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振奋,积极地融入课堂,可以通过创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深入追问、巧妙点拨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堂状态。从而使其在思、辩、悟中学。
一、 创设悬念,让学生“思”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思考,实现师生与生生间的思维互动。
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笔者在课前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
师(故意面带疑惑):你们知道发两根小棒干什么?
生:因为课题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我以为会发三根小棒,可发了两根,我就不知道了。
生:可能是摆角用的。
师:的确是让大家摆三角形用的。
这时学生一阵哗然,议论纷纷:“只有两根怎么摆三角形?”
师: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5厘米,一根长3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在纸上画出合适的线段,然后用这两根小棒上去试一试、围一围。
带着疑问,学生马上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不时地画画、写写,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让学生用两根小棒围三角形就是一个悬念。学生由疑问产生好奇,好奇又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原来直接发给学生小棒围三角形,到让学生自己在原有的两根小棒的基础上创造出第三根小棒,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需要一根怎样的小棒,从而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讨的过程,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主动发展,真正让学生“思考”起来。
二、 深入追问,让学生“辩”
当学生有话说不清或观点不明确时,教师要进行“抽丝剥蚕式”的追问,引导学生理性争辩,让学生在“辩”中理清思路,让道理越“辩”越明。
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笔者出示问题:“一堆小棒,每6根捆成一捆,最后可能还剩下几根?”
生愣住了。
生:老师这堆小棒有几根?
师:不知道,我也没数过。
生(再过了几分钟,有一两个学生举手):可能还剩下1、2、3、4、5根。也可能没有剩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不管这堆小棒有几根,分到最后余下来肯定比6根小,所以有5、4、3、2、1这些可能。还可能是0。
师:为什么不可能是7根呢?
生:因为7根有可以捆成一捆(6根拿走了),就又剩下了1根。
师:为什么不能剩下6根呢?
生:因为6根刚好是一捆,没有剩余了。
师:每6根捆成一捆可能剩下1、2、3、4、5,那每4根捆成一捆会剩下几根呢?
师:那每8根捆成一捆又会剩下几根呢? 9根捆成一捆呢?
这时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踊跃举手了……
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应答困难或回答错误是很正常的,有时恰恰是真正富于思维价值的,或者说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多个问题链时,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真实与深刻、丰富与生动。教师从“一堆小棒,每6根捆成一捆,最后可能还剩下几根?”这一问题展开,打破沙锅问到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辩”中发现“不管被除数是多少,余数总是小于除数的”。师生在一问一答的交流中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可以说没有“追问”就不会有更多的“发现”。
三、 巧妙点拨,让学生“悟”
学生解题思路受阻是常有的事,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回顾,巧妙点拨,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新的感悟和认识。
在教学“面积单位”一课时,笔者安排了一个小游戏。(准备两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大的平均分成8格,小的平均分成12格)。活动开始,笔者先让女生闭上眼睛,取出一张纸,请男生大声数出有几格格子,然后请男生闭上眼睛,取出另一张,请女生大声数出格子数。最后,请男、女生猜一猜,刚才谁看到的纸大?结果,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有12格的纸大。
师(不急不躁):都这么肯定,为什么?
生:8小于12,当然是12格的大。
其他同学也表示支持。
师(继续微笑):我们来看看谜底吧!(一起出示两张纸)
师:现在想说点什么吗?
生:8格的纸大,12格的纸反而小。
生:老师画的格子不一样大,我们上当了。
生:我明白了,如果格子的大小不同,光看格子的个数是无法比较的。应该把格子画成一样大,才能根据格子数比较出大小。
师(趁势):对,用来度量的格子要有统一的标准。
学生得出“12格的纸大于8格的纸”是一个错误的生成,是思维定势使然。如何引导学生严密地、深入地思考,使学生的生成变得更科学、更有深度呢?教师的巧妙点拨:先弱化正确判断所必须的条件——“请君入瓮”,再强化正确解题的信息——“拨云见日”。让学生先“吃一堑”,再“长一智”,在反思中自我否定、自我思辨,找到生成的方向。教师有智慧的点拨,就是要着力于错误的关键之处,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让学生有所“悟”。
课堂教学中,学生求知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教师要用自己富有创意的设计,充满智慧的引领,开启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浙江省江山市清湖镇中心小学 324100)
一、 创设悬念,让学生“思”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思考,实现师生与生生间的思维互动。
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笔者在课前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
师(故意面带疑惑):你们知道发两根小棒干什么?
