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wei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用”关注的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优化实施阅读教学,强化阅读实践应用,对提高阅读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从“语用”理念入题,探讨实施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学生营建一种言意交融、学思相资、读写相促、悦读践悟的阅读新课堂,指引他们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和实践应用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用”即语文实践,语文教学的本质应是语用教学。下文节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某些片段和案例,探讨一下阅读活动中的言与意、学与思、读与写、知与行等话题。
  一、 言意交融,激发情趣
  “言”与“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被关注的基本方面。“言”主要指阅读文本中的言语文字特色以及文章体裁的言语表达形式,如文本的具体言语意思、修辞手法、韵律和节奏等表现形式。“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借助言语呈现,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阅读文本文字的动人魅力,引发他们更多的情意共鸣。“意”则是文本素材的潜在魅力之所在,主要指阅读文本中所营造的意境、意蕴、意象等,这些内在的隐含元素展现的是作者作品的内在情感和思想。
  我们发现,现在的阅读教学正被“异化”,师生开展的阅读教与学带上了明显的功利性,即出现了迎合应试的不良语用倾向,将“言”方面的解字、品词、析句、赏篇作为教学重点,对“意”却明显不够重视,经常忽视了学生阅读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内心情感和阅读趣味的表达,逐渐丧失了语文的“人文味”。语文学科具备鲜活的生命活力,就在于注重语用的特性,在于其源于生活的人文性、又回歸生活的实践性。
  例如,在《台湾的蝴蝶谷》一课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领略到台湾蝴蝶谷瑰丽壮观的奇异景色,在富有韵律的语言情境中感受到蝴蝶谷的优美画卷,尤其是蝴蝶谷迷人的“颜色”场景:“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在这样情境下,指引学生诵读课文、关注重点词、品读词语,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有效积累了语言文字,丰富了词汇量,并培养起良好的语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诵读与品读之中,教师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孩子们,你们想带游客到什么颜色的蝴蝶谷去游玩?”在此,借助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激发对蝴蝶的喜爱之情,在富有情感的句式模仿训练中燃起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渐走进台湾、了解台湾。
  所以,要不断增添学生阅读活动中的情与趣,收获更多的情感观照和生活趣味,必须善于找准“言”“意”融合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阅读活动,循序渐进地拉近阅读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阅读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做到“言”“意”兼得、“言”“意”交融。
  二、 学思相资,培育习惯
  语用关注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必然要求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引领学生做到学思相结合、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这是促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前提。
  小学生尚处于长知识、增见识的未成熟阶段,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引,多推荐有价值、有意义的好书,学会有选择地阅读,开展有效阅读;同时还要学会初步的阅读思考,尝试形成自己的读书观点,多一些有益的、积极的营养,少一些有害的、错误的东西,学思相辅相成,做到“虚心涵泳,切记体察”。教师重视语用实践,可以通过有效导读、激励质疑、交流分享等三个环节来优化指导学生阅读,促进优读激思、以思促学,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导读是引导开展有效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必要前提。例如,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诗歌阅读教学时,先为学生设计了导读活动,加强初读指导,让他们先通过阅读和思考,找出生字、新偏旁、新词语,有感情地诵读诗文,初步完成阅读学习目标。巧用导读形式对小学生施以科学合理的阅读引导,有助于他们主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思想,培养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其次,质疑体现出学生乐于查找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开展齐读、指名读、小组齐读等诵读活动的同时,鼓励勇于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在诵读后大胆向老师提出来。如,有的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蝈蝈是什么动物?”有的学生问道:“‘盲’‘邻’‘难’‘忘’这几个字怎么拼写?笔画和笔顺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体现出他们受到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制约,而且也展现了他们对课文的词句段篇等内容的主动质疑态度。于是,教师利用关于蝈蝈的视频片段、投影片和词卡等媒介,很好地帮助学生们解决了问题。可见,面对小学生参与阅读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教师积极通过激励质疑、媒体展播,使他们在形象的语言学习情境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促进了阅读内容的深化理解。
  最后,交流和分享是培养阅读习惯、生成阅读实效的重要环节。如,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阅读进行中,先让一两个小组代表利用口头语言来描绘“给盲婆婆送蝈蝈”的情境,然后组织他们一起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从而激发起“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等优秀思想品质。当然,深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对小学生阅读素质比较高的要求,一般地说,他们在阅读学习中直率地表现出的满意、愉快、喜悦、赞叹、悲愤等情绪和情感,就已经达成了语文教学的应用目的。
  所以,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是阅读训练的关键。学思相资的过程就是小学生良好阅读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掌握语文知识、习得阅读技能与领悟作者思想感情的相互促进的和谐过程。   三、 读写结合,强化认知
  当学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自己个性和特色的文章时,我们的语文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开展的应用实践活动才更有价值。因此,读写结合是很好的语用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交相融合,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的阅读认知,增进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各种文体、背景、情境、主旨等不同需要,穿插开展读写结合的训练,如,概说、复述、改写、仿写、续写、补写等都是读写训练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四年级《三顾茅庐》教学中,引领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并联系第四自然段内容,要求把其中的间接描述改写成直接描述,特别是要将人物之间的对话情境写出来,注意描写人物对话的一些技巧。这样的改写有利于学生从阅读文本出发,训练逆向思维,对训练内容和形式进行积极创新创作。又如,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结束后,教师启发学生:“每个母亲都非常爱自己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付出很多很多。请拿起你手中的笔,把母亲爱你的真情故事写下来,作为回报母爱的最好方式。”要求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歌颂母爱的名言、诗歌、精美片段等,让所写文章更有特色和光彩。在此,仿写训练对灵活利用写作方法,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还有,在《“番茄太阳”》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活动:“‘番茄太阳’是多么的聪明可爱啊!请你尽情舒展想象的翅膀,延续它们的动人故事。”;以及在《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后创设了补写训练:“公仪休拒收礼物的举动令人称赞。请你想象一下,管家回到主人家之后,会发生哪些事情呢?请补写出来,相信你一定会写得很有特色的。”续写和补写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们积极拓展思路、积极延伸思维,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促进更准确地、更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旨意和人物特征,深度强化阅读认知能力。
