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脊轩志》篇幅不长,全文不到800字,总共运用了六个双叠词。“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叠词,摹声更为真切,描绘更为形象,更加强调渲染,抒情更为细腻。
关键词:项脊轩志;叠词;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30-1
《项脊轩志》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归有光的名篇。全文写了一间书房,两种情感,三位亲人。文章借项脊轩的盛衰兴亡,写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常琐事,睹三代遗迹,睹物怀人,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笔墨清淡,然而感情浓烈真挚。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评论界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同时,“项脊”二字,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理想。
归有光主张写作“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的感情,他的散文承继欧阳修、曾巩的文风,并且扩大了散文表现范围,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善于以朴素流畅的文笔记叙生活琐事,抒发真挚动人的感情,风韵悠远,富有艺术感染力,被誉为“明文第一”。在当时,归有光还被称为“今之欧阳修”。《项脊轩志》论章法似乎很散,但其深层结构井然有序。全文以空间环境(轩内轩外四方)为经,以时间人事(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为纬,经纬交织,天衣无缝。中国散文形散神不散的体性,发挥至于极致。论意境,则将一家三代人的性格和骨肉深情,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全融于项脊轩一境。从寻常家庭,家常琐事,营造出小屋奇景、深情高致的意境,这是明代散文所开辟出来的新境界。
《项脊轩志》总共运用了六个双叠词。所谓叠词,通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连起来而成的词。叠词能够表达多种语义色彩。因此,准确、恰当、自然而巧妙地使用叠词,既可以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也有助于理解。叠词有双叠、三叠、四叠等等之分。叠词在语言表达中的基本功能是描写,叠词比单个的词表示的程度要深,韵味要浓,音乐感更加强烈,在突出形象,丰富所写事物的情状方面显得更加精彩,也使语气语调更从容婉转,抒发的情感更加深刻。
叠词不但可以单独应用,还可以一组一组地聚和起来,组成成语或句子。例如,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个叠词,下笔不凡,为全词笼罩了哀婉凄凉的感情氛围,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成为千古绝唱。
叠词的魅力非常奇特。秦牧在《叠句的魅力》中曾说:“在要表达深刻的思想、复杂的事物、沸腾的感情时,在作品中‘节骨眼’的地方,适当运用,常常能给人一种‘百转千回,绕梁三日’那样的感受。”《项脊轩志》篇幅不长,全文不到800字,然而作者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描绘更为形象,更加强调渲染,抒情更为细腻。朗诵起来,音节和谐,富于美感。正所谓“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文中叠词的运用恰恰也证明了黑格尔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这一真理。
一、摹声真切
叠词能以声表形,闻声见形,从听觉上给人以美感和想象,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作者归有光写他的小姐姐在老妪的怀里呱呱而泣,“呱呱”使人仿佛听到了小儿的啼哭声,既生动逼真,又富有情趣,使文章平添了一种动人的音乐美,增强了文章的生活真实感,还能引人联想,同时也为下文写母亲对女儿焦急地嘘寒问暖这样的浓浓的深厚的母爱埋下伏笔,让读者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祥可亲的母亲形象。
二、描绘形象
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庭阶“寂寂”,“珊珊”可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项脊轩清幽静谧、充满诗意的环境,把作者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态充分表现了出来,展示了一位意气风发、渴望考取功名、弘扬家族的勤奋的读书人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寂寂” 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又如作者写自己在轩中“默默”读书的情状,既状写攻读之刻苦,又把祖母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三、强调渲染
如写家中内讧,墙“往往”而是,“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强调出了一个大家庭的衰颓,为“悲”奠定了基调,言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敗的哀痛。笔墨极清淡而感情极浓挚,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归有光面对家庭衰颓而无可奈何的细腻独特的感受,忧郁灵性的情怀。
四、抒情细腻
作者把极深的丧妻之痛寄寓于一棵枇杷树,写树已“亭亭”如盖。高高耸立的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静物也显示着动态。
从树的亭亭,再联想到人的亭亭玉立。可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情何以堪!进而渲染强调了那份深沉的丧妻之痛,抒发了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并且,叠词的运用还让结尾余韵不绝、诗意无穷。
透过这些“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叠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面对家道日渐衰落、科场屡次失败的封建知识分子的苦涩的人生遭际,也可以把这份思念亲人的情思在我们的内心中加以细细地咀嚼体验,寻求一份相知和共鸣。