生:因为课题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我以为会发三根小棒,可发了两根,我就不知道了。
生:可能是摆角用的。
师:的确是让大家摆三角形用的。
这时学生一阵哗然,议论纷纷:“只有两根怎么摆三角形?”
师: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5厘米,一根长3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在纸上画出合适的线段,然后用这两根小棒上去试一试、围一围。
带着疑问,学生马上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不时地画画、写写,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让学生用两根小棒围三角形就是一个悬念。学生由疑问产生好奇,好奇又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原来直接发给学生小棒围三角形,到让学生自己在原有的两根小棒的基础上创造出第三根小棒,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需要一根怎样的小棒,从而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讨的过程,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主动发展,真正让学生“思考”起来。
二、 深入追问,让学生“辩”
当学生有话说不清或观点不明确时,教师要进行“抽丝剥蚕式”的追问,引导学生理性争辩,让学生在“辩”中理清思路,让道理越“辩”越明。
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笔者出示问题:“一堆小棒,每6根捆成一捆,最后可能还剩下几根?”
生愣住了。
生:老师这堆小棒有几根?
师:不知道,我也没数过。
生(再过了几分钟,有一两个学生举手):可能还剩下1、2、3、4、5根。也可能没有剩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不管这堆小棒有几根,分到最后余下来肯定比6根小,所以有5、4、3、2、1这些可能。还可能是0。
师:为什么不可能是7根呢?
生:因为7根有可以捆成一捆(6根拿走了),就又剩下了1根。
师:为什么不能剩下6根呢?
生:因为6根刚好是一捆,没有剩余了。
师:每6根捆成一捆可能剩下1、2、3、4、5,那每4根捆成一捆会剩下几根呢?
师:那每8根捆成一捆又会剩下几根呢? 9根捆成一捆呢?
这时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踊跃举手了……
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应答困难或回答错误是很正常的,有时恰恰是真正富于思维价值的,或者说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多个问题链时,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真实与深刻、丰富与生动。教师从“一堆小棒,每6根捆成一捆,最后可能还剩下几根?”这一问题展开,打破沙锅问到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辩”中发现“不管被除数是多少,余数总是小于除数的”。师生在一问一答的交流中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可以说没有“追问”就不会有更多的“发现”。
三、 巧妙点拨,让学生“悟”
学生解题思路受阻是常有的事,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回顾,巧妙点拨,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新的感悟和认识。
在教学“面积单位”一课时,笔者安排了一个小游戏。(准备两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大的平均分成8格,小的平均分成12格)。活动开始,笔者先让女生闭上眼睛,取出一张纸,请男生大声数出有几格格子,然后请男生闭上眼睛,取出另一张,请女生大声数出格子数。最后,请男、女生猜一猜,刚才谁看到的纸大?结果,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有12格的纸大。
师(不急不躁):都这么肯定,为什么?
生:8小于12,当然是12格的大。
其他同学也表示支持。
师(继续微笑):我们来看看谜底吧!(一起出示两张纸)
师:现在想说点什么吗?
生:8格的纸大,12格的纸反而小。
生:老师画的格子不一样大,我们上当了。
生:我明白了,如果格子的大小不同,光看格子的个数是无法比较的。应该把格子画成一样大,才能根据格子数比较出大小。
师(趁势):对,用来度量的格子要有统一的标准。
学生得出“12格的纸大于8格的纸”是一个错误的生成,是思维定势使然。如何引导学生严密地、深入地思考,使学生的生成变得更科学、更有深度呢?教师的巧妙点拨:先弱化正确判断所必须的条件——“请君入瓮”,再强化正确解题的信息——“拨云见日”。让学生先“吃一堑”,再“长一智”,在反思中自我否定、自我思辨,找到生成的方向。教师有智慧的点拨,就是要着力于错误的关键之处,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让学生有所“悟”。
课堂教学中,学生求知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教师要用自己富有创意的设计,充满智慧的引领,开启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浙江省江山市清湖镇中心小学 3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