  所以,教师指导小学生加强读写结合训练,提升阅读认知能力,尤其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善于利用读写训练形式和手段,激励他们对文本素材、语言特色、内容形式等做出更多的个性化表达,为进一步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好准备。
  四、 悦读践悟,渗透美育
  关注实践应用、渗透美育教育、培育人文精神必然成为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重要追求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引学生参与、体验“悦读”实践活动,渗透美育教育,培养应有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语用意义。
  首先,巧用文本发掘美。教材文本是开展美育教育的现成资源。教师用好用活教材文本资源,可以为小学生创设“悦读”生活,有效开展美育教育。例如,在《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关于南沙群岛的美文、图片、文字链接等资源,形象地将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呈现给学生们,使他们在集体诵读、互动交流中深切感悟到南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激起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又如,在《长城和运河》一课中,教师可以将长城和运河的自然风光借助多媒体形式展示,使学生更细致地参与欣赏、观察、联想,领略长城的雄奇之美和运河的旖旎之美,同时还恰当地链接入关于长城、运河的故事传说,更加丰富了课堂阅读活动,增强了美育成效。
  其次,融入生活发现美。生活是学生“悦读”的源泉。由于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深入挖掘更多的“悦读”因素,让他们在有益的“悦读”过程中充分体验、感受、领悟语文之美,渗透美育教育,逐步提升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公仪休拒收礼物》《在大海中永生》等教学中,面对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现实生活现象的阅读题材时,教师要善于指引学生结合自己的基本生活经验(实际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水平相對较低),积极分析和思考,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挖掘人物特征,初步学会辨别生活中的假丑恶,力争在生活中坚持真善美,从而实现美育渗透。
  最后,乐于实践感悟美。实践是实施美育教育的根本途径。亲近自然和社区、参与读书会、上阅读论坛、参加阅读竞赛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悦读”活动形式。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体验·合作·分享”读书会主题活动,要求他们结合活动情况,抒写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合作开展互动交流、分享阅读。有的学生把自己创作的一篇小诗作拿出来吟诵,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学生把拍摄到的读书会现场视频展播出来,让同学们再一次感受其乐融融的读书场面;还有些学生积极参与到读书会在线互动,促进了他们乐于分享、善于交流的良好阅读学习素养。通过这样不拘一格的阅读实践活动,既加强了活动团体的凝聚力,又有效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了学生实践阅读的乐趣,在创新阅读中收获更多美的感悟。
  总之,“语用”理念为我们优化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育学生语文素养开启了探索研究的新视窗和新模式。“语用”理念下的阅读教学,不仅要积极传授给学生应有的阅读技能,更要强化语文语用训练,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重视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促进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颖晖.小学语文“语用教学”方法探寻[J].教育教学论坛,2015,05.
  [2]钱克章.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10.
  [3]赵华茂.小学语文语用课堂“儿童化”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8.
  作者简介:
  叶慧琳,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问题教学是以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总结,最后获得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的未知。“反思性教学
摘要随着近些年少年庭专门性案件的增多,同时考虑到大多数案件中,所涉及的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司法界以及法学理论界日益关注起少年庭法官所承担的复杂化的角色问题,以及该角色在案件裁决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对少年庭法官角色的准确定位,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就中国的现状来看,少年庭法官有待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提高司法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关键词少年庭
[摘要]插图作为广告设计中图像因素的重要载体,它最终是带有一定商业气息的艺术存在。本文通过分析插图在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感染力,插图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插图良好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了插图广告的现状与魅力。  [关键词]插图 广告设计 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2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92-0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艺术已经慢慢地退出
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规则,规则意识是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本文给出审计学专业学生规则意识教育的三大途径,特别强调第一课堂的灌输作用,第二课堂的实践强化作用,以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小学数学在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的问题逐渐暴露,教学效率低、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欠佳,学生流失现象严重。目前,只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新的
摘要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己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就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现行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应当加强省级立法促进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一致性,并促进市级单位养老保险的社会化,从而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学科,所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华罗庚先生说:“数缺少形时少直观,形缺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充分说明了
目的 分析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56例(201 7年5月~2018年6月),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的观察组(2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
摘要城管执法即城管综合性执法,包括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公安交通、工商摊贩管理等多部门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的一种行政执法制度。小摊贩是城管执法的主要对象,而小摊贩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执法过程中城管和小摊贩之间的矛盾也最为突出。本文意在探讨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如何调和城管和小摊贩的矛盾,在既不影响市容市貌又不威胁小摊贩生存权的前提下让他们的在同一片蓝天下和谐生存,即意在寻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信为本”,高效可靠的信息平台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总结分析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困境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