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高考将于6月7、8日举行。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为900万人,这是2008年以来连续下降的第四个年头。四年来,报考人数已经下降140万。而在上海,高考人数也是连年下降,今年高考人数约为5.5万,已降至历史最低,仅为2007年10.5万的一半左右。
高考报名人数下降,有多方面原因,据教育部门解释,主要因为适龄学生减少。而从现实分析,弃考人数增多也是重要原因。2009年,教育部曾公布当年的弃考人数为84万,据舆论分析,每年弃考规模在100万左右。
在弃考大军中,选择出国者占了相当比例。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9.32%,这其中就有相当数量的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具体到上海地区,据早报报道,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中,出国的优秀生的比例平均约10%~20%,高的甚至达到30%~40%。
这一降(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一升(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值得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引起高度重视。
虽然总体而言,20多万人的出国留学,仅占900万高考生的百分之二,这还难以让我国内地的一本、二本院校感受到招生数量的压力,但却向内地教育部门和高校传递出十分明确的信息:部分优秀学生已“以脚投票”,选择适合他们的高等教育和升学考试制度。为避免生源危机,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改革。
事实上,除了出国留学者不满意内地高教质量而选择海外教育外,另外一些弃考者,诸如因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上大学回报率低,上三本、高职高专没有多大价值等而放弃高考,也与内地高校的教育质量有关。
在我们看来,生源减少,对内地高校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挑战”。某种程度说,这可以“倒逼”内地高校进行改革,成为内地高校深化改革的契机。因为如果不改革,部分三本和高职高专,将坐等“关门”,而一本和二本院校,将眼睁睁看着优秀生源流失。而对于所有内地高校来说,共同的改革是,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让大学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必须给大学自主办学和平等竞争的空间。
另外,内地考生放弃高考,还有一方面原因是不愿意受当前高考制度的“折磨”。我国高考制度历经十多年的改革,但“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基本未变,一年只举办一次考试,一次考试的成绩只派一次录取用场,考生只能在高考升学中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并接受被自己不喜欢的学校、专业录取的命运。与之相比,“洋高考”却给学生和学校多次相互选择的机会,以SAT为例,一年举办7次,考生缴一次费报一次名就可考三次,每次成绩都有效,考生可以最高的一次成绩去申请大学,且可自主申请若干所大学,同时获得多所大学录取通知书。近年来,不時有内地“牛学生”获得十几所国外名校录取通知书的消息传出,这在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中,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本来,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在高考录取人数不变的情况下,也会使高考录取率提升,高考焦虑应该由此得到缓解,可是,从1998年34%的高考录取率,发展到今年75%的高考录取率,我国整个社会的高考焦虑并没有减轻。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必须反思当前的高考制度,可以考虑高考政策的适度微调,真正打破饱受诟病的“一考定终身”的格局。
高考报名人数下降,有多方面原因,据教育部门解释,主要因为适龄学生减少。而从现实分析,弃考人数增多也是重要原因。2009年,教育部曾公布当年的弃考人数为84万,据舆论分析,每年弃考规模在100万左右。
在弃考大军中,选择出国者占了相当比例。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9.32%,这其中就有相当数量的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具体到上海地区,据早报报道,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中,出国的优秀生的比例平均约10%~20%,高的甚至达到30%~40%。
这一降(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一升(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值得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引起高度重视。
虽然总体而言,20多万人的出国留学,仅占900万高考生的百分之二,这还难以让我国内地的一本、二本院校感受到招生数量的压力,但却向内地教育部门和高校传递出十分明确的信息:部分优秀学生已“以脚投票”,选择适合他们的高等教育和升学考试制度。为避免生源危机,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改革。
事实上,除了出国留学者不满意内地高教质量而选择海外教育外,另外一些弃考者,诸如因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上大学回报率低,上三本、高职高专没有多大价值等而放弃高考,也与内地高校的教育质量有关。
在我们看来,生源减少,对内地高校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挑战”。某种程度说,这可以“倒逼”内地高校进行改革,成为内地高校深化改革的契机。因为如果不改革,部分三本和高职高专,将坐等“关门”,而一本和二本院校,将眼睁睁看着优秀生源流失。而对于所有内地高校来说,共同的改革是,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让大学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必须给大学自主办学和平等竞争的空间。
另外,内地考生放弃高考,还有一方面原因是不愿意受当前高考制度的“折磨”。我国高考制度历经十多年的改革,但“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基本未变,一年只举办一次考试,一次考试的成绩只派一次录取用场,考生只能在高考升学中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并接受被自己不喜欢的学校、专业录取的命运。与之相比,“洋高考”却给学生和学校多次相互选择的机会,以SAT为例,一年举办7次,考生缴一次费报一次名就可考三次,每次成绩都有效,考生可以最高的一次成绩去申请大学,且可自主申请若干所大学,同时获得多所大学录取通知书。近年来,不時有内地“牛学生”获得十几所国外名校录取通知书的消息传出,这在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中,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本来,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在高考录取人数不变的情况下,也会使高考录取率提升,高考焦虑应该由此得到缓解,可是,从1998年34%的高考录取率,发展到今年75%的高考录取率,我国整个社会的高考焦虑并没有减轻。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必须反思当前的高考制度,可以考虑高考政策的适度微调,真正打破饱受诟病的“一考定终身”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