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谓教学有法,就是教学有一般的规律;教无定法,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允许教法各有不同。教师必须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以及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谈一点浅见:
一、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的主要方法有:一是以生活展现情境。就是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辅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二是以事物示情境。就是以实物为中心,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如有教师用纸片搭成几种类型的桥,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其名称,然后引入对《中国石拱桥》的学习。三是以图画再现课文情景,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适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心理特点。可以放大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描绘课文意境或人物,如《荷塘月色》中的景物图、《我的信念》中的居里夫人画像等。也可以用简笔画、剪贴画、多媒体画来再现课文的情境。四是以音乐渲染情境。如播放《二泉映月》,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琵琶行》的意境。五是以表演体会意境。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种是进入角色,一种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就是学生体会并模拟出课文中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扮演角色”,就是担任课文中某个人物的角色,演出舞台剧。六是以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的语言具有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幽默感的时候,学生就容易进入课文的情境。
二、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运用问题教学法。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包含着学生必须完成的比较繁重的智力操作的任务。例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研读该课文的第一个故事──松骨峰(书堂站)战斗时,有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研读和思考:1.在松骨峰战斗中,敌我态势的对比是怎样的?2.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为什么能取得战斗的胜利?3.在松骨峰战斗结束之后,我志愿军营长在视察战场时看到我志愿军战士一个个壮烈牺牲的体态,内心是一种怎么样的感情?我们自己 读课文这一段描写时,对志愿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很明显,所提的三个问题,本身都包含着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三个问题之间,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三个 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着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知识点,并加以归纳;第二个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三个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用朗读来表现情感的能力。整堂课,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运用问题教学法,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到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思是,语文这门课,教师对学生的教,就是要把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起来,最后做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能独立地听、说、读、写。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步,没有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生疑到解疑释疑的必然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这条学习规律的提出,对于教学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确实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三、比较学习法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提出:“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通过比较,认知异中之同,就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通过比较,能辨别同中之异,就是认识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个性,即变化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知同”才能把握教材的基本规律,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辨异”才能见微知著,触类旁通。因此,“比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如果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能乐于比较,善于比较,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那么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的主要方法有:一是以生活展现情境。就是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辅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二是以事物示情境。就是以实物为中心,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如有教师用纸片搭成几种类型的桥,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其名称,然后引入对《中国石拱桥》的学习。三是以图画再现课文情景,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适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心理特点。可以放大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描绘课文意境或人物,如《荷塘月色》中的景物图、《我的信念》中的居里夫人画像等。也可以用简笔画、剪贴画、多媒体画来再现课文的情境。四是以音乐渲染情境。如播放《二泉映月》,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琵琶行》的意境。五是以表演体会意境。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种是进入角色,一种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就是学生体会并模拟出课文中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扮演角色”,就是担任课文中某个人物的角色,演出舞台剧。六是以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的语言具有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幽默感的时候,学生就容易进入课文的情境。
二、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运用问题教学法。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包含着学生必须完成的比较繁重的智力操作的任务。例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研读该课文的第一个故事──松骨峰(书堂站)战斗时,有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研读和思考:1.在松骨峰战斗中,敌我态势的对比是怎样的?2.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为什么能取得战斗的胜利?3.在松骨峰战斗结束之后,我志愿军营长在视察战场时看到我志愿军战士一个个壮烈牺牲的体态,内心是一种怎么样的感情?我们自己 读课文这一段描写时,对志愿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很明显,所提的三个问题,本身都包含着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三个问题之间,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三个 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着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知识点,并加以归纳;第二个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三个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用朗读来表现情感的能力。整堂课,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运用问题教学法,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到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思是,语文这门课,教师对学生的教,就是要把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起来,最后做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能独立地听、说、读、写。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步,没有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生疑到解疑释疑的必然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这条学习规律的提出,对于教学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确实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三、比较学习法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提出:“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通过比较,认知异中之同,就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通过比较,能辨别同中之异,就是认识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个性,即变化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知同”才能把握教材的基本规律,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辨异”才能见微知著,触类旁通。因此,“比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如果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能乐于比较,善于比较,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那么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