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心是儿童成功完成社会化的本质特征。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或听到良心这个字眼儿,但我们对良心的了解仅限于初浅的认识程度,而我国对于良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因此,西方心理学界有关良心的缘起、征兆、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良心;精神分析;气质;约束性顺从
心理学词典中将良心定义为一组理性上一致的内化了的道德原则,它为已经做过的或想做的行动提供正确和错误的评价[1]。因此,通常我们将良心与内化等同起来看待。
一、良心的解读
最早在心理学范围中接触良心的学者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他最初就防卫驱使而言调查良心,1895年把良心描述为在似乎健康的条件下防卫机制操作的结果。1913年,他对禁忌的理解帮助他阐明在原始社会中良心的本质和发展,引出一种“禁忌良心”。禁忌“是一种造成良心的命令;它的任何违背产生一种内疚的恐惧感。他把良心定义为“我们之中特殊愿望操作拒绝的内部的感知”。1914年,他发现良心有不断的监控自我当前状态和测量它对理想反抗的功能。道德的良心构成一种测量自我理想与当前自我之间差别的方法,由于在道德条件下,它对每天自我批评的敌对建立了它本身。1923年末弗洛伊德引入了超我的概念,使用超我来描述包含内化的规范、价值、法令和禁止的个性的一个要素而且他把它赋予有判断或者检查作用的特征,其功能包括良心、自我观察(内省)和理想化。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是良心概念的最初形式[2]。良心的超我特征是弗洛伊德试图为良心的起源、发展和作用方式提供一种解释。正因如此,之后他互换地使用这两个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观察自我、命令自我、评判自我,并以处罚来威胁自我。
我们能意识到它,是由于它作为我们的良心而起到的评判作用”。他认为良心起源于童年时代的父母或其养育者的赏罚等道德教育。“婴儿是无所谓道德的,他们并不具有对自己追求快乐的冲动的内心抑制。后来由超我承担的这种职责,起初是由某种外部的力量即父母的权威来行使的。[3]超我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俄底浦斯情结的产物”,放弃被禁止乱伦的恋母情结欲望的儿童由对其父母的性欲要求转变到对其父母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良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违背内心的偏向,其发展是儿童为了减少指向父母的性欲和敌对情感所引起的焦虑而接受父母规则的结果[2]。
弗洛伊德把良心看作是人类一个重要的变革性的发展成就,他认为良心是介于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心理机制,个体及其种族都有长期生存的本能需要,个体为了生存就会产生攻击其他个体的倾向,而群体的功能是要保证每个个体生存下去,因此要阻止人们之间的攻击性倾向。在群体所施加的影响之下,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对本能的生物需要不断进行变化和转移,目的就是调节自己的行为而内化社会和重要他人所期望的规则及情绪反应,良心就是这个转变过程的心理机制 [4]。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调解个体需要和社会要求,形成自我经验和他人要求经验的交叉点,变成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们那些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这种他人经验变成我们的思想并形成我们的身份,与个体自身行动的内省判断在一起的良心能被置于自我中,从而为必要的个人社会生活的决定变成一种内部指导,给予我们信念的鼓励。弗洛伊德对理解良心的巨大贡献是他承认道德感或者良心是在发展中形成的,他还认良心在人群中差异很大,并且在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中寻找解释。[5]
二、良心的概念及组成
可以说,良心有一个丰富的概念历史。几个世纪以来,我们想要知道个体是怎样内化他们家庭和社会的价值以及那些价值是如何变成一种可靠的对行为的内在引导系统和一种为不同时代价值传输的手段的。对良心概念的界定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西方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洛克从良心的功用来认为良心是“自己对于自己行为的德性或堕落所抱的一种意见或判断”。王海明教授曾从道德和价值的关系角度认为良心是“道德价值意识”。邓兆明用隐喻的说法来认为良心是“指责或捍卫我们行动的内在之音或人格的守护神”[6]。Grusec认为,个体良心的出现是指在不需要外部控制的情况下,有一个稳定的内部指导系统来调控行为,良心的出现也是儿童整合各种价值网络过程的终结者。[7]Kochanska的研究表明,儿童在2岁左右就出现了良心的萌芽,即儿童自愿、迫切地接受母亲的规则和指导。[8]凯根等人认为当一个儿童把道德原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仰体系,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当一个儿童接受了道德原则,并且自发地执行这些原则时,我们就说,这个儿童产生了良心。