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渗透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渗透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全面联系的教学方法。即把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把学术课题与实践相联系,把不同的科目相联系,使对一门科目的学习内容渗透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初中教学做到这些,实际是对学生知识的扩充和巩固,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问,渗透式教学法的概念对于教授文科内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对于数学课教学,如何采用渗透式教学法呢。数学课程如何才能做到联系生活、联系其他科目,而这种联系对于数学课的学习又有什么帮助。这应需要我们完全了解渗透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优点,
二、渗透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1.趣味性。渗透式教学法广泛联系其他科目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知识的扩展与综合,有利于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的学习。而知识面的扩展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除此之外,文理科的互相涉及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能有效的避免严重偏科现象的产生。
2.不间断性。初中的课程安排非常之紧,有的时候也难免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例如,文理科安排不协调,一天当中可能文科过多或理科过多,没有穿插式的教学。应用渗透式教学法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每一节课中教师对其他课程知识引用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学生可对其他知识进行一个潜在的回忆或巩固。由此,避免了知识汲取吸收的间断性。
3.协助性。在初中不难发现总有一些学生严重的偏科。这使得本来可以学到百分百的知识打了一个折扣,或许只学到了50%,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很不利。渗透式教学法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互相联系的知识使学生本身感到科目的相通性、协作性,从自身心理降低对一门科目的极端偏爱和对另一门科目的抵制或害怕恐惧。
三、渗透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实施要点
1.课堂上,做到“结合渗透式教学”。结合一,教师授课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引导他们把两个不同学科中容易发现的关联找出来,慢慢的学生就会主动学习把数学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科目相联系起来。例如,有理数的分类思想方法(正数,零,负数)可以与生物学科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可以与中国历史划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结合。结合二,教师教学主导与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结合三,教师的数学授课要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感觉数学离自己非常遥远,才会乐意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数学。例如,初中数学在学习二元一次解方程时,教师可以用体育课上篮球比赛得分情况来举例。红队比蓝队多20分,两队共得分90,问两队各得多少分?(x+y=90;x-y=20得出x=55,y=35)。几何课上学习圆锥体时教师也可以用麦当劳里的甜筒形状来举例子。这样的例子都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三点结合对于做到渗透式教学非常重要。
2.考核评价与学习过程相结合。渗透式教学法要求我们做到考核评价多样化,考核评定不能只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还要看平时的成绩和学习态度,甚至可以把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外活动加进考核的标准。只有考核的标准逐步客观化、全面化,才可更好地体现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否则,考核评价便失去了本身的主要意义。
3.考试试卷的结合渗透。有些学校组织考试很多,但是考卷却并不高质,有些教师为了省事把一些小考的考卷全部设成问答题、计算题或者选择题。渗透式教学法要求几种试题相结合,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此外,试卷中还最好留给学生一些独立发挥的空间,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和其所思所想。
4.课外活动与课堂学习的相互渗透。为了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更好的学习,有组织的课外学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课外活动并不是让学生自己去玩,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课程室外实验。例如,数学课可进行室外简单数学游戏和数学知识的拓展(如,计算接龙、制作简单几何体模型,以及收集、讲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数学故事等),通过室外学习可以释放学生的压力,不至于对上课产生抗拒和恐惧心理。
四、结论
通过我们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出渗透式教学法的实施是对学生非常有益的,不管是从知识扩展方面还是从思想教育方面。渗透式教学法的实施也比一般教学法的实施要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1)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备课且有些时候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要进行不同的备课方案,极大的增加了教师的工作总量;(2)面对竞争激烈的考试环境,当学校领导、教师希望对教学方法做一些调整的时候,家长可能会不理解从而不支持渗透式教学法的应用;(3)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方法,突然转换教学方法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产生抵触心理。
渗透式教学法的总体方向是非常正确的,长期实施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渗透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全面联系的教学方法。即把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把学术课题与实践相联系,把不同的科目相联系,使对一门科目的学习内容渗透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初中教学做到这些,实际是对学生知识的扩充和巩固,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问,渗透式教学法的概念对于教授文科内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对于数学课教学,如何采用渗透式教学法呢。数学课程如何才能做到联系生活、联系其他科目,而这种联系对于数学课的学习又有什么帮助。这应需要我们完全了解渗透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优点,
二、渗透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1.趣味性。渗透式教学法广泛联系其他科目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知识的扩展与综合,有利于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的学习。而知识面的扩展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除此之外,文理科的互相涉及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能有效的避免严重偏科现象的产生。
2.不间断性。初中的课程安排非常之紧,有的时候也难免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例如,文理科安排不协调,一天当中可能文科过多或理科过多,没有穿插式的教学。应用渗透式教学法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每一节课中教师对其他课程知识引用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学生可对其他知识进行一个潜在的回忆或巩固。由此,避免了知识汲取吸收的间断性。
3.协助性。在初中不难发现总有一些学生严重的偏科。这使得本来可以学到百分百的知识打了一个折扣,或许只学到了50%,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很不利。渗透式教学法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互相联系的知识使学生本身感到科目的相通性、协作性,从自身心理降低对一门科目的极端偏爱和对另一门科目的抵制或害怕恐惧。
三、渗透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实施要点
1.课堂上,做到“结合渗透式教学”。结合一,教师授课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引导他们把两个不同学科中容易发现的关联找出来,慢慢的学生就会主动学习把数学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科目相联系起来。例如,有理数的分类思想方法(正数,零,负数)可以与生物学科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可以与中国历史划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结合。结合二,教师教学主导与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结合三,教师的数学授课要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感觉数学离自己非常遥远,才会乐意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数学。例如,初中数学在学习二元一次解方程时,教师可以用体育课上篮球比赛得分情况来举例。红队比蓝队多20分,两队共得分90,问两队各得多少分?(x+y=90;x-y=20得出x=55,y=35)。几何课上学习圆锥体时教师也可以用麦当劳里的甜筒形状来举例子。这样的例子都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三点结合对于做到渗透式教学非常重要。
2.考核评价与学习过程相结合。渗透式教学法要求我们做到考核评价多样化,考核评定不能只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还要看平时的成绩和学习态度,甚至可以把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外活动加进考核的标准。只有考核的标准逐步客观化、全面化,才可更好地体现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否则,考核评价便失去了本身的主要意义。
3.考试试卷的结合渗透。有些学校组织考试很多,但是考卷却并不高质,有些教师为了省事把一些小考的考卷全部设成问答题、计算题或者选择题。渗透式教学法要求几种试题相结合,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此外,试卷中还最好留给学生一些独立发挥的空间,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和其所思所想。
4.课外活动与课堂学习的相互渗透。为了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更好的学习,有组织的课外学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课外活动并不是让学生自己去玩,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课程室外实验。例如,数学课可进行室外简单数学游戏和数学知识的拓展(如,计算接龙、制作简单几何体模型,以及收集、讲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数学故事等),通过室外学习可以释放学生的压力,不至于对上课产生抗拒和恐惧心理。
四、结论
通过我们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出渗透式教学法的实施是对学生非常有益的,不管是从知识扩展方面还是从思想教育方面。渗透式教学法的实施也比一般教学法的实施要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1)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备课且有些时候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要进行不同的备课方案,极大的增加了教师的工作总量;(2)面对竞争激烈的考试环境,当学校领导、教师希望对教学方法做一些调整的时候,家长可能会不理解从而不支持渗透式教学法的应用;(3)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方法,突然转换教学方法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产生抵触心理。
渗透式教学法的总体方向是非常正确的,长期实施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