲁迅主导的“左联”,但他拒绝了。
不久,胡也频入狱,沈从文四处托人求救,但终究迟了,胡也频被国民党杀害,死时穿的还是沈从文给的海虎绒长袍。当时丁玲分娩不久,沈从文又找徐志摩帮忙,为她借来1000元的生活费。然后他们假扮夫妻,将丁玲的孩子送回老家,沈从文因此丢了工作。
1933年,丁玲被捕,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都曾参与营救,沈从文也写了长达10万字的《记丁玲》声援。但沈从文想与“左联”划清界限,几次回湘西都没去探望丁母。曾与丁玲相恋的冯雪峰想保释她,由“左联”筹钱,请沈从文出面,但沈从文坚决不肯。
脱离国民党的软禁后,丁玲成为第一个投向延安的作家,并凭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声名大噪,而此时沈从文陷入婚姻危机——他與高青子发生婚外恋,张兆和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丁玲好生劝慰他,并给了他200元。
1955年,沈从文对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不满,再度写信向丁玲求助。当时丁玲正受批判,但还是尽力帮他调到故宫工作,他却不肯去。
1979年,丁玲偶然看到沈从文当年写的《记丁玲》,怒不可遏,在书上批道:“混蛋!”1980年,丁玲发表《也频与革命》一文,在纪念胡也频的同时怒斥沈从文“无知、无情”,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沈从文未作回应,但在给好友的信中叹道:真像过去鲁迅所说“冷不防从背后杀来一刀”,狠得可怕。
丁玲为何如此愤怒?历尽苦难的她对人事沧桑已相当豁达,但对革命情有独钟,无法忍受任何人居高临下地批判、嘲讽革命,这或许是她无法接受《记丁玲》的根本原因。但需要指出的是,她看的港版《记丁玲》被删去大量写实部分,所以带有更强的主观性,并不完全是沈从文的本意。
对于丁玲的指责,沈从文耿耿于怀,后来丁玲曾托人请他一起吃饭,他却躲开了,说:“我怎能跟骂过我的人同桌吃饭呢?”
1986年,丁玲辞世,两年后,沈从文也乘鹤而去,这对故友兼宿敌的恩怨至死也没解开。
当时三人都住在香山,丁玲与胡也频不善理财,生活要靠丁母接济,常为小事争吵,沈从文便居问说和。
1926年,沈从文写了《呈小莎》一诗,“你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光明跟随在你身边/——男人在你跟前默默无言……”很多人认为“小莎”就是丁玲,然而他们的绯闻还不止于此。
丁玲因《莎菲女士的日记》一炮而红后,鉴于北京文坛日渐萧条,便与胡也频、沈从文南下上海,住在一个公寓,被小报炒作为“三角恋爱”,甚至说他们“大被同眠”。
1929年,三人合办红黑出版社,但都没经营能力,且摊子铺得太大,一上来就要出《红黑》《人生》两本月刊,还有七本书,于是分歧逐渐显露,丁玲曾说:“我是个爱幻想的人,胡也频是个喜欢实际行动的人,而沈从文常常动摇,既反对统治者,又希望自己在上流社会有些地位。”
《红黑》组稿时,丁玲、胡也频坚持发表一篇反映童工惨况的文章,但沈从文不同意,认为会惹麻烦。他们争执不下,加上当时资金出了问题,只好散伙。
后来沈从文在武汉大学任教,1931年寒假回上海时与丁玲、胡也频重逢,丁玲劝他加入由鲁迅主导的“左联”,但他拒绝了。
不久,胡也频入狱,沈从文四处托人求救,但终究迟了,胡也频被国民党杀害,死时穿的还是沈从文给的海虎绒长袍。当时丁玲分娩不久,沈从文又找徐志摩帮忙,为她借来1000元的生活费。然后他们假扮夫妻,将丁玲的孩子送回老家,沈从文因此丢了工作。
1933年,丁玲被捕,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都曾参与营救,沈从文也写了长达10万字的《记丁玲》声援。但沈从文想与“左联”划清界限,几次回湘西都没去探望丁母。曾与丁玲相恋的冯雪峰想保释她,由“左联”筹钱,请沈从文出面,但沈从文坚决不肯。
脱离国民党的软禁后,丁玲成为第一个投向延安的作家,并凭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声名大噪,而此时沈从文陷入婚姻危机——他與高青子发生婚外恋,张兆和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丁玲好生劝慰他,并给了他200元。
1955年,沈从文对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不满,再度写信向丁玲求助。当时丁玲正受批判,但还是尽力帮他调到故宫工作,他却不肯去。
1979年,丁玲偶然看到沈从文当年写的《记丁玲》,怒不可遏,在书上批道:“混蛋!”1980年,丁玲发表《也频与革命》一文,在纪念胡也频的同时怒斥沈从文“无知、无情”,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沈从文未作回应,但在给好友的信中叹道:真像过去鲁迅所说“冷不防从背后杀来一刀”,狠得可怕。
丁玲为何如此愤怒?历尽苦难的她对人事沧桑已相当豁达,但对革命情有独钟,无法忍受任何人居高临下地批判、嘲讽革命,这或许是她无法接受《记丁玲》的根本原因。但需要指出的是,她看的港版《记丁玲》被删去大量写实部分,所以带有更强的主观性,并不完全是沈从文的本意。
对于丁玲的指责,沈从文耿耿于怀,后来丁玲曾托人请他一起吃饭,他却躲开了,说:“我怎能跟骂过我的人同桌吃饭呢?”
1986年,丁玲辞世,两年后,沈从文也乘鹤而去,这对故友兼宿敌的恩怨至死也没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