[9]梁宗保等人在对西方的良心相关的研究做了整理分析,认为良心是指在成人或社会化媒介控制的外部调节系统向儿童自我控制的内部系统转化的过程中,儿童形成遵守社会行为准则和抵制自私和破坏性冲动的内部调节机制。这种内部机制形成的标志是即使在没有成份监督的情况下,儿童也能遵守规则和抵制行为。[2]由此可见,良心和内化有着相似的概念。幼儿最初的行为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即时的外部社会性因素来维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行为越来越多地通过内部的行动标准来维持,从而在没有外部制约时能达到自我调节。这种道德行为基础从外部因素向个人内部情感的伦理信念转变的过程称为“内化”[10]。因为良心的产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标志和最基本的目标,因此许多哲学家、教育家、发展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都提到过良心,并展开过论述。
关于良心的组成,以往的各理论流派大多仅仅关注良心的一个要素。精神分析学家主要关注内疚的道德情感;社会学习研究者们仅仅关注道德行为;有影响力的皮亚杰派的伯根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强调对规则的理解以及道德推理等道德认知。三种传统的理论观点都只强调或侧重良心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它方面。Kochanska(1994)提出,良心的早期表现是由两种比较普遍的模式组成,与两个假设的成份一致,即情感不适和行为控制。情感不适关注不道德行为之后的情感后果和对他人的情感反应;表现在儿童的苦恼、内疚和关心与父母的关系而不是破坏本身;想被原谅的愿望和确保父母的爱;道歉;和对他人情感的移情共鸣。主动的道德调节围绕儿童关注不道德行为的本身而不是它的人际后果。儿童表现出了在不道德行为之前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而且看起来“在道德上是觉醒的”或者关心他人的道德行为。一旦不道德的行为发生,儿童承认并试图逆转或修补造成的损坏[8]。后来,一些学者的理论取向达成了一致,开始趋于理论整合,人们认识到良心的多种组成部分――情感、行为和认知――必须用一种综合的方法被放在一起来考虑。承认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推理都是一个内部指导系统或者良心的组成部分。后来,霍夫曼提出了将内疚和同情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在道德社会化中内在信息的认知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模式。情感研究者还提出道德自我是良心的核心组成部分。至于良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合成体系吗,还是它们不太相关甚至根本没有相关?研究结果通常是不一致的。在50年代和60年代Sears把精神分析的观点和社会学习的观点进行整合研究,他从新赫尔主义的观点重新调查关于良心结构的问题。发现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只是有中等相关。有的学者提出各成份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例如,内疚和同情的道德情感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反社会行为的抑制剂。Kochanska等人在2002年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儿童在犯罪之后经历的不舒服的倾向导致干扰规则的习惯行为。儿童早期对父母诚恳的、约束性顺从使其形成一种自身是“好的、道德的儿童”的认识――一种道德的自我――反过来又促进未来适合规则的行为。这与Emde等人的结果一致。因此关于良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待于解答。
三、影响良心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良心发展的机制――模仿
班杜拉在1986年的实验研究有说服力地表明了儿童通过模仿能学习自我控制,而且其它行为与道德发展有关。Kochanska与Sears和班杜拉一同把模仿看作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机制,提出年幼儿童对模仿的敏感预言他们良心发展的理论。Kochanska用内化的行为和内疚做为良心的测量,得出了三个结论:模仿对良心的预言是显著的而且是积极的;两个年龄段和良心两个方面的集合加强了从模仿到良心的预言强度;这种相关没有随周期性的研究而降低[11]。Meltzoff也提出“模仿是蓓蕾,而移情和道德感情是成熟的结果”。
(二)气质与良心
1.艾森克的良心发生理论
