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日下午到家,听母亲说,同组的一位前辈过世了,父亲已去帮忙。父亲年事已高,我决定去替换他。
第二日,早早起床,行不足两里,来到主人家。院子里已来了不少熟识的近邻,男人忙着劈柴,女人或帮忙择菜,或用炉子烧水。堂屋正中停放着棺材,外面裹着深红色棺罩,上面印着“万古流芳”四个金字,装饰着百余盏五颜六色的闪光灯。棺材前,左右两边的竹筒内各插一束“岁条”(以竹篾为经,外缠各色剪开的纸条。按例,岁条数量与逝者年龄相等),邻近的几十根交织在一起,形似拱门。
九点左右,随着三声号响,乐师来了,共六人,分别拿着喇叭、唢呐、鼓、锣等乐器。走在最前的人挥动导引幡(直杆,一尺五寸左右;上部弯曲,形似龙头;龙头四周向外延伸,挂着各色布条),把队友引到早已备好的八仙桌旁坐下。支客(主事人)端出早已预备的糕点、喜钱、香烟交给领队,说了一番客套话,乐师“开套”了。开套,就是按预定套路和限定曲目奏响乐器。据我观察,不论红白喜事(乡俗通常把喜事称为“红事”,把丧事称为“白事”。老年人正常死亡,在农村,也被称为“红事”),乐手吹奏的曲目大抵相同,只是在个别环节略有变化,营造出或悲或喜的氛围。之后,有客人来时,号手会吹三声号,表示欢迎。
随后到来的是法事先生,共四人,领队人拿一支与乐师相同的导引幡和一个法铃。中午时分,经幡写好了。棺材和阶沿的横梁上挂满了各色纸幡,上面写着“西去西归,上品上生”“唐僧去取经……九妖十八怪……降魔孙悟空……”之类似懂非懂的话。大门上用白纸写一幅挽联,内容是“慈母辞世苍天动容也落泪,春晖寸草终生难报养育恩”。随后,第一轮法事——“接灵”开始了。正对棺材的院子里摆放着一张八仙桌,上面搭一个简易的木架。架子与棺材之间用地膜相连,形似拱桥。领队的法事先生左手持幡,右手持法铃,带领队友和乐师一边奏乐,一边绕棺材和“拱桥”绕圈子。他口中如歌咏般轻声吟颂着经文,咏颂的内容难以辨识。孝子手捧灵牌,紧随其后,不时在其授意下跪在灵前,烧几张火纸,奠三盅酒。
如此十余遭,一队人吹吹打打,向野外走去,那里埋葬着逝者的配偶。在坟前又歌咏般颂一段经文,烧几张火纸,孝子跪下,磕一个头,一行人又吹吹打打返回来。大抵的意思,已将先逝者的魂灵请回家。
时间已至中午,应放“午饭席”了。乐师奏响乐器,在支客带领下来到厨房。支客双手托着木盘,里面放着毛巾、喜封、糕点、香烟等物品。按照固定的说辞客套一番,支客把盘中之物交给厨师。厨师随即打开蒸笼,端出早已备好的食物。这个过程,正规的说法叫“请厨”。托盘(固定的帮忙端菜的人)早已候在厨房,支客吆喝一声,“开正席啰!……”他们便把各色菜肴端上饭桌。“正席”的菜肴比前期的菜肴更丰盛。按乡俗,以后每餐都要维持正席的标准。
下午至晚饭前,无事可表。法事和其他仪式集中在午夜以后。
夜间的主要法事是“破血火池”(仅限于女性逝者)。由于太困,错过了时间,我没有看到法事过程,但白天人们为此所做的准备,却看得真切。一位长者拿来一段长约一米的粗竹杆,用刀从中劈至三分之二处,然后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当竹条粗细达到适合的程度时,就用备好的篾片从下开始,编出一个漏斗状的器具,然后用红纸从外面把漏斗状部分糊严实,大笼就做好了。随后,他拿来一根细竹杆,如法炮制,做成十二个小笼。这些笼子如何使用,不得而知。第二天早晨,我再没见到它们,或许是夜间焚化了吧。
