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品质的学校课程建设

来源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的融通学程关注儿童终身发展,以儿童经验的完整性为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明确目标和操作两个层面的价值定位.融通学程以其整合性、实践性、支持性特点,助力学校高品质课程建设.
其他文献
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的教育理念是引导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意味着成长是美好的,学生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能够不断地塑造更好的自己;意味着成长对象是具体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意味着学生发展是主动的,个体发展的能动性才能唤醒生命自由蓬勃地生长;还意味着学生的发展是完整的,学校认为“有规则的自由”能够让学生在个体发展和社会规范之间达成平衡,“从心所欲”地成长为完整的个体.
2004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成为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创办的教师发展学校中的一员,通过大学文化优势和中学实践优势互补融合,形成了我校新型的教师教育形式。  教师发展学校在工作之始,就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理念,即以“热爱、自信、整体理解”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它表达的是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我热爱我的学生,我热爱我所教授的学科,我热爱这个以我所爱教我所爱的教师职业。我对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抱
一、对课程育德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教育方式、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体现了课程育德的理念。  课程育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生硬地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而是水乳交融地渗透。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将教材与生活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