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eng0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是针对我国工科教育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到位、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旨在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通过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全面提高工程教育培养质量,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奠定人才资源优势,满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化工设计是将一个化工系统的技术方案、工艺过程、生产装备、操作控制等转化为工程语言的过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化工设计”课是化学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实践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及应用性较强,其教学成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院在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上,实行研究型、化工工艺方向(应用型)、精细化工方向(卓越型)的培养方案进行教学。为适应新的培养方案对《化工设计》课程进行了教學改革,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1围绕新的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
  化工设计课程原学时数为32学时。针对应用型及卓越型的培养方案在新版教学计划修订时课时数增加至64学时,内容增加和强化了设计计算和工程图纸的绘制和阅读内容,另外还增加了现代化工设计手段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强化现代工程设计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
  化工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在一定的化工专业知识基础上开设。我院自2011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化工设计大赛,将化工设计课从大四上学期开设调整到大三的下学期开设,解决了学生在参加化工设计大赛时还未进行化工设计课程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化工设计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围绕实用性人才培养,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2.1精选适用教材,优化课程内容
  化工设计的教材种类多,各有特色。根据应用型及卓越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从化工设计知识内容的全面性和能力培养方面进行综合对比,确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李国庭主编的《化工设计概论》。该教材以工艺设计为主线,系统地阐明了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内容和方法,全书内容具有较好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提供了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的软件简介。选择熊杰明等主编的《化工流程模拟Aspen Plus实例教程》(第二版)为补充教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化工设计的讲授内容体现有简有全,突出工艺流程设计、设备的设计和选型、车间布置设计、管道布置设计等重点内容,对其它课程已经涉及的知识采用自学的方式,培养提高学生对化工各专业课程知识点的综合理解能力。结合化工设计大赛的要求增加现代设计方法的介绍和练习、增加各种设计结果的规范表达训练。针对学生实际工程经验缺乏的弱点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分析讲解设计的思路及具体的实施程序。针对学生缺乏实际工程概念以及对课程知识点缺乏认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或易发生错误的关键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强化练习和纠错讲解。为加强课堂上师生的教学互动选择已有的设计成果组织课堂分析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2.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工程素质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量选取工艺路线论证、工艺流程设计或分析、设备布置设计或分析、厂址选择分析和评价等内容作为课外作业,通过具体内容的设计、分析等练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同时结合化工设计大赛的时间性,围绕大赛的题目和任务安排学生进行先期的设计准备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理论学习,学生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文献查阅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3改革考核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学的最终效果需要采用有效的评价措施,改变原单一考核评价方式而采用多因素的考核形式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第一,平时成绩考核。课堂教学强化了课堂作业、提问和讨论等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因此,根据出勤、课堂教学中的不同环节、专业认证对毕业达成度的要求而赋予不同的权重值,最后综合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
  第二,工程实践能力考核。通过课外作业的考核来评价学生工程实践和综合应用能力,成绩的评定依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从学习态度、内容的全面性、综合分析的完整性以及报告的形式格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综合知识考核。将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纳入考试范围以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相应的应用分析题和综合设计题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该类题目除考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也可反映出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学习效果,为客观评价每个学生的综合成绩提供依据。
  3结束语
  化工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培养化学工程类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为适应新时期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对化工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实践途径及内容,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工程意识。为此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及时调整,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竞赛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工程设计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人才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国庭.化工设计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3).
  [2]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3版教学大纲——化工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16:85-90.
  [3]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3版教学大纲——化工设计A[D].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17(新增).
  作者简介
  李国斌(1962—),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中小学数学衔接,丰富数学课程内涵,小课题研究以教材为本、以探索为轴、以评价为源,让学生收获成就感、挑战感和崇高感,培育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衔接;内容开放;过程开放;热情绽放;整合经验;培育素养  加强中小学数学衔接,不是指“超标”或“超前”学习数学内容,也不是“解难题”,而是在于在知识的生成和获取上、数学内涵和本质的理解上、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上去下功夫。因此,我们围绕六年级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最为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其中最为显著和突出的就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难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渗透。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为研究方向,对自主探究模式的渗透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自主探究模式;小学数学;应用题  一、引言  自主探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渗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做足、做好功夫,备好课,认真考虑:如何把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传授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如何教给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理解文本的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如何让学生逐渐爱上语文,能独立地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阅读,获得阅读的乐趣。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对数学教师专业化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和需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的检验。正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应俊峰所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并能有效的、创造性的教师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的能力,其目标是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目的1.对颧前间隙及其周围相关的组织结构进行细致的解剖观察,为临床颧前间隙埋置扩张器修复下睑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 2.对眼轮匝肌的面神经支配情况进行解剖观察
◆摘 要:中职英语教学对于每个中职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英语教学,可以实现中职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实现学生英语知识的快速掌握。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并没有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因此很多中职学生的英语学校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将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合理的应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参与度,实现学生自我英语知识的快速掌握。笔者在本文中对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