另一项仪式叫“下场”。凌晨两点左右,法事先生带领乐师,在棺材与院子的空地上一边奏乐,一边穿梭往返。期间,孝子们要跟随乐师队伍,不间断地燃放烟花爆竹。通常的说法是,孝子如果有孝心,为人大方,就会多放鞭炮;如果燃放不及时,或者因准备的数量不足,中途停止了燃放,就会受到人们的嗤笑,甚至被冠以不孝的恶名。因为这样的原因,为人圆滑的孝子如果手头拮据,就会事先找乐师通融,恳求他们足下留情,少转几圈。乐师一般不会太为难孝子。例外也是有的,对于那些公认为不孝,或者为人吝啬、不善者,乐师会反复闹腾,让其颜面扫地。不过,这些都是从前的事了。现在,乐师都已职业化,与孝子大多不熟识;加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孝子都不会吝啬鞭炮钱;还有一层原因,经济高速发展了多年,人们对放鞭炮的事儿司空见惯,失去了夕日借机看热闹、寻刺激的心理。因此,现在的“下场”,逐步演变成了一道必备的程序,没有了旧时的热闹与嘈杂,也褪去了道德方面的色彩。
夜间最后一项仪式,叫“闪棺”。“闪”在此处有打开,挪到一旁的意思。凌晨四点左右,支客把逝者的至亲召集到棺材旁。四名壮年男人早已两前两后等候在棺材首尾。支客吆喝一声:“闪棺啰~~”四人轻轻挪动棺盖,露出逝者的遗体。人们陆续走到棺材前,见逝者最后一面。阴阳从此相隔,有人往往难掩悲伤,放声恸哭,但这是万不可行的。据说,如果不慎把眼泪落到逝者身上,会让双方从此都不得安宁。因此,常见的情况是,棺盖合拢的那一刻,悲声四起,久久不能平息。
早饭前,再无故事。饭后,壮年男人们聚到棺材两侧,齐心协力,用手将其拢出堂屋,停放到院中早已备好的两条板凳上。逝者的子孙是不得走出屋门的。在棺材离开屋门的一刹那,离门最近的一位迅速掩上房门,大家从早已备好的盆中抓起米饭,象征性地吃几口,并包一小包装进衣兜里。据说,这样可以保佑子孙衣食无忧。现在想来,这是人们长期在饥饿线上挣扎时,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朴素愿望。为什么要关门?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或许是逝者以已,家人不想其扰乱家中的安宁吧!我常常因这个细节,感觉出人生的悲凉。为什么?不得而知。哦,忘了告诉大家,这个仪式,叫“出侧”。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是否应该这样写,同样不得而知。
院子里,早已备好两根碗口粗细,两丈有余的实木,人们称之为“青龙杆”;另有一根长数十丈,比拇指稍粗的白棕绳,人们称之为“棉绳”。两名有经验的人在大家的帮助下,把青龙杆一左一右放到棺材的底侧,用棉绳将其与棺材固定,并在棺材头部正中打一个结。结前留有七丈左右的绳索,作用是遇到上坡路时,一部分人在前方拉,使抬棺的人顺利前行。
一切准备停当,孝子在棺材前磕一个头。随着三声炮响,乐师奏响乐器,青壮年抬起棺材,老弱拉紧棉绳,女人们扛上花圈,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墓地前进。这个过程,叫做“上山”。
到达墓地后,乐师和普通客人陆续离开了,现场只留下法师、至亲和近邻。法师要做最后一场法事——为坟地划定四界。至亲和近邻要帮忙拢坟——搬来石头,砌起坟墓,并在墓中填实泥土。
忙完一切,已近正午,大家回主人家进午餐,俗称“回山席”。席间,一名长辈叫着我的名字,劝我饮酒。见我推辞,他打趣说:“这样叫,你不介意吧!”我怎么会介意呢?不知不觉间,能叫我们名字、愿叫我们名字的人陆续离我们而去了。他们离去得越多,我们便离他们越近。能听到很多人叫我们的名字,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
