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引领学生重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倡导者的初衷也许是想让中华优秀文化能得以传承,用经典来浸润祖国未来花朵的心灵。这样的宗旨值得推崇,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又遗憾地发现,很多时候“吟诵经典”的活动呈现的是形式大于内容,表演高于领悟,甚至有时还出现了与作品本意相悖的谬论。由此,我产生了一个新思考:传承经典文化固然重要,但究竟该如何去传承?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上,该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经典的真谛,从而让他们稚嫩的心灵,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愉悦和艺术享受?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本就是教无定法。但我以为,它也应该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教要得法、合法,要守住经典根本的底线,才是负责任的传承。
在此,我想以陶渊明《饮酒》(其五)篇的教学设想为载体,谈谈如何用“还原法”做古诗文的教学,引领学生去重拾经典中已鲜为人知失落的人性美。
一、“还原”诗人的生存状态,从人本能的角度,做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穿越时空,拉近与他的距离,更能聆听他的真实心声
我们都知道一个共同的文学规律:现存的经典古诗文,每篇的创作,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事件的特定背景下从自己的某个视角有感而发的。通过还原作者当时的生存状态、文字背后的真实意蕴以及诗歌隐含的真实情感,用同理心去体悟,与他们最初的言衷接近(我们不能说把握,更不能说吻合,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会有相重的情感,何况这些事隔着时空,且不同人),这就是我在此要倡导的“还原法”。
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于这个作品传统的解读:全诗描写了诗人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将田园生活描写得宁静幽美,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黑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怀。我以为这样的理解并无大错,可有些过于狭隘,好像一定要给陶渊明贴上一个高尚节操的道德标签,他才能成其为伟大。倘若能将这首诗诗人创作时的生存状态做一个有趣的还原,再从人性的角度去探究,那么结论也许就另有新意了。
二、还原诗文字词的“本意”,结合具体情境,依据合理的逻辑去揣摩挖掘字词背后的深层意蕴,更能触及经典的根本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有这样的论述: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吧。
国运不济,加之自己又时运不佳,陶渊明一时找寻不到自己精神牢笼的出口。站在这个基点上,我们对《饮酒》中很多的词句的理解就应该有不同的意蕴。由此我在教学的“问题撩拨”环节中,给同学们设置了这样的五个问题:1、试从主客观的角度,猜测“无车马喧”有哪些原因?2、“心远”怎么理解?它和“地自偏”有关系吗?是怎样的关系?3、“悠然见南山”,“悠然”是快乐的表现吗?如不是,那是什么?“见”是细细领略风景吗?如不是,那又是什么?4、“飞鸟”尚能“相与还”,而东晋末年的局势,你认为这句描写仅仅只是作者的客观叙述吗?如不是,那还有什么?5、末句中的“真意”诗人真的是因不清楚而至“忘言”吗?
打破传统淡泊宁静、安贫乐道先入为主的陈见,集合鲁迅先生的论述和对诗人生存状态的还原,这些问题就应该有重新的定论。因战祸连年,民不聊生的动荡生活,当然不会有车水马龙的热闹与繁荣,所以我以为这不仅仅只是诗人内心的一种宁静,更是一种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何谓“心远”?如果真按照常理所说他追求世俗的宁静与超逸,那么他应该是“心近”。因为他已经得到了他所向往的那种耕作田园、饮酒题诗的生活。可为何偏偏是“心远”?“远”除有远离之意外,还有“远思”之意。他在思索国之将来,己之命数。确切来讲,我以为合理的解读应该是“地远”而“心偏”,虽身处之地远离集权中心,而心却偏偏偏向那里。这才是陶渊明骨子里应有的情怀。由此“悠然”之“见”不再是快乐的欣赏,而是怅然的远眺深思:虽到暮时,鸟儿们却能结伴归巢,明天真的国破家亡之时,我又将魂归何处呢?这中间是怎样的真意,那是一种在这样的世道为人的无奈与悲哀,能说得尽,道得明吗?既然不能,那就干脆不说吧,“忘言”就成了最好的托辞。
沿着这样的思路去追寻,我们似乎更能理解陶渊明的苦痛与伤情,更能触及他文字背后的真情。诗人的创作原则字字珠玑,陶渊明这样的大诗人当然也不会例外。如果是在刚刚辞官劳作归来清醒状态下说出“但使愿无违”,我们可以将其理解超然与旷达。而在国之将亡又饮酒的醉态下,再将“悠然见南山”视作超然于世的情怀,那就似乎太过浅薄,不是我们,而是陶渊明。
三、还原诗歌的真情,重拾经典中因人们的浅读而已然失落的人性美,反思自身活在当下的状态并适时调适,方能成为履责的传承