关键词:项脊轩志;叠词;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30-1
《项脊轩志》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归有光的名篇。全文写了一间书房,两种情感,三位亲人。文章借项脊轩的盛衰兴亡,写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常琐事,睹三代遗迹,睹物怀人,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笔墨清淡,然而感情浓烈真挚。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评论界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同时,“项脊”二字,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理想。
归有光主张写作“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的感情,他的散文承继欧阳修、曾巩的文风,并且扩大了散文表现范围,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善于以朴素流畅的文笔记叙生活琐事,抒发真挚动人的感情,风韵悠远,富有艺术感染力,被誉为“明文第一”。在当时,归有光还被称为“今之欧阳修”。《项脊轩志》论章法似乎很散,但其深层结构井然有序。全文以空间环境(轩内轩外四方)为经,以时间人事(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为纬,经纬交织,天衣无缝。中国散文形散神不散的体性,发挥至于极致。论意境,则将一家三代人的性格和骨肉深情,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全融于项脊轩一境。从寻常家庭,家常琐事,营造出小屋奇景、深情高致的意境,这是明代散文所开辟出来的新境界。
《项脊轩志》总共运用了六个双叠词。所谓叠词,通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连起来而成的词。叠词能够表达多种语义色彩。因此,准确、恰当、自然而巧妙地使用叠词,既可以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也有助于理解。叠词有双叠、三叠、四叠等等之分。叠词在语言表达中的基本功能是描写,叠词比单个的词表示的程度要深,韵味要浓,音乐感更加强烈,在突出形象,丰富所写事物的情状方面显得更加精彩,也使语气语调更从容婉转,抒发的情感更加深刻。
叠词不但可以单独应用,还可以一组一组地聚和起来,组成成语或句子。例如,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个叠词,下笔不凡,为全词笼罩了哀婉凄凉的感情氛围,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成为千古绝唱。
叠词的魅力非常奇特。秦牧在《叠句的魅力》中曾说:“在要表达深刻的思想、复杂的事物、沸腾的感情时,在作品中‘节骨眼’的地方,适当运用,常常能给人一种‘百转千回,绕梁三日’那样的感受。”《项脊轩志》篇幅不长,全文不到800字,然而作者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描绘更为形象,更加强调渲染,抒情更为细腻。朗诵起来,音节和谐,富于美感。正所谓“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文中叠词的运用恰恰也证明了黑格尔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这一真理。
一、摹声真切
叠词能以声表形,闻声见形,从听觉上给人以美感和想象,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作者归有光写他的小姐姐在老妪的怀里呱呱而泣,“呱呱”使人仿佛听到了小儿的啼哭声,既生动逼真,又富有情趣,使文章平添了一种动人的音乐美,增强了文章的生活真实感,还能引人联想,同时也为下文写母亲对女儿焦急地嘘寒问暖这样的浓浓的深厚的母爱埋下伏笔,让读者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祥可亲的母亲形象。
二、描绘形象
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庭阶“寂寂”,“珊珊”可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项脊轩清幽静谧、充满诗意的环境,把作者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态充分表现了出来,展示了一位意气风发、渴望考取功名、弘扬家族的勤奋的读书人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寂寂” 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又如作者写自己在轩中“默默”读书的情状,既状写攻读之刻苦,又把祖母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三、强调渲染
如写家中内讧,墙“往往”而是,“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强调出了一个大家庭的衰颓,为“悲”奠定了基调,言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敗的哀痛。笔墨极清淡而感情极浓挚,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归有光面对家庭衰颓而无可奈何的细腻独特的感受,忧郁灵性的情怀。
四、抒情细腻
作者把极深的丧妻之痛寄寓于一棵枇杷树,写树已“亭亭”如盖。高高耸立的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静物也显示着动态。
从树的亭亭,再联想到人的亭亭玉立。可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情何以堪!进而渲染强调了那份深沉的丧妻之痛,抒发了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并且,叠词的运用还让结尾余韵不绝、诗意无穷。
透过这些“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叠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面对家道日渐衰落、科场屡次失败的封建知识分子的苦涩的人生遭际,也可以把这份思念亲人的情思在我们的内心中加以细细地咀嚼体验,寻求一份相知和共鸣。