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问题、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面对我们课堂上的有价值的“节外生枝”、“阴错阳差”、“灵光一闪”,我们不能避而不闻,视而不见,或简单处理,而需要我们教师智慧的引领,对意料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将教学中的小事变得有意义,只有这样的课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学活动才是有价值的。
一、学会等待,让“与众不同”充分地显现
等待,从表现形式上看,既有期望的结果,也有“傻傻的”无奈,但我们要坚信,学生会在一次次等待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超越。等待,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我们要时时有等待之念,常常有等待之举。慢走,你会欣赏到别样的景色!
在执教《认识角》一课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4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问题一出来,大多数孩子不假思索的喊出答案:“还有三个角。”因为4个角去掉1个角当然还剩3个角。有一位同学双眉紧锁,凝神沉思,直觉告诉我他一定有问题,可能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就试探着问他你有不同的见解吗?“我想应该是5个吧。”没想到他一出语,立即遭到另一位男生的反对,“怎么可能呢,还会多一个吗?”还有个别孩子说:“有可能还剩4个。”但都招到同学们的反驳。我笑眯眯的说:“其实,大胆猜想是一种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大部分同学认同还剩3个角,也有同学坚持自己不同的见解,这很好。想不想自己亲手验证一下呢?”孩子们兴奋地喊:“想。”“记住自己刚才猜的答案和别人的答案,动手试一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一定要注意安全。”学生马上动起手来。我走到学生中,不断地为学生加油鼓劲。结果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还有5个角!”“还有3个角!”“还剩4个角!”许多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还不断地跳,情不自禁地高声报告自己的新发现。我仍旧笑眯眯地望着高兴得手舞足蹈的学生,继续引导:“别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联系自己刚才猜想的结果和动手剪后得到的结果,说说自己的发现或感受。”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个接一个的说着自己不同的话题。
生1:“剪掉一个角,剩下的角反而又多了,真有意思。”
生2:“我刚才一下子就喊出了3个角,现在明白了一道题可以有多个答案,必须把题目看懂了,仔细想一想,才能把答案找全。”
生3:“老师,我刚才猜是还剩3个角。您看我是沿对角线剪的,真的还剩3个角。我猜对了!”
生4:“老师我刚才猜是还剩3个角,可是我一剪,发现竟然还剩4个角。真有意思。”
生5:“我本来想的是还剩3个角,但我发现这样剪,还剩5个角,分别是2个钝角和3个直角。原来剪法不同,剩下的角也不同。”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极为活跃,“与众不同”充分地显现。课堂成了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天地。究其原因,便是教师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和和孩子一起分享经过自己的艰苦探索最终掌握知识的成功喜悦,因此面对“与众不同”的思考,教师一定留给学生一定的时空,学会耐心等待,适时恰当地进行调整,学生才会自觉地进行知识建构,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铭记于心。
二、机智引领,让生成与预设和谐统一
面对教学中纷至沓来的生成资源,我们既不能熟视无睹,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朝着预设的方案前进,也不能照单全收,而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根据教学目标,顺学而导。然而,“尊重学生的思维”并不是完全被动地让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机智地引领学生寻找殊途同归的另外一条通道,以实现课堂教学生成与预设、无序与有序的和谐统一。
在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精心预设了《圆的周长》的教学方案。打算先让学生实践操作:用绕线、滚动等方法测量出圆形实物或图形的周长,然后感受这样的测量方法有局限性,从而在矛盾冲突中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可是,实际的教学过程却“险情不断”。对于“画在黑版上的圆”的周长,却让一名学生泄露了“天机”:“老师,用尺子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3.14就可以了。”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被他说出来了,这节课该怎么办呢?还能进行知识的探究吗?我一下子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我只得告诉自己:把精心的预设收藏起来吧,于是我灵机一动,追问道:“3.14是什么意思啊?”真有不少学生补充了出来:“3.14好象是圆周率。”教师继续追问:“圆周率是什么?”学生:“我从书上看到祖冲之发现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我又顺势说道:“看来大家课前对于圆的周长做了不少的了解,知道‘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但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眼见为实,想办法验证这个猜想,怎么样?”就这样,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
面对学生已经知道“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这一始料未及的问题,我随机应变,理智调整预设的程序,有效地创造了以上的课堂镜头。把发现探究的过程变成了验证猜想的过程,机智地引领学生回到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轨道,从而达到“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有的时候,教师的引领只是一点退让,一个迂回。
总之,新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小学数学生成的课堂是离不开老师们智慧的引领的。愿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引领出一个又一个富有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吧!