艾森克对反社会行为发展的解释来源于生物因素,让它具有气质特征。他提出心理学家称作个性的东西是气质和社会经验互动的结果。艾森克的假设是良心或者行为抑制是通过经验学习和应答学习获得的调节反射。个体依据他们以气质为基础的个性特征而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调节行为的抑制潜能[12]。换句话说,一些人有一种气质,这使他们或多或少的对经验敏感,这可能潜在地导致一种行为抑制而因此或多或少的容易被社会化。艾森克的个性理论有三个以气质为基础的特征:精神病(P)、外倾(E)和神经症(N)。他提出E和N特征都低的个体比两种特征都高的个体更有可能获得行为抑制。他假设个体对条件作用的感受性的差异源于E和N两种气质特征的互动,E高的人比E低的人对操作和应答反应有更少的反应,N特征低的慢慢地而且适度地对大部分情感刺激做出反应和当刺激撤消时终止反应。相反,N特征高的人迅速地而且容易地被激励而且觉醒是更持久的,它使对行为的抑制更加困难。因此,艾森克假设E和N特征都低的个体将更有可能获得一种抑制或者良心的情感系统,因为他们更容易获得调节而且更能容易地抑制反应冲动。
2.Kochanska关于抑制控制对良心的影响作用
Kochanska设计了包含95个项目的父母报告问卷,研究了171名21到70个月大的儿童,证明儿童的气质和良心的发展存在重要相关,并且气质对良心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13]。
气质是反应上的个体差异(动力活动的觉醒和对刺激事件的情感上的、自主的和腺体的反应)和自我调节(能调整反应的更加积极的过程)。传统观点认为,良心的发展结果归于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父母社会化策略的差异(Hoffman, 1970a, 1970b, 1983; Maccoby & Martin, 1983; Rest, 1983)。然而最近良心的研究中将良心的发展归因于情感和自我调节过程,这揭示了另一个重要的确实被长期忽略的潜在的个体差异因素――儿童的气质。气质的反应性、易觉醒、焦虑、恐惧(Kagan, 1989a, 1989b; Reznick, 1989)被假设为良心中情感不适成份的支柱,多种理论研究的证据表明恐惧的儿童产生更为内化的良心(Kagan,1998,2003)。他们更有内疚倾向而且从事更为适合规则的行为。几年后,气质特点的早期评估预言了道德情感。阐明了气质的特点而不是恐惧对良心的影响。而作为自我调节机制的一个特殊类别的抑制控制(与生命头一年的注意成熟有紧密联系,是一种禁止优势行为和形成代替的次优势行为的能力)则被假设为是行为控制的支柱。把抑制控制与生命头一年出现的有意识的行为调节,尤其是与需要一种积极的压抑的行为联系起来以潜在的愉悦结果为代价对不愉悦行为的抑制或坚持。因此抑制控制的出现使儿童有可能开始遵守母亲的要求或遵守含有实施和压抑行为的活动。Kochanska认为抑制控制对促进良心的发展有关键作用,而且他的研究也证明了在抑制控制和学龄早期的儿童良心的多种测量之间发现了同时的和纵向的强烈相关。抑制控制不仅促进了良心的发展,而且它高于并超越良心本身随时间发展的稳定性。
四、约束性顺从是良心出现的标志
Kochanska曾经在1995年对良心/内化的起源做了的研究,其中涉及到了约束性顺从。约束性顺从是指儿童真正愿意接纳成人的要求、指令,儿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义务感,它强调的是儿童自我调节的一面,体现了儿童能够自己处理好日常要求或接受照看者提出的特殊行为标准的能力,反映了儿童对采纳照看者意见的原始急切程度,是良心出现的标志,是外部调节发展到内部调节的中介,同时也反映了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性[14]。研究表明,学步期儿童对母亲的顺从与6年后的良心测量有积极相关[15]。Kochanska认为良心的获得是儿童逐步对母亲顺从的结果,约束性顺从是儿童良心的一种最初形式。而且约束性顺从涉及一种更深的和更长期的态度变化,而且只有约束性顺从与内化的测量有显著相关。尤其是,学步期的约束性顺从预言学前期的内化[16]。儿童的良心是在成人或社会化媒介控制的外部调节系统向儿童自我控制的内部系统转化的过程中,儿童形成遵守社会行为准则和抑制自私和破坏性冲动的内部调节机制。这种内部机制形成的标志就是即便在没有成份监督的情况下,儿童也能遵守规则的抑制行为,即约束性顺从[2]。它被合理地看作是一种良心/内化的早期形式,它不仅与当时的内化有关,而且也预言了未来的良心,这证明了学步期是良心早期发展的关键期。但是,儿童早期顺从并不是单向地影响良心的发展,而是通过与母亲在情感及合作等方面积极地相互作用而促进内化。与母亲分享积极情感的儿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愿顺从和内化规则。有研究发现母子互动中双方分享积极情感能够增加儿童后来的顺从行为,而表现出更多顺从行为的儿童能更加自愿地接纳母亲的规则和价值[17]。可见,儿童的顺从并不是直接影响良心发展,而是通过与母亲的相互作用而施加影响的。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2].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王莉.西方儿童良心发展的研究现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117-128.
[3].施铁如.良心及其作用和培植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动态,1998,6,3,52-56.
[4].Turiel E.Th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 Eisenberg N, Damon W.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Ed). New York: Wiley, 1998. 529-530,863-879.