身在东晋末年的陶渊明,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饮酒于当时的一批名士而言,已然成为一种沿袭之风。社会越是动荡,国运如风中的飞絮,无法预知它下一刻的命运归宿时,唯有借酒麻木,方能让自己沉醉,从痛苦的精神枷锁的桎梏中,获得短暂的解脱。这是一个正常人的人性需求,无可厚非。是不是我们说在面对国之将亡的残酷现实,陶渊明貌似旷达、宁静、安贫乐道,实则消极、无奈、痛苦无助,就是对他全盘的否定呢?我以为不是,恰恰相反,这正是对其真实人性美的准确捕捉。
人性的美不一定都表现为令人身心愉悦的,如果都是那样反而就无美可言了。一个诗人,特别是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他的作品,也决不只有人性中的坚毅,他也应该拥有脆弱和感伤的权利。
在此,我想以陶渊明《饮酒》(其五)篇的教学设想为载体,谈谈如何用“还原法”做古诗文的教学,引领学生去重拾经典中已鲜为人知失落的人性美。
一、“还原”诗人的生存状态,从人本能的角度,做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穿越时空,拉近与他的距离,更能聆听他的真实心声
我们都知道一个共同的文学规律:现存的经典古诗文,每篇的创作,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事件的特定背景下从自己的某个视角有感而发的。通过还原作者当时的生存状态、文字背后的真实意蕴以及诗歌隐含的真实情感,用同理心去体悟,与他们最初的言衷接近(我们不能说把握,更不能说吻合,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会有相重的情感,何况这些事隔着时空,且不同人),这就是我在此要倡导的“还原法”。
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于这个作品传统的解读:全诗描写了诗人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将田园生活描写得宁静幽美,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黑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怀。我以为这样的理解并无大错,可有些过于狭隘,好像一定要给陶渊明贴上一个高尚节操的道德标签,他才能成其为伟大。倘若能将这首诗诗人创作时的生存状态做一个有趣的还原,再从人性的角度去探究,那么结论也许就另有新意了。
二、还原诗文字词的“本意”,结合具体情境,依据合理的逻辑去揣摩挖掘字词背后的深层意蕴,更能触及经典的根本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有这样的论述: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吧。
国运不济,加之自己又时运不佳,陶渊明一时找寻不到自己精神牢笼的出口。站在这个基点上,我们对《饮酒》中很多的词句的理解就应该有不同的意蕴。由此我在教学的“问题撩拨”环节中,给同学们设置了这样的五个问题:1、试从主客观的角度,猜测“无车马喧”有哪些原因?2、“心远”怎么理解?它和“地自偏”有关系吗?是怎样的关系?3、“悠然见南山”,“悠然”是快乐的表现吗?如不是,那是什么?“见”是细细领略风景吗?如不是,那又是什么?4、“飞鸟”尚能“相与还”,而东晋末年的局势,你认为这句描写仅仅只是作者的客观叙述吗?如不是,那还有什么?5、末句中的“真意”诗人真的是因不清楚而至“忘言”吗?
打破传统淡泊宁静、安贫乐道先入为主的陈见,集合鲁迅先生的论述和对诗人生存状态的还原,这些问题就应该有重新的定论。因战祸连年,民不聊生的动荡生活,当然不会有车水马龙的热闹与繁荣,所以我以为这不仅仅只是诗人内心的一种宁静,更是一种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何谓“心远”?如果真按照常理所说他追求世俗的宁静与超逸,那么他应该是“心近”。因为他已经得到了他所向往的那种耕作田园、饮酒题诗的生活。可为何偏偏是“心远”?“远”除有远离之意外,还有“远思”之意。他在思索国之将来,己之命数。确切来讲,我以为合理的解读应该是“地远”而“心偏”,虽身处之地远离集权中心,而心却偏偏偏向那里。这才是陶渊明骨子里应有的情怀。由此“悠然”之“见”不再是快乐的欣赏,而是怅然的远眺深思:虽到暮时,鸟儿们却能结伴归巢,明天真的国破家亡之时,我又将魂归何处呢?这中间是怎样的真意,那是一种在这样的世道为人的无奈与悲哀,能说得尽,道得明吗?既然不能,那就干脆不说吧,“忘言”就成了最好的托辞。
沿着这样的思路去追寻,我们似乎更能理解陶渊明的苦痛与伤情,更能触及他文字背后的真情。诗人的创作原则字字珠玑,陶渊明这样的大诗人当然也不会例外。如果是在刚刚辞官劳作归来清醒状态下说出“但使愿无违”,我们可以将其理解超然与旷达。而在国之将亡又饮酒的醉态下,再将“悠然见南山”视作超然于世的情怀,那就似乎太过浅薄,不是我们,而是陶渊明。
三、还原诗歌的真情,重拾经典中因人们的浅读而已然失落的人性美,反思自身活在当下的状态并适时调适,方能成为履责的传承
身在东晋末年的陶渊明,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饮酒于当时的一批名士而言,已然成为一种沿袭之风。社会越是动荡,国运如风中的飞絮,无法预知它下一刻的命运归宿时,唯有借酒麻木,方能让自己沉醉,从痛苦的精神枷锁的桎梏中,获得短暂的解脱。这是一个正常人的人性需求,无可厚非。是不是我们说在面对国之将亡的残酷现实,陶渊明貌似旷达、宁静、安贫乐道,实则消极、无奈、痛苦无助,就是对他全盘的否定呢?我以为不是,恰恰相反,这正是对其真实人性美的准确捕捉。
人性的美不一定都表现为令人身心愉悦的,如果都是那样反而就无美可言了。一个诗人,特别是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他的作品,也决不只有人性中的坚毅,他也应该拥有脆弱和感伤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