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在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育中战略价值重大,需要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国家最高领导人、教育部等重要领导人关于高职教育多次做出重要批示,高职教育改革关乎国家发展大计,必须做好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
以赛促学是推动高职改革,提升学生技能获得与教学水平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竞赛让学生于教师掌握、了解国家、社会、企业以及其他群体对大学生职业技能需求,以此为基准改革教学设计、课程设计、评价方法等,做到学生学有所成,源源不断的为国家输送技能型人才。
计算机基础是高职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三年学习生涯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技能学科,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基础知识,以及日常学习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办公软件,而且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对学生未来就业帮助非常大,若是有相关计算机比赛证明材料,更能证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相关工作其薪酬议价能力更强。
一、什么是以赛促学
1.1以赛促学的定义
以赛促学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专业学科以及跨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学习的目标性、能动性,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以、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缺乏实际执行项目时,通过竞赛虚拟项目,讓学生实践,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也能检验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真实水平,教与学中的不足,促进教与学双方的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重要模式[1]。
1.2以赛促学原则:
以赛促学对学生于教师价值明显,因此设计以赛促学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第一、吸引力原则。竞赛内容符合计算机行业发展前沿,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够帮助学生职业规划。
第二、系统性性原则。以赛促学应从学校层面规划,建立竞赛制度、竞赛师资、竞赛激励、竞赛反馈等长远规划,而不是某个教师或者某个专业的规划,避免以赛促学波动性发展,而是形成常态化发展。
第三、科学性原则。以赛促学要符合学习规律,不能以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意动,而是依据客观学情、企业发展需求、国家发展需求,保证以赛促学科学发展,提升学生科学认识及水平。
第四、学科交叉原则。学生队伍参与竞赛,团队成员以本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实现成员跨专业,提升队伍思维活跃性及全面思考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以赛促学无系统规划
以赛促学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上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因为学校发展规划、资源投入等影响,只有少部分课程及教师采取以赛促学的方式,以致以赛促学的教学方式在多数学校呈零散、无统一规划、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多种情况,核心是学校层面缺乏以赛促学的校级规划。
2.2实践机会少
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新生入校第一年学习,也是在这一年学生积累各基础知识,为接下来的2年打下专业基础,但在第一年学习过程中,几乎是理论学习与零散的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练习,很少有机会接受实际项目或者模拟项目,就导致学生学习后遗忘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操作技能。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学生就业中价值非常大,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办公软件使用技巧更是如此,但是因为实践机会少,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逐渐退化,以及不能快速满足用人单位办公技能需求,提升了学生就业机会成本[3]。
3.3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吸引力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由于学校的硬件设施、软件规划、师资等因素限制,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课堂讲解原理、操作技能等内容,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很少有其他手段,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学初期无大碍,但是在教学中后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下降,知识与技能传播的效度也就大幅下降。
三、计算机基础以赛促学教学规划设计
3.1以学生为本指导以赛促学
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如果不能坚持这一点,再完美的教学方式都是本末倒置,失去价值,也会因为学生得不到成长而失去其生命力,绝对不允许为了比赛而比赛。
3.2构建计算机基础以赛促学与课堂教学融合机制
如前所述,以赛促学的价值展现,不能依靠某个教师或者某个专业,而是从学校层通盘考虑以赛促学制度的建立,与学校现有办学理念、定位不冲突,与学校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融、绩效管理制度合协调最佳,逐渐形成以赛促学的教风与学风,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大赛,了解比赛内容及形式,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团队的才智,以比赛为指引,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方式,将比赛形式积极融入教学课堂[4],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与技能,又增加学生的参赛经验,同时选拔参赛队伍,不断提升综合教学水平与学生综合能力。
3.3建立计算机基础以赛促学阶梯培训机制
结合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计算机相关竞赛培训机制,尤其是要参加竞赛的学生与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提升比赛技能。首先在全校范围选取有意愿参与比赛的学生,随后对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基础分为基础类和竞赛类;随后从实际学情出发,针对基础类和竞赛类分别指导培训,形成竞赛梯队[5][6]。除学生外,针对竞赛指导教师也开展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水平,打造优势竞赛队伍。
规划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以赛促学教学,不仅可以提升生素质综合,又能挖掘其优点和潜力[7],对学校内涵式发展也是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王亦明,韩东等.“以赛促学”在应用型大学财经类专业应用调查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23期.
[2]李华玮,张沪寅.“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实践类竞赛案例设计.计算机教育,2021年06月第6期.
[3]刘瑶.技能大赛与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融合探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年08月.
[4]王回力.高职口语类比赛对英语教学“以赛促学,以学促提高”机制的建立.高职英语教育,2021年.
[5]王承龙,李浪.以学科竞赛驱动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时代,2021年第8期.
[6]廖美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机电一体化专业证赛教学模式探究.《装备制造技术》2021 年第 6 期.