[5].Emde R N, Biringgen Z. Clyman R B, Oppengeim D. The Moral Self of Infancy: Affective Core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Developmental Review, 1991, 11: 251-270.
[6].石中英,余清臣.论良心及其可教性.集美大学学报,2005(6),6,2,3-7.
[7].Grusec J E, Goodnow J J, Kuczynski I. New Direction in Analyses of Parenting Contribute to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Values. Child Development, 2000, 71(1); 205-211.
[8].Grazyna Kochanska, KatherineDeVet, Marguerita, Goldman, Kathleen Murray, and Samuel P.Putnam.Maternal ReportsofConscienceDevelopmentandTemperament inYoungChildren. ChildDeveolopment, 1994, 65, 852-868.
[9].P.H.墨森等著,缪小春等译.儿童发展和个性.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391.
[10].周宗奎.儿童社会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148-149.
[11].David R.Forman, Nazan Aksan, and Grazyna Kochanska.Toddlers’Responsive Imitation Predicts Preschool-Age Consc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 15, 10, 699-704.
[12].Nora Mary Jackson and David B. Center. Inhibition of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Eysenck’s Theory of Conscience. Conscience, 522-531.
[13].Grazyna Kochanska, Kathleen Murray, and Katherine C. Coy. Inhibitory Control as a Contributor to Conscience in Childhood: From Toddler to Early School Age. Child Development, Apr 1997, 68, 2, 263-277.
[14].KochanskaG, AksanN. Mother-ChildMutuallyPositiveAffect, the Quality of Child Compliance to Requests and Prohibitions, and Maternal Control as Correlates of Early Internalization. Child Development, 1995, 66(1): 236-254.
[15].Grazyna Kochanska. Socialization and Tempera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Guilt and Conscience. Child Development, 1991, 62, 1379-1392.
[16].Grazyna Kochanska, Nazan Aksan, Amy L. Koenig.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oots of Preschoolers’ Conscience: Committed Compliance and Emerging Internalization. Child Development, 1995, 66, 1752-1769.
[17].Parpal M, Maccoby E E. Maternal Responsiveness and Subsequent Child Compliance. Child Development, 1985, 56(5): 1326-1334.
The Overview of Study on Conscience in Occident
He Xiaolu
(School of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9)
【Substract】Conscience is the substit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eding to accomplish socialization. Although we frequently hear of “conscience” in daily life,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conscience limit to superficial level, and, in our country, the study of conscience focus on philosophy. So, we need to study the origin,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onscience in Occident.
