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讲评课为例,探索对话教学方式在专题练习讲评课中的应用。尝试构建自主订正、批阅反馈、组内交流、集体研讨、感悟质疑、知识重建等六环节专题练习讲评课的教学范式,旨在探寻充分发挥专题练习讲评课的诊断纠错和育人价值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专题练习讲评课;对话教学;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3-0075-05
【作者简介】李善中,江苏省清河中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中,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知识专题的复习策略。各校教师构建的知识专题系统及每个专题的栏目框架可能不尽相同,但在每个专题复习的末尾,都会安排专题练习环节,以检查学生专题复习的效果。教师对专题练习的处理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教学中,按学习的进阶过程,将每个专题内容设置为考情分析、知识建构、难点突破、真题赏析、专题练习五个板块依次推进。其中,
“专题练习”涉及练习编制、练习检测和练习讲评等。下面,笔者就专题练习的编制与讲评,谈几点想法与做法。
一、专题练习的编制
为了保证地理专题练习的质量,教师在编制专题练习卷时,应遵循以下编制原则。
1.呈现完整题型。专题练习卷的试题类型应齐全,要与所在省份高考地理试题的题型相吻合,如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类型。
2.安排适中题量。专题练习卷的容量应适中,各题型的题量安排要考虑限时检测的时长,一般以8K纸张两面为宜,尽量保证所有学生能在规定时间(一般为1课时)内完成答题。
3.控制合理难度。专题练习的难度应适宜,要贴近本校学生一轮复习时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平均难度应略低于高考试题难度,以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目为主,不出偏题、怪题。
4.突出主干知识。专题练习卷中的试题应精编精选,要尽量覆盖本专题的绝大多数主干知识,并重视对高考高频考点及学生一轮复习过程中的易错点的考查。
5.聚焦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在编制地理专题练习时,要领悟新课程基本理念,融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核任务,既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又能测评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
二、专题练习的讲评
笔者曾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网络直播平台开设过一节公开课,课题名称为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讲评”,研讨主题是地理讲评课中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笔者采用了对话教学方式,全课(包括课前和课后)共设计了六个环节(见图1)。现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简介如下:
1.课前:自主订正。
该环节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里所说的文本包括专题练习卷,以及学生在订正练习过程中需要参考的地理教科书、地理图册、地理教辅资料等。笔者在讲评练习前一天,将批阅好的专题练习卷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解答错误的试题进行自我检查、自主订正,初步探明错题的错因,同时查找出自己不懂或有疑惑的问题,并在练习卷上做好标记或记录。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对自己的复习效果进行了检视,又对下节课解决未解问题有了期待。
2.课首:批阅反馈。
该环节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首次对话,主要是教师向学生反馈专题练习卷的批阅情况。学生在课上限时完成练习卷后,笔者及时批阅,并对练习卷结构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本节课,笔者批阅反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1)试卷考查要点为地球知识、地图基础、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2)试题难易比例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者的比例约为3∶6∶1;(3)在表扬本次检测成绩优秀学生的同时,遴选了5份答题比较规范的练习卷,在全班进行展示;(4)用红色凸显正答率较低的试题信息,以引起学生高度关注。同时,指出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典型错误与共性问题。
3.课中1:组内交流。
该环节为学生与学生在课中的首次对话,即组内交流、帮扶活动。在组内交流活动前,笔者提出三项要求:(1)组员向小组长提交课前自主订正后仍然存在的“不懂或有疑惑的问题”清单,组长对组员提交的问题迅速汇总与梳理;
(2)各組组长组织组员针对大家提交的“问题清单”,通过同伴间的互帮、互助进行逐题讨论,记下“尚未解决的问题”;(3)各组组长提交“尚未解决的问题”,将其题号写在黑板上寻求帮助。在组内交流时,笔者巡视各小组,通过“看听问”,实时获取学生探究、分析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表现,并随时接受学生的提问与答疑。
4.课中2:集体研讨。
该环节为课中的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笔者在组织集体研讨时,主要分三个阶段:(1)综合各小组提交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清单,筛选出多数小组均存在解答困难的试题,并请小组代表陈述解答这些问题的思维路径,呈现出问题所在,其他同学边聆听边与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比较;(2)请已经解决这些问题的小组组长来讲解本组解答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他同学可发表看法,笔者适时点评;(3)对各小组提出的共性问题,由笔者进行集中讲解,着重就如何读题、审题、解题、答题及调用所学知识等,进行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5.课尾:感悟质疑。
该环节为学生在课尾的自我对话,即自我小结与反思。笔者在课尾适当“留白”,让学生潜下心来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感悟与检视,知道
“我已会多少,还有哪些知识漏洞和能力短板”。在此过程中,针对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的乐观与悲观两种不良倾向,笔者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心态,纠正不良习惯,使自己后续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同时,学生若还有不清楚的问题,或在感悟中生成新的问题,可当场质疑问难。 6.课后:知识重建。