[7]马新玲.基于科教融合、以赛促学的精益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力学与实践,2021年06月第3期.
以赛促学是推动高职改革,提升学生技能获得与教学水平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竞赛让学生于教师掌握、了解国家、社会、企业以及其他群体对大学生职业技能需求,以此为基准改革教学设计、课程设计、评价方法等,做到学生学有所成,源源不断的为国家输送技能型人才。
计算机基础是高职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三年学习生涯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技能学科,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基础知识,以及日常学习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办公软件,而且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对学生未来就业帮助非常大,若是有相关计算机比赛证明材料,更能证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相关工作其薪酬议价能力更强。
一、什么是以赛促学
1.1以赛促学的定义
以赛促学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专业学科以及跨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学习的目标性、能动性,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以、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缺乏实际执行项目时,通过竞赛虚拟项目,讓学生实践,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也能检验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真实水平,教与学中的不足,促进教与学双方的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重要模式[1]。
1.2以赛促学原则:
以赛促学对学生于教师价值明显,因此设计以赛促学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第一、吸引力原则。竞赛内容符合计算机行业发展前沿,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够帮助学生职业规划。
第二、系统性性原则。以赛促学应从学校层面规划,建立竞赛制度、竞赛师资、竞赛激励、竞赛反馈等长远规划,而不是某个教师或者某个专业的规划,避免以赛促学波动性发展,而是形成常态化发展。
第三、科学性原则。以赛促学要符合学习规律,不能以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意动,而是依据客观学情、企业发展需求、国家发展需求,保证以赛促学科学发展,提升学生科学认识及水平。
第四、学科交叉原则。学生队伍参与竞赛,团队成员以本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实现成员跨专业,提升队伍思维活跃性及全面思考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以赛促学无系统规划
以赛促学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上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因为学校发展规划、资源投入等影响,只有少部分课程及教师采取以赛促学的方式,以致以赛促学的教学方式在多数学校呈零散、无统一规划、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多种情况,核心是学校层面缺乏以赛促学的校级规划。
2.2实践机会少
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新生入校第一年学习,也是在这一年学生积累各基础知识,为接下来的2年打下专业基础,但在第一年学习过程中,几乎是理论学习与零散的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练习,很少有机会接受实际项目或者模拟项目,就导致学生学习后遗忘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操作技能。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学生就业中价值非常大,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办公软件使用技巧更是如此,但是因为实践机会少,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逐渐退化,以及不能快速满足用人单位办公技能需求,提升了学生就业机会成本[3]。
3.3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吸引力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由于学校的硬件设施、软件规划、师资等因素限制,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课堂讲解原理、操作技能等内容,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很少有其他手段,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学初期无大碍,但是在教学中后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下降,知识与技能传播的效度也就大幅下降。
三、计算机基础以赛促学教学规划设计
3.1以学生为本指导以赛促学
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如果不能坚持这一点,再完美的教学方式都是本末倒置,失去价值,也会因为学生得不到成长而失去其生命力,绝对不允许为了比赛而比赛。
3.2构建计算机基础以赛促学与课堂教学融合机制
如前所述,以赛促学的价值展现,不能依靠某个教师或者某个专业,而是从学校层通盘考虑以赛促学制度的建立,与学校现有办学理念、定位不冲突,与学校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融、绩效管理制度合协调最佳,逐渐形成以赛促学的教风与学风,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大赛,了解比赛内容及形式,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团队的才智,以比赛为指引,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方式,将比赛形式积极融入教学课堂[4],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与技能,又增加学生的参赛经验,同时选拔参赛队伍,不断提升综合教学水平与学生综合能力。
3.3建立计算机基础以赛促学阶梯培训机制
结合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计算机相关竞赛培训机制,尤其是要参加竞赛的学生与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提升比赛技能。首先在全校范围选取有意愿参与比赛的学生,随后对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基础分为基础类和竞赛类;随后从实际学情出发,针对基础类和竞赛类分别指导培训,形成竞赛梯队[5][6]。除学生外,针对竞赛指导教师也开展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水平,打造优势竞赛队伍。
规划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以赛促学教学,不仅可以提升生素质综合,又能挖掘其优点和潜力[7],对学校内涵式发展也是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王亦明,韩东等.“以赛促学”在应用型大学财经类专业应用调查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23期.
[2]李华玮,张沪寅.“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实践类竞赛案例设计.计算机教育,2021年06月第6期.
[3]刘瑶.技能大赛与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融合探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年08月.
[4]王回力.高职口语类比赛对英语教学“以赛促学,以学促提高”机制的建立.高职英语教育,2021年.
[5]王承龙,李浪.以学科竞赛驱动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时代,2021年第8期.
[6]廖美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机电一体化专业证赛教学模式探究.《装备制造技术》2021 年第 6 期.
[7]马新玲.基于科教融合、以赛促学的精益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力学与实践,2021年06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