【Key word】consciencepsychoanalysistemperamentcommitted compliance
【关键词】良心;精神分析;气质;约束性顺从
心理学词典中将良心定义为一组理性上一致的内化了的道德原则,它为已经做过的或想做的行动提供正确和错误的评价[1]。因此,通常我们将良心与内化等同起来看待。
一、良心的解读
最早在心理学范围中接触良心的学者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他最初就防卫驱使而言调查良心,1895年把良心描述为在似乎健康的条件下防卫机制操作的结果。1913年,他对禁忌的理解帮助他阐明在原始社会中良心的本质和发展,引出一种“禁忌良心”。禁忌“是一种造成良心的命令;它的任何违背产生一种内疚的恐惧感。他把良心定义为“我们之中特殊愿望操作拒绝的内部的感知”。1914年,他发现良心有不断的监控自我当前状态和测量它对理想反抗的功能。道德的良心构成一种测量自我理想与当前自我之间差别的方法,由于在道德条件下,它对每天自我批评的敌对建立了它本身。1923年末弗洛伊德引入了超我的概念,使用超我来描述包含内化的规范、价值、法令和禁止的个性的一个要素而且他把它赋予有判断或者检查作用的特征,其功能包括良心、自我观察(内省)和理想化。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是良心概念的最初形式[2]。良心的超我特征是弗洛伊德试图为良心的起源、发展和作用方式提供一种解释。正因如此,之后他互换地使用这两个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观察自我、命令自我、评判自我,并以处罚来威胁自我。
我们能意识到它,是由于它作为我们的良心而起到的评判作用”。他认为良心起源于童年时代的父母或其养育者的赏罚等道德教育。“婴儿是无所谓道德的,他们并不具有对自己追求快乐的冲动的内心抑制。后来由超我承担的这种职责,起初是由某种外部的力量即父母的权威来行使的。[3]超我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俄底浦斯情结的产物”,放弃被禁止乱伦的恋母情结欲望的儿童由对其父母的性欲要求转变到对其父母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良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违背内心的偏向,其发展是儿童为了减少指向父母的性欲和敌对情感所引起的焦虑而接受父母规则的结果[2]。
弗洛伊德把良心看作是人类一个重要的变革性的发展成就,他认为良心是介于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心理机制,个体及其种族都有长期生存的本能需要,个体为了生存就会产生攻击其他个体的倾向,而群体的功能是要保证每个个体生存下去,因此要阻止人们之间的攻击性倾向。在群体所施加的影响之下,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对本能的生物需要不断进行变化和转移,目的就是调节自己的行为而内化社会和重要他人所期望的规则及情绪反应,良心就是这个转变过程的心理机制 [4]。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调解个体需要和社会要求,形成自我经验和他人要求经验的交叉点,变成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们那些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这种他人经验变成我们的思想并形成我们的身份,与个体自身行动的内省判断在一起的良心能被置于自我中,从而为必要的个人社会生活的决定变成一种内部指导,给予我们信念的鼓励。弗洛伊德对理解良心的巨大贡献是他承认道德感或者良心是在发展中形成的,他还认良心在人群中差异很大,并且在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中寻找解释。[5]
二、良心的概念及组成
可以说,良心有一个丰富的概念历史。几个世纪以来,我们想要知道个体是怎样内化他们家庭和社会的价值以及那些价值是如何变成一种可靠的对行为的内在引导系统和一种为不同时代价值传输的手段的。对良心概念的界定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西方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洛克从良心的功用来认为良心是“自己对于自己行为的德性或堕落所抱的一种意见或判断”。王海明教授曾从道德和价值的关系角度认为良心是“道德价值意识”。邓兆明用隐喻的说法来认为良心是“指责或捍卫我们行动的内在之音或人格的守护神”[6]。Grusec认为,个体良心的出现是指在不需要外部控制的情况下,有一个稳定的内部指导系统来调控行为,良心的出现也是儿童整合各种价值网络过程的终结者。[7]Kochanska的研究表明,儿童在2岁左右就出现了良心的萌芽,即儿童自愿、迫切地接受母亲的规则和指导。[8]凯根等人认为当一个儿童把道德原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仰体系,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当一个儿童接受了道德原则,并且自发地执行这些原则时,我们就说,这个儿童产生了良心。[9]梁宗保等人在对西方的良心相关的研究做了整理分析,认为良心是指在成人或社会化媒介控制的外部调节系统向儿童自我控制的内部系统转化的过程中,儿童形成遵守社会行为准则和抵制自私和破坏性冲动的内部调节机制。