该环节为学生在课后的自我对话,即对本专题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在专题练习讲评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重温教材内容及复习学案,自主建构《地球与地图》专题内容的知识体系,并在具体内容后面标注与专题练习卷及过往高考地理试卷中考查过的且有关联的试题信息,将考点与考题联系起来,使学生“心里有考点、脑中有考题”。通过知识重建,促进学生对本专题内容进行再巩固、再完善、再提升,进一步明晰本专题的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及高考命题思想、命题特点与命题趋向。
三、教学现状与教后反思
1.教学现状。
笔者调查发现,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中,教师对专题练习的处理方式,普遍存在形式化、低效性现象。
(1)练习的作答:多数教师是将专题练习卷视为一般性作业发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后自由选择时间作答,并非利用课上时间进行集中限时训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教师舍不得用课堂教学时间训练检测。但是,这样做存在明显弊端,例如,学生平时的课后时间,主要用于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复习及作业任务,难以挤出足够时间做地理练习卷,导致部分学生匆忙答题或随意做题,甚至出现相互抄袭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批阅练习卷所获取的信息,就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真实的复习效果和存在问题,势必影响练习评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练习的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时,有两种现象较为普遍。一是有的教师在讲评练习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针对学生答题实际,几乎每题都讲,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越细,效果就越好。其结果是:没有抓住重点,没能切中要害,讲评效率不高,讲评效果不好;二是有的教师在评讲练习时没有“对症下药”,对学生错题的错因“不明真相”,不清楚学生为什么会出错,究竟是审题出现偏差,分析问题片面,解题技巧缺乏?还是基本知识不扎实?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其结果是:问题“病根”没有根除,学生下次遇到同类问题,错误率依旧较高,而且多数还是犯着同样的错误。
2.教后反思。
笔者应用对话教学方式讲评《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主要优点:运用对话教学方式讲评专题练习,表面上看,耗费了较多的时间且教学环节较为烦琐,似乎“小题大做”,但实际讲评效果与教学价值要胜于传统练习讲评课。
一是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在对话教学中,师生都是平等对话的主体。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交流讨论热烈,大家共同探讨问题、协同解决问题,师生精神轻松愉悦,课堂充满活力。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上,有的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少,即使课讲得再投入、评得再精彩,还是会有学生走神、开小差,甚至犯困、打瞌睡,课堂整体气氛较为沉闷。
二是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话活动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互学、互助、互促中,亲历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对问题理解、知识领悟会比较深刻,学习效率较高。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上,有的教师常常“一言堂”,课堂节奏快,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大,但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听课效率往往不高。
三是有助于发现学生的真实问题。在组内交流和集体研讨中,教师通过巡视、参与交流、倾听学生发言等途径,能发现和掌握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这样,教师在讲评练习时,就会聚焦真问题,瞬时调整讲评策略。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上,有的教师凭借经验判断进行讲评,讲评时着力点可能出现偏差,难以触及学生的薄弱之处、困惑所在。
四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对话活动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或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辩论,或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在此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中,有的教师常常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往往“唯师是从”,教师给学生讨论、争辩、质疑的机会较少,学生批判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五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组内交流时,学生可以向同伴请教问题,也可以帮助同伴解答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上,许多学生甘当观众和听众,主动发言、与人合作的意识较为淡薄,尤其到高三年级,多数学生已习惯于课堂上“一言不发”的“等靠要”听课状态。
六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课前,学生通过自主订正专题练习,与文本进行对话,形成对相关知识及问题的理解、判断与认知,主动建构知识。课中,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共同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学生在与同伴、教师的对话中走向共识与理解,完成知识建构。课后,学生重温考点和考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重新建构专题知识体系。
