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主导作用把握得好坏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师应该用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观察检测课堂教学,打造有效课堂,鉴于此,笔者运用“课例研究”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从而改变了课堂教学。笔者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谈一谈课例研究。
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笔者对教师在课堂的提问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统计(见表一),第一次教师提问130个,基本成了“满堂问”。提问杂乱、琐碎、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课例研究,教师的提问发生改变。
注意问题设计的角度 新课程理念要求设计问题的角度要有所创新。前几次,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低水平占40%~50%,高质量的问题再逐步增加。由此可见,课例研究让教师提出了高水平认知的问题,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注意了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
注意课堂提问“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几次课例研究下来,教师能对关键性的问题提问,还能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比如,本节课教师精准的语言可圈可点:在课始问“老师给同学带来2、0、6三个数字朋友,你能组成哪些数字”“再借你一个点,又能组成哪些数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中再问:“老师这有一根绳子长是 0.1 米,谁会在米尺上找一找0.1米在哪里”,随后准问“这里为什么是0.1米呢?”之后追问,“想想看0.1米,小数点左面为什么写0呢”“如果用分数该怎样表示呢”,这些都是直指问题的本质,随后的环节仍然是这几个主要问题贯穿于整节课。问得到位精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注意问题的整合 教师要考虑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无思考价值,教师要学会分析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根据核心问题设计自己的提问层次。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不如不问。所以教师学会了整合问题,合理安排。
教师理答的改变
教师理答三次数据对比(见表二)
从三次课例研究对比中,不难发现教师理答水平有了以下改变:
减少了低效的理答方式 “沉默”“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打断学生回答”“直接给出答案”这几项数据在三次研究中处于下降趋势。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课例研究中逐步提高了理答的水平。教师问的有梯度,学生回答的质量就高,无需教师重复表述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 在三次观察对比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对所学知识发问,说明学生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正是探究式学习的理想状态,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高层目标。
反思水平的提升
课例研究让教师不断反思 有教育专家指出: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在课例1研究中,教师不仅反思自己的课,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观察团的成员中获得收益。同时观察团的教师在听同伴课时,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课例研究就是在这一轮轮“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的实践智慧得到提升。
课例研究培育合作文化 研究中培养教师合作能力,形成研究共同体。教师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促进发展。研究中,我们始终都是团队作战,打造一个教师,它的身后有一支强大的观察团。教师一方面得到团队中的专业引领,一方面又是进行平等的合作。真正的课例研究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课例”本身的成功,而在于观察团队的合作研究,透过“课例”能够学习到什么。“课例研究”它不局限于一次“研究”,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将研究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课例1研究中,教师反复斟酌每一个观察量表的数据和分析,以便为授课教师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分析。让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进来,真正投入、融入其中。课例研究已在教师的心中生根发芽,它悄然地改变着每一位教师。
课例研究大数据的分析,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所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与反思,发现价值,分享观念,提升实践智慧。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小学)
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笔者对教师在课堂的提问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统计(见表一),第一次教师提问130个,基本成了“满堂问”。提问杂乱、琐碎、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课例研究,教师的提问发生改变。
注意问题设计的角度 新课程理念要求设计问题的角度要有所创新。前几次,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低水平占40%~50%,高质量的问题再逐步增加。由此可见,课例研究让教师提出了高水平认知的问题,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注意了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
注意课堂提问“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几次课例研究下来,教师能对关键性的问题提问,还能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比如,本节课教师精准的语言可圈可点:在课始问“老师给同学带来2、0、6三个数字朋友,你能组成哪些数字”“再借你一个点,又能组成哪些数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中再问:“老师这有一根绳子长是 0.1 米,谁会在米尺上找一找0.1米在哪里”,随后准问“这里为什么是0.1米呢?”之后追问,“想想看0.1米,小数点左面为什么写0呢”“如果用分数该怎样表示呢”,这些都是直指问题的本质,随后的环节仍然是这几个主要问题贯穿于整节课。问得到位精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注意问题的整合 教师要考虑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无思考价值,教师要学会分析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根据核心问题设计自己的提问层次。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不如不问。所以教师学会了整合问题,合理安排。
教师理答的改变
教师理答三次数据对比(见表二)
从三次课例研究对比中,不难发现教师理答水平有了以下改变:
减少了低效的理答方式 “沉默”“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打断学生回答”“直接给出答案”这几项数据在三次研究中处于下降趋势。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课例研究中逐步提高了理答的水平。教师问的有梯度,学生回答的质量就高,无需教师重复表述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 在三次观察对比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对所学知识发问,说明学生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正是探究式学习的理想状态,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高层目标。
反思水平的提升
课例研究让教师不断反思 有教育专家指出: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在课例1研究中,教师不仅反思自己的课,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观察团的成员中获得收益。同时观察团的教师在听同伴课时,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课例研究就是在这一轮轮“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的实践智慧得到提升。
课例研究培育合作文化 研究中培养教师合作能力,形成研究共同体。教师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促进发展。研究中,我们始终都是团队作战,打造一个教师,它的身后有一支强大的观察团。教师一方面得到团队中的专业引领,一方面又是进行平等的合作。真正的课例研究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课例”本身的成功,而在于观察团队的合作研究,透过“课例”能够学习到什么。“课例研究”它不局限于一次“研究”,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将研究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课例1研究中,教师反复斟酌每一个观察量表的数据和分析,以便为授课教师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分析。让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进来,真正投入、融入其中。课例研究已在教师的心中生根发芽,它悄然地改变着每一位教师。
课例研究大数据的分析,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所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与反思,发现价值,分享观念,提升实践智慧。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