这种内部机制形成的标志是即使在没有成份监督的情况下,儿童也能遵守规则和抵制行为。[2]由此可见,良心和内化有着相似的概念。幼儿最初的行为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即时的外部社会性因素来维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行为越来越多地通过内部的行动标准来维持,从而在没有外部制约时能达到自我调节。这种道德行为基础从外部因素向个人内部情感的伦理信念转变的过程称为“内化”[10]。因为良心的产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标志和最基本的目标,因此许多哲学家、教育家、发展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都提到过良心,并展开过论述。
关于良心的组成,以往的各理论流派大多仅仅关注良心的一个要素。精神分析学家主要关注内疚的道德情感;社会学习研究者们仅仅关注道德行为;有影响力的皮亚杰派的伯根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强调对规则的理解以及道德推理等道德认知。三种传统的理论观点都只强调或侧重良心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它方面。Kochanska(1994)提出,良心的早期表现是由两种比较普遍的模式组成,与两个假设的成份一致,即情感不适和行为控制。情感不适关注不道德行为之后的情感后果和对他人的情感反应;表现在儿童的苦恼、内疚和关心与父母的关系而不是破坏本身;想被原谅的愿望和确保父母的爱;道歉;和对他人情感的移情共鸣。主动的道德调节围绕儿童关注不道德行为的本身而不是它的人际后果。儿童表现出了在不道德行为之前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而且看起来“在道德上是觉醒的”或者关心他人的道德行为。一旦不道德的行为发生,儿童承认并试图逆转或修补造成的损坏[8]。后来,一些学者的理论取向达成了一致,开始趋于理论整合,人们认识到良心的多种组成部分――情感、行为和认知――必须用一种综合的方法被放在一起来考虑。承认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推理都是一个内部指导系统或者良心的组成部分。后来,霍夫曼提出了将内疚和同情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在道德社会化中内在信息的认知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模式。情感研究者还提出道德自我是良心的核心组成部分。至于良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合成体系吗,还是它们不太相关甚至根本没有相关?研究结果通常是不一致的。在50年代和60年代Sears把精神分析的观点和社会学习的观点进行整合研究,他从新赫尔主义的观点重新调查关于良心结构的问题。发现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只是有中等相关。有的学者提出各成份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例如,内疚和同情的道德情感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反社会行为的抑制剂。Kochanska等人在2002年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儿童在犯罪之后经历的不舒服的倾向导致干扰规则的习惯行为。儿童早期对父母诚恳的、约束性顺从使其形成一种自身是“好的、道德的儿童”的认识――一种道德的自我――反过来又促进未来适合规则的行为。这与Emde等人的结果一致。因此关于良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待于解答。
三、影响良心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良心发展的机制――模仿
班杜拉在1986年的实验研究有说服力地表明了儿童通过模仿能学习自我控制,而且其它行为与道德发展有关。Kochanska与Sears和班杜拉一同把模仿看作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机制,提出年幼儿童对模仿的敏感预言他们良心发展的理论。Kochanska用内化的行为和内疚做为良心的测量,得出了三个结论:模仿对良心的预言是显著的而且是积极的;两个年龄段和良心两个方面的集合加强了从模仿到良心的预言强度;这种相关没有随周期性的研究而降低[11]。Meltzoff也提出“模仿是蓓蕾,而移情和道德感情是成熟的结果”。
(二)气质与良心
1.艾森克的良心发生理论
艾森克对反社会行为发展的解释来源于生物因素,让它具有气质特征。他提出心理学家称作个性的东西是气质和社会经验互动的结果。艾森克的假设是良心或者行为抑制是通过经验学习和应答学习获得的调节反射。个体依据他们以气质为基础的个性特征而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调节行为的抑制潜能[12]。换句话说,一些人有一种气质,这使他们或多或少的对经验敏感,这可能潜在地导致一种行为抑制而因此或多或少的容易被社会化。艾森克的个性理论有三个以气质为基础的特征:精神病(P)、外倾(E)和神经症(N)。他提出E和N特征都低的个体比两种特征都高的个体更有可能获得行为抑制。他假设个体对条件作用的感受性的差异源于E和N两种气质特征的互动,E高的人比E低的人对操作和应答反应有更少的反应,N特征低的慢慢地而且适度地对大部分情感刺激做出反应和当刺激撤消时终止反应。相反,N特征高的人迅速地而且容易地被激励而且觉醒是更持久的,它使对行为的抑制更加困难。因此,艾森克假设E和N特征都低的个体将更有可能获得一种抑制或者良心的情感系统,因为他们更容易获得调节而且更能容易地抑制反应冲动。