(2)主要不足:笔者对《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讲评课的设计思路、操作过程、学生表现、教学效果等进行重新审视,对听课专家、观课老师的评论进行汇总整理,梳理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前自主订正落实不力。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前并未全部完成专题练习卷的自主订正,个别学生甚至没有订正,导致课上组内交流时拿不出“问题清单”,合作交流时“无话题”而被晾在一旁成为“局外人”,严重影响课上学习效果。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地理作业常被遗忘;二是有的学困生课后复习及作业的效率低、速度慢,无暇顾及地理作业。改进措施:1纠正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偏见或错误认识,端正学习地理的态度;2加大练习订正的检查力度,促使学生按时完成訂正任务;3对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尽可能安排课上时间集中订正练习,确保练习订正的质量。
二是学困生在对话过程中受冷落。课堂上,在组内交流、集体研讨过程中,情绪高涨、交流踊跃、发言积极的多为各小组组长及地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有的学困生“静坐一旁”、缄口不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学困生自感成绩比人差、能力不如人,没有胆量和勇气参与课堂对话,默默无语成“看客”;二是有的学困生有厌学情绪,“身在曹营心在汉”,思想和思维常常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上不愿意与人交流。改进措施:1教师在课堂上多为学困生创造交流机会,引导他们主动融入学习共同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对话活动,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观点;2教师在课上及课下多关注、关心、关照学困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树立理想目标,点燃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三是针对典型错题缺失纠错训练。在集体研讨中,师生着力对正答率较低的试题进行集中“攻关”,共同探究、分析相关问题,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但学生弄懂了这一题,是否会做这类题?由于当时笔者在课堂上没能利用变式题进行“纠错训练”,师生心中均没底。改进措施:1针对正答率较低的试题,教师课前准备好逐一对应的变式题,建立变式题题库;2保证变式题质量,变式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形式有创意、内容有新意,但解题所用地理思想、方法与技能应类似;3纠错训练可安排在专题练习讲评课“集体研讨”结束后,也可安排在下一节地理课的课首。
专题练习讲评课,是帮助学生查找问题、诊断问题、纠正问题以及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发展素养的重要课型,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话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性、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六环节”讲评地理专题练习,是笔者运用对话教学理念讲评地理专题练习所做的一种尝试,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可在这方面做些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专题练习讲评课;对话教学;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3-0075-05
【作者简介】李善中,江苏省清河中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中,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知识专题的复习策略。各校教师构建的知识专题系统及每个专题的栏目框架可能不尽相同,但在每个专题复习的末尾,都会安排专题练习环节,以检查学生专题复习的效果。教师对专题练习的处理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教学中,按学习的进阶过程,将每个专题内容设置为考情分析、知识建构、难点突破、真题赏析、专题练习五个板块依次推进。其中,
“专题练习”涉及练习编制、练习检测和练习讲评等。下面,笔者就专题练习的编制与讲评,谈几点想法与做法。
一、专题练习的编制
为了保证地理专题练习的质量,教师在编制专题练习卷时,应遵循以下编制原则。
1.呈现完整题型。专题练习卷的试题类型应齐全,要与所在省份高考地理试题的题型相吻合,如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类型。
2.安排适中题量。专题练习卷的容量应适中,各题型的题量安排要考虑限时检测的时长,一般以8K纸张两面为宜,尽量保证所有学生能在规定时间(一般为1课时)内完成答题。
3.控制合理难度。专题练习的难度应适宜,要贴近本校学生一轮复习时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平均难度应略低于高考试题难度,以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目为主,不出偏题、怪题。
4.突出主干知识。专题练习卷中的试题应精编精选,要尽量覆盖本专题的绝大多数主干知识,并重视对高考高频考点及学生一轮复习过程中的易错点的考查。
5.聚焦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在编制地理专题练习时,要领悟新课程基本理念,融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核任务,既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又能测评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
二、专题练习的讲评
笔者曾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网络直播平台开设过一节公开课,课题名称为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讲评”,研讨主题是地理讲评课中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笔者采用了对话教学方式,全课(包括课前和课后)共设计了六个环节(见图1)。现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简介如下:
1.课前:自主订正。
该环节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里所说的文本包括专题练习卷,以及学生在订正练习过程中需要参考的地理教科书、地理图册、地理教辅资料等。笔者在讲评练习前一天,将批阅好的专题练习卷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解答错误的试题进行自我检查、自主订正,初步探明错题的错因,同时查找出自己不懂或有疑惑的问题,并在练习卷上做好标记或记录。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对自己的复习效果进行了检视,又对下节课解决未解问题有了期待。