一、学会等待,让“与众不同”充分地显现
等待,从表现形式上看,既有期望的结果,也有“傻傻的”无奈,但我们要坚信,学生会在一次次等待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超越。等待,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我们要时时有等待之念,常常有等待之举。慢走,你会欣赏到别样的景色!
在执教《认识角》一课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4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问题一出来,大多数孩子不假思索的喊出答案:“还有三个角。”因为4个角去掉1个角当然还剩3个角。有一位同学双眉紧锁,凝神沉思,直觉告诉我他一定有问题,可能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就试探着问他你有不同的见解吗?“我想应该是5个吧。”没想到他一出语,立即遭到另一位男生的反对,“怎么可能呢,还会多一个吗?”还有个别孩子说:“有可能还剩4个。”但都招到同学们的反驳。我笑眯眯的说:“其实,大胆猜想是一种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大部分同学认同还剩3个角,也有同学坚持自己不同的见解,这很好。想不想自己亲手验证一下呢?”孩子们兴奋地喊:“想。”“记住自己刚才猜的答案和别人的答案,动手试一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一定要注意安全。”学生马上动起手来。我走到学生中,不断地为学生加油鼓劲。结果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还有5个角!”“还有3个角!”“还剩4个角!”许多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还不断地跳,情不自禁地高声报告自己的新发现。我仍旧笑眯眯地望着高兴得手舞足蹈的学生,继续引导:“别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联系自己刚才猜想的结果和动手剪后得到的结果,说说自己的发现或感受。”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个接一个的说着自己不同的话题。
生1:“剪掉一个角,剩下的角反而又多了,真有意思。”
生2:“我刚才一下子就喊出了3个角,现在明白了一道题可以有多个答案,必须把题目看懂了,仔细想一想,才能把答案找全。”
生3:“老师,我刚才猜是还剩3个角。您看我是沿对角线剪的,真的还剩3个角。我猜对了!”
生4:“老师我刚才猜是还剩3个角,可是我一剪,发现竟然还剩4个角。真有意思。”
生5:“我本来想的是还剩3个角,但我发现这样剪,还剩5个角,分别是2个钝角和3个直角。原来剪法不同,剩下的角也不同。”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极为活跃,“与众不同”充分地显现。课堂成了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天地。究其原因,便是教师放慢脚步,与孩子同行,和和孩子一起分享经过自己的艰苦探索最终掌握知识的成功喜悦,因此面对“与众不同”的思考,教师一定留给学生一定的时空,学会耐心等待,适时恰当地进行调整,学生才会自觉地进行知识建构,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铭记于心。
二、机智引领,让生成与预设和谐统一
面对教学中纷至沓来的生成资源,我们既不能熟视无睹,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朝着预设的方案前进,也不能照单全收,而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根据教学目标,顺学而导。然而,“尊重学生的思维”并不是完全被动地让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机智地引领学生寻找殊途同归的另外一条通道,以实现课堂教学生成与预设、无序与有序的和谐统一。
在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精心预设了《圆的周长》的教学方案。打算先让学生实践操作:用绕线、滚动等方法测量出圆形实物或图形的周长,然后感受这样的测量方法有局限性,从而在矛盾冲突中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可是,实际的教学过程却“险情不断”。对于“画在黑版上的圆”的周长,却让一名学生泄露了“天机”:“老师,用尺子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3.14就可以了。”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被他说出来了,这节课该怎么办呢?还能进行知识的探究吗?我一下子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我只得告诉自己:把精心的预设收藏起来吧,于是我灵机一动,追问道:“3.14是什么意思啊?”真有不少学生补充了出来:“3.14好象是圆周率。”教师继续追问:“圆周率是什么?”学生:“我从书上看到祖冲之发现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我又顺势说道:“看来大家课前对于圆的周长做了不少的了解,知道‘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但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眼见为实,想办法验证这个猜想,怎么样?”就这样,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
面对学生已经知道“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这一始料未及的问题,我随机应变,理智调整预设的程序,有效地创造了以上的课堂镜头。把发现探究的过程变成了验证猜想的过程,机智地引领学生回到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轨道,从而达到“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有的时候,教师的引领只是一点退让,一个迂回。
总之,新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小学数学生成的课堂是离不开老师们智慧的引领的。愿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引领出一个又一个富有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