2.Kochanska关于抑制控制对良心的影响作用
Kochanska设计了包含95个项目的父母报告问卷,研究了171名21到70个月大的儿童,证明儿童的气质和良心的发展存在重要相关,并且气质对良心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13]。
气质是反应上的个体差异(动力活动的觉醒和对刺激事件的情感上的、自主的和腺体的反应)和自我调节(能调整反应的更加积极的过程)。传统观点认为,良心的发展结果归于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父母社会化策略的差异(Hoffman, 1970a, 1970b, 1983; Maccoby & Martin, 1983; Rest, 1983)。然而最近良心的研究中将良心的发展归因于情感和自我调节过程,这揭示了另一个重要的确实被长期忽略的潜在的个体差异因素――儿童的气质。气质的反应性、易觉醒、焦虑、恐惧(Kagan, 1989a, 1989b; Reznick, 1989)被假设为良心中情感不适成份的支柱,多种理论研究的证据表明恐惧的儿童产生更为内化的良心(Kagan,1998,2003)。他们更有内疚倾向而且从事更为适合规则的行为。几年后,气质特点的早期评估预言了道德情感。阐明了气质的特点而不是恐惧对良心的影响。而作为自我调节机制的一个特殊类别的抑制控制(与生命头一年的注意成熟有紧密联系,是一种禁止优势行为和形成代替的次优势行为的能力)则被假设为是行为控制的支柱。把抑制控制与生命头一年出现的有意识的行为调节,尤其是与需要一种积极的压抑的行为联系起来以潜在的愉悦结果为代价对不愉悦行为的抑制或坚持。因此抑制控制的出现使儿童有可能开始遵守母亲的要求或遵守含有实施和压抑行为的活动。Kochanska认为抑制控制对促进良心的发展有关键作用,而且他的研究也证明了在抑制控制和学龄早期的儿童良心的多种测量之间发现了同时的和纵向的强烈相关。抑制控制不仅促进了良心的发展,而且它高于并超越良心本身随时间发展的稳定性。
四、约束性顺从是良心出现的标志
Kochanska曾经在1995年对良心/内化的起源做了的研究,其中涉及到了约束性顺从。约束性顺从是指儿童真正愿意接纳成人的要求、指令,儿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义务感,它强调的是儿童自我调节的一面,体现了儿童能够自己处理好日常要求或接受照看者提出的特殊行为标准的能力,反映了儿童对采纳照看者意见的原始急切程度,是良心出现的标志,是外部调节发展到内部调节的中介,同时也反映了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性[14]。研究表明,学步期儿童对母亲的顺从与6年后的良心测量有积极相关[15]。Kochanska认为良心的获得是儿童逐步对母亲顺从的结果,约束性顺从是儿童良心的一种最初形式。而且约束性顺从涉及一种更深的和更长期的态度变化,而且只有约束性顺从与内化的测量有显著相关。尤其是,学步期的约束性顺从预言学前期的内化[16]。儿童的良心是在成人或社会化媒介控制的外部调节系统向儿童自我控制的内部系统转化的过程中,儿童形成遵守社会行为准则和抑制自私和破坏性冲动的内部调节机制。这种内部机制形成的标志就是即便在没有成份监督的情况下,儿童也能遵守规则的抑制行为,即约束性顺从[2]。它被合理地看作是一种良心/内化的早期形式,它不仅与当时的内化有关,而且也预言了未来的良心,这证明了学步期是良心早期发展的关键期。但是,儿童早期顺从并不是单向地影响良心的发展,而是通过与母亲在情感及合作等方面积极地相互作用而促进内化。与母亲分享积极情感的儿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愿顺从和内化规则。有研究发现母子互动中双方分享积极情感能够增加儿童后来的顺从行为,而表现出更多顺从行为的儿童能更加自愿地接纳母亲的规则和价值[17]。可见,儿童的顺从并不是直接影响良心发展,而是通过与母亲的相互作用而施加影响的。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2].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王莉.西方儿童良心发展的研究现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117-128.
[3].施铁如.良心及其作用和培植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动态,1998,6,3,52-56.
[4].Turiel E.Th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 Eisenberg N, Damon W.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Ed). New York: Wiley, 1998. 529-530,863-879.
[5].Emde R N, Biringgen Z. Clyman R B, Oppengeim D. The Moral Self of Infancy: Affective Core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Developmental Review, 1991, 11: 251-270.