2.课首:批阅反馈。
该环节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首次对话,主要是教师向学生反馈专题练习卷的批阅情况。学生在课上限时完成练习卷后,笔者及时批阅,并对练习卷结构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本节课,笔者批阅反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1)试卷考查要点为地球知识、地图基础、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2)试题难易比例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者的比例约为3∶6∶1;(3)在表扬本次检测成绩优秀学生的同时,遴选了5份答题比较规范的练习卷,在全班进行展示;(4)用红色凸显正答率较低的试题信息,以引起学生高度关注。同时,指出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典型错误与共性问题。
3.课中1:组内交流。
该环节为学生与学生在课中的首次对话,即组内交流、帮扶活动。在组内交流活动前,笔者提出三项要求:(1)组员向小组长提交课前自主订正后仍然存在的“不懂或有疑惑的问题”清单,组长对组员提交的问题迅速汇总与梳理;
(2)各組组长组织组员针对大家提交的“问题清单”,通过同伴间的互帮、互助进行逐题讨论,记下“尚未解决的问题”;(3)各组组长提交“尚未解决的问题”,将其题号写在黑板上寻求帮助。在组内交流时,笔者巡视各小组,通过“看听问”,实时获取学生探究、分析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表现,并随时接受学生的提问与答疑。
4.课中2:集体研讨。
该环节为课中的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笔者在组织集体研讨时,主要分三个阶段:(1)综合各小组提交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清单,筛选出多数小组均存在解答困难的试题,并请小组代表陈述解答这些问题的思维路径,呈现出问题所在,其他同学边聆听边与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比较;(2)请已经解决这些问题的小组组长来讲解本组解答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他同学可发表看法,笔者适时点评;(3)对各小组提出的共性问题,由笔者进行集中讲解,着重就如何读题、审题、解题、答题及调用所学知识等,进行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5.课尾:感悟质疑。
该环节为学生在课尾的自我对话,即自我小结与反思。笔者在课尾适当“留白”,让学生潜下心来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感悟与检视,知道
“我已会多少,还有哪些知识漏洞和能力短板”。在此过程中,针对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的乐观与悲观两种不良倾向,笔者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心态,纠正不良习惯,使自己后续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同时,学生若还有不清楚的问题,或在感悟中生成新的问题,可当场质疑问难。 6.课后:知识重建。
该环节为学生在课后的自我对话,即对本专题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在专题练习讲评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重温教材内容及复习学案,自主建构《地球与地图》专题内容的知识体系,并在具体内容后面标注与专题练习卷及过往高考地理试卷中考查过的且有关联的试题信息,将考点与考题联系起来,使学生“心里有考点、脑中有考题”。通过知识重建,促进学生对本专题内容进行再巩固、再完善、再提升,进一步明晰本专题的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及高考命题思想、命题特点与命题趋向。
三、教学现状与教后反思
1.教学现状。
笔者调查发现,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中,教师对专题练习的处理方式,普遍存在形式化、低效性现象。
(1)练习的作答:多数教师是将专题练习卷视为一般性作业发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后自由选择时间作答,并非利用课上时间进行集中限时训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教师舍不得用课堂教学时间训练检测。但是,这样做存在明显弊端,例如,学生平时的课后时间,主要用于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复习及作业任务,难以挤出足够时间做地理练习卷,导致部分学生匆忙答题或随意做题,甚至出现相互抄袭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批阅练习卷所获取的信息,就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真实的复习效果和存在问题,势必影响练习评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练习的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时,有两种现象较为普遍。一是有的教师在讲评练习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针对学生答题实际,几乎每题都讲,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越细,效果就越好。其结果是:没有抓住重点,没能切中要害,讲评效率不高,讲评效果不好;二是有的教师在评讲练习时没有“对症下药”,对学生错题的错因“不明真相”,不清楚学生为什么会出错,究竟是审题出现偏差,分析问题片面,解题技巧缺乏?还是基本知识不扎实?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其结果是:问题“病根”没有根除,学生下次遇到同类问题,错误率依旧较高,而且多数还是犯着同样的错误。
2.教后反思。
笔者应用对话教学方式讲评《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主要优点:运用对话教学方式讲评专题练习,表面上看,耗费了较多的时间且教学环节较为烦琐,似乎“小题大做”,但实际讲评效果与教学价值要胜于传统练习讲评课。
一是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在对话教学中,师生都是平等对话的主体。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交流讨论热烈,大家共同探讨问题、协同解决问题,师生精神轻松愉悦,课堂充满活力。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上,有的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少,即使课讲得再投入、评得再精彩,还是会有学生走神、开小差,甚至犯困、打瞌睡,课堂整体气氛较为沉闷。
