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神思飞扬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已成为全社会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怎样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作者根据多年课堂实践经验,以教材中的篇目为例,总结论述了如何抓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三种契机:发散处、求异处、空白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教学契机
  创造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创造是托起人类理想飞翔的翅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已成为全社会人们的共识,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教材和课堂中的教学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种教学契机是多方面的,我主要抓住了以下三种契机。
  一、发散处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上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教学《祝福》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运用的注意点,只要营造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宁鸿彬老师让全班同学用“无边无垠”造句,要求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于漪老师教学《晋祠》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每人说一处祖国的名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效果非常理想。遗憾的是部分教师无论什么情况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求异处让学生的思维和现成“结论”对抗
  中国的“一言堂”历史悠久,似乎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形优胜。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入现成的答案中,历来听不得不同意见。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参考承袭前人的。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煞费苦心、用尽手段地把学生引入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见解,无论对与不对,都是在培养求异能力,更何况教师见解并不是完全正确,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求异思维能力。首先,在教材有“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朗读时怎么停顿,《劝学》中“以绝江河”的“绝”到底怎样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有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在课文的有误之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不是说就没有问题。事实上有些大家的文章里的问题还不少。以高中语文第五册吴组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为例,其中有一些问题很值得推敲(当然也许是我们的理解能力达不到)。比如下面两个例子:“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在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读到这里,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些疑问: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传奇小说吗?《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找教材的碴,而是在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三、空白处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空间”中放飞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比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作者写到药品送到平陆以后,便很快结束全文,对平陆医生如何抢救的情况,几乎没有交代,更没有具体的描写,对被救民工的心情也未作任何描述。这些都是作品中的空白。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调动想象,进行补充。再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留下了一片空白。《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从楼梯上滚下来,接下去就写道:“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这中间有大片空白。而戏剧、诗歌的语言中空白则更多。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补充这些空白之处。一方面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它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目的地从不同角度出发,灵活利用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多元性思维的训练,逐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神思飞扬。
  参考文献:
  [1]王洪忠,陈学星编写.创新能力培养.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11-1.
  [2]王如平.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8-1.
其他文献
一  我读了《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13期冯荣国老师的《培养反思探究能力的试验》一文后,深有同感。冯老师在该文中说:“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由于对戊戌政变的史实知之甚少,却不能从提供的史料中分清政变进展的逻辑;还有考生面对新的历史情景与其掌握的教材知识矛盾时,不是认真提炼、分析材料信息,而是生搬硬套教材相关结论,盲从课本,缺少自己的分析。”“这反映出学生已习惯于将历史学习等同
摘 要: 自新课程标准施行以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纵深发展,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内逐步登堂入室,已然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并愈发赢得广大师生的青睐和推崇。笔者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深刻感悟到,相对于传统教学设备而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确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如海量化特征能够为课程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信息补充,图文并茂、音像和谐的特征能够创设与之相应的教学情境,为提高学生的美术鉴
普里什文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依靠自己丰富的林学知识,读懂了自然界这本大书,抒写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诗一般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颂了人的创造力。理解他的作品《林中小溪》要经历以下三步。  一、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普里什文,一位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的作
1.引言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教师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衡量和检验高校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同时,教育实习还是把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培养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引导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对于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教育实习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以往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试和检验,这不仅是
摘 要: 本文从加强写作基础训练、加强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提倡合作学习这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关键词: 英语写作水平 写作基础训练 写作方法和技巧 合作学习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在作文课堂上“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烂铅笔头”。面对文题恰似无米之炊,想出上
摘 要: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差异性教学能更好地体现这一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差异教学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实施体育差异教学进行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 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 必要性 实施方法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学生之间的
纸的观察  设计思想:  自然科学教育经历了“传授科学知识—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侧重的部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而教育目标也在向多元化发展。科学教育不再是背一些条目,做一些实验这么简单的事了。科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更接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摘 要: 科学方法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途径,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以科学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科学方法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益。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从而达到减“负”增“效”之目的。  关键词: 初中化学 科学方法教育 减“负”增“效”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各个学校都在严格执行“三项规定”、“五个严格”,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相比以前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初中信息技术既是一门新型独立的技能型课程,又是以传授信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与精神为目标的科技文化教学课程,它是推动素质化教学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项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有效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为学生的终身技能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为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案例背景与主题  新课程的课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思想品德教师应以渗透人文精神的案例情境为载体,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思考、活动和体验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内化知识、培养能力、铸炼人格的目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激活。通过几年来对这几个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并采用小组合作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