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即功利化和形式化,提出了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提出要创设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建立多样化学习方式,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还要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其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作为中职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学受到改革的关注,成为重点内容进行调整。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成为中职语文教师教学面临的困境,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面对社会对中职学生造成的就业压力,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展现出中学语文课堂特有的风采。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语文教学功利化。中职语文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人文教育的本质,要让学生接受优秀课堂文化的熏陶,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修养及审美趣味,形成健康人格,从而促进未来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中职语文课堂充斥着浓浓的功利性气味,教师直接对学生职业教育中需要的语文技能进行培养,缺少人文教育色彩,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其次,语文学习方式形式化。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语文课堂所倡导的最佳学习方式,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在实际语文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缺乏对合作探究学习的概念,这种学习方式沦落成学生无效参与学习,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目标设置不恰当。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中职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般采取满堂灌模式或者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造成影响,不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分析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创设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
中职学生受到生理认知能力的限制,自控能力和意志调节能力都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吸引其注意力,分散语文课堂集中的精神。因此想要建立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就要在课堂中摆正学生的目光及思想,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點的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感知力,激发兴奋点,从激活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入手,引导学生对语文认知由新奇转为兴趣。比如,在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时,语文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来创设出意境,提高学生对作者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感的感知,领略诗歌中作者多种意象应用的意味,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诗人的情感中。
(二)建立多样化学习方式,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目标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核心,从教育改革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案。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需求和社会对中职学生语文的要求,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中的难点结合重点,引导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实践、积累、运用。中职学生总体培养目标是要适应社会职业发展需要,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比如合作性、探究性、独立性学习方式等,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体现出人文意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其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课堂参与是中职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最佳环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学生创造出广泛参与的平台,来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参与提供积极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是广泛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觉对语文知识进行建构,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形成自我知识见解。仅仅依靠教师来催促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教学效应。只有中职教师不断在探索课堂实践中积累经验,找到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四)确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才是学生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中心,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即由教师在课堂中“教学中心”的主导性地位转变成学生“学习中心”的重心转移。只有从这一过程出发,才符合素质教育提倡下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中的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加以教学,及时联系生活实际,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立足于学生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来进行语文知识的普及。由于语文学科包含大量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知识,需要教师在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高效化教学方法,最终满足时代对于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需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语文人才。
三、结语
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引起课堂教学的变化。作为中职语文教师,首先确定将人文素养作为课堂实践的基础,让中职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真正改变中职语文在现阶段的弱势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解决,最终促进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文军.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特色和意义[J].现代农村科技,2017(4).
[2]王敬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6).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作为中职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学受到改革的关注,成为重点内容进行调整。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成为中职语文教师教学面临的困境,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面对社会对中职学生造成的就业压力,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展现出中学语文课堂特有的风采。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语文教学功利化。中职语文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人文教育的本质,要让学生接受优秀课堂文化的熏陶,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修养及审美趣味,形成健康人格,从而促进未来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中职语文课堂充斥着浓浓的功利性气味,教师直接对学生职业教育中需要的语文技能进行培养,缺少人文教育色彩,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其次,语文学习方式形式化。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语文课堂所倡导的最佳学习方式,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在实际语文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缺乏对合作探究学习的概念,这种学习方式沦落成学生无效参与学习,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目标设置不恰当。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中职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般采取满堂灌模式或者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造成影响,不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分析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创设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
中职学生受到生理认知能力的限制,自控能力和意志调节能力都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吸引其注意力,分散语文课堂集中的精神。因此想要建立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就要在课堂中摆正学生的目光及思想,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點的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感知力,激发兴奋点,从激活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入手,引导学生对语文认知由新奇转为兴趣。比如,在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时,语文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来创设出意境,提高学生对作者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感的感知,领略诗歌中作者多种意象应用的意味,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诗人的情感中。
(二)建立多样化学习方式,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目标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核心,从教育改革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案。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需求和社会对中职学生语文的要求,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中的难点结合重点,引导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实践、积累、运用。中职学生总体培养目标是要适应社会职业发展需要,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比如合作性、探究性、独立性学习方式等,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体现出人文意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其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课堂参与是中职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最佳环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学生创造出广泛参与的平台,来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参与提供积极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是广泛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觉对语文知识进行建构,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形成自我知识见解。仅仅依靠教师来催促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教学效应。只有中职教师不断在探索课堂实践中积累经验,找到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四)确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才是学生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中心,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即由教师在课堂中“教学中心”的主导性地位转变成学生“学习中心”的重心转移。只有从这一过程出发,才符合素质教育提倡下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中的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加以教学,及时联系生活实际,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立足于学生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来进行语文知识的普及。由于语文学科包含大量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知识,需要教师在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高效化教学方法,最终满足时代对于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需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语文人才。
三、结语
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引起课堂教学的变化。作为中职语文教师,首先确定将人文素养作为课堂实践的基础,让中职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真正改变中职语文在现阶段的弱势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解决,最终促进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文军.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特色和意义[J].现代农村科技,2017(4).
[2]王敬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6).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