二是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话活动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互学、互助、互促中,亲历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对问题理解、知识领悟会比较深刻,学习效率较高。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上,有的教师常常“一言堂”,课堂节奏快,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大,但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听课效率往往不高。
三是有助于发现学生的真实问题。在组内交流和集体研讨中,教师通过巡视、参与交流、倾听学生发言等途径,能发现和掌握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这样,教师在讲评练习时,就会聚焦真问题,瞬时调整讲评策略。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上,有的教师凭借经验判断进行讲评,讲评时着力点可能出现偏差,难以触及学生的薄弱之处、困惑所在。
四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对话活动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或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辩论,或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在此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中,有的教师常常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往往“唯师是从”,教师给学生讨论、争辩、质疑的机会较少,学生批判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五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组内交流时,学生可以向同伴请教问题,也可以帮助同伴解答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传统练习讲评课上,许多学生甘当观众和听众,主动发言、与人合作的意识较为淡薄,尤其到高三年级,多数学生已习惯于课堂上“一言不发”的“等靠要”听课状态。
六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课前,学生通过自主订正专题练习,与文本进行对话,形成对相关知识及问题的理解、判断与认知,主动建构知识。课中,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共同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学生在与同伴、教师的对话中走向共识与理解,完成知识建构。课后,学生重温考点和考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重新建构专题知识体系。
(2)主要不足:笔者对《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讲评课的设计思路、操作过程、学生表现、教学效果等进行重新审视,对听课专家、观课老师的评论进行汇总整理,梳理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前自主订正落实不力。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前并未全部完成专题练习卷的自主订正,个别学生甚至没有订正,导致课上组内交流时拿不出“问题清单”,合作交流时“无话题”而被晾在一旁成为“局外人”,严重影响课上学习效果。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地理作业常被遗忘;二是有的学困生课后复习及作业的效率低、速度慢,无暇顾及地理作业。改进措施:1纠正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偏见或错误认识,端正学习地理的态度;2加大练习订正的检查力度,促使学生按时完成訂正任务;3对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尽可能安排课上时间集中订正练习,确保练习订正的质量。
二是学困生在对话过程中受冷落。课堂上,在组内交流、集体研讨过程中,情绪高涨、交流踊跃、发言积极的多为各小组组长及地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有的学困生“静坐一旁”、缄口不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学困生自感成绩比人差、能力不如人,没有胆量和勇气参与课堂对话,默默无语成“看客”;二是有的学困生有厌学情绪,“身在曹营心在汉”,思想和思维常常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上不愿意与人交流。改进措施:1教师在课堂上多为学困生创造交流机会,引导他们主动融入学习共同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对话活动,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观点;2教师在课上及课下多关注、关心、关照学困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树立理想目标,点燃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三是针对典型错题缺失纠错训练。在集体研讨中,师生着力对正答率较低的试题进行集中“攻关”,共同探究、分析相关问题,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但学生弄懂了这一题,是否会做这类题?由于当时笔者在课堂上没能利用变式题进行“纠错训练”,师生心中均没底。改进措施:1针对正答率较低的试题,教师课前准备好逐一对应的变式题,建立变式题题库;2保证变式题质量,变式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形式有创意、内容有新意,但解题所用地理思想、方法与技能应类似;3纠错训练可安排在专题练习讲评课“集体研讨”结束后,也可安排在下一节地理课的课首。
专题练习讲评课,是帮助学生查找问题、诊断问题、纠正问题以及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发展素养的重要课型,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话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性、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六环节”讲评地理专题练习,是笔者运用对话教学理念讲评地理专题练习所做的一种尝试,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可在这方面做些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