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育德的乡土案例实践探究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i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课程育德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教育方式、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体现了课程育德的理念。
  课程育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生硬地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而是水乳交融地渗透。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将教材与生活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件,才能有意识地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身心健康、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乡土案例探究的课程育德教学设计
  本节课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自主学习与调研,第二部分是课内深化探究。
  (一)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教师为学生提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导学案与微视频,并指导学生预习,重点解决“城市病”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将学生分为四组,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调查等方式,撰写“市区电动车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这个城市化热点问题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解决措施以及建议。
  (二)课内深化探究
  (三)感悟
  对乡土案例的探究,体现了地理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乡土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兴趣,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让德育教育比较自然地融入其中,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内化,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同时,课程育德的乡土案例探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教材”,是将教材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德育内涵,是做好课程育德的保证。“备学生”,是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一环。教师不仅要根据教材精心选取相关的乡土案例,关注学生课下的调研实践,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进退自如等,这些都是全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实行级部制管理,形成“校长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级部主任—级部全体教师”的管理架构,把级部视为微型学校,管理角色由教师全员承担,管理触角伸向教育教学的全领域.级部制管理将办学思想下行、权限职责下放、工作重心下移,旨在促进级部全体师生的发展.
融通学程着眼于儿童生命的个性成长,以儿童经验的完整性为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引导儿童综合地、关联地运用学科知识探究真问题,实现融会贯通的学习.融通学程有机地加入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等思想,使之扎根于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
当前,研学实践活动受到重视,各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展开.但研学实践活动又面临着师资老化、资源匮乏、科研薄弱、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研学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管理者只有主动作为、敢为人先,怀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心与勇气,才能描绘出研学实践活动的美丽画卷,为培养新时代好少年作出应有的贡献.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思维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在现实英语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以“浅层阅读”“被动阅读”为特点的低阶思维课堂情况.表现为:一方面,读中活动的设计以原文原词填空、句子判断正误等表层问题理解为主,停留在词汇、句子等课本知识上,缺乏对句与句、段与段等语篇各要素间的宏观组织建构;另一方面,读后活动多流于形式,问题设计的思维深度不够,方向性不明确,读中“支架”搭建不充分,导致学生难有高阶思维的产出.
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的教育理念是引导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意味着成长是美好的,学生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能够不断地塑造更好的自己;意味着成长对象是具体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意味着学生发展是主动的,个体发展的能动性才能唤醒生命自由蓬勃地生长;还意味着学生的发展是完整的,学校认为“有规则的自由”能够让学生在个体发展和社会规范之间达成平衡,“从心所欲”地成长为完整的个体.
信仰是一种内驱力,它指导个体行为,形成相应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个体间的交往.由于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时期,但青少年对身肩什么样的个人与社会使命问题往往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信仰启蒙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中学从道德信仰、政治信仰、民族信仰三个方面,开展学生信仰启蒙教育的创新之路.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坚持把教育科研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做真研究,解决真问题.一把手校长上层引领、科学决策、以身示范,执着教育科研;教师群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开展专业化阅读,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科研专著,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科研素养与思想水平.
教育是关乎未来的事业,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革创新.普通高中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依托课程研究重构审美的中学生活,办关注师生生命幸福的教育,以“大美育”课程重构学生校园生活.充分调动师生参与课程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科研成为学校课程的组成基因,营造和谐而富有生机的学校教研文化氛围,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师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师生拥有幸福成长的教育生活.
2004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成为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创办的教师发展学校中的一员,通过大学文化优势和中学实践优势互补融合,形成了我校新型的教师教育形式。  教师发展学校在工作之始,就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理念,即以“热爱、自信、整体理解”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它表达的是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我热爱我的学生,我热爱我所教授的学科,我热爱这个以我所爱教我所爱的教师职业。我对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