[6].石中英,余清臣.论良心及其可教性.集美大学学报,2005(6),6,2,3-7.
[7].Grusec J E, Goodnow J J, Kuczynski I. New Direction in Analyses of Parenting Contribute to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Values. Child Development, 2000, 71(1); 205-211.
[8].Grazyna Kochanska, KatherineDeVet, Marguerita, Goldman, Kathleen Murray, and Samuel P.Putnam.Maternal ReportsofConscienceDevelopmentandTemperament inYoungChildren. ChildDeveolopment, 1994, 65, 852-868.
[9].P.H.墨森等著,缪小春等译.儿童发展和个性.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391.
[10].周宗奎.儿童社会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148-149.
[11].David R.Forman, Nazan Aksan, and Grazyna Kochanska.Toddlers’Responsive Imitation Predicts Preschool-Age Consc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 15, 10, 699-704.
[12].Nora Mary Jackson and David B. Center. Inhibition of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Eysenck’s Theory of Conscience. Conscience, 522-531.
[13].Grazyna Kochanska, Kathleen Murray, and Katherine C. Coy. Inhibitory Control as a Contributor to Conscience in Childhood: From Toddler to Early School Age. Child Development, Apr 1997, 68, 2, 263-277.
[14].KochanskaG, AksanN. Mother-ChildMutuallyPositiveAffect, the Quality of Child Compliance to Requests and Prohibitions, and Maternal Control as Correlates of Early Internalization. Child Development, 1995, 66(1): 236-254.
[15].Grazyna Kochanska. Socialization and Tempera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Guilt and Conscience. Child Development, 1991, 62, 1379-1392.
[16].Grazyna Kochanska, Nazan Aksan, Amy L. Koenig.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oots of Preschoolers’ Conscience: Committed Compliance and Emerging Internalization. Child Development, 1995, 66, 1752-1769.
[17].Parpal M, Maccoby E E. Maternal Responsiveness and Subsequent Child Compliance. Child Development, 1985, 56(5): 1326-1334.
The Overview of Study on Conscience in Occident
He Xiaolu
(School of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9)
【Substract】Conscience is the substit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eding to accomplish socialization. Although we frequently hear of “conscience” in daily life,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conscience limit to superficial level, and, in our country, the study of conscience focus on philosophy. So, we need to study the origin,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onscience in Occident.
【Key word】consciencepsychoanalysistemperamentcommitted compli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