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的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数量少得惊人——少数学生几乎就没有阅读计划和习惯,提出通过“读书工程”的形式来提醒学生阅读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四年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书习惯,合理安排好时间,把主要精力、黄金时间用于学习,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通过大量阅读,提高综合能力,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读书工程” 习惯 大学生成长成才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
1.引言
人们都在探讨“如何使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如何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这一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比较理想的方法只有一个,即读书。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启发学生閱读,要求学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催促学生阅读,使学生明白阅读是他们大学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改变,从阅读开始”,“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阅读习惯,不想读书也不会读书,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不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因此,学校教育最关键之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极强的阅读能力,为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大学生的阅读及学习现状
笔者通过和学生接触或交谈、或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阅读习惯,少数学生的阅读数量几乎是零。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现状是:只学课内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只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许多学生误读了高等教育的真谛,误解了大学教育的作用。由于现在的学生诱惑太多,玩具太多: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通讯产品并没有真正用于学习。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老师和家长的有效监管,他们想玩却不敢玩,也没有时间玩。升入大学之后,他们认为只要上了课,完成了作业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了。因为他们习惯了中学时期的学习方式,习惯了家长、老师的实时监管,很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以致误认为大学生可以自主掌控的自由时间太多了,可以尽情地玩,所以在自主学习、课余阅读方面比较盲目、无序。很多学生上学就像上班一样,到点上课,到点下课,课余时间除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以外几乎不接触书本,而是把所有的空闲时间用于业余爱好与娱乐消遣活动,如网上聊天、游戏、看电影、打扑克、玩“三国杀”或搞聚会等。很多学生通常是夜里很晚才睡,早上不早起。笔者本学期第一周周末和学生座谈时发现,学生晚上几乎都待在宿舍,上网玩网络游戏、看电影等,几乎没有人读书。当问及学生的感受时,他们回答:“尽管感到自由,放松,玩得非常痛快,但心里不免有一种空虚和不安的感觉。”他们学习无计划,读书无规划,整日不知所措,无所事事,长此以往,学校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生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后果怎样,可想而知。
3.“读书工程”的实施所带来的一箭双雕之效应
笔者及教改团队在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七个自然班推行了“读书工程”项目。该项目历时两年四学期,主要内容是:(1)为低年级学生规定了前四个学期的阅读数量、参考书目:第一学期5~8本英文原版简写小说或书籍,第二学期8~10本英文原版简写小说或书籍,第三学期10~12本英文原版简写小说或书籍,第四学期10~15本英文原版简写小说或书籍。参考书目仅供参考,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书目,但数量上不能打任何折扣;(2)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充分利用好纸质词典,有生词勤查字典,有问题多问同学或老师;(3)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准备读书笔记本,把自己认为好的感兴趣的句子、段落等抄录下来。(4)每完成一本书籍,都要有全英的读书心得体会,简单的书评、作者简介等;(5)每学期集中检查两到三次,结果记录在案;(6)期末举行学生“读书心得体会”全英讲演展示会一次,学生读书笔记展览会一次,组织评奖,以资鼓励。“读书工程”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大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上的盲目、无序现状,在课余自主学习方面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明白听课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以及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须性。通过“读书工程”的实施,学生真正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地道的英语,欣赏能力、英语语流语感、用英文思维的能力及英语语言技能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读书工程”的实施对学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帮助学生由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读书工程”的实施的确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4.读书使人充实,使人明理,使人进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仅可以使人积累知识、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更重要的是读书使人明理,使人进步。古人、前人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都被活灵活现地记录在书本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其成与败的原因及道理,以指导我们的思想,规范我们的行为。正所谓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它为我用。“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朱永新2012)。本科研与教改实施项目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读书经历及阅读过程,认识到读书对大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汲取精神营养的源泉,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之举。本科研与教改实施项目主要目的之二就是通过“读书工程”的实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视书为友,嗜书如命,终身以书为伴,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成为一名生活充实、积极向上、懂专业、有理想、豁达明理的现代社会的有用之人。
5.结语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类文明的阶梯。通过实施“读书工程”,我们发现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较讲文明、懂礼貌;时间观念逐步加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了;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也大幅度提升了;大部分学生明白了高中教育阶段与大学教育阶段的不同之处,明白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自觉制订了学习、读书计划;逐步养成了读书习惯和端正了学习态度。“读书工程”的实施仅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尽管效果令人比较满意,参与该项目的师生都比较认可,但是,如何使其效果更佳,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还需我们共同努力,使其进一步完善,惠及更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黄源深.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J].外语界,2006(4):63-66.
[2]黄源深.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J].外语界,2007(6):12-14,85.
[3]王建华.自主学习与能力培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63-66.