(作者单位:湖北教育杂志社)
第二日,早早起床,行不足两里,来到主人家。院子里已来了不少熟识的近邻,男人忙着劈柴,女人或帮忙择菜,或用炉子烧水。堂屋正中停放着棺材,外面裹着深红色棺罩,上面印着“万古流芳”四个金字,装饰着百余盏五颜六色的闪光灯。棺材前,左右两边的竹筒内各插一束“岁条”(以竹篾为经,外缠各色剪开的纸条。按例,岁条数量与逝者年龄相等),邻近的几十根交织在一起,形似拱门。
九点左右,随着三声号响,乐师来了,共六人,分别拿着喇叭、唢呐、鼓、锣等乐器。走在最前的人挥动导引幡(直杆,一尺五寸左右;上部弯曲,形似龙头;龙头四周向外延伸,挂着各色布条),把队友引到早已备好的八仙桌旁坐下。支客(主事人)端出早已预备的糕点、喜钱、香烟交给领队,说了一番客套话,乐师“开套”了。开套,就是按预定套路和限定曲目奏响乐器。据我观察,不论红白喜事(乡俗通常把喜事称为“红事”,把丧事称为“白事”。老年人正常死亡,在农村,也被称为“红事”),乐手吹奏的曲目大抵相同,只是在个别环节略有变化,营造出或悲或喜的氛围。之后,有客人来时,号手会吹三声号,表示欢迎。
随后到来的是法事先生,共四人,领队人拿一支与乐师相同的导引幡和一个法铃。中午时分,经幡写好了。棺材和阶沿的横梁上挂满了各色纸幡,上面写着“西去西归,上品上生”“唐僧去取经……九妖十八怪……降魔孙悟空……”之类似懂非懂的话。大门上用白纸写一幅挽联,内容是“慈母辞世苍天动容也落泪,春晖寸草终生难报养育恩”。随后,第一轮法事——“接灵”开始了。正对棺材的院子里摆放着一张八仙桌,上面搭一个简易的木架。架子与棺材之间用地膜相连,形似拱桥。领队的法事先生左手持幡,右手持法铃,带领队友和乐师一边奏乐,一边绕棺材和“拱桥”绕圈子。他口中如歌咏般轻声吟颂着经文,咏颂的内容难以辨识。孝子手捧灵牌,紧随其后,不时在其授意下跪在灵前,烧几张火纸,奠三盅酒。
如此十余遭,一队人吹吹打打,向野外走去,那里埋葬着逝者的配偶。在坟前又歌咏般颂一段经文,烧几张火纸,孝子跪下,磕一个头,一行人又吹吹打打返回来。大抵的意思,已将先逝者的魂灵请回家。
时间已至中午,应放“午饭席”了。乐师奏响乐器,在支客带领下来到厨房。支客双手托着木盘,里面放着毛巾、喜封、糕点、香烟等物品。按照固定的说辞客套一番,支客把盘中之物交给厨师。厨师随即打开蒸笼,端出早已备好的食物。这个过程,正规的说法叫“请厨”。托盘(固定的帮忙端菜的人)早已候在厨房,支客吆喝一声,“开正席啰!……”他们便把各色菜肴端上饭桌。“正席”的菜肴比前期的菜肴更丰盛。按乡俗,以后每餐都要维持正席的标准。
下午至晚饭前,无事可表。法事和其他仪式集中在午夜以后。
夜间的主要法事是“破血火池”(仅限于女性逝者)。由于太困,错过了时间,我没有看到法事过程,但白天人们为此所做的准备,却看得真切。一位长者拿来一段长约一米的粗竹杆,用刀从中劈至三分之二处,然后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当竹条粗细达到适合的程度时,就用备好的篾片从下开始,编出一个漏斗状的器具,然后用红纸从外面把漏斗状部分糊严实,大笼就做好了。随后,他拿来一根细竹杆,如法炮制,做成十二个小笼。这些笼子如何使用,不得而知。第二天早晨,我再没见到它们,或许是夜间焚化了吧。
另一项仪式叫“下场”。凌晨两点左右,法事先生带领乐师,在棺材与院子的空地上一边奏乐,一边穿梭往返。期间,孝子们要跟随乐师队伍,不间断地燃放烟花爆竹。通常的说法是,孝子如果有孝心,为人大方,就会多放鞭炮;如果燃放不及时,或者因准备的数量不足,中途停止了燃放,就会受到人们的嗤笑,甚至被冠以不孝的恶名。因为这样的原因,为人圆滑的孝子如果手头拮据,就会事先找乐师通融,恳求他们足下留情,少转几圈。乐师一般不会太为难孝子。例外也是有的,对于那些公认为不孝,或者为人吝啬、不善者,乐师会反复闹腾,让其颜面扫地。不过,这些都是从前的事了。现在,乐师都已职业化,与孝子大多不熟识;加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孝子都不会吝啬鞭炮钱;还有一层原因,经济高速发展了多年,人们对放鞭炮的事儿司空见惯,失去了夕日借机看热闹、寻刺激的心理。因此,现在的“下场”,逐步演变成了一道必备的程序,没有了旧时的热闹与嘈杂,也褪去了道德方面的色彩。
夜间最后一项仪式,叫“闪棺”。“闪”在此处有打开,挪到一旁的意思。凌晨四点左右,支客把逝者的至亲召集到棺材旁。四名壮年男人早已两前两后等候在棺材首尾。支客吆喝一声:“闪棺啰~~”四人轻轻挪动棺盖,露出逝者的遗体。人们陆续走到棺材前,见逝者最后一面。阴阳从此相隔,有人往往难掩悲伤,放声恸哭,但这是万不可行的。据说,如果不慎把眼泪落到逝者身上,会让双方从此都不得安宁。因此,常见的情况是,棺盖合拢的那一刻,悲声四起,久久不能平息。
早饭前,再无故事。饭后,壮年男人们聚到棺材两侧,齐心协力,用手将其拢出堂屋,停放到院中早已备好的两条板凳上。逝者的子孙是不得走出屋门的。在棺材离开屋门的一刹那,离门最近的一位迅速掩上房门,大家从早已备好的盆中抓起米饭,象征性地吃几口,并包一小包装进衣兜里。据说,这样可以保佑子孙衣食无忧。现在想来,这是人们长期在饥饿线上挣扎时,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朴素愿望。为什么要关门?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或许是逝者以已,家人不想其扰乱家中的安宁吧!我常常因这个细节,感觉出人生的悲凉。为什么?不得而知。哦,忘了告诉大家,这个仪式,叫“出侧”。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是否应该这样写,同样不得而知。
院子里,早已备好两根碗口粗细,两丈有余的实木,人们称之为“青龙杆”;另有一根长数十丈,比拇指稍粗的白棕绳,人们称之为“棉绳”。两名有经验的人在大家的帮助下,把青龙杆一左一右放到棺材的底侧,用棉绳将其与棺材固定,并在棺材头部正中打一个结。结前留有七丈左右的绳索,作用是遇到上坡路时,一部分人在前方拉,使抬棺的人顺利前行。
一切准备停当,孝子在棺材前磕一个头。随着三声炮响,乐师奏响乐器,青壮年抬起棺材,老弱拉紧棉绳,女人们扛上花圈,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墓地前进。这个过程,叫做“上山”。
到达墓地后,乐师和普通客人陆续离开了,现场只留下法师、至亲和近邻。法师要做最后一场法事——为坟地划定四界。至亲和近邻要帮忙拢坟——搬来石头,砌起坟墓,并在墓中填实泥土。
忙完一切,已近正午,大家回主人家进午餐,俗称“回山席”。席间,一名长辈叫着我的名字,劝我饮酒。见我推辞,他打趣说:“这样叫,你不介意吧!”我怎么会介意呢?不知不觉间,能叫我们名字、愿叫我们名字的人陆续离我们而去了。他们离去得越多,我们便离他们越近。能听到很多人叫我们的名字,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
(作者单位:湖北教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