[4]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J].新华文摘,2012(7):146-149.
本文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科研及教改项目——2011级学生读书工程实施项目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读书工程” 习惯 大学生成长成才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
1.引言
人们都在探讨“如何使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如何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这一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比较理想的方法只有一个,即读书。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启发学生閱读,要求学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催促学生阅读,使学生明白阅读是他们大学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改变,从阅读开始”,“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阅读习惯,不想读书也不会读书,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不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因此,学校教育最关键之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极强的阅读能力,为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大学生的阅读及学习现状
笔者通过和学生接触或交谈、或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阅读习惯,少数学生的阅读数量几乎是零。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现状是:只学课内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只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许多学生误读了高等教育的真谛,误解了大学教育的作用。由于现在的学生诱惑太多,玩具太多: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通讯产品并没有真正用于学习。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老师和家长的有效监管,他们想玩却不敢玩,也没有时间玩。升入大学之后,他们认为只要上了课,完成了作业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了。因为他们习惯了中学时期的学习方式,习惯了家长、老师的实时监管,很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以致误认为大学生可以自主掌控的自由时间太多了,可以尽情地玩,所以在自主学习、课余阅读方面比较盲目、无序。很多学生上学就像上班一样,到点上课,到点下课,课余时间除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以外几乎不接触书本,而是把所有的空闲时间用于业余爱好与娱乐消遣活动,如网上聊天、游戏、看电影、打扑克、玩“三国杀”或搞聚会等。很多学生通常是夜里很晚才睡,早上不早起。笔者本学期第一周周末和学生座谈时发现,学生晚上几乎都待在宿舍,上网玩网络游戏、看电影等,几乎没有人读书。当问及学生的感受时,他们回答:“尽管感到自由,放松,玩得非常痛快,但心里不免有一种空虚和不安的感觉。”他们学习无计划,读书无规划,整日不知所措,无所事事,长此以往,学校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生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后果怎样,可想而知。
3.“读书工程”的实施所带来的一箭双雕之效应
笔者及教改团队在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七个自然班推行了“读书工程”项目。该项目历时两年四学期,主要内容是:(1)为低年级学生规定了前四个学期的阅读数量、参考书目:第一学期5~8本英文原版简写小说或书籍,第二学期8~10本英文原版简写小说或书籍,第三学期10~12本英文原版简写小说或书籍,第四学期10~15本英文原版简写小说或书籍。参考书目仅供参考,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书目,但数量上不能打任何折扣;(2)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充分利用好纸质词典,有生词勤查字典,有问题多问同学或老师;(3)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准备读书笔记本,把自己认为好的感兴趣的句子、段落等抄录下来。(4)每完成一本书籍,都要有全英的读书心得体会,简单的书评、作者简介等;(5)每学期集中检查两到三次,结果记录在案;(6)期末举行学生“读书心得体会”全英讲演展示会一次,学生读书笔记展览会一次,组织评奖,以资鼓励。“读书工程”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大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上的盲目、无序现状,在课余自主学习方面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明白听课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以及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须性。通过“读书工程”的实施,学生真正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地道的英语,欣赏能力、英语语流语感、用英文思维的能力及英语语言技能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读书工程”的实施对学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帮助学生由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读书工程”的实施的确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4.读书使人充实,使人明理,使人进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仅可以使人积累知识、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更重要的是读书使人明理,使人进步。古人、前人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都被活灵活现地记录在书本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其成与败的原因及道理,以指导我们的思想,规范我们的行为。正所谓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它为我用。“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朱永新2012)。本科研与教改实施项目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读书经历及阅读过程,认识到读书对大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汲取精神营养的源泉,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之举。本科研与教改实施项目主要目的之二就是通过“读书工程”的实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视书为友,嗜书如命,终身以书为伴,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成为一名生活充实、积极向上、懂专业、有理想、豁达明理的现代社会的有用之人。
5.结语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类文明的阶梯。通过实施“读书工程”,我们发现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较讲文明、懂礼貌;时间观念逐步加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了;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也大幅度提升了;大部分学生明白了高中教育阶段与大学教育阶段的不同之处,明白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自觉制订了学习、读书计划;逐步养成了读书习惯和端正了学习态度。“读书工程”的实施仅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尽管效果令人比较满意,参与该项目的师生都比较认可,但是,如何使其效果更佳,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还需我们共同努力,使其进一步完善,惠及更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黄源深.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J].外语界,2006(4):63-66.
[2]黄源深.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J].外语界,2007(6):12-14,85.
[3]王建华.自主学习与能力培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63-66.
[4]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J].新华文摘,2012(7):146-149.
本文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科研及教改项目——2011级学生读书工程实施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